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近日下發關于“十一五”促進海峽西岸經濟區現代流通業發展的規劃,提出到“十一五”末,全省連鎖經營企業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30%左右,批發零售業和餐飲業增加值及從業人員分別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和總就業人口的11%。
規劃提出,從轉變流通業增長方式,加強閩臺商貿合作,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流通網絡等10個方面,采取一系列促進措施,全面落實流通業發展。主要包括:
——構建大流通格局。培育一批大型貿易機構、商品交易市場、
物流企業,鼓勵跨國集團和全國性大企業在我省設立總部或地區分支機構,建立采購中心和物流中心,各級政府可給予適當補貼;
——積極發展電子商務。流通企業構建信息化系統,隨計算機一并購進的軟件計入固定資產,單獨購置的作為無形資產管理;
——做大做強一批流通企業。全省重點培育20個大型商貿集團,認定一批省級流通龍頭企業,并對其發展項目給予重點支持;
——培植流通企業自主品牌。開展流通企業分等定級和服務名牌評價認定工作。對服務品牌和商業貼牌產品品牌,工商部門將其列入馳名商標、著名商標的認定范圍,質監部門將其列入各級名牌產品的評選范圍,外經貿部門將其納入國家及省級“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出口品牌”扶持范圍。鼓勵流通服務企業申請注冊商標;
——加強閩臺商業和物流業合作。把沿海主要批發市場建成兩岸商品雙向流通集散地,推動省內流通企業到
臺灣地區辦展經商。整車運輸臺灣農副產品按照運輸本省地產同類產品享受過路過橋費優惠政策;
規劃還就重視發揮供銷合作社作用、保障流通企業合理用地等方面提出了積極的措施。
相關新聞
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由來與發展
21世紀來臨之際,福建與全國一樣,開始了新一輪的發展。面對區域經濟已成為推動各地經濟發展重要手段的新形勢,福建需要找準自己的戰略定位。
福建重新審視了自己的優勢和特色:面對臺灣,毗鄰港澳,是兩岸三地(閩、臺、港澳)的連接點;北承長三角,南接珠三角;全國著名僑鄉,有1000多萬愛國愛鄉的僑親旅居世界各地;擁有港口優勢,全長3000多公里的海岸線,分布著不少天然深水良港……在上述優勢中,對臺優勢更顯突出,且是其他地區不可替代的。閩臺兩地語言相通,人緣相近,血緣相親,自然生態條件十分相近,80%的臺灣同胞祖籍在福建。這一切,使福建成為臺商投資大陸的首選之地。
經過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通過認真縝密的研究和論證,在2004年初召開的福建省十屆人大二次會議上,時任省長盧展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建設“對外開放、協調發展、全面繁榮的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戰略構想。這一新定位,深化了對福建省情的認識,延續了近年來福建發展戰略思路,凸顯了福建區位特點和對臺優勢,著眼服務全國發展大局和祖國統一大業,得到全省人民的贊同和支持,很快在全省形成共識,在海內外引起強烈反響。
中央領導對福建提出的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構想給予支持。2004年7月,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政協副主席羅豪才“關于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考察報告”上作了重要批示,要求有關同志對建議“予以認真的閱處”。
2004年9月初,江澤民在閩視察期間,欣然揮筆寫下意味深長的題詞:“建設對外開放協調發展全面繁榮的海峽西岸”。
至2005年初,在“
海西”概念提出后短短的一年中,中央領導吳邦國、賈慶林、曾慶紅、黃菊、吳官正、李
長春、王兆國、劉云山、吳儀、周永康、賀國強等,分別來閩視察,進一步了解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情況,并給予了充分肯定和有力支持。2004年8月上旬,中共福建省委七屆七次全體會議在
福州召開。會議研究了“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這一主題,并討論了《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綱要》和有關配套政策意見。2004年11月初,《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綱要(試行)》由省委正式頒發。
《綱要》指出,海峽西岸經濟區是以福建為主體,涵蓋周邊區域,對應臺灣海峽,具有自身特點、自然集聚、獨特優勢的區域經濟綜合體。其發展目標是:立足祖國統一大業,著力推動福建以及周邊地區作為一個充滿活力的經濟板塊加速崛起,成為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的前沿平臺,兩岸三地交流合作的重要地區,形成區域制造業中心、現代物流中心、科教文化中心,最終成為中國經濟重要增長極。
《綱要》提出,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主要任務是構建九大支撐體系:競爭力強的產業支撐體系,現代化的基礎設施支撐體系,統籌協調的城鎮支撐體系,以人為本的社會發展支撐體系,外向帶動的開放支撐體系,和諧社會的管理協調服務支撐體系,互利共贏的協作支撐體系,可持續的生態支撐體系,安全可靠的防災減災支撐體系。
2005年10月11日,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上,“支持海峽西岸經濟發展”寫入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2006年3月,在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支持海峽西岸經濟發展”分別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和《“十一五”規劃綱要》。(記者 黃世宏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