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主如何面對貿易摩擦下的物流市場
2007-12-25 14:4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物流不過是商流的載體,沒有商流就談不上物流。在中國制造走向世界的今日,中外的商貿活動也日益頻繁,然而貿易摩擦也由此不斷。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多邊貿易體制的強化,關稅等傳統貿易保護手段功能弱化。許多發達國家便以規避多邊貿易制度約束的方式,推出了反傾銷等 “新貿易保護主義”。中國已連續11年成為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涉案損失每年高達300億~400億美元。
新貿易保護主義不但對中國的外貿發展有較大的負面影響,也對商貿物流產生負效應。一旦商貿活動遭遇貿易摩擦,尤其反傾銷等貿易壁壘,使整個供應鏈條受阻,物流企業也因此遭遇物流斷流、返流等現象。如何營造和諧的商貿物流市場,如何防范新貿易保護主義下的風險?諸多問題值得我們關注和解決。
自然界有相生相克的生物鏈,商貿流通中有環環相扣的供應鏈。物流商從某種意義上說像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這水是什么呢?就是商流,就是有貿易貨主的出貨行為。草是什么呢?可以說讓物流獲利的市場和資源。有水有草,且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生態平衡,才有這一系列穩定生物鏈。同樣,供應鏈也要講究一個和諧。
商流與物流關系
最近這半年,身邊做國際貿易,做工廠的朋友都普遍有個聲音:生意越來越難做了!人民幣升值的宏觀大環境本來已經使出口企業備感壓力,面對日益升級的國際貿易摩擦,國家商務部海關總署頒布了44號文件從8月底開始實施,根據“44號文”,東部沿海10省市企業,如果想要從事被列入限制類商品目錄的產品的加工貿易,必須向銀行交納一定數額的保障金;這些產品主要涉及塑料制品、紡織紗線、家具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占全部海關商品類別的15%。這將是國內加工貿易由東部向西部梯度轉移的一個機遇。但是,那些一直從事低附加值產品的外貿企業卻如履薄冰。
國家希望通過此舉達到抑制低附加值產品出口,推動產業升級的目的。從宏觀上和長遠利益上看,這對國家經濟和資源是好事。但對于一直致力于這類產業的業內人世來說,意味著一直在吃的這碗飯越來越難吃,幾家歡喜幾家愁。
個體企業的利益在整個國家的宏觀經濟轉型中,總是被動的無奈的,到底該怎么面對?國際貿易環境中,中國貿易貨主企業本來就大多數處在弱勢地位,貿易中作為賣方和買方的第一次博弈,合約后又要和物流商進行的二次博弈,怎樣才能增強自己的談判力和綜合競爭力?
商流領導物流。只有中國國際貿易蓬勃發展,才有中國物流業的今天的發展。企業和企業的競爭現在正在變成一條供應鏈和另一條供應鏈的競爭。在供應鏈的概念下,國外采購商,國內貿易商,生產商貨主,以及相關的海陸空物流商、相關的下游服務業,都是利益相關的共同體,組成一條供應鏈。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詮釋全球經濟一體化,就是從更大的范圍來看,無論地理上身處何地,只要是在這鏈條上的企業,除了要考慮企業自己的利潤,也要考慮整個所在供應鏈上其他企業的利益,只有使自己所在供應鏈更加健康,競爭力更高,自己企業的長期利益才能得到保證,所以說保障中國貿易貨主的利益,就是從根本上保障物流商的利益。
建立 “鏈式”合作
在中國,經濟發展迅猛,每家貨主企業和其合作的物流企業的溝通還是比較多的,但這種溝通還多屬于點對點的溝通,主要是談需求,服務和價格,雙方對于各自領域所代表的商流和物流利益的宏觀方面溝通非常少。這主要也是中間的平臺搭建問題。
而且相比物流企業,貨主企業的平臺搭建有很大的難度。在物流服務商中,如海運商,在他們所服務領域中專業性強,國際上的十幾二十家大公司就可以對一條航線的運力有了強有力的壟斷和控制,他們的意見和聲音是容易組織起來,形成代表船東一致利益的方案。而對于中國廣大的貨主企業、商貿企業,在每條航線上,可以說成千上萬家。各種各樣的行業和產品,如何能組織在一起,共同表達和爭取自己的利益,卻是件很不容易的事。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我國已經有了一定的貨主、付貨人組織,雖然這些組織剛剛起步,但是隨著廣大貨主對自己利益的覺醒,這些組織會一步步壯大,最終代表所有貨主的利益跟物流商對話和協商。只有貨主自己的組織更強大,才能真正把貨主們的談判力集結起來,為共同的包括物流商的利益而奮斗。
自然界有相生相克的生物鏈,商貿流通中有環環相扣的供應鏈。物流商從某種意義上說像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這水是什么呢?就是商流,就是有貿易貨主的出貨行為。草是什么呢?可以說讓物流獲利的市場和資源。有水有草,且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生態平衡,才有這一系列穩定生物鏈。同樣,供應鏈也要講究一個和諧的供應鏈。任何不和諧的因素,中間利益沖突不能通過充分協商得以最終達成共贏模式,都會導致到整個供應鏈競爭力的下降。
根據44號文件,從海關數據來看,如果這15%的商流發展出現問題,那其相應的物流需求必然受到打擊,進而影響了下游物流商的發展,甚至形成斷流。作為中國的貿易貨主和物流商,都要有保護我們的貿易環境和投資環境的意識。只有保護我們所有業內人士賴以生存的,最寶貴的 “水”,才能真正保護我們的物流資源環境。
我們考察周邊的香港和臺灣地區都能夠看到,他們都經過商流物流高速發展的時期,現在都進入了相對穩定期。而廣東、華東地區這二十年物流的高速發展也是由于“洼地”效應,良好的貿易加工投資政策,讓商流涌涌,物流滔滔。
現在國家對東部地區的產業轉型要求,和對出口順差的宏觀要求,在局部上,對我們的相當一部分貨主形成一定的生存壓力。面對這些壓力,我們的貨主應該從各方面降低成本,增強我們的競爭力!
孟子云: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這句話放在今天的市場經濟角度來看,也是有很有意義的。可以這么說,在現在的全球經濟一體化、供應鏈相互滲透的市場環境下,過去那種大家只顧自己做生意,這種獨善其身式的發展已經不能解決問題。要秉著 “兼善天下”的合作共贏的態度,并積極參加所在的行業組織,建立行業內的自律和保護措施,整合大家的資源,共同進退。
奉獻自己的談判力、競爭力的同時也就聯合了其他貨主的談判力、競爭力,幫助其他的貿易貨主的同時也就幫助了自己,改善貿易貨主生存發展的環境,最終也是有益于物流商的生存發展。
只有縱向上增強自己在國際上的產業競爭力,橫向上聯手其他貨主攜手延伸自己談判力,降低物流成本,才或可能重拾生機。貿易貨主既要低頭做事,更要抬頭看路,才能在越來越激烈的國際貿易摩擦中找到生存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