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環保:物流的新王牌
2007-12-6 15:2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香港一個名品時裝專柜前,從事商業活動的王女士正在試穿新款式衣服,沒過一會兒,電話不斷,頻頻打斷她的試衣樂趣。
于是,王女士開玩笑地對售貨員說道:要是每件衣服不用試,能直接看見我穿的樣子就好了。我就直接買下,既省時間又不花力氣。
對于經常逛商場的人來說,這是女士們最渴望的。而今,這種想象卻在SCIC(香港供應鏈創科中心)變成了一種現實。
目前,SCIC不僅研發成功,而且已經開始全面展示制造、物流和零售業等領域的EPC/RFID解決方案,包括制造業和物流業聯系的 “智能閘門”、未來零售商店的 “聰明貨架”與 “聰明試身室”等。
在香港,記者親身前往SCIC體驗了這種新科技帶來的震撼。
科技體驗
11月30日,香港。
走進SCIC體驗中心,迎面是一堵創科中心的成員伙伴和研究機構的名錄的墻。據Ronald Heung介紹,體驗中心分為展示區、生產區和物流區。
在展示區,展示欄分別放著酒、手機、藥品、光碟和衣服等。Ronald隨手拿起兩款諾基亞手機 (這里需要特殊注明的是,手機都是真機),把這兩款手機往智能咨訊站上一掃,手機的款式和價格、功能便可清晰分辨。
如此看來,平時到手機專賣店的斟酌和打量都可以在這種新科技面前消失殆盡。這還只是小菜一碟,工作人員接下來的展示讓記者更為關注。
來到 “聰明試身室”,拿過兩件在香港賣得比較火的新款衣褲,只要在試衣間穿上所選擇的衣服,經過電腦一掃,電腦上便會出現穿著者的形象,而后試衣者可以隨意地拿上任意款式衣服,經過智能電腦掃射,電腦便會自由搭配起來,展示各種效果。
Ronald解釋道,這套智能系統能自動識別顧客所挑選的時裝產品及提供實時配襯建議,利用仿真試衫器,顧客無須把所挑選的服裝穿上身體,便能看到自已穿上該件服裝的模樣。同時系統還能分析每位客戶以往的購買習慣及行為,從而提供更加貼身及個人化的服飾建議。
對于售貨員來說,這套新科技還能精確測算出每套衣服的試穿次數,與以往只能計算賣出的件數,不能不說是邁出了一大步。
這一新科技的奧秘便在于RFID標簽的研制和使用,將標簽內置于各種貨物之中,可以很快識別貨物的屬性和追蹤貨物的每一步去處。
接著Ronald向我們展示了各種他們所研制出的RFID標簽,并在商品的生產區和物流區做了一個演示。當Ronald推著貼了RFID標簽的貨物叉車運進倉庫時,倉庫大門處就被讀取了全部信息,這些數據被傳至信息系統,經過與貨架信息的分析對比,可以分給每箱商品一個確切的存放區域。同時 “智能貨架”上也裝有RFID讀取器,監控著貨架上的商品狀況。
當貨架出現相應商品的缺貨信息時,信息通過公用的信息平臺被同步傳送到倉庫。同時送貨路徑會清楚的顯示在叉車駕駛員前面的顯示屏上,一旦走錯位置,系統會主動顯示錯誤。商品上架后, “智能貨架”會再次讀取商品信息,判斷補貨是否準確,更新管理系統里的商品數據。
Ronald介紹說,一旦出現拿貨或是補貨的錯誤,讀取器都能迅速識別并且提醒,大大減少了出錯率。同時在生產,物流的整個過程中各種數據不斷被更新,能確保管理的高效實時。它將在企業整個供應鏈網絡的搭建中,幫助企業完成與其上下游合作伙伴的信息連線。
對于這種新科技帶給物流業的沖擊,馬士基集團大中華區首席商務官Tim Smith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說道:新技術會使整個供應鏈的可視性提高,使貿易伙伴知道自己的貨物在哪,并且通過這種可視性,有助于客戶知道本身在供應鏈管理上的瓶頸、缺失和破損,對于降低成本和有效管理,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環保力行
一直以來,我國的物流綜合成本遠遠高于發達國家,已是個不爭的事實。專家歸結出主要原因,就是物流各環節信息化程度低,信息溝通不暢,造成庫存大,運力浪費。
而當新科技的出現將極大改變這種局面時,綠色供應鏈的現實又不能不引起我們注意。
2003年,歐盟出臺了兩項環保指令,即 《廢棄電子電氣設備指令》和《關于在電子電氣設備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這兩條指令所涉及的產品,包括家用電器、IT和通信設備、照明設備、電氣電子工具、醫療設備類等10大類、近20萬種產品,幾乎涵蓋了我國主要出口機電產品。這兩項指令的實施,意味著我國出口到歐盟的產品如果不符合要求,將不能出口到歐盟市場。
于是在中國,一些行業的領先企業開始重視和實施綠色化的進程,也許企業過去采取綠色化的政策是因為他們是被迫那樣做的,或者是出于樹立公眾形象的需要。但是幾年過后,發現減少污染物和浪費對成本的節約有積極的影響,內部流程可以因此而更加有效,客戶更加高興,甚至對環境保護來說都是有好處的時候,企業的環保意識也開始加強。
隨著國際客戶對環保的更關注,國際化的物流公司將不得不提高自身的環保意識,為客戶做好服務。
為此,馬士基物流公司全球總裁Henrik Ramskov指出: “越來越多的客戶開始關注其供應鏈相關活動的碳足跡,并向我們尋求減少碳排放的有效方法。傳統上,人們總是在生產和國內分銷環節上下功夫減少碳排放量。然而,對于我們從事國際采購的客戶來說,其全球供應鏈擁有巨大的減排潛力,而且這一潛力還尚未被開發。”
于是針對客戶,馬士基物流公司在全球推出名為“供應鏈碳控制 TM(Supply-Chain Car-bonCheckTM)”的全新碳減排咨詢服務,幫助客戶制定并實施旨在減少供應鏈碳排放的解決方案。這是首次由物流供應商開發的專門應對全球供應鏈挑戰的環保類服務。
在該方案中,馬士基物流在幫助客戶測算出目前的碳足跡水平之后,為他們設計出替代供應鏈模式,并和現有模式的碳足跡水平進行比較,繼而根據可操作性和成本節約量對新設計的供應鏈模式再次做出評估,直到最后幫助客戶將推薦方案付諸實施。
共同責任
“科技的應用有時很難推廣,因為使用科技將提高成本,而提高成本后沒有獲利將使得科技的使用更為艱難。環保也是一樣,使用環保材料將提高企業成本,但是環保是企業不得不邁向國際化的一步。如果在新技術的普及中能讓企業獲利和受益,將是非常完美的事情。”業內資深的物流專家感慨道。
面對記者對RFID在市場推廣上的質疑,Tim Smith解釋道: “RFID還是有經濟性的,現在所有的RFID價格在慢慢下降,而且隨著技術的發展,未來幾年RFID的成本將降低,以后我們將要做的更多是邀請國際客戶來怎樣運用RFID和我們如何與SCIC合作更好地開發RFID技術。”
一組來自國外的研究結果,在德國,RFID技術以及電子數據交換(E-DI)的使用已為麥德龍現購自運批發商場、Real 大賣場以及集團配送中心倉庫每年節省850 萬歐元的費用。而這只是在整個流程11個環節中的兩個被分析和量化的環節所節省的費用。
對于Sun公司,從產品的設計到回收再利用或處理的每一個階段都在發生著改變。這家服務器、工作站和軟件制造商也削減了產品說明用紙的數量,而主要依靠因特網傳送客戶所需的信息,僅此一項每年就可以節省成本100萬到1000萬美元,減少兩百萬磅的用紙。 “相當于挽救了大約6000棵樹,”Sun公司供應商關系負責人如是說。
在國外,僅港口方面就出臺了很多綠色環保政策,如長灘港實施的“綠色港口政策”、洛杉磯的 “綠色碼頭”項目、鹿特丹2020年 “清潔、環保港口”發展規劃、紐約-新澤西建立 “港口環境管理體系”等。
作為航運界的老大,馬士基的環保政策其實是一個非常完善的體系。比如,今年4月曾停靠廈門嵩嶼港和寧波港的全球最大的貨柜船 “艾瑪·馬士基”號 (1.1萬箱船),擁有先進的效能系統、廢熱循環系統和電子控制發動機等特殊裝配,通過降低10%的總油耗而減少廢氣排放。
而馬士基航運公司推出的QUEST(倉儲運輸質量與能源效率)全新溫度控制軟件解決方案,能在不影響冷藏運輸服務質量的基礎上,將用于制冷的能耗削減至50%。如此實施下來,每年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達325,000噸。
保障人類和環境免受污染,將是綠色供應鏈概念提出的一個重要意義,其實也是企業和社會的責任。
“與其他運輸方式相比,海上運輸是最環保、能源效率最高的一種。盡管如此,馬士基將繼續保持行業領先,重視科技,運用科技在海運上。同時在環保上,我們將為供應鏈環保做努力,與客戶一起,減少污染度。”Tim Smith堅定地說道。
編者按:
200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溫家寶總理提出節能環保的具體措施,并表示“十一五規劃”提出的這兩個約束性指標是一件十分嚴肅的事情,不能改變,必須堅定不移地去實現。這不僅適用于制造業,也普遍適用于中國的每個行業。
中國的物流綜合成本遠遠高于發達國家,信息化系統滯后、上下游關系松散是突出問題。本報記者在赴香港采訪和參觀中,發現科技創新和環境保護是國際物流商和物流客戶極為關注的話題,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注重科技、注重環保將會成為物流商贏得國際客戶的首選,希望本文會在此帶來一些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