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80年代以來,外協(outsourcing)已成為商業領域中的一大趨勢。企業越來越重視集中自己的主要資源與主業,而把輔助性功能外協給其它企業。因為物流一般被工商企業視為支持與輔助功能,所以它是一個外部化業務的侯選功能。多年來,歐美發達國家的物流已不再作為工商企業直接管理的活動,而常常從外部物流專業公司中采購物流服務。有些公司還保留著物流作業功能,但越來越多地開始由外部合同服務來補充。這些服務采購的方式對公司物流系統的質量和效率具有很大的影響。本文對自80年代以來,歐美發達國家物流外協第三方的做法與趨勢進行分析,它對我國第三方物流業的發展,可以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一. 推動物流外協的因素
在歐美發達國家,物流服務的外部化趨勢是與物流服務供需雙方面臨的壓力有關的。雖然各國情況有所不同,但基本的方面是一致的。
(1) 物流服務的需求方
國外文獻中,一般管理學者強調外協在成本上的潛在節省,而采購與營銷專家則認為成本與服務的重要性相等。許多物流專家則認為對高水平服務的需求是外協的主要動力。近來,成本節約,服務改進和靈活性被認為對外協決策同等重要。
物流外協的另一重要因素是避免物流設施的投資。這一因素在80年代作為外協的主要利益所在。尤其是英國對公司稅收系統的調整,使擁有資產的愿望變成關注資產對利潤的貢獻上。這導致公司把資本集中在主要的能產生高效益并取得主要競爭力的業務上。有近60%的公司認為物流不是它們的主業,使用外部物流合同承包商不僅減少物流設施的新投資,而且解放了在倉庫與車隊上占用的資金,它們可以用在更有效率的地方。
外協也使公司得到了主業為物流管理的專業公司的專業技能。隨著客戶期望的提高、車輛運作法規的加強、技術的快速發展及經濟與環境的不確定,對物流管理的需求越來越大。物流以合同方式外包,也可以幫助公司克服內部勞動力效率不高的問題。對已建立并自己進行物流作業的公司,物流外協自然抵制已有克服的方法。采用自己物流系統的慣性,主要來自于不愿輕易放棄對物流功能的控制,擔心物流公司運作的質量。近年來,這些不成為問題,這是由于對合同物流作業已建立了信心,另外信息技術的進步也是一大原因。信息技術的發展已使對合同物流作業的監控與自己管理物流非常相近。據調查,實際上有一半的公司由于外協而改進了物流的控制。
某些國家,尤其是英國,零售供應系統的結構調整,促進了合同的采用。大零售商已極大地增加了對采購物流的控制,并把它的日常管理外協給第三方作業。1997年,主要的英國零售商已控制了94%的工程配送(從配送中心到商店),將近47%的配送是外協的。在零售供應鏈的"快速反應"(QR)壓力,導致了運送的頻率增加和訂單規模減小,這也迫使供應商必須加大利用外部物流供應商的力度,以分享服務的形式減少成本。在某些行業,如汽車和電子行業,對第三方集運服務的需求也類似,這些行業原材料"零庫存"供應已廣泛使用。
在國際物流方面也有類似的物流服務外部化趨勢。制造商的國際運輸與產品配送對合同物流供應商的依賴性很大。荷蘭國際配送協會(HIDC)的調查表明,三分之二的美國、日本、韓國等的歐洲配送中心是由第三方物流公司管理的。
(2) 物流服務的供給方
近二十年來,歐美國家第三方物流服務已有了很大的改進。提供服務的標準已大大提高,作業效率也已大大提高,為客戶需求定制的各類新型服務得到了發展。物流服務公司的營銷也更強有力與熟練。
歐美許多運輸與倉儲公司已演變成了廣泛物流服務的供應商。大多數國家,公路運輸行業成為越來越競爭性的行業,資金回報下滑,利潤率降低。通過改造成綜合物流公司,大承運人能對服務增加價值,形成進入門檻較高的細分市場,以保證與客戶的長期合同。這使它們能增加利潤及成長。下表是大型物流公司提供的增值物流服務的品種。
表一 增值物流服務種類
運輸
車輛維護
存儲
托盤化
分裝
包裝/重新包裝
集運
貼標簽
定單分揀
質量控制/產品試驗
存貨控制
客戶化
分揀包裝
售后服務
貨物跟蹤
咨詢服務
在歐美發達國家,公司采用多種方式外協其物流。最為徹底的方式是關閉自己的物流系統,并轉移所有的物流職責給外部物流合同供應商。對許多自理物流的公司,這一選擇改變太大。它們不愿意處理掉現有的物流資產、去掉人員,去冒在過渡階段作業中斷的風險。有些公司愿意采取漸漸外協的過程,把責任移交以地理區域分步實施,或以業務與產品分步實施。歐美公司一般也采用以下方式來使移交平穩化:
(1)系統接管
大型物流服務供應商全盤買進客戶公司的物流系統的例子不勝枚舉。它們接管并擁有車輛、場站、設備和接受原公司員工。接管后,系統可以仍單為此企業服務或與其它公司共享以改進利用率并分享管理成本。
(2)合資
有些客戶更愿意保留配送設施的部分產權,并在物流作業中保持參與。對它們而言,與物流合同商的合資提供了注入資本和專業知識的途徑。例如,在英國IBM與Tibbett&Britten組成了Hi-tech Logistics。
(3)系統剝離
也有不少例子是自理物流作業的公司把物流部門剝離成一個獨立的利潤中心,允許它們承接第三方物流業務。母公司提供了它們的基本業務,而后越來越多地依靠第三方業務。
(4)管理型合同
對希望自己擁有物流設施(資產)的公司,仍可以把管理外協。這是大型零售商常采用的戰略。對歐盟國家,把合同外包看成是改進物流作業管理的一種方法。因為這種形式的外協不是資產為基礎的,它給使用服務的一方在業務談判中以很大的靈活性,如果需要,它們可以終止合同。
三. 物流服務采購的趨勢
企業外部物流服務的多樣性的增加,已改變了企業采購物流服務的方式和與外部合同商的關系,以下幾方面特別明顯:
(1)物流服務以合同形式采購的比例增加
運輸與倉儲服務傳統上以交易基礎進行。這些服務相當標準化,并以最低價格購買。公路運輸行業的分散與競爭,使行業中擁有眾多小型承運人提供低價服務。以此種方式購買運輸服務有很大的缺點,它需要日常接觸大量的獨立承運人,使交易成本上升,并使高質量送達服務遇到困難。即使在這種市場上,企業也必須固定地使用相對穩定的幾家運輸承運人以減少麻煩。甚至在無正規合同的情況下,制造商也表現出對特定承運人的"忠誠"。當公司有一些特殊要求需要一些定制的服務并對承運人的投資有部分參與時,它們必須準備進入長期合同。當運輸專一服務于特定貨主時,合同最好能覆蓋至少是車輛生命期的長度。
(2)合同方數量減少
在歐美發達國家,無論在交易型市場(短期、不固定)或合同物流服務市場,單個企業采用合同的平均數已減少。以這種方式采購物流服務使雙方都能減少交易成本和提高服務標準。
交易成本
在歐洲的一些國家,許多國內公路運輸是通過貨運代理公司進行的,貨運代理作為貨運市場的中間人。這大大減少了托運人與運輸公司的直接交易。在美國,自從1980年運輸自由化,貨運中間人的數量也激增。在英國,中間商只僅用于國際物流。其國內運輸作業的傳統是直接與眾多的運輸公司交易。這使得托運人能得到較低的運價,但交易成本相對較高,許多公司在追求低運價時,沒有從以這種方式購買運輸的總成本角度考慮。然而,使企業獲取低運價和平穩采購運輸服務是有可能的。在"貨運管理" 方式的安排下,某些大的合同供應商,如Exel Logistics將代表客戶分包公路運輸作業給較小的承運人。類似的"一站式運輸"服務,在美國由許多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近年來,在美國涌現了公路運輸服務的電子中間商。它們主要是提供一個對公路運輸服務的電子交易中心,通過中心,公司可以在特定路線以特定時間交易運輸能力。近來,一家美國的電子中間商(GEP)在歐洲建立了類似業務。這對歐洲現在的裝載配對服務是一個補充,它用于幫助承運人尋找國際運輸的回程貨物。這些服務中的某些公司,提供在線信用系統服務,以提供物流公司對潛在客戶的最新財務狀況。這類電子中間商的發展,可以導致"虛擬市場"的形式,通過它,許多物流資產可以在不同時段進行交易。經營這類業務的機構可以很快成為物流服務業的主要角色。
標準服務
單一公司采用的運輸與物流公司越多,化在熟悉與監控表現的時間也就越多。集中運輸業務于少數可靠的運輸公司,簡化了這些任務。它可能使這少數幾家運輸公司更負責任,保持與改進服務質量。以合同基礎的公司采購物流服務時雇用少數物流服務供應商。英國大約39%的公司采用一個供應商,而另外47%公司采用1-5個供應商。公司采用一個以上供應商的主要因素包括:保證競爭、全國范圍的能力覆蓋、不同業務需求、靈活性、不同優勢、成本與服務。其中成本與服務是起決定作用的。在歐洲大多數外協物流給多個供應商是以國家劃分的。對68個歐洲500強制造商的調查表明59%的公司采用這種策略。
(3)更嚴格的合同方的選擇
有多項研究表明,過去許多公司選擇運輸方式或承運人時并不全面考慮所有的選擇可能。這種選擇程序的缺陷可部分解釋為運輸支出在許多公司的總支出中并不顯著,并且不同運輸公司之間服務質量差別不大。現在,既然公司已把許多與物流相關的服務外部化,這些服務的外部支出在公司預算中開始凸現。這一現象加上對服務質量的重視、減少承運人及采用合同關系,使對承運人的選擇變成一件重要的決策,需要對市場更全面的評價和采用更正規的選擇程序。
(4)合同方在設計物流系統中更緊密地參與
許多制造商正使用開放式的"表現"規范采購零部件,取代傳統的根據"設計規范"采購。設計規范詳細規定各項要求,開放式的"表現"規范僅僅給出總的框架要求,給供應商較大的創新空間以利于經濟有效地開發符合客戶要求的部件。
在物流服務采購上,發生了同樣的趨勢。公司物流外部化中物流系統的設計包括在合同中已非常普遍。外部化的決策經常與物流系統的重構決策同時作出。另外,使用合同物流的原因之一是獲得專業技能,毫不奇怪,公司應該在確定物流戰略時尋求物流公司的建議。外部合同方比內部的物流經理能更加客觀看待公司的物流系統。
(5)對長期伙伴關系發展的更大重視
就如對產品供應商發展緊密互益關系的重要性一樣,與物流供應商發展這種關系也同樣重要。這類關系中,有相當部分已被建立起來并發展成物流合同的正式條款。這類關系在專一服務于一家客戶的情況下,更易建立。當物流能力分享于幾家客戶時,有時會有客戶沖突。專一關系雖然能保證服務質量標準,但弱化了供應商傳統的作用,即通過集合多個客戶業務而降低單位成本。許多工商企業愿意付出較高的成本以取得專一性的服務,以保持較高控制程度與服務水平。然而,在英國,越來越多的公司放松了對專一合同的要求而給服務供應商以更大的自由去爭取回程貨與捎帶貨。對分享用戶的物流服務需求也大大增加。
(6)采取零庫存原則
采用零庫存系統的先決條件之一是快速和可靠的運送。在沒有緩沖存貨情況下,生產和配送作業對送貨時間不準更敏感。英國有53%的大型公司在實施零庫存時遇到承運人提供的服務標準問題。這迫使它們改變采購運輸服務的方式。另外,為減少承運人的數量,增加以合同為基礎的業務比例,它們與運輸公司建立起緊密、長期和更互相依賴的關系。
(7)開發電子數據交換
許多供應商與客戶關系已通過建立EDI聯系而得以加強,尤其是合同供應商提供的是綜合物流服務。對美國公路承運人與貨主關系的分析表明,具有EDI連接的比例已以從94年的29.3%上升為96年的37.4%。電子交易從18.2%上升到了31.5%。通過使物料通過供應商系統時更可見與透明(每天甚至每小時都可見),EDI增加了客戶對合同作業的信心。合同商與客戶計算機的整合,也加強了在它們之間的作業聯系,并使雙方在短期難以立即中斷關系。然而,在雙方對EDI成本分攤問題是有爭論的。尤其對多用戶分享服務的情形。
(8)物流設備越來越專業化
在運輸與物料搬運領域中,技術的發展使對個別公司物流需求特制設備成為可能。這類客戶特制設備大大增加了在供應商與客戶之間的"關系性合同",這已是物流行業的老經驗了。
(9)相互依賴的程度的改變
在客戶與供應商相互依賴時,緊密與合作性關系更有發展的可能。傳統上發貨人認為它們對承運人的依賴性不大。這反映了發貨人對公路運輸市場的觀點,即公路運輸是買方市場,運輸業務可以在短期以很低的成本在不同承運人間轉移。
物流服務外部化,并集中于很少數量的合同商增加了客戶的依賴性,使它更難以斷絕與合同商之間的關系,起碼在短期是困難的。
四.物流提供商與使用者關系的演變
盡管物流服務市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許多長期的合同與客戶關系的穩定性仍然具有疑問。許多公司相信,現在的合同物流供應商提供的服務是充足的,但合同供應商可以在其他方面進一步改進。
(1)合同條款更加詳細
許多早期物流服務合同起初的條款并不詳細,這導致了許多誤解與不滿意。合同商與客戶都從經驗中學到了東西,現在不太容易犯早期的錯誤。對物流合同中應該注意的事項也已有了相當詳細的清單。近期的報告指出,有些公司對合同定得過于詳細,以致于過于法律化,而過分依賴標準范本與條款。
(2)合同方與客戶所有層次間溝通的改進
缺乏溝通是和使用者之間建立緊密關系的主要障礙。物流供應商常常抱怨得不到有關中短期的客戶業務模式改變或長期戰略發展的信息。而客戶經常抱怨得不到有關系統出了問題時的及時信息。
在托運人與承運人之間建立健康與長期關系是基于密集的信息。信息在二個組織的管理層之間的不同層次間流動,這必須與每個公司垂直溝通相結合,以保證對關系認識的一致性。
(3)聯合創新
對物流服務供應的使用者的調查顯示,對服務標準與作業效率基本滿意,但是對創新與主動建議方面還不夠。
物流合同商也必須具有創新的自由,許多公司抱怨得不到創新自由。因為合同已嚴格規定了有關條款。健康的長期關系需要雙方的新思想與新觀點及從雙方共同的創新意愿。
戰略層次的對話與共享預測,可以幫助合同商更為主動。合同商如果既具備物流業發展趨勢的知識,又了解客戶的物流運作,則處于一個提供當前業務專業性建設的最佳位置。
(4)評估體系的改進 采用如運送時間、缺貨水平、計劃執行情況等標準表現指標對短期合同物流的審計,并不能足以提供對長期合同項目的評估。對長期合同項目的評估,應該采用短期/操作性評估與長期/戰略角度的結合。同時,既要考慮硬的可以統計測量的參數,也要考慮統計上較難測量"滿意"參數。定量與定性方法的結合提供了評估托運人和承運人合作關系的框架。
(5)采用公開式會計 雖然費用收取水平并不是第三方物流服務中的主要爭議來源,但是,定價系統的選擇會較大地影響合同雙方關系的質量與穩定性,尤其是對專一型的服務。物流服務的單一性外協的缺點是無法與其他供應商的價格進行比較。因此,它們需要經常確認所付出的價格是否得到了應有的服務。越來越多的合同物流供應商通過提供詳細的成本,把管理費用單獨立出與客戶協商,以打消客戶的疑問。采用公開式會計與成本加管理費定價的方式增加。公開式會計僅僅在專一的物流服務項目中適用,因為可以把服務于單個客戶的成本區別開來。就是在專一服務的情況下,合同雙方的沖突也是難以避免的。
五.發達國家外協第三方物流發展過程對我國的借鑒
首先,回顧發達國家物流外協第三方的發展過程,無論是從物流服務的需求方,還是從物流服務的供給方來看,可以認為企業物流服務外部化的基本壓力已經形成。從成本的節約、服務的改進與增加靈活性等方面考慮,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決定或接受物流外步化的概念。從物流服務的供給方看,運輸、倉儲,貨運代理等企業,因為行業競爭的加劇,利潤率降低,也紛紛改造或準備改造成綜合物流供應商。目前面臨的問題是許多物流服務公司(或準備成為物流服務的公司),在概念上、服務水平上及物流專業技術與能力方面,與物流的需求方還有一定的差距。發達國家二十年來在物流外部化過程、物流服務采購方式,及物流服務提供者與使用者之間關系等方面,對我國物流服務業的發展,都有參考的價值。
在物流外部化方面,有實力的公司可以采用系統接管的方式,或采用合資方式。管理型物流公司的需求也很大,但對物流公司的專業素質要求較高,國內許多物流公司還需要進一步提高。
在采購物流服務的方式方面,可以盡量采用長期合同的方式,以利于減少交易成本并提高物流服務的質量。
采用現代信息與通信技術,建立公共交易平臺,有利于物流能力的充分利用,幫助承運人尋找運輸的回程貨。國外的發展經驗表明,經營虛擬市場的業務結構可以很快成為物流服務業的主角。
在采購物流服務的方式方面,其他可以借鑒的地方包括:物流服務公司具備為企業設計物流系統的能力、重視發展長期伙伴關系、開發與客戶的數據交換系統等。
在改進與物流服務的使用者關系方面,注意與客戶多層次的溝通很重要。在創新與主動提出建議方面需要加強。對物流服務的評估體系改進、采用公開式會計等方面,發達國家的一些做法可以借鑒。
上一篇:在市場激流中乘風破浪
下一篇:第三方物流之科龍的戰略性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