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物流人才呈“棗核型”分布
2007-11-20 12:4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訪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戴定一
物流人才緊缺是目前國內普遍的現象,甚至有物流企業感嘆物流人才已經到了“一將難求”的狀態,日前記者就物流人才相關問題采訪了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戴定一。
記者:請您談談對我國目前物流人才的看法。
戴定一:我們把“物流人才”的概念定義得非常窄,只包括高等專業院校物流專業的畢業生,這個是誤區,其實物流是相當開放的系統,物流人才包括各行業的專家。
根據國外統計,物流的人才80%以上的都不是學物流專業的,他們來自營銷管理、法律、機械、信息化等方方面面。因此,不要把物流劃一個封閉的圈,這樣的人才觀會更切合實際。
記者:中國物流人才處于什么狀況?
戴定一:從目前來看,國內物流人才的現狀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中間大兩頭小”,分布呈現棗核型結構。中間大是指物流人才大多是高等院校畢業生,理論知識較豐富,而缺乏實踐經驗;“兩頭小”,一頭是指有實踐經驗又有理論知識的高端物流人才稀缺;另一頭是指,具有一定物流理論知識的一線操作人員缺少。
記者: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呢?
戴定一:物流是操作性很強的行業,倉儲保管、司機等基層工作需要大量的人才,很多高等院校畢業生不愿到一線基層去;另一方面,高端的特別是能設計物流解決方案的,能夠針對客戶具體情況提供定制化服務的人才在院校中很難培養,所以造成中間這層比例有點偏大。現在市場上矛盾尚未凸顯,但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出現供大于求的現象。
記者:據有關媒體報道,現在全國物流人才缺口500萬,您怎么看待這個數字?
戴定一:物流是個開放的系統,物流相關行業、崗位非常多,例如倉儲、運輸、營銷等等都跟物流相關,因此很難把物流劃一個清晰的邊界,只能說整合的資源越多,優化的效果越好。隨著現代物流的發展,我們甚至會把過去不相關的資源列入考慮的范圍。例如,物流運作方案要完美執行,可能會涉及到氣象人才,考慮氣候對物流流程的影響,以前是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氣象專家會成為物流“智囊團”的一員。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說,物流人才的需求量確實很大,但很難用一個具體數字來概括。
記者:應該從哪些方面解決目前物流人才的困境?
戴定一:至少有兩點值得我們考慮,第一,我們的教育要更加有序化。目前我國高校教學理論知識與實際存在距離,理論教學的效率普遍不高,學生往往用四五年時間學到的理論知識并不能馬上得到實際應用,因此教學體系要改進,更貼近市場需求。
第二,進一步對物流從業人員加強培訓,特別是對于基層運作人員要提高其物流知識理念,技能技巧,不能僅僅局限于物流相關的知識,而要擴大范圍,提高整體素質。我們的人才觀念要轉變,不能把操作層的工作看成單純重體力勞動,其實在物流運作中從上到下都充滿著創新的機會,任何崗位都可以發揮特長。
記者:引進人才是現在熱門的話題,您覺得引進人才在加強物流人才隊伍建設中發揮什么樣的作用?
戴定一:人才引進的確是充實我國物流人才隊伍的快捷方法之一,但不是全部,甚至都不能算是主要方法。加強人才隊伍的建設主要還是要靠長期培養,依靠原來崗位上的人才素質的提高。從人才需求上來說,高端人才確實需要,但量不大,日常運行中需要大量基層的人才,基層人才培育任務很重,同時基層人才也是形成高端人才成長的土壤。
記者:國內各地對物流人才的需求有何特點?
戴定一:全國各地對物流人才的重視程度并不一致,物流發展比較好的城市,例如上海,對高端人才非常重視,政府政策大力支持,這跟其走國際高端市場的戰略定位有關,但對于基層操作人才的重視程度大大亞于對高端人才的青睞。
同是物流發展先進地區的深圳,對人才的重視程度非常突出。深圳市場機制比內地很多城市顯得更加成熟完善,企業自身的意識、專業化分工、誠信體系都比較成熟,這與深圳毗鄰香港和深圳政府“小政府、大市場”的做法有關。深圳物流企業以非國有企業為主,市場經濟以及企業家的意識比其他地方更成熟、走得更超前。像民營物流企業能自愿參加物流人才專業類培訓班,自覺提高自身素質的現象在其他地方不多見。
圖為戴定一副會長正在接受業內人士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