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加強行政能力建設促進交通運輸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張春賢部長在全國交通工作會議上的工作報告
2005年全國交通工作會議的主要任務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總結2004年交通工作,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研究部署2005年交通工作任務。
一、2004年交通工作基本情況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2004年各級交通部門堅持科學發展觀,廣大干部職工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交通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預計全年完成交通基礎設施投資比上年增長21.2%。公路基礎設施建設“抓兩頭”取得新的重大進展。全長4395公里的
連云港至霍爾果斯國道主干線、全長2389公里高速公路的
北京至
珠海國道主干線全線通車,“兩縱兩橫三個重要路段”全部建成,“五縱七橫”國道主干線完成建設任務的86%,西部開發省際通道建設進展順利。預計全年完成公路建設投資比上年增長19.9%。到2004年年底,全國公路通車總里程達185.6萬公里,新增4.6萬公里。高速公路里程達3.42萬公里,新增4400公里。江西溫家圳至沙塘隘、廣西
南寧至水任、沈大高速公路拓寬擴建等一批重點工程建成通車,潤揚長江大橋主體工程全部建成,
安慶長江大橋、湖北巴東長江大橋實現貫通,蘇通長江大橋、
杭州灣跨海大橋全面開工建設。農村公路建設加快,預計全年完成投資比上年增長51.8%,新改建農村等級公路25萬公里,其中新增瀝青路、水泥路13萬公里,又有123個鄉鎮和11200多個行政村通了公路。港航基礎設施建設明顯加快。完成沿海、內河投資增長33%。沿海港口新擴建泊位67個,其中萬噸級深水泊位47個,新增吞吐能力1.2億噸;內河港口新增吞吐能力710萬噸,改善內河航道里程691公里。公路、水路客貨運輸生產全面增長。預計全年完成公路、水路客運量163億人和1.8億人,旅客周轉量8765億人公里和65億人公里,同比分別增長11.3%、7%、13.9%和3.4%;完成貨運量122億噸和18億噸,貨物周轉量7597億噸公里和38900億噸公里,同比分別增長5.6%、13.8%、7%和35.7%。沿海港口吞吐量繼續保持高速增長。預計全國港口吞吐量突破40億噸,增長21.3%,集裝箱吞吐量達6150萬標準箱,增長26.4%。
上海港貨物吞吐量達3.8億噸,
寧波、
廣州和
天津港貨物吞吐量均突破兩億噸。
回顧總結2004年交通改革發展情況,我們重點抓了以下五項工作:
(一)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按照中央解決“三農”問題的部署和要求,及早采取了加快農村公路建設和發展農村客運、保護農民工權益等實質性措施并取得顯著成效。一是把農村公路建設與國道主干線建設擺在同等重要位置,作為服務“三農”的實質性措施,加大工作力度。2003年、2004年兩年,全國共建成農村公路35.2萬公里,其中瀝青路、水泥路19.2萬公里,超過了1949年至2002年53年間農村建設瀝青路、水泥路的總和。農村公路建設改善了農民生產生活條件,促進了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修好農村路,服務城鎮化”成為各級黨委、政府的共識,“讓農民兄弟走上油路和水泥路”得到了農民群眾的廣泛歡迎。二是加強政策引導,積極做到路通車通,加快農村客運網絡化進程。全年新增農村客運班車8500多輛,又有286個鄉鎮、28424個行政村新開通了班車。三是加快解決交通建設拖欠工程款問題,確保中央投資項目不拖欠征地拆遷費,不拖欠農民工工資。
落實中央統籌區域協調發展的決策部署,及早加快了區域交通規劃和建設。大力推進長江三角洲、泛珠江三角洲公路、水路交通區域協調發展,提出了交通一體化發展思路,編制了發展規劃。中央提出實施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戰略后,部及時研究制定了促進東北區域交通發展的規劃并加以支持,加強了對革命老區農村公路的發展規劃和建設支持力度,制定和實施了糧食主產區公路建設規劃,有力推動了糧食主產區的公路發展。
貫徹中央加強宏觀調控、保障煤電油運的部署,及早加強了煤炭、原油等重點物資的運輸協調。針對煤電油運緊張、電力迎峰度夏的狀況,緊急組織和協調運力,實施鐵水、公水煤炭聯運,用最短的時間開辟了兩條煤炭公水聯運通道,確保電煤等重點物資運輸。預計全年主要港口累計完成煤炭發運量3.4億噸,同比增長17%。組織港航企業挖潛擴能,加快原油接卸和轉運,全國港口接卸進口原油1.1億噸,同比增長37%。港航企業結構性調整加快,主營效益明顯增長。溫家寶總理對交通為保障煤電油運所作的努力給予了充分肯定。
(二)自覺服從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交通發展規劃編制工作進一步加強。編制完成了《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和《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渤海灣三區域沿海港口建設規劃(2004~2010年)》,12月17日和12月2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已原則通過。編制完成了《全國農村公路建設規劃》并上報國務院。完成了長三角地區和東北老工業基地公路、水路交通規劃綱要的編制,《泛珠三角公路水路交通規劃》編制基本完成。《全國沿海港口布局規劃》、《全國內河航道及港口布局規劃》、《水上安全和救助設施建設規劃》等規劃編制工作進展順利。編制了《公路水路交通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全面啟動了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規劃編制工作。
交通服務區域經濟和地方經濟發展的主動性進一步增強。積極落實國家關于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加快的發展戰略,主動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加強調研工作,加強與地方溝通,了解掌握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交通需求,深入研究地方交通發展規劃和思路,促進各方形成共識。一年來,部先后就長三角及泛珠三角公路、水路交通一體化發展思路、東北區域交通發展、新疆和西藏等西部省份交通發展的重大問題與地方黨委和政府交換意見,達成了廣泛共識,形成了交通發展的合力。
交通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進一步提升。一是正確處理交通建設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加快推廣川九路示范工程經驗,組織實施了12條公路勘察設計典型示范工程。二是正確處理交通建設規模、速度和質量的關系。加強項目前期工作,科學組織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監督檢查,保證合理工期,確保工程質量。三是正確處理交通建設與保護耕地的關系。制定了26項具體措施,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
交通對外開放與合作交流進一步拓展。正式簽署了《亞洲公路網政府間協定》,為開展區域性公路運輸合作提供了基礎條件;《中國-東盟交通運輸合作諒解備忘錄》的簽署,為中國與東盟各國建立長期穩定的交通合作關系提供了制度保障;《上海合作組織國際公路運輸便利化協定》和《大湄公河次區域六國便利運輸協定》附件和議定書的談判取得新進展;中老緬泰四國上湄公河航道改善工程竣工;昆曼公路老撾段工程和中吉烏公路運輸通道工程正式開工;交通施工企業承攬了印尼的馬都拉大橋等大型工程。成功召開了第三屆國際絲綢之路大會,簽署了12國部長聯合聲明。與美國、德國等簽署了多項交通領域合作協議。參與了國際海事組織、國際勞工組織多項國際公約的起草、制訂或修正,完成了國際船舶和港口設施保安規則的履約工作。
(三)認真解決交通發展中的熱點難點問題
開展了車輛超限超載的集中整治。經國務院同意,由我部牽頭,八部委聯合制定了治理車輛超限超載實施方案,從6月20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對超限超載、“大噸小標”和非法改裝等不法行為進行集中整治。交通部門步調一致,數十萬交通執法人員日夜工作在治超一線,治超7個月來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一是車輛嚴重超限超載現象得到有效遏制。超限超載車輛從治理前的80%以上下降到目前的10%左右。二是因超限超載引發的道路交通事故明顯下降。三是運力結構調整加快。與國家發改委聯合出臺了關于降低車輛通行費標準的指導性意見,10噸以上多軸大噸位貨車公路通行費標準下調20%至30%。這將促進符合標準和發展方向的汽車成為今后道路貨運的主導產品。四是通行效率提高,交通流量增長,物資供應正常,社會秩序和群眾生產生活未受影響。
加強了交通法制工作。《道路運輸條例》、《收費公路管理條例》相繼出臺實施,《船員條例》已提交國務院法制辦審核,《水路運輸管理條例》、《海上交通安全法》完成了修訂送審稿。制定了《交通行政許可實施程序規定》、《交通行政許可監督檢查及責任追究規定》、《港口經營管理規定》、《公路建設市場管理辦法》等部門規章。對行政審批項目和交通法規、規章進行全面清理,取消行政審批項目9項,改變管理方式、不再作為行政審批的4項,對18件行政法規和106件現行規章提出了處理意見。
繼續推進內河船舶標準化。制定了淘汰非標準船舶的財政補貼政策,部與6省市聯合確定了淘汰非標準船舶的具體實施方案。京杭運河已全線禁航水泥質船,6省市共完成拆解掛槳機船8800多艘。
(四)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
水上安全監管進一步加強。繼續重點抓好“四客一危”重點船舶,“四區一線”重點水域和春運、“黃金周”等重點時段的水上安全監管,加強源頭管理,開展專項整治,加強危險品運輸管理,消除安全隱患,加強搜救力量建設和動態值班,防止發生水上重大交通惡性事故。截至12月20日,全國運輸船舶水上交通事故起數、沉船艘數、死亡失蹤人數、直接經濟損失同比分別下降14.7%、4.0%、5.5%和5.8%。
公路“安保工程”和危橋改造進展順利。210和109國道“安保工程”示范路段全部完成。全國共完成3.5萬處、1萬公里的整治任務。加快國省干線公路和部分縣鄉路危橋改造,3年共投入63億元,維修、加固和改造危橋8326座。進一步落實道路運輸安全“三關一監督”職責,開展道路運輸安全生產大檢查。
交通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進一步提高。根據國務院統一部署,組織編制了公路、水運和水上搜救3部綜合應急預案和21部分預案,應急反應機制初步建立,增強了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加強治安防范,港航治安形勢穩定。深化救助管理體制改革,建立了部際聯席會議制度,進一步明確了海上搜救的職責。成功組織了“11•16”“遼海”輪海難救助、“11•21”東航空難黑匣子搜尋、“11•26”“海鷺15”貨輪海難救助、“12•4”東沙避風漁民救助、“12•7”船舶重大溢油事故處理等一系列水上救助行動。截至12月20日,全國共組織水上救援1028次,成功救起12827人,救助成功率達94%。
(五)積極推進行業文明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
行業文明建設取得重大成果。交通行業涌現出許振超、趙家富兩個先進典型,在全社會引起了強烈反響。許振超同志是新時期產業工人的杰出代表,趙家富同志是基層交通局長的楷模,這兩個先進典型集中體現了交通系統多年來一以貫之加強行業文明建設的豐碩成果,代表了交通干部職工隊伍的主流,在促使社會了解交通、理解交通、支持交通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振超精神”、“家富精神”極大振奮了廣大交通干部職工。以學習宣傳許振超、趙家富先進事跡為契機,進一步加強了交通新聞宣傳工作,營造了有利于交通發展的社會輿論氛圍。
黨風廉政建設進一步加強。狠抓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反腐倡廉工作,及時總結推廣了廣東開陽高速公路、江蘇潤揚大橋等建設項目加強廉政建設,實行陽光操作、科學管理、制度創新、嚴格監管、以人為本的經驗和做法,在行業內外產生了示范效應,促進了交通系統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預防和懲治腐敗體系的建立。領導干部從政行為進一步規范,廉潔自律意識明顯增強,查處違法違紀案件工作取得新進展,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工作深入推進。加大了建設資金、建設項目和經濟責任的審計監督力度。制定實施了部機關政務公開規定和交通系統政務公開的指導意見,交通部門政務工作透明度進一步提高。
交通工作取得的成績,是黨中央、國務院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國務院有關部委,地方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支持的結果,也是交通系統廣大干部職工艱苦奮斗的結果。各級交通部門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理清發展思路,轉變發展理念,開拓創新,真抓實干,交通系統風正、心齊、氣順、勁足,以實際行動履行了做負責任部門和負責任行業的承諾。交通發展取得的成績,也傾注了老同志的理解和支持。部黨組向全國交通系統干部職工以及離退休老同志表示衷心感謝!
從2005年1月1日開始,車購稅正式移交稅務部門征收,交通系統近7500名征管人員將同時劃轉稅務部門。車購費(稅)開征19年來,為交通建設提供了可靠的資金保障,作出了重大貢獻。部黨組對全國12000多名車購費(稅)征管人員表示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交通工作中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主要表現在:交通基礎設施還不適應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需要,部分區域通道嚴重飽和,沿海港口吞吐能力缺口5億噸以上,特別是去年以來煤電油運供求緊張,凸顯交通運輸能力不足;圍繞緩解運輸“瓶頸”做好運輸保障、服務經濟工作還缺乏成熟經驗;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還有差距;車輛超限超載在局部地區有所反彈,鞏固治理成果、推進治超工作的壓力很大;行業管理水平還不能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少數領導干部違紀違法案件還時有發生,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廉政建設任務仍較繁重。對此,各級交通部門要高度重視,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采取切實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貫徹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的基本思路
按照中央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要求,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政府交通部門的行政能力,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在政府交通部門的實際體現,也是各級交通部門面臨的新課題。部黨組在深入調研、廣泛聽取意見和認真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交通部門必須著力提高五個方面的能力:一是要提高交通運輸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能力;二是要提高交通運輸統籌規劃和協調發展的能力;三是要提高交通運輸公共服務和組織保障的能力;四是要提高交通運輸和建設市場依法監管的能力;五是要提高交通安全管理和重大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的能力。提高這五個方面的能力,是交通部門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履行政府職能、提高行政能力的總體部署和要求。
(一)著力提高交通運輸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能力
交通運輸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是一個持續的動態過程,原有的適應被新的需求打破,產生新的發展空間,逐步實現新的適應,這是一種規律性的認識。上世紀80年代,交通運輸嚴重制約我國經濟發展,成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瓶頸”。經過多年特別是1998年以來的加快建設,交通運輸緊張狀況基本得到緩解。
進入“十五”后期,我國交通運輸又重現緊張局面。全國港口貨物吞吐量已由2000年的22億噸,增長到今年的40億噸,四年增長了82%。特別是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入夏以來,煤電油運供求緊張,實行運力傾斜,確保電煤供應,使煤炭運輸面臨巨大壓力。許多港口能力缺口大,設備超負荷運轉,煤炭、原油、鐵礦石、集裝箱等出現了新的壓船壓港現象。
在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一些重要的城際快速通道出現了嚴重的交通擁堵現象,影響通行速度和效率,不得不進行擴能增容。長江三峽船閘的實際通過能力很快就不適應航運量增長的需要。京杭運河經過整治,通航條件大大改善,但船舶運量的快速增長,使得船舶堵塞現象日益嚴重。這些情況說明,隨著新一輪經濟社會發展周期的來臨,加快交通運輸能力建設仍是擺在交通部門面前的首要問題。如果不加快發展,交通運輸就有可能再次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
“十一五”及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我國的運輸需求仍將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主要因為,第一,“十一五”時期,我國國民經濟將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的增長,對交通運輸產生新的較大需求,要求交通運輸以相應的或適度超前的發展速度來適應。第二,我國經濟發展對外依存度依然較高,外貿貨物運輸進出口將繼續增長。第三,我國將在較長時期內以鋼鐵、化工、汽車、機械、有色金屬等為代表的重化工業作為主導產業。重化工業是能源和原材料資源的消耗大戶,運輸量很大。第四,在貨物運輸結構上,高附加值的貨物將會以更快的速度增長。公路運輸,特別是通過高速公路的長距離集裝箱運輸將會有較大發展。第五,我國已跨入人均GDP1000美元的門檻,經濟社會進入了發展的關鍵時期,城鄉結構和居民消費結構將會出現重大變化,城鄉二元經濟結構不斷調整,城市群和城鎮帶更加密集,人民群眾對“行”的需求更為廣泛和多樣化。
經濟社會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交通運輸需求與交通運輸生產力滯后的矛盾,仍然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交通發展的主要矛盾。建設便捷、安全、高效、舒適、環保的交通運輸體系,提供效率高、成本低、污染小、質量優、安全好的運輸服務,是交通運輸不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追求的目標。實現這一目標,必須注重“四個需求”,解決好“三個問題”。一是更加注重人本需求。把堅持以人為本作為交通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設計、建設、運營、管理等諸多環節體現人文關懷。二是更加注重經濟需求。服從和服務于國家經濟發展大局,加快建設,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好交通運輸保障。三是更加注重安全需求。保障經濟、國防安全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加強交通運輸組織保障和安全管理,為鞏固國防和保持國家領土完整提供服務。四是更加注重自然需求。做到交通發展與自然生態環境的和諧統一,合理開發、利用、保護和節約自然資源,實現交通可持續發展。
更快更好地促進交通運輸的發展,必須認真解決好三個問題。第一,要準確判斷經濟社會發展趨勢,不斷深化規律性認識,密切關注經濟社會發展動向,認真分析和預測未來交通運輸需求;第二,要科學謀劃交通發展,增強工作的前瞻性、主動性和系統性,重視加強交通規劃和運輸組織工作,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第三,變需求壓力為發展動力,進一步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引導發展運輸裝備,提高運輸組織保障能力,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二)著力提高交通運輸統籌規劃和協調發展的能力
交通運輸統籌規劃、協調發展涉及方方面面。目前,交通發展規劃的科學性、前瞻性和指導性有待進一步提高,建設規模、速度與質量管理不協調,區域交通發展不平衡,還存在著很多制約交通運輸發展的因素,主要有:建設資金短缺、債務負擔沉重,土地、能源等資源約束加劇,公路運輸組織化、規模化和專業化程度低,內河航運發展緩慢,水上搜救專業力量比較薄弱,農村公路發展任務艱巨,行業管理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等。
加強和改善統籌規劃、協調發展,首先是要加強部省互動。交通部既是落實中央發展交通有關決策部署的執行層,同時也是制定交通產業政策、實行統籌規劃、促進協調發展的決策層。各省區市交通廳(局)既是落實國家和省交通發展政策的執行層,也是推進當地交通發展、實施行業管理的決策層。可以說,這兩個層面是加強交通統籌規劃和促進協調發展的關鍵。部在通盤考慮全國交通統籌協調發展的基礎上,也要照顧東中西部實際,分類指導,區別對待;各省廳在考慮本地區交通發展的同時,也要服從國家交通發展的整體規劃。只有部省上下整體互動,步調一致,才能促進交通行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其次是要增強統籌規劃的科學性、前瞻性和指導性,科學預測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趨勢,正確處理交通發展中建設與管理、質量與速度、運輸與建設不協調的矛盾,整合交通資源,合理、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資源、岸線資源,節約能源、保護環境,促進區域交通、城鄉交通一體化,發揮各種運輸方式的比較優勢,推進建立健全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第三是要進一步加強農村公路建設。建設農村公路不僅僅是為農民辦一件實事,要把這一問題提升到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高度來認識,使農村公路建設成為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任務之一,為發展農業、繁榮農村經濟、推進城鎮化、加快農民致富奔小康提供重要基礎條件。目前全國農村交通基礎設施薄弱,還有145個鄉、50124個行政村不通公路,實現農村公路通達和通暢的目標任重道遠。要學習和借鑒國外建設農村公路的經驗,針對我國農村公路建設任務重、資金短缺、施工技術力量薄弱等實際,本著既加快建設又量力而行的原則,加快讓農民群眾走上水泥路、瀝青路的步伐。同時要研究通過統籌建養、民養公助、自建自養等方式切實加強農村公路養護,把這項支持“三農”的工作辦到底,決不半途而廢。第四是要加強市縣交通局的建設。市縣交通局是完成各項交通工作的執行層,對部和省廳來講,是基層和一線。要加強調查研究,虛心聽取基層的意見和呼聲,高度重視基層工作,理解基層,相信基層,關心基層,依靠基層,加強基層建設,為基層工作創造良好的環境。
(三)著力提高交通運輸公共服務和組織保障的能力
強化公共服務,是落實新一屆政府施政理念的重要內容。要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圍繞經濟社會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交通運輸需求,切實提高交通公共服務水平和運輸組織保障水平。
首先要體現經濟原則。加強路、港、站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為社會和公眾提供優質便捷、成本低廉、經久耐用的交通公共產品,提升交通運輸服務的整體功能。其次要體現安全原則。人民群眾乘坐車船,行駛在公路上或江河湖海中,安全是最基本的要求。近年來,我們實施了公路“安保工程”,加大危橋維修改造力度,整治內河和沿海港口公用航道,改造鄉鎮渡口,推行船舶標準化,加強海上搜救力量建設,等等,這些工作都是為了不斷提高公共產品的安全性,讓人民群眾放心,這也是今后交通部門強化公共服務努力的重點和方向。三要體現通暢原則。既要保“通”、又要保“暢”。一方面要加強運輸組織保障和運力調配,確保事關國計民生的重點物資運輸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資料的運輸;另一方面要確保基礎設施的完好狀態,保障正常運行。四要體現效能效率原則。交通部門要提高行政透明度和工作效率,推進建立管理服務型交通部門,為社會公眾及時提供交通信息,不斷提高交通公共服務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四)著力提高交通運輸市場和建設市場依法監管的能力
培育和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交通運輸和建設市場,依法行政,依法監管,是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目前交通運輸市場和建設市場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市場主體行為不夠規范、誠信度不夠高,主管部門監管還不到位、執法還不規范。
對交通運輸市場和建設市場依法實施監管,推進交通運輸市場和建設市場公正、透明、開放、規范,是交通部門依法行政的根本要求。多年來,以《公路法》、《港口法》、《海上交通安全法》等為龍頭,交通法制建設不斷推進,為規范交通運輸、建設市場秩序提供了法律保障。今年國務院頒布實施了《道路運輸條例》、《收費公路管理條例》,各級交通部門要以貫徹實施這兩個條例為契機,強化依法立交、依法治交、依法興交的意識,學法、懂法、用法,依靠和運用法律法規不斷增強市場監管的能力,引導和規范交通運輸市場和建設市場。一要依法行政。簡化和改革審批程序,切實轉變以審批代管理、以管理代服務的傳統做法,將工作重心從審批、處罰轉向為市場主體服務和創造良好的公平競爭環境上來,運用高科技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市場監管的硬件和軟件,提高監管水平。二要健全交通法律法規體系。制定和頒布相關的配套管理辦法和規則,完善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打擊非法運營,破除地方保護和區域封鎖,引導行業中介組織充分發揮作用,完善行政執法、行業自律、輿論監督、群眾參與相結合的市場監管體系。三要推進交通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加強交通執法隊伍建設,提高執法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執法水平,做到文明執法、規范執法。四要推進誠信政府和法制政府建設。營造誠信體系建設,構建誠信機制,做到公開、公正、公平,不斷提高交通行業的誠信度。依法加強誠信監管,對市場主體以及社會合作組織或協會建立信用登記,設立跟蹤檔案,一經發現失信行為,要公開曝光,嚴肅懲處。
(五)著力提高交通安全管理和重大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的能力
交通運輸與經濟社會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一方面是應對社會公共突發事件、加強應急反應能力建設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交通運輸業本身也是高風險行業,易發、多發突發事件。加強交通安全管理,提高重大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的能力和水平,是政府交通部門加強社會管理的重要職責。近年來,我們在加強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方面采取了許多標本兼治的辦法,理順了管理體制,明確了中央和地方的安全監管職責,建立了監管責任制,初步形成了海空立體監管和救助體系,組織編制了處置水上交通突發公共事件的各種應急預案,開展了海上救助演練,成功進行了多起海難救助,應急反應能力得到提高。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方面采取了許多積極的措施。
但是,提高交通安全和應急處置的能力,還需要在完善應急預案和機制、落實組織機構、改善技術裝備、建設專業隊伍等方面下功夫,特別是要從與管理服務對象聯系最密切的環節入手,從管理服務對象反映最強烈的問題入手,完善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群體性事件、國防事件、恐怖事件、自然災害事故、公共衛生事件、道路擁堵等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的防控預案,完善應急反應機制,做到事前能夠預防,事中能夠控制和處置,事后能夠妥善處理。
當前和今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及預防和處置公共交通突發事件,要繼續履行“三關一監督”職責,加強公路和橋梁險情的排查,把危橋診斷和維修加固技術、高速公路路面快速修復技術納入應急處置體系。高速公路一旦發生擁堵,要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迅速啟動疏通預案,提供必要的緊急救援和有序疏導。
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和重大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要建立長效機制和完善應急預警機制。一是樹立以人為本的安全理念,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和安全素質;二是進一步健全制度,落實責任,突出重點,深化專項整治,對重點水域、重點時段和重點船舶嚴防死守,提高對人命救助的應急反應和處置能力;三是加強水上安全監管應急反應機制和立體救助建設,加強海上執法和專業搜救隊伍建設,優化結構,整合資源,形成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和應急處置合力;四是進一步創新管理手段,以信息化提升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水平和增強重大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五是加強水上油污染應急體系建設,完善相關法規,建立油污染賠償基金,提高船舶油污染防控和應急處置能力。
把提高五個方面的能力落實在各項交通工作中,使交通部門成為負責任部門,推動交通行業成為負責任行業,是交通各級領導干部的共同責任。
三、2005年交通工作的基本任務
2005年交通工作的總體要求是: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加強行政能力建設,創新發展理念,增強發展能力,保障宏觀調控,加快重點改革,強化行業管理,促進行業文明。
明年要重點完成以下八項工作:(一)高度重視和切實做好運輸保障工作
初步預測,2005年全社會公路水路客運量將達到173億人次,貨運量149億噸,分別增長5%和6.4%;全國港口貨物吞吐量將達到46億噸,集裝箱吞吐量7500萬標準箱,分別凈增5億多噸、1300多萬標準箱。煤炭、石油、礦石、糧食、化肥等重點物資運輸仍將保持大幅度增長。
1.加強交通運輸的組織、協調和領導。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加強運力的組織和協調。要根據公路運輸市場主體分散,運輸組織專業化、組織化、規模化程度低的實際,進一步健全應急運輸組織體系和協調機制。
2.保障重點物資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運輸需求。2005年煤電油運緊張仍然是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華中等地區更加明顯。一要加強重點物資運輸,緩解煤電油運緊張狀況。繼續做好煤炭運輸,強化運力儲備和調度,加強鐵、公、水聯運的組織協調,加強路、港、車、船、貨各方銜接配合,提高集疏運效率,增加運輸能力。二要保障公路、水路交通干線和重要港口樞紐的暢通,全力保障石油、糧食、化肥、礦石等國家重點物資運輸,保障軍運、搶險救災物資及農副產品和人民生活必需品運輸。三要切實做好春運和“黃金周”假日運輸組織工作。春運和“黃金周”期間是人員流動高峰期,要加強對客流集中的部分城市和旅游景點的客流情況分析,加強客運組織和運力調配,儲備足夠運力。當前特別要加強春運的組織工作,加強安全監管,確保廣大旅客“走得了、走得好、走得安全、走得有序”。
3.建立和完善公路、水運應急運輸保障體系,預警機制和突發事件應急預案。要針對季節性和不同時段的物資運輸需求,適時啟動應急運輸預案,提高應急反應水平。要加強行業保障協調信息機制建設,確保信息及時、準確、順暢、高效,加強公路、水運運輸信息整合,提高預警、判斷、決策能力。
(二)加大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力度
1.以國家高速公路網為重點,加快全國運輸大通道建設。國務院已原則通過《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國家高速公路網是國家運輸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國務院領導同志對《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高度重視,規劃的研究論證工作前后歷經3年多時間。規劃的出臺來之不易,是全行業的大事,對今后幾十年公路交通事業快速發展十分有利。我們一定要倍加珍惜這一成果,統一思想、集中力量,保證國家高速公路網的順利實施。要結合“十一五”規劃,盡快制訂高起點、高水平的高速公路網建設實施計劃,加快地方高速公路網規劃工作,高質量推進干線公路建設有序、持續發展。重視對建設、融資、運營、服務和養護管理等重要問題的深入研究,理順體制,加強管理,降低成本,規范運營,提高投資效益和服務水平。同時,要加強對國家高速公路網的宣傳,取得方方面面對高速公路建設的理解、重視和支持,促進國家高速公路網加快建設。
要按照2007年年底全部建成“五縱七橫”國道主干線的要求,組織好、建設好在建的高速公路項目,科學施工,確保質量。同時要協調相關省區市和有關部門給予支持,爭取多開工一批新項目。
2.加快讓農民兄弟走上瀝青路和水泥路的步伐,以實際行動支持“三農”工作。明年要進一步加大對農村公路的投入,繼續實施“通達”和“通暢”工程,中央投資補助項目計劃建設15萬公里。要在加快發展的基礎上,適當控制建設規模和速度,切忌相互攀比,搞不切實際的政績工程和形象工程。要因地制宜、科學確定適合當地實際的建設標準。人口少、交通量小的地方可以搞一些砂石路、彈石路、小油路,先通后暢。要加強質量監督和資金監管。把農村公路質量問題作為農村公路建設的關鍵,常抓不懈,抓緊抓好。同時,要采取切實措施加強資金監管,保證建設資金專款專用。
抓緊做好實施農村公路建設“五年千億元規劃”的前期準備。力爭到2010年東部地區所有具備條件的行政村通瀝青(水泥)路,中部地區80%以上的行政村通瀝青(水泥)路,西部地區90%以上的鄉鎮通瀝青(水泥)路。同時,繼續實施“通達”工程,力爭到2010年全國所有具備條件的行政村通公路。鄉鎮渡口建設也要納入農村公路建設總體規劃。部將在明年召開全國農村公路建設會議進行部署。
在農村公路建設中要切實引導好、保護好、發揮好農民群眾積極性。嚴格遵循“一事一議”和群眾自愿的原則,不增加農民負擔,不侵害農民利益,不建農民不需要的路,不搞任何形式的非法集資或強行攤派,不強行征地拆遷。要研究和調整資金政策,努力減少地方資金缺口,不拖欠征地拆遷費和民工工資。
加快推進農村客運網絡化。繼續完善農村客運站點設施,新建農村公路要同步規劃建設客運站點,把客運站建在鄉鎮,把停靠點設在村頭。切實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坐上安全舒適車,享受交通帶來的文明。
3.加強節能節耗,努力建設節約型行業。要研究制定引導節約能源的行業政策,努力節約建設成本,節約能源和資源,促進交通可持續發展。
第一,節約建設成本。不追求不切實際的高標準、高指標,避免重復建設或工程銜接不合理造成的資源浪費。在保證安全、滿足功能的前提下,提高工程質量,降低工程造價,優化工程細部構造和建設方案,減少不必要的附屬工程,增強工程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第二,節油、節能、節土地。在公路、水運建設中,要合理選擇和利用線位資源、岸線資源。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農村公路要盡量利用老路建設和改造。引導和支持在工程建設中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推廣可再生資源和資源的再生利用,發展交通循環經濟。研究制定行業節能標準和規范,落實節能和節約各類資源的措施,鼓勵發展大型車船,降低能耗,研究推廣燃油替代產品。
第三,樹立安全、環保的工程建設新理念。要從勘察設計入手,交通規劃、設計、施工、運營、管理等方面,都要圍繞安全暢通和環境保護的目標,通過規劃協調、科技創新、設計周密和施工精細,提高安全水平,保護生態。
(三)進一步推進水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1.加快沿海港口能力建設。目前,我國沿海港口總能力缺口5億噸,與2010年需要相比,缺口20億噸以上,其中集裝箱、煤炭、原油、礦石的接卸能力缺口分別為8200萬標準箱、3.3億噸、0.8億噸、3.5億噸。當務之急要加快港口建設,盡快解決能力不足的問題。一要加快沿海專業化碼頭和公用航道建設。加強港口深水岸線資源的管理,重點建設煤、油、礦、箱專業化大型碼頭,整治長江口、珠江口深水航道,提高四大貨種運輸能力。二要拓展港口功能,優化港口結構,整合港口資源,把港口作為城市和區域的物流中心,帶動城市經濟和區域經濟的發展。三要加強港口規劃指導,落實好港政管理職能,強化港政對市場秩序監管的職能。
2.加快長江航運建設,充分發揮黃金水道作用。一是加強長江航道整治和維護,保證航道暢通。按照“深下游、暢中游、延上游”的思路,加快長江干線航道整治。實施
蕪湖至
南京段、豐都至忠縣段航路改革。建設南瀏段智能航運示范工程。加快長江干線和主要支流航道的高標準溝通和網絡化運輸。
二是加強長江航運綜合協調和管理。建立與長江涉水管理部門及沿線地方航運管理部門的協調溝通機制,加強航運支持保障系統建設,推進依法治航,規范航運市場秩序。盡快完善川江和三峽庫區運輸船舶標準化船型主尺度系列,研究和推廣長江干線標準化船型,制止非標準船型進入航運市場。
三是研究制定政策措施,進一步加快長江集裝箱運輸的發展,與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實現良性互動。
四是加強長江干線特別是三峽庫區的安全管理。積極推進庫區及長江干線重點水域交管系統建設,加強海事、公安、航道等部門綜合執法。編制庫區專項應急預案,加強長江干線巡航救助一體化建設。重視和加強防污染工作。
五是研究并實施三峽長期翻壩方案,提高綜合通過能力。要盡快研究和實施旅客、汽車滾裝和集裝箱永久翻壩方案,統籌翻壩碼頭布置與建設、后方公路銜接及建設。
3.切實解決京杭運河堵航問題。第一,加大重點堵航航段、船閘及分流航道的改造、擴容建設力度。在浙江長湖申線建設湖嘉申線分流通道。對蘇北段115公里航道進行續建,航道標準由三級提高為二級,適當建設三線船閘;啟動微山湖西線航道建設前期工作;對蘇南運河
常州市河段按三級航道標準改線建設。加快實施長江三角洲地區部分高等級航道網建設。
第二,繼續大力推進京杭運河船型標準化工作。完善標準船型有關政策,加快標準船型的推廣使用。確保2005年1月1日上海段率先禁航掛槳機船,確保2007年年底前全線完成掛槳機船的拆解改造工作。
第三,建立協調機制,制定排堵保暢應急預案。部將與沿線三省一市人民政府成立京杭運河航運管理協調領導小組,盡快制定排堵應急預案,強化通航管理,疏導、控制船舶分流和避讓,迅速排除堵航。
第四,建立治理水上運輸超載的長效管理機制。嚴格控制船舶裝載量和簽證管理,嚴厲查處超載運輸船舶。
(四)組織完成“十一五”交通發展規劃編制工作
要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深入研究發展方針,準確把握發展階段,認清發展“瓶頸”,選準發展重點,完善保障措施,實行規范化的民主參與制度、銜接制度、論證制度、公布制度以及評估修訂制度,全面完成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規劃的編制工作,同時要做好“十五”計劃的評估工作。部要在各單位工作的基礎上編制完成“十一五”公路、水路交通發展規劃及各專項規劃,指導全行業。
(五)鞏固和擴大治理車輛超限超載運輸成果
要認真貫徹國務院領導的批示精神,按照“鞏固成果、力度不減、突出重點、有效推進”的工作思路,綜合采取經濟、法律、行政手段,繼續加大車輛超限超載綜合治理力度。明年力爭將超限超載率控制在6%左右,并使80%以上的“大噸小標”車輛的標定噸位得到更正。
一是加大源頭治理力度。推進國家強制性標準《道路車輛外廓尺寸、軸荷及質量限值》的貫徹實施,加強運輸市場監管,加大對貨物集散地的監控力度,對公路沿線小煤場及貨物分裝場加強整治,確保車輛在運輸源頭裝載符合要求。
二是加強路面執法。要抓住超限超載重點車型、以駁載為手段的短途超限超載運輸方式、華北等超限超載嚴重地區這三個重點,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保持聯合執法的高壓態勢,實行嚴管重罰。打擊暴力抗法、野蠻闖關、威脅執法人員人身安全的惡性案件。進一步規范執法行為,嚴格執行“五不準”要求。建立群眾舉報制度,接受輿論和社會公眾的監督,組織明察暗訪,嚴肅處理營私舞弊、充當“車托”等違法亂紀的執法人員。
三是充分運用經濟調節手段。降低車輛通行費標準,鼓勵發展大型多軸運輸車輛,降低運輸成本。在收費公路上推廣計重收費,規范計量設備,鼓勵車輛合法裝載運輸。
四是探索建立長效治理機制。在堅持運用法律法規、經濟調節、技術管理等綜合治理措施的基礎上,建立全國性超限超載車輛監控網絡。從2005年開始,各地在新建公路時要結合路網檢測站點的總體布局,將治超檢測站列為建設內容;合理布局非收費公路超限超載檢測站點,并進行規范化建設;對現有公路上的治超檢測站點,在合理調整基礎上進行改造,達到標準要求,部將給予適當補助。
(六)進一步加強交通安全監管和應急救助
繼續把“四區一線”水域、“四客一危”船舶和春運、“黃金周”時段作為安全監管的重點,特別要加強渡船及短途客船的安全管理,會同相關部門開展鄉鎮渡口和渡船的專項整治。按照“人員精干、裝備精良、技術精湛,在關鍵時刻能起關鍵作用”的要求,加強交通海事和救助隊伍、裝備建設。充分發揮海上搜救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作用,進一步整合海上搜救資源,完善工作機制,加強指揮組織和協調,堅持專業救助與社會救助相結合,加強搜救演練,不斷提高應急反應能力。加強防止船舶污染監管和水上污染應急反應機制建設,提高防止和處理船舶污染水域的能力。
道路交通運輸安全監管要繼續加強“三關一監督”,繼續組織實施公路交通安全保障工程和危橋改造工程,加快整治全國國省干線公路行車危險路段。加強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監督,防止出現施工重大傷亡事故。
(七)推進交通法制建設和改革開放
1.加快交通法制建設,推進依法治交。繼續抓好《道路運輸條例》、《收費公路管理條例》的貫徹實施,抓緊制定配套規章制度。做好《船員條例》的審核修改。抓緊《公路保護條例》、《海上交通安全法》、《國內水路運輸條例》、《防治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條例》等的制定和修訂。加快《航道法》的審核準備工作。
加強交通行政執法檢查監督。認真貫徹《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推行交通行業政務公開制度,積極探索建立交通行政執法績效評估和責任追究制度。完善交通行政執法程序,推行和完善執法責任制。加強交通執法隊伍建設,完善交通行政執法人員培訓和考核制度,加強執法資格管理。
2.積極推進交通重點改革。一是深化公路建設市場管理改革。推行投資人招標制度。部將在各地先行試點基礎上,研究制定相關規章,規范公路建設項目投資人招標管理。開展設計施工總承包的試點工作。積極培育公路建設項目的代建市場,鼓勵原有的建設指揮部或項目公司通過改制成為專門從事公路建設項目管理的代建公司,為非公有資本投資建設的項目提供代建服務。政府投資的項目也可以開展代建制試點。
二是加快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體制改革。部正與國家發改委聯合制定相關的實施方案,擬報國務院批準后實施。各地要以明確各級政府的職責為主線,以創新和完善管養體制為手段,以確立穩定的資金來源為保障,建立完善的農村公路養護與管理體制,做到“有路必養”,實現農村公路管養工作的正常化和規范化。
三是開展交通綜合執法改革試點。提出綜合執法改革指導意見,積極推進交通行政綜合執法試點,爭取在試點地區實現公路路政、運政、規費征稽綜合執法的突破性進展。
3.進一步加強對外合作與交流。一是繼續積極推進區域交通合作。落實中國-東盟交通合作諒解備忘錄,加強海事、海運領域的磋商與合作,促進昆曼公路運輸通道建設,完善瀾滄江至湄公河國際航運管理,加快大湄公河次區域便利運輸協定附件及議定書談判,促進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推動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間國際公路運輸便利化協定的制定和正式簽署,積極開展中俄運輸合作分委員會和中哈交通合作分委員會的相關工作,加快中吉烏公路運輸通道建設進程,啟動孟中緬印四國公路過境運輸合作,加緊研究落實加入亞洲公路網的相關后續工作。
二是進一步拓寬和加強與歐盟國家、發展中國家在交通領域的交流合作。繼續推動有條件的交通企業“走出去”,鼓勵支持以“工程換資源”、“貸款換資源”等多種合作方式,加快拓展國際市場。
三是積極參與國際組織相關工作,落實國際海事組織有關海上安全、保安和環保公約、規則的實施,積極參與世貿組織談判,為我國企業創造公正、公平的海外經營環境。
四是與相關國家和國際組織加強海上運輸通道的多雙邊合作,保障我國海上運輸的安全暢通。提高交通涉外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的能力。
五是抓緊做好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過渡期后,交通運輸、建設市場開放和管理的各項工作。
(八)加強行業文明建設和反腐敗工作
1.加強行業文明建設。繼續開展群眾性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豐富和創新“三學四建一創”活動內容,深入學習和弘揚“振超精神”,以趙家富同志為榜樣,凝聚行業力量,推動行業文明建設向縱深發展。進一步加強行風建設,抓好創建交通文明執法、文明窗口、文明行業示范工程和示范站、點、路活動。進一步加強輿論宣傳工作,完善相關機制和制度,為交通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輿論氛圍。
2.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明年的重點工作有三項:一是繼續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緊緊抓住工程建設招標投標、轉包分包、物資采購、設計變更、資金撥付、公路經營權轉讓等關鍵環節,加強監督管理和源頭治理。進一步強化對重點公路、港口項目及農村公路資金使用管理情況的監督,對重點工程項目的工程質量、建設資金使用和建設工程用地、征地拆遷、拖欠工程款等開展審計和執法監察。部將盡快出臺公路工程設計變更管理規定等措施。二是認真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深入研究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公路“三亂”的措施,把糾風工作與行業管理緊密結合起來,繼續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加強對執法人員的教育,切實解決執法不規范,亂收費、亂罰款、吃拿卡要、刁難群眾以及工作方法簡單粗暴、損害群眾利益等突出問題。三是加強部機關和部屬單位權力運行的制約監督。要嚴格執行中央對領導干部廉潔從政、廉潔自律的有關規定,加強對部機關和部屬單位各級領導干部的監督,規范從政行為。以重大項目審批、重大資金撥付、重要人事任免、大宗物資設備采購和維修以及辦公樓、住宅樓等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進一步明確“三重一大”范圍和議事規則,完善規章制度,嚴格執行審批程序,實行領導集體決策,防止決策失誤、行為失范和違紀違法問題的發生。
要堅持做到“四個結合”,即抓案件查處與抓事前防范、源頭治理相結合,抓全局性工作與抓重點項目相結合,抓直屬單位與抓行業相結合,抓先進典型弘揚正氣與抓反面典型警示教育相結合,抓緊探索建立具有交通特色的教育、制度、監督三者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
3.加強交通系統各級領導機關、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隊伍建設。做負責任的部門和負責任的行業,關鍵在各級領導機關、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交通系統各級領導機關,首先是交通部機關要繼續鞏固黨員先進性教育成果,轉變職能,強化服務意識,提高行業管理水平,努力建設為民、務實、清廉、高效的政府機關,為行業作表率。各級領導班子一定要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堅持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對干部一定要嚴格要求、嚴格管理、嚴格教育、嚴格監督,努力把各級領導班子建設成為團結有力的戰斗集體。各級領導干部一定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做勤奮工作、廉潔自律的榜樣。
2005年是我國偉大的航海家鄭和下西洋600周年。中央確定舉行6項紀念活動,我部要按照中央提出的“熱愛祖國、睦鄰友好、科學航海”的紀念活動主題,積極有效地開展各項紀念活動,做好組織協調工作,圓滿完成中央交辦的任務。做好設立“航海節”的申辦工作。
同志們,2005年交通工作任務重,要求高,責任大。我們要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切實加強行政能力建設,凝聚行業的智慧和力量,上下一心,團結一致,開拓創新,促進交通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