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抓好港口運輸工作,有利于提高港口吞吐量,同時實現鐵路貨運收入和貨物周轉量的增加,提高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以
煙臺站為例,列舉了做好港口運輸工作的經驗,對將來的更好發展提出建議。
煙臺站是藍煙鐵路線的終點,為一等客貨運站。煙臺港為國家大型企業,年吞吐量為1200萬t,鐵路專用線18 km,內燃調車機6臺。煙臺港作為車站的裝車大戶,雙方團結協作、精心組織、共謀發展,運輸生產步入良性循環,多次受到
濟南鐵路局、
青島鐵路分局通令嘉獎。2002年上半年車站裝車59716車,發送貨物350.7萬t,貨運收入11330.1萬元,完成全年任務指標的68.7%、71.7%、60.9%,其中煙臺港口裝車55066車,發送貨物330.8萬I,運輸收入8706.5萬元,分別占全站的92.2%、94.3%、76.8%。近幾年的裝車量、貨物發送量如表1、表2所示。
1 煙臺站做好港口運輸工作的體會
1.1 解決港口裝車配空問題
煙臺港長年到達重車不足,導致空車不足,制約了煙臺港的發展。對此,車站與煙臺港從長計議,共商發展。調整貨流結構,共同走訪貨主,與中煤公司協商開辦煤炭轉港業務,增加重車到達,解決空車不足的問題;請求鐵路局、鐵路分局有關部門支持,從運輸組織上對到達煙臺的貨物予以傾斜,鼓勵貨主經煙臺港轉港運輸;加大到藍煙線的裝車數量,從藍煙線其他車站收集空車向煙臺港調配,使港口裝車得到了保證。2002年,化肥運輸高峰季節車站為煙臺港到配空車58042輛,保證化肥及時外運。
1.2 實施“四個前移”,聯手開拓港口市場
港口運輸市場的競爭表現為港口與港口之間的競爭,鐵路與公路等其他運輸方式之間的競爭。為開拓煙臺港占有運輸市場份額,在提供運力保障的前提下,突出抓好港口貨運營銷工作,努力做到“四個前移”。
(1)營銷重心前移。車站重點圍繞港口“水上漂”貨物,加強與港務局的聯系,摸清港口各代理公司貨源的品類、運量、運向和貨款情況,掌握中、短期市場變化,隨時掌握港口船舶、貨物品類、到港日期和港口的貨物港存情況,安排好日、旬、月計劃的銜接,加強信息反饋,及時調整運力,滿足了港口到港物資及時裝運。
(2)營銷基地前移。煙臺站在煙臺港內專門設立營銷辦公室,每天安排人員專駐港口,深入到港口各個作業區,協調好路、港、貿關系,隨時掌握重點物資和港存、品類、進港船期,及時向車站提報準確的物流信息,使運力安排傾斜有序,避免了無效投入或投入不到位。
(3)營銷關口前移。每年會同港務局、貨代公司一道,深入到西北、中原等地區,召開貨主座談會或營銷發布會,把營銷的觸角向外延伸,進一步加大了攬貨力度。如2002年3月,車站站長同港務局局長共同參加中煤公司組織的全國煤炭會議,攜手開發貨源,對企業貨主提出的問題及時給予答復,消除他們在鐵路運輸上存在的疑慮,對貨主提出的困難共同想方設法幫助解決,使煙臺港得到貨主的歡迎和信任。2002年6月港口礦石運輸不夠均衡,有時鋼廠集中到達,壓車壓貨,有時鋼廠庫存量小,保證不了正常生產,為此,港站共同及時召開了有十幾家鋼廠參加的座談會,組織均衡發運,受到了廠家的歡迎。針對港口貨物品類多、裝載要求不一的情況,為確保進港口貨物能及時裝運,對有關規章沒有明確裝載加固方案的或有明確的貨運組織方案的貨物運輸,車站幫助港口一道把關,屬于需上級制定的,拿出方案及時上報,并到現場指導檢查,保證順利裝車。
(4)營銷政策前移。根據分工性質、歸屬上級不同,互相配合。在權限內積極制定互惠互利政策。在權限外積極爭取上級的優惠政策,主動爭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從而增強了鐵路在多種運輸方式、港務局及代理公司在周邊海港中的競爭能力。
2 港口運輸工作的進一步發展與思考
(1)必須提高綜合運力。藍煙線圖定貨物列車區段列車10對,摘掛列車4對,上行牽引定數2400t,運輸能力明顯不足。藍煙復線于2001年12月29日開通后,運輸通過能力由單線29對提高到雙線54對,年貨物輸送能力由1036萬t提高至2420萬t。建議有關部門及時研究調整新圖,增加貨物列車對數或增開雙機大列。
(2)縮短部屬運用車在港作業時間。截至2002年6月底,車站完成停時為23.6 h,平均每車超計劃0.8 h。停時未完成的主要原因是運用車在港停留時間較長,突出表現車輛在港待取、待送、待裝、待卸時間較長。下一步在這方面要組織開展專項攻關,加強站、港運輸組織水平,加大考核獎懲力度。組織開展勞動競賽。大力減少部屬運用車的不合理停留時間。
(3)努力實現雙贏和多贏。長期以來,港以路興,路以港盛、鐵路與港口共生共榮,不斷壯大。路、港、貿只有團結協作,結成利益共同體,才能做大煙臺港市場,形成雙贏或多贏局面,實現互惠互利,共同發展,車站與港口協作發展的潛力很大,在貨源組織、運輸組織等工作協作上要更加緊密,并且不斷擴大合作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