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識經濟對國有物資流通企業提出新的要求
知識經濟是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新的階段,是商品經濟發展進程中一個高級的發達的經濟形態。經濟活動的智能化是知識經濟最重要最突出的內涵。知識經濟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知識取代了資金、資源等生產要素,成為最重要的生產要素進入經濟領域,成為更重要的資本。即是說,使"知識"經濟化,使經濟知識化,知識與經濟一體化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知識經濟的實質在于不斷創新,而創新的根本在于知識與信息的結合、傳播與使用。創新也好,經濟活動智能化也好,關鍵是掌握高新科技知識的人才,人才將成為知識經濟時代的主宰。
物資流通是國民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再生產四大環節中的關鍵環節。國有物資流通企業作為從事物資流通的組織機構和經營機構,應充分認識知識經濟的本質內涵和基本特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走出低谷,從近幾年大面積、大額度虧損中解脫出來。要按照知識經濟的要來,改革體制,轉換機制;重視和選拔掌握高新知識的人才擔任大中型流通企業的領導;選擇一批高精尖項目有重點地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聯系企業實際,結合當地優勢,積極發展信息產業、環保產業、新型材料產業、煤化工產業和旅游產業項目,實施重點突破,爭取在短期內趟出新路子,創出高效益,重鑄輝煌。
二、徹底改革流通企業體制是走出困境的先決條件
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必須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沒有公有制為主體,就不能確保社會主義性質;沒有其他所有制經濟的存在與發展,沒有公有制實現形式的式樣化,就會脫離我國初級階段的實際和發展經濟的要求。而公有制為主體主要表現在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以及國有經濟對國民經濟的控制力。
目前不少省、地市級物資流通企業只是改為國有獨資的有限責任公司,直屬物資企業大多也是改為國家控股的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而且管理模式和運營方式仍是沿襲計劃經濟的期的做法或稍有改進。改革沒有到位,沒能形成企業勞動者特別是掌握高新技術知識的人才發揮重要作用的有效機制。因此,難以適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發展對物資流通的要求,更難以符合知識經濟發展進程中對物資流通體制改革的新要求。 鄧小平同志曾經指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并最終實現共同富裕"。所謂富裕,不僅是吃飽穿暖,更意味著在此基礎上有所剩余,這種剩余的顯示就是擁有資產,成為"有產者"。這里必須說明的是,這種以勞動者成為"有產者"為基礎的個人所有制與資本主義的私有制有著本質的區別。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政治經濟學在原則上把兩種極不相同的私有制混同起來了,其中一種是以生產者自己的勞動為基礎,另一種是以剝削別人的勞動為基礎。"使流通企業中每個勞動者都成為"有產者",不僅寫資本主義私有制有著本質的區別,而且是適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所有制的一種有效形式。 國有物資流通企業要重鑄輝煌,必須徹底改革體制,引入個人所有制,建立以混合經濟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共有的、統籌考慮資本與勞動雙重要素的新型股份制企業體制。
可以相信,企業勞動者一旦擁有自己的生產資料(資產功資本),參與經營管理,獲得相應的剩余價值,必然會極大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大家都十分關心企業的興衰與發展,就會大大增強凝聚力、積極性、創造性,提高勞動效率,經濟效益必然大幅度增加。
三、量化人力資本,形成利益共同體,實現良性循環
新型股份制企業的突出特點在于企業勞動者的勞動力按質按量折算成貨幣化的人力資本,井與貨幣資本一起量化為股份,現國有股實行同股、同權、同責、同利,從而成為以勞動者擁有股份--個人所有制引入以國有股為主體的新型股份制流通企業。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經濟的發展,人門發現資金、資源等生產力要素資本的邊際收益呈遞減趨勢。為了獲得更多的資本收益,需要發展以當代知識為基礎的高新技術產業和信息產業為代表的知識經濟,而知識經濟發展的根本在于高科技人才的競爭,人力資本必然引起人們的廣泛重視。就是說,完整的資本概念不僅是貨幣資本,以及機器設備、廠房、原材料等貨幣化的實物資本,而且包括人力資本。人力資本正成為社會生產刀發展越來越重要的資本。然而,人力資本又是與勞動者不可分割的資本,它是與貨幣資本完全不同的資本。人力資本比貨幣資本具有更強的能動性、時效性和可投資性。
人力資本是企業每一位勞動者所具有的,并有著不可轉讓和不斷變化的特點,需要根據每位勞動者的知識基礎、科學技術水平、職稱、工齡、工作能力及勝任工作的程度等因素進行評估量化,以人力資本額入股,獲得剩余價值部分分配權,改變過去全部剩余價值由國家所有的狀況,真正體現勞動者的勞動價值和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本質特征。從而,大大提高勞動熱情和積極性,從根本上改變當前國有物資流通企業流通成本越來越大,體外循環十分嚴重,腐敗現象得不到有效遏制的狀況,而逐步實現利潤最大化,迅速提高市場競爭力,形成國家增收、企業發展、勞動者致富的良性循環。
四、通過產權資本經營,有重點地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知識經濟是工業經濟社會后的一種新型社會經濟形態,是以高科技產業為支柱的。流通企業有重點有選擇地在高新技術方面實施重點突破,創造高效益回報是完全可能的。例如,山西省是以煤為主的能源基地;
太原是全世界污染最嚴重的城市,而最大的污染源來自鋼鐵、煤焦、建材、化工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水、氣、塵污染物;山西又是古代文物大省,自遼代以來地面文物占全國文物總量的71%以上,而山西的旅游產業卻遠遠落后于許多省區市。這些亟待開發、治理、發展的產業,既是國家重點治理開發的產業,又是屬于發展知識經濟要求的高新技術產業。國有物資流通企業應該及時抓住這一難得的機遇,面對現實,成立專門高科技開發項目研究小組,在國家政策和省政府的支持下,通過調查論證,積極投身于山西環保產業、煤化工產業、旅游產業之中,將自身集團內發展無望、破產不能的流通企業,通過企業重組,通過資產重組,通過企業購并、資產租賃、產權拍賣以及債權轉股權等產權資本運營的方式,參股其中,從而盤活存量資產,優化配置,發揮增效作用。經過不懈地努力,定會在不久的將來獲取高收益,為振興山西經濟做出貢獻。
物資流通作為一種產業,不能繼續沿襲單一的物資流通了,而應該把生產、流通結合起來,立足流通,走多元化發展的路子。堅持數年,必有成效。比如,山東是素有文圣之稱的孔子的家鄉,大力發展旅游產業,每年有近億元的旅游收入;而素有武圣之稱的關羽的故鄉山西,旅游產業卻遲遲發展不起來。我們流通企業應及時抓住這一歷史機遇,開發建設武圣旅游勝地,并在開發建設中引進高科技和信息產業,定會進一步擴大武圣在國際國內的影響,推動旅游產業大發展,獲取高效益。也為弘揚祖國的文化遺產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