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鏈物流風光無限 需要形成完整體系
2007-11-19 13:1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近30年間,全球投放市場的生物技術藥物和疫苗已超過300種,生物藥品銷售額占整個醫藥行業銷售額從1995年的不足4%提高到2004年的12.5%。專業機構預測,到2011年,全球生物制藥市場收入有望達到982億美元。生物制藥動力強勁,“冷鏈物流”自然風光無限。中鐵快運推出冷鏈快遞服務,第三方物流公司謀求產業鏈整合,探索建立行業標準和準入機制,場面相當紅火熱鬧。但熱鬧背后,是我國藥品冷鏈尚未形成體系的現實。換句話說,打造“中國冷藏藥品冷鏈物流平臺”,我們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由于藥品冷鏈是以保證易變質藥品品質為目的,以保持低溫環境為核心要求的供應鏈系統,所以它比一般常溫物流系統的要求更高,也更加復雜。首先它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比常溫物流的建設投資要大很多。易變質藥品的時效性要求冷鏈各環節具有更高的組織協調性,而藥品冷鏈的運作始終是和能耗成本相關聯。這些特質決定了冷鏈物流不僅要具備渠道功能,更要形成完整體系。而我國目前冷鏈物流存在的最大問題恰恰是,完整獨立的藥品冷鏈體系尚未成形,冷鏈缺乏上下游的整體規劃協調。其結果如報道中所說,“在低溫運輸上溫度得不到保證,常常斷鏈,使得生物制品的質量得不到保證”。
“藥企利用中鐵快運的全國網絡優勢,將生物制品發送到全國省市級城市,再借助區域商業公司的分銷網絡,直接配送到終端,而冷鏈物流中也有專業的技術服務加以保障”——重點抓住了,但方法有問題。要達成產業鏈整合,僅憑幾家第三方物流公司的聯盟顯然力有未逮。一個國家的冷鏈保障體系建設,單靠任何一方都是難以有效推進的,它需要政府、行業組織和企業通力合作。舉例來說,2004年夏季,我國出現了近30年來最嚴重的電力短缺局面,全國各地拉閘限電不斷升級。斷電就意味著冷鏈的斷裂,而對于生物制藥企業和冷鏈物流企業來說,沒有制度保障,何談電力安全?美國于2002年成立冷鏈協會,該協會由航空公司、卡車運輸商、地面搬運商和設備生產商組成,主要研究易腐貨物的有關問題,為運輸溫控貨物制定標準化的指導原則。去年,美國冷鏈協會發布《冷鏈質量指標》,用以測試運輸、處理和儲存易腐貨物的企業的可靠性、質量和熟練度,并將為整個易腐貨物供應鏈的認證奠定基礎。而在我國,與藥品冷鏈相關的國家標準目前仍是空白。
事實上,避免藥品“因在生產運輸過程中缺乏有效冷鏈物流管理”造成的重大人身事故,不僅僅是政府和企業的道義責任。如果站在全民健康安全的高度上來看待藥品冷鏈物流的系統建設,真正意義上的“第三方”就是全體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