中國傳媒大學文化貿易研究所所長李懷亮呼吁
中國文化貿易亟須擺脫赤字
“
深圳的文化名片”之一文博會,是集文化博覽與貿易于一體的盛會。然而,文化貿易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并不是每位深圳市民都能了解它的內涵。昨天,中國傳媒大學文化貿易研究所所長、國際文化貿易理論研究基地(
北京)負責人李懷亮來到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堂,通過一場“文化貿易發展趨勢”的講座,帶著深圳市民深入探索了文化貿易的奧妙。
“文化貿易”雖然是個新概念,但事實上人們早就開始與它“親密接觸”了。我們每天看的韓劇、好萊塢大片、日本動畫其實就是文化貿易的產物。據李懷亮介紹,目前國際文化貿易極不平衡,全球每年文化貿易額75%集中在美、英、法、德、日五國之間,而其他國家以文化為核心的產品輸出卻微乎其微。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已有共識,相比于物質貿易,文化貿易的利潤更為巨大,而且,隨著發達國家文化產品的輸入,其生活方式以及價值觀念將會滲透到其他國家當中,這種影響比單純的利益意義更巨大。
目前中國的文化貿易進出口出現了極大的赤字。李懷亮認為,應該在有國際知名度的廣交會增加一些文化產業的攤位,吸引國際買家關注中國文化;要善于挖掘本土文化,今人極少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延伸發展,因此目前中國的傳統文化還屬于“原生態”,一旦有人搶得先機,等于搶占了我國幾千年的文化資源。從營銷策劃方面來看,中國目前的文化出口,如大芬村的油畫通過
香港和歐洲畫商出口美國的占美國市場的70%以上,但通過內地途徑出口美國市場的不到10%,所以我們要主動到國外建立銷售網,與國外的營銷商、消費者直接建立聯系。據說《大長今》籌劃了10年,專門研究中國人的傳統文化和喜好,這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經驗:在制作文化產品之時,不要局限于狹隘的民族主義,要放眼國外消費者的喜好,才能更廣泛地弘揚中華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