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dEx Custom CriticalFedEx Global(經營綜合性的物流、技術和運輸服務)以及Viking Freight(美國西部的小型運輸公司)的獨立網絡,向客戶提供一體化的業務解決方案。
FedEx Corp.是一家市值逾二百二十一億美元的控股公司,專門提供全球性運輸、電子商貿及供應鏈管理服務,并透過旗下多家獨立營運的附屬公司提供綜合商業方案。其主要附屬公司包括: 全球最大的速遞運輸公司聯邦
快遞、FedEx express(經營速遞業務)北美第二大少量貨件陸運公司FedEx Ground、FedEx Ground(經營包裝與地面送貨服務)、數一數二的區域散貨運輸公司FedEx Freight、北美最大的緊急貨件速遞公司FedEx Custom Critical(經營高速運輸投遞服務),以及提供代理清關服務、顧問意見、資訊科技及貿易促進方案的公司FedEx Trade Networks。
FedEx的誕生
70年代的兩次的石油危機對美國經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由于能源價格的高漲,物價上漲給美國企業的經營帶來了很多困難。如何合理利用物流,成為了當時很多物流從業人士考慮的問題,社會急需一種全新的物流服務方式。
1971年,出身于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弗雷德·史密斯(Fred Smith)退役后開始了他的事業。Smith在大學的畢業論文中就開始論述如何有效利用基地的問題,大學畢業后,進一步檢驗其理論的正確性,在1973年正式開始組建Federal Express公司,使用8架小型飛機開始提供航空快遞服務。Federal Express公司推出全美國翌日到達的門到門航空快遞服務,并以及時性、準確性以及可信賴性為原則。
由于FedEx的出現,企業的經營者,開始意識到傳統的物流政策限制了自由競爭,不利于經濟的發展。以78年航空貨物運輸政策改善為契機,80年代美國政府出臺了鼓勵自由競爭的政策,促進了“現代物流”(Logistics)的誕生。
進入80年代以后,航空快遞運輸的大量出現。由于企業大量采用JIT的生產方式,翌日送達的要求逐漸增多,給航空快件運輸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在federal express公司之后,涌現了諸如UPS、DHL等眾多的航空快遞企業。80年代中期開始,一般貨物的快遞運輸發展得到了迅速的發展,與此同時,卡車運輸業者也積極的加入航空快遞業的競爭行列。
1989年,federal express為了擴大勢力收購了飛虎航空(flying tiger)公司,一躍成為美國航空業界的最大企業,并且開了
物流企業收購的先河。
FedEx在亞洲的發展
20世紀80年代末,制造業的基地從發達國家逐漸轉移到了發展中國家,而聯邦快遞作為最早認識到這一趨勢的公司,開始著手進行大規模的全球擴展,以應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及挑戰,亞太區分公司也就此應運而生。
1989年聯邦快遞收購了飛虎航空(flying tiger),獲得了飛虎航空在亞洲21個國家及地區的航線權,從而在全球經濟增長最迅速的區域取得了立足點。這為聯邦快遞實現目標具有深遠意義的。
1992年,公司的區域性總部從檀香山遷至
香港。將公司的營運中心遷移至經濟活動的中心地區,更顯示了公司對該地區的高度重視。
聯邦快遞對其在亞太地區的業務拓展和戰略發展始終保持著高度的重視。1995年,聯邦快遞公司購買了中國和美國之間的航線權,開始由聯邦快遞飛行員駕駛的專用貨機來負責中美間的快遞運輸服務。1996年3月,聯邦快遞成為唯一享有直航中國權利的美國快遞運輸公司。目前聯邦快遞每周有11個航班往返于中美之間。
1995年9月,聯邦快遞在菲律賓蘇比克灣建立了其第一家亞太運轉中心,并通過其亞洲一日達網絡提供全方位的亞洲隔日遞送服務。根據公司在美國成功運作的“中心幅射”創新運轉理念,亞太運轉中心現已連接了亞洲地區18個主要經濟與金融中心。
聯邦快遞目前在亞太地區超過30個國家和地區雇傭7,300名員工,公司的亞太區總部設在香港,同時在香港、東京、新加坡均設有區域性總部。
90年代的巨人之戰
進入90年代以后,并購與上市等多種資本方式對物流業進行了很多影響,也誕生出十大物流集團。其中在快遞業,基本出現四大巨人壟斷的局面。四大巨人:棕色巨人聯合包裹(UPS)、聯邦快遞(FedEx)、DPWN德國郵政世界網(DHL的母公司)、TNT Post Group。這四家運遞企業年收入加起來超過1000億美元,雇傭員工130萬人。占據全球快遞市場72%的市場份額。
由于DHL和TPG的主戰場在歐洲,UPS和FedEx之間的大戰是名副其實的巨人爭霸戰。UPS主宰了普通包裹的配送市場,其中企業到企業的包裹業務占絕大多數,而且主要是地面運輸。FedEx是文件速遞和包裹速遞的市場主帥,主要經營文件和包裹的航空次日遞。
面對競爭,聯邦快遞(FedEx)一方面不斷并購,擴大自己的實力和規模;另一方面為因特網時代重塑自我。
98年以后,全球物流市場進入大規模并購時期,很多老規模的物流公司在并購中消失,而一些新興的物流公司在并購中成為新的十大物流巨人。在按照并購金額排位的十大物流并購案中,聯邦快遞(FedEx)占據了三席。
FedEx重塑自我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FedEx主營的文件速遞市場在因特網時代面臨著極大的威脅。速遞文件的電子化轉移速度比美國郵政一類郵件的電子化轉移速度要大得多。而且,由于新的更復雜的軟件使得企業能夠更好地管理庫存,這將降低對于昂貴的物品速遞的需求。同時,美國郵政的優先郵件越來越被市場看好,因為,優先郵件的性價比優于次日遞業務。另外,UPS與惠普公司合資建立的文件交換服務公司,預計到2003年將分流23%的航空速遞業務量。FedEx同樣面臨著極大的挑戰,因此FedEx制定如下戰略:
●進軍物流市場
正如UPS侵入FedEx的文件速遞領地一樣,FedEx通過各種方式搶奪了一部分普通包裹市場。1998年,FedEx通過收購Roadway包裹公司(RPS)進入普通包裹運遞市場,在包裹市場的占有率達到11%。在過去的4年中,FedEx投資了5億美元,使得RPS的處理能力翻了一番。另外,FedEx在信息技術領域也投入了巨額資金。FedEx對其無線通信網絡進行了更新,使之能夠與UPS匹敵,此外還為大小企業提供因特網商務軟件。
FedEx的網址就象一個交易市場,設有許多與其它公司的鏈接按鈕,有趣的是它還設有與惠普公司的鏈接(因為惠普公司與UPS公司合資建立了文件交換公司對FedEx的文件速遞業務構成競爭)。而且FedEx已經向國際市場進軍,尤其是計算機硬件和微型芯片的物流配送。象UPS一樣,FedEx已經開始作為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向外展開營銷。世界著名的思科公司宣布讓FedEx管理其整個物流網絡,其目的是完全取消思科在亞洲的倉庫,代之以這兩家公司共同創立的“飛行倉庫”,最終,由FedEx直接投遞零部件給用戶作最終的組裝。
●住戶市場策略
FedEx的住戶投遞市場直接與美國郵政展開競爭,但FedEx采取的戰略與UPS有很大的不同。UPS是將企業到企業與企業到家庭的業務集成一體,而FedEx則準備組建專門的住宅投遞服務公司,并準備聘用低成本的非工會勞動力,FedEx的住宅市場發展戰略是在2000年3月份宣布。FedEx總公司下設多個業務部門,主要從事次日遞航空速遞核心業務的聯邦快遞和企業到企業的普通包裹業務的聯邦快遞地面服務,地面服務下設快遞家庭投遞服務部門。這三個業務部門共享公司的技術和某些行政管理職能,例如營銷和收付款職能,但是各自具有獨立的設施、車輛和經營活動。家庭投遞部門雇傭的工人被稱為“業主經營者”,自備箱式貨車,公司根據這些工人的投遞量給予報酬,可以將投遞成本保持在較低的水平,這不僅比UPS的成本低甚至可能比美國郵政的成本還低,聯邦快遞的家庭投遞服務在全國40個大城市設立了67個家庭投遞站,號稱覆蓋了全國50%的家庭,聯邦快遞計劃還要建立另外240個投遞站,爭取在3年的時間內覆蓋98%的人口。聯邦快遞的發展處處體現出其創新的意識,比如說,聯邦快遞準備星期二到星期六投遞,而且是選擇收件人最有可能在家的傍晚時間投遞,同時還提供指定日期投遞,但收取額外費用,另外,包裹攬收時間推遲到了晚上9點,更加新奇的是,聯邦快遞家庭服務的正式標志是一只可愛的小狗。
定位與戰略
放眼世界的每一個知名的航空貨運公司都提出了自己的恰當的定位,確定了自己在空運物流價值鏈中的位置。UPS的定位是“我們能夠在任何地方、任何模式歷來處理任何貨物”;DHL的目標是希望能夠成為世界范圍郵件通訊、包裹快遞、物流及財政服務領域中的領頭羊;ST Cargo的定位是創立世界上最大的商業航空貨運聯盟并提供復雜而又統一的商品線。FedEx也有自己的定位。“無所不包,全面發展”恰好的定義了聯邦快遞的位置。以下圖示是部分物流企業的定位。
FedEx的現狀
盡管這一事業起初并不被人們看好。但是如今,聯邦快遞已經建立了全球的快速交付網絡,業務遍及全球214個國家,在全球聘用超過21.5萬名員工和獨立承包商,每天平均處理500萬件貨件。2002年,聯邦快遞公司以上年營業額196億美元的成績,在全球500強中排名第246位。
從地區來看,業務的地區性集中化程度高(即本土化程度高)。美國業務占總收入的76%,國際業務占24%。從運輸方式來看,空運業務占總收入的83%,公路占11%,其他占6%。
弗雷德·史密斯(Fred Smith)創造性的舉動是開創了隔夜交貨的速遞方式,因此被譽為是“創造了一個新行業的人”。
公司在經營管理上已實現了:
●客戶可通過網絡直接進行郵寄手續的辦理,快遞公司的員工在最短的時間內上門取貨,讓客戶足不出戶也能寄送包裹;
●貨物準確送達到客戶手中的時間精確至分鐘;
●從
北京辦理貨物運送手續起至送達到美國客戶手中,時間僅為兩天;
●實現信息共享,為合作伙伴提供的系統環境和服務器,可讓每一個合作伙伴享受到隨時跟蹤貨物運行狀態、地點等情況,實現異地數據采集、經營報表的打印;
●完成了由單純的快件運輸公司向提供物流策略/系統開發、電子數據交換及解決方案的跨地區跨行業的大型集團企業的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