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將發布一批新職業。在2006年4月和9月,第六批和第七批新職業目錄已經發布。與之相對應的是,隨著長三角地區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該地區的新職業和新崗位將越來越多地在這兩個產業中出現
復合人才需求愈發強烈
一方面是新職業不斷涌現,另一方面,卻是復合型人才的匱乏。
經濟的快速發展,導致長三角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強烈,存在著供求矛盾。
上海市職業介紹中心的專家認為,未來,長三角人才就業方面的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以上海為例,目前,在上海的高技能人員占技術工人的比重只有12%,而發達國家的這一比例達到了30%到40%。
2006年,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成為長三角勞動力市場的主戰場,這與近年來著力發展這兩大行業密不可分。從上海來看,信息服務業、零售業繼去年之后,招聘量繼續保持每季度10%以上的增長勢頭,房地產、金融業招聘市場也逐漸回暖。
上海市公共招聘網提供的資料顯示,現代服務業、先進制造業的薪資要比其他行業來得高。當前,長三角地區現代服務業、先進制造業的發展勢頭強勁。在上海服務業中,物流業、信息服務業、科學技術服務業、金融業的月工資平均水平在2000元以上,制造業中,汽車制造業和精細化工制造業的月工資平均在2500元以上。
隨著長三角地區產業結構的進一步升級,現代服務業、先進制造業的用工需求將繼續放量,特別是對于知識和技能兼備的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將愈發強烈。
縣域發展難覓合適人才
今年全國百強縣排名中,長三角地區占了大部分。而長三角地區縣域經濟的發展,更多的是依靠民營企業的發展。這些發展中的民營企業,正處于一個人才瓶頸期。管理換代、二次創業、產業調整、技術升級、市場國際化等,都將成為不少市、縣持續發展的障礙。
解決這些障礙的關鍵是人才。但時下“寧愿在省城三流企業,不愿去縣區一流企業”的就業怪圈,導致這些市、縣面臨難覓合適人才的尷尬。浙江人才網站發布的需求信息顯示,各地縣(市)、工業重鎮2006年人才需求比去年增加約27%,以市場營銷、經營管理、生產技術類人才為最。
隨著國家對進出口經營管理權的進一步放開,很多中小企業擁有了自主進出口權,外貿、國際私法等專業的涉外商務人才需求也有一定增長。因此,到市、縣去工作,成為長三角地區一些職業人的選擇。
推進流動待破體制障礙
但是,這樣的職業人也有煩惱。
每個星期五下午,許忠都要開著車,從江蘇
蘇州的工廠回到上海市區的家,和妻子、孩子一起過周末,然后在星期一起個大早趕往蘇州。這位上海某公司駐蘇州工廠的經理,把自己比作候鳥,不停地在蘇州和上海兩地來回奔波。
像許忠這樣的候鳥族,在長三角地區并不少見。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上海一些企業的工程師受聘于蘇南地區的鄉鎮企業,平時在上海的企業上班工作,到了星期天,就趕往附近城市的鄉鎮企業,給它們作技術指導,被稱為“星期天工程師”。
隨著體制、交通、市場、人才、科技等方面的一體化進程不斷深化,長三角產業發展的外部環境明顯改善,區域一體化發展的相關體制機制建設獲得重要進展,不少企業把管理、銷售、技術研發等部門留在上海、
南京、
杭州等中心城市,而把工廠開到了附近的二級城市。為了管理上的方便,這些企業便向工廠派駐一些管理人員。由于受到戶口、子女就學等方面的限制,派駐的管理人員不愿意把全家遷往工廠所在地,而寧愿奔波于中心城市和二級城市之間,形成了新的候鳥族。
正如許忠希望,盡快突破此類體制障礙,實現人才的無縫流動,將更快地推進長三角地區的發展。展望未來,長三角地區在人才體制上的改革,將需要各城市付出更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