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
物流企業50強中,主營業務收入最低達到了2.6億元,其中100億元以上的有3家,50億元以上的有3家,10億元以上的有16家。物流企業的競爭力也均有所提高。中遠通過對集裝箱運輸和物流業務進行重組,形成“班輪+物流”為主體的核心產業,實現做強班輪,壯大物流的目標,進一步提高了核心競爭力。從“九五”期末到“十五”期末,船隊總規模增長60%,總貨運量增長80%,總貨運周轉量增長68%,主營業務收入翻了一番多,利潤總額增長了11倍。寶供則利用信息系統使儲運效率大幅提升,使服務時間縮短1/3,準點率達到95%,公路貨運達到99%以上,形成了基于信息技術的企業的核心競爭資源。
隨著跨國物流巨頭紛紛進入,本土物流企業已現實地感受到了競爭壓力,而對于國有物流企業,面對國資委“行業前三名”的要求,做大做強的愿望更加迫切,從而導致這些企業紛紛尋求戰略突破以實現快速發展。而國際化作為積極防御的手段和快速發展的有效方法,成為了具備一定實力的企業的首選。
我國企業國際化將向縱深發展
到目前為止,我國企業的國際化少有成功的案例,這與我國企業缺乏經驗有關,也在于國際環境的復雜性。由于政治、歷史等因素的影響,部分國家對來自特定國家的企業采取了歧視性政策,對這些企業造成了潛在的風險。這對于實施國際化戰略的我國物流企業來講,是需要重視和認真評估的。如一直以來印度認為中國是其經濟上的潛在競爭對手,政治上也因中巴關系等蒙有陰影,盡管一直游說外資投向其薄弱的基礎設施建設,但卻拒絕中國參與其中。今年上半年,當中國集裝箱公司下屬的
深圳中集天達空港設備有限公司以7.91億盧比的最低價中標時,卻被印度外交部和內政部叫停;中海收購加拿大太平洋航運失敗部分原因,也在于加拿大政界消極態度和被并購企業的股東對我國的抵制情緒。此外,不同國家間物流標準、物流技術等方面的差異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對我國物流企業國際化產生了障礙。
我國物流企業的國際化仍處于起步階段,面臨著諸多困難。伴隨著宏觀經濟的發展,我國物流產業將會在不斷變化中實現升級:相關教育體系不斷完善,人才短缺得到緩解;國民經濟規模持續增長,物流企業規模和實力不斷增強;物流技術不斷提高,物流標準實現與國際對接;一批大型的國有物流企業完成改革,建立高效的管理體制,核心競爭力得到明確和加強,部分民營企業從低層次的價格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行業內主要企業,這些企業在與外資物流企業的短兵相接中,逐步在理念、技術、國際化運作經驗等方面不斷提高。這些決定了未來我國物流企業的國際化將向縱深發展,一些企業通過制定和實施有效的戰略,將最終成功進入全球物流市場,成為該市場內舉足輕重的跨國物流公司。
物流企業國際化求勝有道
1.并購:企業間的并購是現代市場經濟資源整合的重要手段。物流企業的并購能夠促進生產經營要素和活動的集中,節省培養人才、開拓市場、開發技術等所需要的時間,迅速完成目標市場的布局,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占領市場的目的。并購不僅要求物流企業具備很強的資金實力,更需要有很強的管理控制能力和業務重組能力,以突破文化差異,實現不同品牌間的融合和遠距離管理。對于具體的并購方式,既可以進行資產并購,也可以進行股權并購;既可以采取獨資,也可以進行合資。在實踐中,很多企業都采用了先合資再并購的方式。通過合資,物流企業可以在市場進入、與政府關系、網絡、客戶關系等方面能迅速打開局面,而本土企業通過與跨國企業合資,也獲得了企業發展急需的技術、管理理念和專業人才等。通過獨資,則可加強對所投資企業的控制,獨占企業發展產生的效益。泛亞班拿、UPS、FedEx等企業均采用了這種形式。泛亞班拿在開展韓國業務時,首先選擇韓國最大的貨運代理公司IAF作為合作者,與之合作十五年之后,于2004年將其收購而成為韓國最大的貨代公司,占領韓國貨代絕大部分市場份額。UPS于2000年進入中國市場時,首先與中外運合資開展
快遞業務,在中國物流市場對外資企業完全放開后,UPS收購了合資公司中外運股份。
2.直接投資:直接投資也是物流企業國際化的重要方式。相對并購,直接投資可降低管理難度,避免大額并購資金的支出,但是由于市場、網絡、各種關系等都從零開始建立,因此市場規模擴張速度較慢。如日通公司自進入中國市場后,已通過直接投資的方式,在
上海、
武漢、
天津等城市先后設立了近60個據點。
3.戰略聯盟:作為物流企業“產品出口”的形式,戰略聯盟可以在未進行大規模的資本投資的情況下實現市場進入的目標。物流企業通過戰略聯盟,可以分享約定的資源和能力,擴大物流服務的地理覆蓋面,為客戶提供一體化物流服務,提升市場份額和競爭能力。相同的文化背景和彼此相互依賴、有效而積極的信息溝通、共同的企業經營目標和凝聚力、技術上的互補能力、雙方高層管理人員在管理方面的共同努力等,是物流企業戰略聯盟成功的關鍵因素。如日本伊藤忠商社與美國的GATX物流公司就是通過戰略聯盟,在北美和亞洲之間展開物流服務合作,以此作為進入對方物流市場的切入點。
4.特許經營:特許經營就是通過把客戶信任的商譽授權給受許人,達到成功運營的目的,從而實現特許人和受許人的雙贏。特許經營更多的是被直接面對最終消費者的行業所采用,這和消費者品牌意識提高有關。盡管特許經營很少被物流企業所采用,但鑒于特許經營可以避免大規模投資、降低文化沖突等特點,仍不失為物流企業國際化過程中的選擇。特許經營要求特許人有良好的商譽、知名的品牌和科學的管理,要求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和先進的信息系統,以及能帶給受許人良好發展前景的業務模式和龐大的網絡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