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伴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逐漸成熟,一批擁有先進的管理理念、完善的治理結構和管理體制以及規模優勢的企業脫穎而出,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這些企業或出于競爭的需要和業務的拓展,或出于企業形象的樹立,紛紛走出國門,以期在國際市場有所斬獲,其中不乏
物流企業的身影。
跨國經營成為企業的戰略選擇全世界跨國公司控制了世界生產的50%,貿易量的60%~70%,對外直接投資的90%。縱觀世界上主要物流企業,均不同程度地涉足了國際物流市場,具有明顯的國際化特征。
UPS主要業務在美國國內,收入占總收入的80%以上,但其分支機構遍布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Panalpina在65個國家地區擁有312個分支機構,業務收入中,歐洲、非洲占52.7%,美洲占33.9%,亞太地區占13.4%;Exel在全球擁有網點1300個,50000多名員工,業務主要集中在英國和愛爾蘭,同時遍及美洲、歐洲大陸和非洲以及亞太地區;FedEx國際業務占其收入的24%;德國郵政在德國本土的收入占總收入的23%;日通本土收入占93%;TNT在全球超過200個國家和地區提供郵遞、速遞和物流服務。
中遠繼2003年與新加坡港務集團簽約,首次成功投資境外的碼頭項目后,又進一步投資比利時安特衛普港集裝箱碼頭,與
快遞巨頭TNT共同組建合資物流企業,成為了中國民族物流企業國際化的先行者。而中海已將其設在新加坡的東南亞區域總部遷到馬來西亞巴生港,獲取港口資源的意圖十分明顯;中外運于今年上半年分別與美國國家零售系統公司、巴思科國際公司、優質物流公司、空運包裹快遞公司等公司進行了接觸,為中外運打開美國物流市場創造契機;中儲也在謀劃進入新加坡資本市場和物流市場。這些物流企業不約而同地“走出去”,與其說是一種偶然現象,倒更具必然性,而其推手是我國當前的市場環境。
外貿增長是走出去的推動力
繼2004年我國對外貿易額達到11548億美元,超過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德國的第三大貿易國之后,2005年對外貿易額又創14200億美元的新高,外貿依存度超過70%,經濟的外向型特點越來越明顯。對外貿易的快速增長和外向型經濟的縱深化發展,產生對國際物流持續穩定的需求,也造成了本土物流企業極大的“國際化”沖動。而近年來,我國對外投資力度加大,截至2004年底,累計對外直接投資凈額448億美元,2005年更是達到140億美元。眾多客戶企業海外市場業務所帶來的物流需求,使物流企業有可能以較低的投資風險進入國際物流市場。
隨著宏觀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以及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物流企業業務規模不斷擴大。在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以2004年的統計數據為基礎公布的物流企業50強中,主營業務收入最低達到了2.6億元,其中100億以上的有3家,50億以上的有3家,10億以上的有16家。物流企業的競爭力也均有所提高。中遠通過對集裝箱運輸和物流業務進行重組,形成“班輪+物流”為主體的核心產業,實現做強班輪,壯大物流的目標,進一步提高了核心競爭力。從“九五”期末到“十五”期末,船隊總規模增長60%,總貨運量增長80%,總貨運周轉量增長68%,主營業務收入翻了一番多,利潤總額增長了11倍。寶供則利用信息系統使儲運效率大幅提升,使服務時間縮短1/3,準點率達到95%,公路貨運達到99%以上,形成了基于信息技術的企業的核心競爭資源。
隨著跨國物流巨頭紛紛進入,本土物流企業已現實地感受到了競爭壓力,而對于國有物流企業來講,面對國資委“行業前三名”的要求,做大做強的愿望更加迫切,從而導致這些企業紛紛尋求戰略突破以實現快速發展。而國際化作為積極防御的手段和快速發展的有效方法,成為了具備一定實力的企業的首選。
我國企業國際化將向縱深發展
到目前為止,我國企業的國際化鮮有成功的案例,這與我國企業缺乏經驗有關,也在于國際環境的復雜性。由于政治、歷史等因素的影響,部分國家對來自特定國家的企業采取了歧視性政策,對這些企業造成了潛在的風險。這對于實施國際化戰略的我國物流企業來講,是需要重視和認真評估的。如一直以來印度認為中國是其經濟上的潛在競爭對手,政治上也因中巴關系等蒙有陰影,盡管一直游說外資投向其薄弱的基礎設施建設,但卻拒絕中國參與其中。今年上半年,當中國集裝箱公司下屬的
深圳中集天達空港設備有限公司以7.91億盧比的最低價中標時,卻被印度外交部和內政部叫停;中海收購加拿大太平洋航運失敗部分原因,也在于加拿大政界消極態度和被并購企業的股東對我國的抵制情緒。此外,不同國家間物流標準、物流技術等方面的差異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對我國物流企業國際化產生了障礙。
我國物流企業的國際化仍處于起步階段,面臨著諸多困難。伴隨著宏觀經濟的發展,我國物流產業將會在不斷變化中實現升級:相關教育體系不斷完善,人才短缺得到緩解;國民經濟規模持續增長,物流企業規模和實力不斷增強;物流技術不斷提高,物流標準實現與國際對接;一批大型的國有物流企業完成改革,建立高效的管理體制,核心競爭力得到明確和加強,部分民營企業從低層次的價格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行業內主要企業,這些企業在與外資物流企業的短兵相接中,逐步在理念、技術、國際化運作經驗等方面不斷提高。上述種種因素決定了未來我國物流企業的國際化將向縱深發展,一些企業通過制定和實施有效的戰略,將最終成功進入全球物流市場,成為該市場內舉足輕重的跨國物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