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郵政:走全球化發展之路
2007-3-15 16:4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十幾年前,德國郵政還是一個經營管理水平落后、債務累累、機構冗繁的政府所有企業,經過12年的改革和發展,如今的德國郵政已成為全世界最具實力的郵政企業之一。綜觀德國郵政12年改革發展歷程,全球化的企業發展戰略無疑是其輝煌篇章中閃亮的一筆。
德國郵政的高層管理者認為,抓住核心業務,積極擴張能確保公司的未來。他們的目標是:走全球化之路,提供標準化的郵件快遞、貨運甚至是一站式服務。為此,德國郵政專門成立了一個由8人組成的收購小組,尋找和研究合適的收購對象。敦豪環球速遞公司(DHL)就成了德國郵政最中意的對象,該公司的網絡覆蓋了全球2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2萬多個目的地,每年快遞處理量達1.6億件,擁有飛機251架,固定航班數量達714架次,是全球快遞業巨頭之一。幾經周折,德國郵政公司控制了DHL大部分的股份。由此,德國郵政跨入了國際市場。不久前,德國郵政又獲得了DHL國際剩余的股份,全面接管了這家國際速遞的主導經營商。
在歐洲,德國郵政通過成功收購擁有業務遍及全球運輸投遞系統的Danzas公司,成為物流業的巨頭。與此同時,德國郵政在波蘭最大的私人包裹業務公司之一的Servisco公司占有很大股份。另外,德國郵政還與德國漢莎航空公司組建了以網上購物為主的Trimondo公司,進軍網上購物領域,旨在成為歐洲最大的、面向集團客戶的橫向互聯網絡市場。現在,各類公司都可以通過Trimondo公司的網絡市場在網上訂購商品及服務,其方法簡單、節時省錢。
德國郵政非常重視亞洲市場,德國郵政通過Danzas和DHL在亞洲的物流和快遞領域進行業務拓展。Danzas公司目前在中國已有20家分支機構,并計劃今后2~3年內在亞洲投資15億歐元以上。其中將斥資5億歐元用于擴建在中國的分支機構,建設倉儲和分揀系統。DHL將在華創建10多個分支機構,使分公司總數達50個,成為在中國網絡覆蓋面最大的國際速遞企業。同時,DHL與國泰航空公司旗下的香港華民航空公司共同投資4億美元,組建有望成為亞洲最大貨運機構的新公司。2002年以來,DHL在亞太地區的投資占全球投資的1/3,而對中國的投資超過任何一個亞太國家或地區。作為最早進入中國的國際速遞業巨頭,DHL和中方合作伙伴共同組建的“中外運-敦豪國際航空快遞有限公司”在國內各主要城市設有39家分公司和135個速遞中心,覆蓋全國318個城市,國內航空市場占有率達37%。進入日本市場也是德國郵政擴展全球業務的組成部分。敦豪日本公司在日本的郵政網點有29個,主要在東京、大阪等主要城市提供低價格的服務。
德國郵政為實現其全球化戰略十分注重以下的工作:
1.集中力量發展核心業務。從德國郵政經營的業務種類來看,只有函件、快遞、物流、金融四大類,而其中快遞、物流類業務又是利潤的主要來源,也是德國郵政最具核心競爭力的業務,更是德國郵政關注的焦點及重點。無論是現在經營結構的調整,還是對外擴張的資本運營策略,都可明顯看出德國郵政做大、做強、做精快遞業務和物流業務的決心,從而實現在異常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謀求最大利潤,并同時達到行業領先的目的。
2.提供全方位的客戶解決方案。德國郵政在全球范圍內的競爭優勢來源于其“以最低的價格,為客戶提供最快捷的一站式服務”策略。德國郵政認為,從某一個單項業務謀求足額利潤的時代已經過去,只有提供全方位的客戶解決方案,努力降低對方的成本,自己從中獲取相應利潤的雙贏模式才是發展的長久之道。因此德國郵政特別重視對大客戶的服務,通過與之建立戰略伙伴關系,形成利益共同體。另外,對一般客戶,可根據他們對時限、距離遠近等要素的要求,靈活提供不同的服務手段,供其自由選擇。客戶無論選擇什么樣的資費業務,都能在雙方協商的時間內享受德國郵政提供的相應服務。
3.重視信息網的建設。德國郵政的客戶可以通過因特網隨時查詢郵件的當前處理位置、是否妥交等他們所關心的問題。同時,德國郵政也可通過信息技術來管理龐大的網絡,德國郵政總部每天可以知道當日現金流量情況,對其經營決策提供及時依據。通過信息網的建設,極大地提高了德國郵政的工作效率和市場反饋能力。
4.多渠道融資、收購和兼并。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步伐的加快,全球范圍內的兼并、收購、戰略重組是如今許多大公司擴張的必行之道,世界郵政的發展與變革也證明了這一點。根據萬國聯盟的協定,各國郵政只能在其本國內經營郵政業務,于是,德國郵政就通過收購和建立聯盟形成了跨國經營的網絡,從而能夠在全球范圍內與全球性速遞企業如UPS、FEDEXE等直接競爭。而且,德國郵政在發展戰略的制定上既見高見遠,又顯得謹慎穩重。德國郵政還十分重視業務投入與拓展的地區市場選擇,他們大多選在地區經濟增長較快的市場,如歐洲市場、亞洲市場、美國市場等,目的在于最短時間內謀求公司利益最大化。
信息來源:中國郵政報作者:鄒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