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急送:遞送十年風雨
2007-3-12 15:0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lili8158 關注度:摘要:... ...
1993年底,陳平帶著年輕人的激情,懷揣著在日本打工掙來的30萬人民幣回國了。傾心于日本的“宅急便”服務形式的他希望做一家中國的“宅急便”。于是,一間10多平米的簡易辦公場地、3輛紅葉車再加7個人,就成了“宅急送北京雙臣快運有限公司”最初的家底。
雖然前期公司也做了大量宣傳,市場卻是一片寂靜,石頭砸下去,波瀾不興。剛開始,陳平他們呆在家里等生意上門,枯坐兩日之后,陳平對大家說了一句“咱不能這樣坐等著讓活來找自己!”于是,他就趕著司機開車到馬路上“掃街”。
宅急送的第一筆“業務”,陳平現在說起來都覺得有意思。一個路人要到亞運村,將宅急送的貨運車當成了中巴車,他們二話沒說就給運了,得到的報酬是1元錢。
那時的宅急送什么都干,送烤鴨、接小孩、換煤氣……沒日沒夜。漸漸的,業務多了起來,陳平看到了一線曙光。
可是一天早上,“庫管員連同倉庫的所有東西都消失了!雪上加霜啊!幸好親人伸手拉了我一把,才度過了那次危機。”
1995年,公司的業務上去了,但由于成本太高,根本沒有什么盈利。到了下半年,利潤薄得眼看就要維持不下去了。一次偶然的機會徹底改變了公司的命運。
IBM中國公司從報紙上一篇豆腐塊文章中,看到“宅急送”的服務宗旨后主動打來電話要求洽談合作事宜。
有了這次成功的合作經驗,陳平決定轉移公司的經營策略,他對核心管理層建議,“公司要想發展,只有為企業尤其是一些大的企業提供服務才能提高經營收入。”接下來的日子,陳平與員工一起主動上門找企業推銷自己的服務,因為當時還沒有這樣的服務,再加上他們的服務到位、正規,很快就與松下、東芝、柯達、惠普等建立了合作關系。
與IBM等企業合作后,公司業務量急劇上升,宅急送當時的規模已不能滿足客戶增長的業務需求,資金短缺是最大的阻礙。恰逢1995年3月,日本交流新聞訪問團來中國訪問順便參觀了宅急送公司。抓住機會,陳平表達了想引進外資的意思,訪問團成員被陳平誠懇的言辭及艱辛的創業經歷所打動,表示愿意幫助他引進外資。
1995年10月,180萬元資金到賬,“北京雙臣快運有限公司”更名為“北京雙臣一城快運有限公司”并成為中日合資企業。隨著大筆資金的注入,宅急送業務量大增,在全國先后開設了40多家分公司和營業網點。
1998年營業額突破1000萬元,2000年營業額達3500萬元。2002年10月底,宅急送的總營業額達到了2億元人民幣,營業收入超過了1億元人民幣。
就在公司日益進步,發展越來越快的時候,陳平再一次經歷了巨大的挑戰。2000年,當初一起創業的7個高層同時離開,拉走了大量客源,給公司造成很大影響。
事隔幾年,陳平對此事心態平和,“我知道他們的去向,哪些人要自己創業,哪些人打算跳槽,我就從兩方面下手,一來做挽留工作,二來開始物色接手的人。人走了,不要緊,我們可以再培養。只要我們的核心競爭力不變,危機過去了,我們更加成熟。”陳平微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