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需求持續增長
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和經濟總量的不斷擴大,必將帶動全社會人員、物資流動總量的升級,導致全社會運輸總需求量的不斷增長,從而引發公路交通需求的持續增長。
發達國家的資料顯示,在人均GDP達到4000美元之前,運輸需求將持續保持高速增長,在人均GDP達到4000美元之后,運輸需求的增長速度有所減緩。目前我國正處于經濟發展上升階段,人均GDP只有1000美元左右,距運輸需求增長趨勢明顯減緩的臨界點4000美元還相差甚遠。
從客運需求看,目前我國居民出行水平較低。2002年全國人均出行次數為13人次/年、出行距離1130公里,僅為發達國家的1/10左右;就公路交通而言,目前的人均出行次數為12人次/年、出行距離526公里,僅為發達國家的1/10至1/20。我國人口基數大,目前的生活水平還比較低,未來的客運需求增長潛力巨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帶來人員流動的增加,我國公路交通必將面臨巨大的旅客運輸增長所帶來的壓力。
從貨運需求看,隨著經濟規模的不斷增大,適宜公路和航空運輸的高附加值產品的貨物運輸量將大幅度增加。
城鎮化工業化要求高質運輸
城市化水平越高,人均出行需求越大。目前我國城鎮居民的平均出行次數是農村居民的8至9倍。城市人口規模不斷擴大,將促使人員流動和商品消費增加,進而帶動客貨運輸需求的增長。
農村人口向城鎮的轉移和城鎮人口規模的擴大,勢必會帶來巨大的公路客貨需求量。與此同時,隨著城市化向更高層次發展,城市群和城市帶大量出現,將使城市間的聯系更加緊密,物資交流更加頻繁,從而形成更大的公路貨運需求。另外,城鎮人口的增加,將對公路運輸在舒適、便捷、可靠、安全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同時,工業化進程的加快,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將促使貨物運輸規模和結構發生較大變化,要求公路交通運輸必須向高效和優質服務的方向發展。
國際經驗表明,工業化過程一般要經歷4個階段:(1)以生活消費品為主的輕工業發展階段;(2)以原材料為主的重工業發展階段;(3)以高加工度產業為主的發展階段;(4)技術集約化發展階段。目前我國工業化進程進一步加快,主導產業逐步向資本技術密集、大型企業為骨干的機電一體化的工業領域轉移。預計在2010年前后,我國的工業化將進入技術集約化發展階段。國民經濟的增長進一步轉向更多地依賴深度加工,依靠技術和信息,批次多、批量小、價值高、隨機性強、分散度高的貨運需求大大增加,而“定單經濟”、“物流經濟”、“跨國經濟”等新型經濟模式將對交通運輸的質量提出更嚴格的要求,貨物運輸將成為物流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貨物運輸的發展趨勢將以適應各種小批量靈活多變的生產方式、滿足“零庫存”和世界范圍生產體系的需要為主要特征,運輸需求總量的增長速度有所減緩,但運輸服務質量的要求更高。
客運服務規模化個性化
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消費結構顯著變化,不僅會產生大量的公路客運需求,并呈現多樣性、個性化趨勢,方便、快捷、舒適、安全、自主等價值取向明顯增強。
預計在未來的旅客出行中,消費性出行增長最快,并呈現需求層次高、時間和空間分布不均勻的態勢。這就要求客運提供更多的快速、及時、舒適、可選擇的運輸服務。我國的鐵路、水運和民航提供的是群體化的客運服務,而公路除了提供群體化客運外,還提供相當數量的個性化客運,特別是干線公路能夠提供規模化、個性化客運服務。因此,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干線公路上交通需求增長潛力巨大,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要求公路交通在加快發展的同時,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提高效率、保障安全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資源短缺和環境保護是我國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嚴峻挑戰。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公路交通在加快發展的同時,必須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提高效率、保障安全的可持續發展道路,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為創造經濟繁榮、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發展作出貢獻。
支撐綜合運輸體系
現代綜合運輸體系是由多種運輸方式共同組成的有機整體,各種運輸方式間存在很強的互補性和相互依賴性。綜合運輸大通道是綜合運輸網絡的骨架和命脈,其發達程度既代表一個國家交通運輸的發展水平,也是區域經濟發展規模和發展水平的重要影響因素。
公路交通覆蓋面廣、機動靈活、時效性強、可實現門到門運輸,是綜合運輸體系的基礎,既具有通道功能,又具有集散功能。高速公路通行能力大、速度快、行車安全舒適,是綜合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綜合運輸體系中的基礎性作用有:一是與鐵路干線等其他運輸方式有機配置強化綜合運輸通道,滿足不同貨物種類、旅客出行的需求,各展其長,為用戶提供便利和選擇;二是在鐵路、水運、航空不能到達的地方提供更大范圍的交通覆蓋;三是為鐵路樞紐、主要港口、重要機場提供便捷的集疏運條件。發達國家的實踐表明,在綜合運輸大通道中高速公路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