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物流龍頭企業的運作模式解析
2007-3-16 15:1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lili8158 關注度:摘要:... ...
曾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臺灣,其現代物流業已經發展到了相當高的水準。這里僅以當前臺灣物流業的兩大龍頭企業一一大榮貨運和東源物流為例,介紹臺灣物流業的發展現狀,為我國物流企業發展提供一些思路。
一、“雙子星座”領銜臺灣物流業
臺灣物流業一直是隨著地區經濟的增長而不斷蓬勃發展,尤其是在80年代隨著臺灣經濟的迅速崛起,臺灣成為許多跨國公司的重要原材料、零配件供應地,物流配送需求大幅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社會物流配送的發展。時至今日,已初步形成了以大榮貨運與東源物流為龍頭,眾多專業物流公司百家爭鳴的競爭格局。大榮貨運與東源物流以其各自獨特的競爭優勢,成為臺灣物流業中最為耀眼的兩顆明星,當之無愧地成為領銜臺灣物流業的“雙子星座”。
大榮貨運是臺灣目前最大的物流公司。大榮創建于1954年,以新臺幣17萬元,貨車10輛起家,主要經營路線貨運;經過47年經營發展,企業實力和規模不斷擴大,到2000年資本總額已達52億新臺幣,員工近4000人,貨運車輛達2700多輛,具備較強的陸、空貨運能力,年營業額高達45億新臺幣。
相比老資格的大榮貨運,作為“新貴”的東源物流只能算“小字輩”。1975年,由聲寶、新力、王冠電器等公司共同投資1000萬新臺幣成立了東源物流公司,這也是臺灣地區最早成立的專業物流公司。東源物流最初主要為股東提供家電產品的配送;到70年代末,由于臺灣推動自由化經濟政策,歐美家電產品開始大量進入臺灣市場,使得物流配送需求劇增,東源物流適時轉型為第三方物流公司,綜合經營倉儲、貨代、配送等業務,2000年營業額達10億新臺幣之多。
除了上述兩家龍頭企業之外,臺灣近幾年還涌現出來了許多專門從事第三方物流配送、為客戶提供增值服務的現代物流公司,其發展勢頭十分強勁,使本來競爭就很激烈的物流行業更是顯得空前熱鬧,臺灣物流社會化的程度也得以不斷提高。
回顧臺灣物流業的發展歷程,可以發現:當地政府在推動物流業發展的過程中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總體而言,臺灣物流業的發展經歷了兩個重要發展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在6、70年代,當地政府大力推動“十大”建設,進行高速公路、機場與港口的建設,打通了北高兩市交通的任督兩脈,使臺灣一下子成為亞洲地區的重要樞紐,商貿活動開始頻繁起來,許多企業也開始重視物流的重要性。第二個階段是80年代臺灣完成工業化之后,經濟部商業司緊接著推動流通自動化,將自動化擴展到資金流、信息流、商流與物流四大領域之中,至此物流正式成為臺灣發展地區經濟建設的重要一環。
二、資訊科技決定企業經營績效
大榮貨運與東源物流能在內部作業流程與外部配合機制異常復雜的物流業中保持長青地位,主要原因在于擁有穩健的資訊(信息)科技基礎,否則很難達到快速交貨與高品質的顧客服務。
首先對大榮來說,資訊科技為大榮帶來了更為廣闊的服務空間,除了原先經營的路線貨運,已形成快速宅配、常溫與低溫作業三大服務體系,并成為全方位的物流供應者。目前大榮以IBNAS/400電腦作為資訊基礎,為了強化競爭優勢,大榮執行董事陳漢宗從1997年開始逐步規劃ERP、CRM與KM三大信息管理系統,現階段已完成呼叫中心建設,目前正計劃與臺灣資策會合作安裝Lrout平臺,逐步進行知識管理。
另外,資訊科技對于大榮的下單與貨物追蹤兩項系統的效益提升很多。例如,以往客戶,必須通過傳真或電話進行下單,現在只需通過“跨平臺數據傳輸系統”,就可以讓客戶進行資料連接與信息共享。目前,大榮正積極與微軟公司合作設置Biztalk系統,提供客戶另一個作業平臺。此外,在貨物追蹤系統部分,除了大榮員工可以通過內部網絡掌握貨物的流向外,客戶不論身在何處,只要在大榮網站首頁上輸入托運單號碼,就可以清楚查詢貨物的動向。
目前,大榮正積極轉型為國際物流企業,并選定由CA公司的子公司“組合建致國際公司”提供的“MK-TPL第三方物流資訊系統”,協助大榮建設專業國際物流管理系統。此套系統除了能讓大榮透過增值服務的提供,增加客戶滿意度外,更可利用系統控制點達成倉儲作業標準化,增加資源利用率及降低管理成本。其全方位智慧倉儲管理系統功能中多公司、多幣種、多語系、平臺與資料庫獨化的系統架構,可完全配合大榮走向國際舞臺。
對東源來說,其業務涵蓋倉儲、共同配送、宅配以及搬運四大服務體系,其中以倉儲最需要依賴資訊科技。無論是收受單據與發票,還是進行貨物盤點,或是貨物追蹤等,都通過電子數據交換系統和電子訂貨系統這兩大系統作為物流信息技術支撐的骨架。資訊科技不但為東源順和進行單據收受作業提供了技術保證,同時也讓廠商能夠隨時掌握庫存數量,最重要的是每天所進行的貨物盤點,可以讓廠商清楚產品的銷售狀況,有助于行銷決策的參考。
盡管大榮與東源的資訊科技建設相當完善,但他們卻認為,來自不同產業客戶使用不同的平臺是目前最大的管理障礙,光靠買套軟件難以克服這種障礙,加強研究開發共通平臺才是當務之急。
三、差異化服務滿足顧客需求
行事一向務實低調的大榮貨運,在許多人心目中仍停留在經營路線貨運階段,事實上大榮已朝向全方位物流經營,無論倉儲、配送、流通加工以及快遞服務,都在同業中占有較大的競爭優勢,尤其在快遞服務領域上更是臺灣唯一一家能夠提供該項業務的本土物流企業。
大榮采用SKYCOM2000電腦系統與全世界物流轉運站相連,提供全球快速配送服務,例如,某家臺灣總公司要將一份書面文件傳送至位于羅馬尼亞的子公司,沿途不論經過新加坡或是倫敦轉運站,大榮都能適時追蹤文件的流向。
除了差異化服務,大榮還能為客戶提供物流整體解決方案,針對每家廠商不同的產品特性,規劃出不同的倉儲設施、配送路線,以及代收貨款等一攬子服務,舉例來說,某臺灣公司要到蘇州新區投資設廠,大榮可以幫助規劃當地的物流配送服務,以及國內工廠與臺灣總公司之間的快遞服務。
不同于大榮,東源較為特別的是為居民提供搬運服務,目前在市場上已創立了較好的品牌,連臺灣的一些重要政府官員都已成為它的忠實顧客群。此外,共同配送也是東源的差異化服務之一。蘇隆德表示,東源對不同廠商的商品實施共同配送,不但整合上游各廠商至下游各零售商的渠道通路,配送成本也能由每個廠商平均分攤,有助于企業降低經營成本。
物流管理層面十分重要,往往是企業最為頭疼的管理體系。近來工業界出現將物流外包現象,對此蘇隆德認為,物流不是一般企業的核心專長,若是因為生產量少而自設物流系統,反而會增加成本開支,換句話說,企業要瘦身,必須從物流做起。此外,陳漢宗也認為,貨運司機的個人素質、申請路權以及貨運車輛調派等都是企業自營物流會面臨的管理障礙。
四、研發能力強化競爭優勢
在臺灣物流業,大榮的研發能力無疑出類拔萃,堪稱業內表率。首先,在低溫倉儲技術的研發方面:大榮旗下設有大和子公司,主要代理美國開利的冷凍產品,相比于其他物流企業,大榮背后擁有強大的低溫倉儲研發技術。大榮投入低溫配送服務已有十多年經驗,目前臺灣便利商店的低溫產品多數由大榮負責配送。
其次,在開發低溫冷柜方面:大榮目前正與工研院合作開發一種專門用于貨運的低溫冷柜,一旦完成開發,只要這種將冷柜放進宅配車內,即便是常溫,宅配車也將能有效運送低溫產品,保持極高的機動性。
最后,在無線通訊技術的開發方面:大榮的宅配車安裝有特哥大(一種無線電設施),方便貨運站作業人員聯絡司機,以清楚掌握貨物配送狀況。目前大榮正與臺灣逢甲大學地理資訊中心合作開發無線電通訊技術,未來將結合全球定位系統(GPS)和地理信息系統(GIS)來提高配送效率。
目前,大榮正建設電子化國際物流管理系統,功能涵蓋定單系統租用、即時的多營業點及多倉庫存貨交易資料查詢,支援條碼識讀、無線傳輸、電子資料交換、倉儲作業自動計費系統等智能倉儲管理系統,使大榮的物流作業進入電子化管理的新階段。
五、借鑒日本經驗,進軍宅配市場
近來,臺灣物流企業紛紛尋求與日本運輸企業實施策略聯盟,試圖進入臺灣的宅配市場。動作引人矚目的包括統一集團與日本大和運輸公司合作成立統一速達公司;東源物流與日本通運公司合作設立臺灣宅配通;新竹貨運與日本佐川急便合作進入臺灣宅配服務領域;尤其是大榮與日本西漢運輸公司合作方案的出臺,讓原本頗具競爭的物流業,趨向更激烈的競爭階段。
大榮與日本西漢運輸公司合作,主要基于下列兩點考慮:一是西漢運輸以傳統路線貨運起家,爾后成功轉向宅配領域,大榮未來可以借助合作公司的經驗,打入臺灣宅配市場。二是大榮已擁有較強的陸、空配送能力,未來可通過合作公司強大的海運資源,加強國際物流運作的競爭優勢。
六、扮演第三方服務角色
目前,臺灣物流企業百家爭鳴,盡管大榮與東源各持競爭優勢,但兩者都具有不介入商流的共識,努力以第三方角色提供物流服務作為自己的經營戰略定位。蘇隆德認為,一旦物流介入商流,就會與經銷商相互競爭,東源在未來仍將致力于客戶保持良好的互動關系,成為一家專業的物流服務公司。
臺灣企業認為,物流業還能提供很大的服務空間,并非要介入商流,如果能夠幫助商品加速流通,反而能夠提高物流服務的附加價值。由于傳統店家擴展行銷渠道比較困難,目前大榮正計劃與店家合作擴展渠道通路。未來臺灣南部顧客想吃北部某家糕餅店生產的糕餅,只要打電話給大榮貨運站,大約一天半的時間就可將糕餅送到顧客手中。“替店家規劃渠道通路相當吃力不討好,但大榮仍然要不斷提供差異化服務”,這是大榮貨運持之以恒的經營策略。
亞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