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農業物流的現狀分析與發展對策
2007-12-4 15:0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現代物流作為降低物資消耗、提高勞動生產率以外的第三利潤源,在全球范圍內獲得迅速發展,其發展水平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標志。吉林省是一個農業大省,提高農業現代物流的質量與效益,在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吉林省物流業的發展,離不開農業物流的發展。
現代農業物流是指以農業生產為核心,為滿足用戶需求,運用現代化的物流手段,對農業產前、產中、產后從供應源至需求源的產品全過程的供應鏈管理,使農產品實現其價值、使用價值和在物流過程中增值,降低農產品生產與流通成本,提高市場反應速度,提高客戶滿意水平,提高農業生產的整體效益而進行的一系列活動[1]。發展農業物流對建設新農村具有重要意義:(1)發展現代農業物流,有利于增加農民收入。農業物流的競爭和流通環節的減少能夠降低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價格。(2)發展現代農業物流,有利于提升農產品價值。(3)發展現代農業物流,有利于農村環境保護。(4)發展現代農業物流,有利于加快農村城鎮化進程。
一、吉林省發展農業現代物流的基礎條件
(一)交通運輸情況
1.地理位置。吉林省地處東北地區中部,地理位置優越,南鄰遼寧省,西接內蒙古自治區,北與黑龍江省相連;東與俄羅斯聯邦接壤,東南部與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隔江相望。邊境線總長1 438.7公里,其中中朝邊境線1 206公里,中俄邊境線232.7公里。最東端的琿春市最近處距日本海僅15公里,距俄羅斯的波謝特灣僅4公里。
2.交通干線得到加強,路網技術水平顯著提高。吉林省交通基礎設施,特別是高等級公路和農村公路的建設取得了較快的發展。交通基礎設施總量迅速擴大、路網結構不斷優化,運輸服務水平有所提高,為農產品現代物流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表1介紹了吉林省各種交通運輸里程情況[2]。
在線路里程(特別是公路通車里程)迅速擴大的同時,“十五”期間吉林省運輸網結構不斷優化,技術水平顯著提高。高等級公路大幅度增加,相繼建成了拉林河至長春、長春繞城北段高速公路及長春至白城、白山至四平一級公路等一批重點項目,開工建設了江密峰至琿春高速公路。2005年全省二級以上公路達到9 176公里,占公路總里程的18.4%,比“九五”末增加3 643公里。除延邊州外,吉林省所有地市可實現與省會一級以上公路連接。干線鐵路的技術改造取得重要進展,作為吉林省最重要的對外通道的哈大鐵路完成了電氣化改造,通過能力和運行速度大大提高。
3.基本實現“村村通公路”。吉林省實施的“村村通公路,路上通客車”項目取得成效,“十五”期間全省農村公路建設完成投資196億元,建成農村公路35 000公里,全省實現了100%的鄉鎮和100%的行政村通公路,成為全國較早實現這一目標的省份。2005年吉林省鄉通瀝青(水泥)路率達98.5%,比“九五”末增加15.5%;行政村通瀝青(水泥)路率達70.7%,比“九五”末增加43.3%。
(二)農產品批發市場發展迅速、市場體系建設取得成效
繼吉林省現代畜禽及產品物流配送中心工程項目被列為2003年全國重點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試點項目后,長春果品中心批發市場等6個農產品批發市場項目也被列為2004年國家支持項目,主要用于項目信息系統和檢驗檢測系統建設[3]。
2003年12月8日,由長春糧食集團與德隆集團共同建設的東北亞物流中心在長春市綠園區開業,該中心總投資12億元,分兩期施工,全部建成后將成為東北亞最大的農產品集散中心。該中心的交易品種以糧食成品糧油為主,輻射長春及四平、松原、白城等地區,延伸到遼寧、黑龍江、內蒙、新疆和沿海各省,其設備先進、功能齊全、交易方式現代化、市場管理信息化,是與國家糧食交易網及全國35個大中城市糧油信息中心聯網的專業性糧油批發市場[4]。
從各地批發市場分布情況看,長春、吉林等城市市場培育、發展較快,其中,長春果品中心批發市場、長春蔬菜中心批發市場、吉林玉米中心批發市場、長春糧油中心批發市場等發展成為國家級市場。白山、通化、遼源等地區,依托當地資源優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一批專業批發市場和物流園區。如:白山市長白山山貨市場、撫松萬良人參市場、梅河口果仁市場以及遼源市物流園區等。通過農產品批發市場項目建設,促進了農產品流通和市場結構調整,提升農產品批發市場功能,進一步發揮大型批發市場輻射帶動作用。
(三)現代技術逐步應用到農業物流,促進了物流水平的整體提高
隨著經濟的發展、科技進步和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吉林省電子商務、網上交易等先進交易方式逐漸應用到物流領域。從2003年以來,國家利用國債資金,支持農產品批發市場信息系統和檢驗檢測系統項目建設,目前,已有吉林省現代畜禽及產品物流配送中心工程項目等10個農產品批發市場項目得到了國家的支持,開始實施兩個系統建設。吉林省將建立起比較完善的農產品信息網絡,與全國農產品信息系統對接,逐步促進農產品市場結構調整和升級。
(四)加工業的迅速發展,促進了農業物流的發展
吉林省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糧食商品量、人均占有量、調出量、玉米出口量等多年來位于全國首位[5]。目前,吉林省各類玉米加工企業年加工能力超過10萬噸的就有10個,2004年玉米加工轉化能力達到680萬噸,形成了大成、吉發、吉林燃料乙醇、華潤賽力事達、德大、皓月、吉糧集團等糧食加工轉化和農產品貿易企業集團。隨著種植業和養殖業的結構調整,特別是糧食加工轉化產業快速發展, 促進了農業物流的發展。
二、吉林省農業物流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農業物流資源需進一步整合,并合理配置
農業物流的貨場、倉庫、運輸車隊、裝卸搬運隊伍、包裝廠、鐵路專用線自成體系,獨立運作,缺乏橫向聯系,物流設施設備很難得到充分利用。一方面,隨著現代物流發展,現有的物流基礎設施發展相對滯后,不能滿足現代物流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大量的商貿儲運資源處于閑置狀態,倉庫、車輛、鐵路專用線等利用率低,缺乏對物流資源的整合。
(二)農業物流基礎設施不能滿足物流增長需求
重點表現在:如集裝箱、冷藏車等農產品運輸工具的建設;專用倉庫、特種倉庫(如低溫庫、冷藏庫、立體倉庫)等農產品儲存設施的建設;專用叉車、托盤、貨梯、升降平臺、巷道堆垛機等機械化裝卸搬運設施的建設;農產品深加工能力的建設;農業物流信息技術的建設。
(三)農業物流體系建設執行實體不明確,缺乏合理規劃和科學管理
吉林省與物流管理工作相關的部門眾多,沒有建立統一的綜合協調機制。當農業物流日益重要而又缺乏執行實體和規劃的情況下,往往造成低水平重復建設,在質量、規模和效益上都不能滿足需求。
(四)農業物流系統缺少精通現代物流管理人才
從吉林省物流行業現有人員來看,缺少懂得現代物流知識、財務管理以及信息技術等現代管理人才。
(五)第三方物流發展緩慢
第三方物流是相對“第一方”發貨人和第二方“收貨人”而言的專業企業來承擔企業物流活動的一種物流形態。受企業經營規模化和專業化水平限制,農產品現代物流特別是第三方物流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市場經營主體仍處于零散狀態。農業流通企業規模偏小,功能單一,整合程度低,全社會物流市場有待進一步培育,物流活動還沒有從企業生產經營中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分離。
三、發展吉林省農業現代物流的對策
(一)建立統一的綜合協調機制和執行實體
通過建立統一的綜合協調機制和執行實體,加強對農業現代物流的組織管理,構建吉林省農業物流規劃方案和實施辦法。物流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物流管理及其政策設計范圍不僅涵蓋吉林省內主要運輸方式以及城市與區域運輸的規劃和協調,而且包括現代物流概念所涉及的倉儲、配送等管理工作,建立統一的綜合協調機制和執行實體,可以使農業物流各環節活動得到有效整合。
目前吉林省涉及農業物流管理工作相關的部門有:省發展改革委、經委、商務廳、交通廳、農委、農業廳等部門,這些部門都自成體系,責任主體不明確,多頭管理,這不僅難以節約物流成本,還會造成資源配置的極大浪費,影響農產品物流工作的整體推進。吉林省應成立專門負責物流產業發展的領導機構,加強對物流業的集中管理,建立部門間的協調機制。吉林省政府應出臺政策,規范農業物流的組織行為,盡快研究制定構建吉林省農產品物流規劃方案和實施辦法,完善農產品物流的宏觀調控體系[6]。
在日本,國土交通省下設有物流主管機構,主要負責制定貨物流通基本政策的規劃,推進綜合物流施政大綱和運輸方式轉換行動計劃等各種對策的實施以及物流領域效率的提高、環境負荷的降低、安全強化等工作。另外還設有綜合政策局貨物流通設施部門和復合貨物流通部門,主要根據《倉庫業法》確保倉庫業的正常運營,根據《集散中心法》推進卡車集散中心的建設,根據《民活法》對物流的建設提供支援,對貨物運輸業實施監督等[7]。這樣,使物流產業大部分業務活動得到有效整合和控制。
(二)吉林省農業現代物流體系的構筑
農業現代物流體系的構筑并不是摒棄現有物流資源,建立一個全新的系統,而是充分利用現有物流資源,通過對現有農業物流體系的不斷改造、補充、整合、提升,逐步發展成為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和物流自身發展需要的新型的、先進的物流體系。因此,吉林省農業現代物流體系的構筑,一方面,應考慮現有農業物流資源的充分利用,政府通過政策引導、管理協調,力求對現有資源進行整合,成為吉林省農業現代物流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另一方面,通過構筑基礎設施、信息平臺,使其成為吉林省農業現代物流系統的優化和提升。在農業現代物流體系的構筑中,重點抓好農產品網絡建設,在吉林省地域內,以省會長春為綜合交通樞紐,基本形成了五條跨省市的三縱兩橫綜合運輸主通道(表2)。
重點建設三縱兩橫綜合運輸主通道,這五大綜合通道的基本形成,將為吉林省溝通周邊及省內各地區的交流發揮了重要作用,充分發揮區域交流功能。
(三)以糧食物流建設為突破口,提升農業物流水平
作為糧食主產省,選擇糧食物流這一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給予重點扶持,做好糧食物流。重點抓住國家在“十一五”期間支持糧食物流項目建設的有利時機,推進糧食運輸方式和裝卸方式改革,發展散糧運輸,實現碼頭、中轉庫裝卸的自動化,推廣應用糧食運輸專用車輛,建立現代糧食物流體系。完成對其它鐵路沿線糧庫和集運量較大內地庫的技術改造,使散糧裝車發運能力在地區布局上更加均衡合理。
重點培育糧食中心批發市場,與全國糧食批發交易市場聯網,連接糧食產區和銷區,為產銷雙方提供交易平臺,提高糧食流通速度。整合現有物流資源,提高物流網絡的使用效率,廣泛應用現代科學技術,推動農業物流由傳統物流向現代物流發展。結合國家建立新型糧食批發市場體系的框架,進一步完善和提升吉林糧食中心批發市場功能。主要建設糧食競價交易大廳和樣品展示廳,完善吉林省糧食市場網絡設施和擴建糧食物流配送交割庫等項目。建立吉林省糧食中心批發市場信息網站,通過網絡平臺對省內各市州和重點產糧縣進行監測,及時準確地掌握和反應糧食市場供求變化和價格走勢情況;同時,對現有的糧食批發交割庫增建鐵路線、罩棚等配套設施,提高糧庫功能。
(四)建立農產品拍賣中心
一個現代化的農產品批發市場的拍賣中心可以創造出巨大的增值效應,拍賣中心結合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利用先進的技術來控管前端的供貨流程,在拍賣中心進行高效、透明、公開的電子交易與收付款,連接后端的物流機制進行分撥派送作業及通達最終消費市場。拍賣中心能夠充分整合農產品物流供應鏈群體,從而激發各種增值服務的功能及效應。從集成的角度看,拍賣中心的綜合效應可以歸納為:產品的價值、流程的價值和市場的價值。
(五)重視物流管理人才的培養
現代經濟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物流水平,而物流水平的高低則取決于高素質人才的擁有量。吉林省的現狀是物流領域專業人才嚴重匱乏,目前吉林省本科院校中只有吉林大學和長春大學開設了物流管理專業,建議在更多的高校中設置專門研究物流理論的學科專業,開設相關課程,建立完整的現代流通理論、商業經濟及物流科學學科體系,培養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高素質物流專門人才;提倡企業與高等院校合作,建立教學實踐基地,加強應用性人才的培養;借鑒國際先進經驗,逐步實行現代物流產業從業人員職業資格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