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造船總量增長兩倍,手持訂單翻了兩番。2005年我國造船產量達到1212萬噸,比2000年增長了2.5倍;新接訂單首次超過日本;年底手持船舶訂單近4000萬噸,比2000年翻了兩番以上。
(二)市場份額迅速擴大,競爭地位顯著提升。2005年我國造船產量占世界份額(以修正總噸計)從2000年的6%提高到20%,目前我國散貨船、集裝箱船市場占有率已躍居世界第二,油船位列世界第三。
(三)船型開發取得突破,產品結構優化升級。自主開發的VLCC接單量占我國手持訂單量的20%以上,好望角型散貨船國際市場占有率超過40%,集裝箱船形成了從幾百箱到近萬箱級系列。突破了30萬噸FPSO核心技術,攻克了14.7萬m3LNG船建造技術,進入世界造船尖端產品領域。
(四)造船效率大幅提高,經濟效益明顯改善。外高橋船廠、大連船舶重工、滬東中華等骨干船廠主要船型建造周期已接近世界先進水平。五年來全行業綜合效益指數提高了56點,造船、配套企業盈利水平成倍提高。
(五)船用設備發展提速,配套基地初具規模。實現了VLCC主機、低速機曲軸、大型錨絞機及螺旋槳等關鍵設備的完全自主生產。湖北、重慶、上海、江蘇等地船舶配套生產基地呈現良好發展勢頭。主流船型本土化裝船率有所提高,其中散貨船已超過65%。
(六)造船能力快速提升,產業結構趨于合理。“十五”期間,建成并投產5座30萬噸級船塢和4座10-20萬噸級船塢(臺),使我國造船能力從2000年500萬噸提高到1200萬噸以上。截止2005年底,全國規模以上造船企業370家,其中前五名造船企業造船產量總和占總產量的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