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物流:從優化流程到壓縮成本
2005年中國物流業進入理性、務實、快速發展的新階段。1-9月,全社會物流總值為35.6萬億元,同比增長25.1%;社會物流總費用為2.2萬億元,同比增長13.6%;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例從去年的21.3%回落到20.9%。2005年我國物流業在整合與創新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全年物流總額預計達到47萬億元,同比增長24%,約占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的20.8%。
業內人士指出,伴隨著國民經濟的平穩快速增長,目前我國物流行業發展十分迅速,但物流總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仍高于發達國家7-10個百分點。這種狀況表明,我國經濟運行中的物流成本高昂,同時也表明降低這一成本的潛力巨大。對我國的 物流企業來說,全面提升自身素質與服務質量還任重而道遠。
成本過高降低了競爭力
“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帶動了物流業發展突飛猛進,然而物流效率低下又拖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后腿。中國物流成本占國民經濟生產總值的比例比日本和美國多1倍以上,2000多億美元在物流環節中白白地損失掉了。”業內人士道出了中國物流業發展的“軟肋”。
從傳統的運輸、倉儲、第三方物流外包服務到第四方物流提供供應鏈管理方案,物流這一概念從外延到內涵都已發生很大變化,并在跨國物流企業的成功運作中得到體現。作為世界制造業重要基地和出口導向型經濟體,中國大力發展物流產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尤其對于正在實施振興戰略的西部地區與東北老工業基地意義更為重大。
業內人士在分析物流業現狀時指出,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很快,GDP已占到世界的4%,進出口占整個GDP比例已超過了美國,這么大量的商品流動需要物流業提供支撐。但長三角、珠三角以及環渤海這三個港口群集裝箱裝載能力占全國總量的85%,內陸商品僅有20%是由集裝箱運輸。目前,中國集裝箱運營率達到了70%,接近發達國家80%-90%的比率。不同模式的集裝箱交通運輸在中國非常不平衡,集裝箱運輸在港口達到70%,在公路方面是30%,而鐵路方面僅為5%。
專家認為,中國的高速公路發展非常快,預計到2010年可以達到5萬公里,100萬人口城市100%都有公路連接,20萬人口城市90%都有公路連接,但目前中國道路交通運輸比例僅11%。專家分析指出,中國物流業發展比較緩慢,在很多方面成本較高,比美國道路交通成本要高,而物流業成本過高降低了產品的競爭優勢。中國商品購買力很好,如果加上實際物流成本,貨品的價格就會達到亞洲的平均水平。美國經濟中只有10.5%是物流,中國經濟中物流占到了21.3%。
據介紹,中國物流管理的成本也較高,美國物流每個部分的成本都比中國低,管理方面的成本只占3%-8%,但中國卻達到了14.5%,這個比例還僅限于物流公司,制造業公司更高。此外,中國的物流基礎非常弱,物流設備利用不足、市場開發人員缺乏,這都是非常大的難題。
重點優化工業物流流程
改革開放以來,陳舊、低效、粗放、高耗的商品流程嚴重影響著我國國民經濟效益的提高。據估算,2004年我國社會物流總額達38.4萬億元,同比增長近30%。其他絕大部分來自采掘和加工制造業,由此引起的貨運、倉儲和管理等活動的社會物流總成本高達2.9萬億元,占當年GDP的比重為21.3%。
2004年,在我國4萬多億元的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和7萬多億元的工業生產資料投資品銷售額中,工業企業自采自銷比重高達70%。同時,在社會總產品中,工業生產資料產品占75%,工業品物流總值占社會物流總值的85%以上。這些產品的市場流通,絕大部分在工業企業之間直接進行,且主要由工業企業自設的采購、庫存、儲運、銷售機構完成。這個領域正是我國物流效率低下、粗放擴張、流程惡化的要害所在,也是我國節能降耗的潛力所在。
國內有經驗的物流供應商提供的信息顯示,運用信息技術,優化整合工業的采購、庫存、儲運、銷售流程,我國可降低現有物流成本的50%-60%。另據有關部門測算,在現階段我國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降低1%,則可以在貨物運輸、倉儲方面節能降耗1000億元以上。在此基礎上,倘若我國能逐步逼近工業化國家物流的平均成本(物流成本占GDP12%),則可節約當年物流成本8000億元。因此,優化和整合我國工業的物流流程,在當前是很具操作性且收獲豐厚的改革發展思路,并有利于促使我國國民經濟實現增長方式的重大轉變。
整合壓縮運輸與庫存成本
互聯網的時代要求有一個非常快速、精煉而且智能的供應鏈,業內稱它同步貿易。很多專家認為,目前物流的競爭就是供應鏈的競爭。
其實同步貿易是和貿易流相匹配的,在供應鏈的起始和結尾都充滿了貨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這三個不同的流。同步貿易包含從訂單的進入到實施再到有關的計費、投訴等,所有一切都進行同步化鏈接。通過對業務以及供應鏈進行優化和同化運作,企業得以提升核心競爭力。
從各國的經驗看,如果措施得當,運輸成本通常經過大幅度降低后會趨于穩定。而加快周轉、降低庫存則潛力巨大。因此,當前要統籌兼顧、科學規劃、率先改善大宗貨物的流量和流向,充分運用信息技術,特別要注重鐵路、公路、水路、海上、航空和管道等不同運輸方式轉換節點上的有效銜接。 在運輸成本明顯降低并趨于穩定的基礎上,要將重點轉向庫存控制。為此,要對工業企業加快資本周轉、清除庫存積壓、優化產品流程提出指導性意見和具體要求。另外,還要促進工業企業采購、銷售、儲運業務和流程的“外包”,推動社會化“第三方物流”供應商的發展,改變工業企業“家家有倉庫、戶戶有車隊”的落后低效局面。據《中國工業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