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物流對農村流通市場革新具有重要意義。但目前我國農產品物流網絡不完善,農產品的生產、加工、運輸、銷售、消費的供應鏈條中,運輸環節的不足,致使鏈條變得較為脆弱,極大地制約了物流、資金流乃至信息流的流動,成為“腸梗阻”。
目前,農村迫切需要完善的產品服務,包括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信息服務,包括科技普及知識等的傳播以及其他綜合性的社會化服務,這些都要求建立具有現代化意義的農村物流體系。
另外,農民整體購買力水平較低、市場分散,加上物流配送成本高,企業一般不愿意到農村開店。商務部調研統計表明,物流企業在城市投資與在農村等額投資的毛利比約為3:1。商務部部長助理黃海指出,由于長期受到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和農村生產力水平較低的制約,當前農村商品流通存在設施不足、方式陳舊、成本較高、農民進入市場較難。
“萬村千鄉”市場工程不僅是在改善農村消費環境,也為物流企業開辟了千載難逢的機遇。而我們的農村物流企業如何把握這個機遇?
據商務部透露,今后兩年,將有數以百億元的資金回來扶持流通企業。對2007年承擔“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項目的企業,國家將對其建設配送中心所取得的銀行貸款,予以適當的利息補助。對建設或改造配送中心的銀行中長期固定資產投資貸款,國家將予以企業1年貸款利息補助。商務部計劃在試點區域培育25萬家農村連鎖超市,覆蓋全國50%以上的行政村和70%以上的鄉鎮,形成現代流通方式下的農村消費經營網絡。這也給農村物流市場帶來發展機遇。
“當前,跨國物流‘巨鱷’和國內物流‘大鱷’在大中城市鏖戰正酣,無暇顧及農村市場。我們就是要進軍以鄉鎮為中心的農村,搶占發展先機。”山東中郵物流王世春用“機遇”來描述“萬村千鄉”工程對自己企業的意義。商務部研究院副研究員張育林指出,從農村市場實際看,區域性、中等規模的物流企業可能更有優勢。
“農村市場雖大,但任何單個企業都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只有依托一種合理模式,形成‘多贏’的局面,才能迅速形成規模化。骨干物流企業具有規范和配送上的優勢,供銷社具有布點快,但統一配送率低的特點,要把二者合起來搞,這樣會形成合力,優勢互補。”張育林還指出,各地各級政府都日益重視農村物流問題,經過多年摸爬滾打,一些物流企業在農村流通市場站穩腳跟,已經具備了相當的經驗與實力。但是對于廣闊的農村物流市場,還需要物流企業去深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