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貨代業 中國的物流經
2007-3-16 15:3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lili8158 關注度:摘要:... ...
陳墨
巨子伯靈頓“定居”廣州
2004年8月12日美國物流巨子伯靈頓貨運代理(廣州)有限公司在廣州市越秀區開業,這是CEPA框架下第一家中國政府批準成立獨資子公司的全球性物流服務供應商。
作為《財富》500強公司——美國布林克集團成員的伯靈頓公司,是美國三大物流公司之一。伴隨著廣州公司的設立,伯靈頓將在廣州設立中國物流運作中心,充分利用其先進的物流技術,為廣州及珠江三角洲企業提供國際物流服務,并以廣州為基地,積極將其姊妹公司、全球最大的保安運輸公司——布林克公司引入中國,在廣州市越秀區設立總部,從事中國高價值物品的庫存管理與運輸。伯靈頓公司2004年3月成為第一家獲中國政府批準成立獨資子公司的全球性物流服務供應商。
7月5日,中國商務部又批準其將經營范圍延伸至國際貨運代理領域。伯靈頓廣州公司可直接為客戶承辦全球國際貨運代理,也承辦國際展品、私人物品及過境貨物的國際運輸代理業務,提供運輸咨詢服務及有關的國際貨運代理服務。該公司下一步將在廣州新白云機場設立高價值物品物流中心。伯靈頓公司上世紀九十年代涉足中國市場,目前業務已擴展到北京、上海、廣州、深圳、蘇州、大連、福州、南京、寧波、青島、天津、廈門等地。
UPS收購Menlo全球貨代
而在2004年10月,UPS傳出了收購Menlo全球貨代的新聞。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CNF公司已與UPS公司簽署最終協定,根據協定,UPS公司愿意以1.5億美元的現金以及承擔其約1.1億美元債務的形式,收購CNF公司旗下的萬絡全球貨運代理(MEN-LONWORLDWIDE FORWARDING)公司。
此項收購包括Menlo公司在超過175個國家中的空運和海運代理業務,北美地區的服務部門與設施、位于俄亥俄州戴頓市的營運中心及Menlo國際快運公司和Menlo國際貿易服務公司。
不過,Menlo國際物流公司、Menlo國際技術公司、Vector SCM公司或Con-Way運輸服務公司不在本次交易之列,仍然由CNF公司繼續擁有與經營。
UPS供應鏈集團高級副總裁斯杜費爾表示,這次收購從戰略和營運角度來說都是一次相當理想的收購活動。
Menlo全球貨代公司是一家具備國際貿易能力且非常成熟的全球空運運輸公司,能夠對UPS現有業務提供有益補充。
Menlo全球貨代自2001年加入Menlo國際營運集團。它在全球擁有8000余名員工,2003年總收入達到19億美元。至于Menlo國際公司旗下包括Menlo國際轉運公司、Menlo國際物流公司、Vector SCM公司、Menlo國際技術公司、Menlo國際快運公司和Menlo國際貿易服務公司。
行家的貨代“經”
同行對美國泛美國際物流公司總裁susanzhang進行了隨訪.。從susanzhang個人成功的經驗中,我們可以看出美國貸代業的一些門道。今年內三月初的上海港,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美國泛國國際物流公司總裁張總經過十幾個小時的空中旅行,到達上海,她于百忙之中脫出身來,從洛杉磯直飛上海,此行的目的是拜訪客戶,結識更多的貨主和貨運代理商,向國內的同行介紹美國物流的理念、法律和服務方式,表達旅美華人物流總裁特有的鄉情、親情和潛心服務的赤誠之心,加強合作,讓輸美的貨物在美加大快捷暢游。在與貨代協會、貨主、貨代企業的領導和業務人員的接觸中,一個海外赤子心系祖國、枝葉相連的骨肉真情體現得淋漓盡致。老客戶對張的服務贊不絕口,認為她的企業是國內貨主、貨代企業在美國代理商中最理想的合作伙伴。
用心服務,收獲回報
張出生在北京,大學畢業后在一家國營外貿公司工作了幾年,1992年隨夫君到洛杉磯定居。夫君在一家IT公司工作,收入和待遇都很不錯,她不愿做全職太太,很快以良好英文和國際貿易功底,被一家美國國際貨代公司聘為開發中國市場的業務主管。憑借國內的渠道和特有親情,以一個中國人的勤勞和執著精神,以自己susanzhang的英文名字,先后與上海、深圳、寧波、大連、青島、天津等口岸的一些貨主和貨代企業建立了業務聯系,逐步打開了國內市場,業務量不斷攀升,顯示了不凡的開發市場能力。美國市場變化莫測,貨代業務常常因政治因素而發生變化,令國內企業難以應對,處理不好就會造成貨物滯留或成本增加。每逢遇到這種情況,susan小姐總是及時把美國的情況通報給國內的合作伙伴,采取相應的對策,幫助國內同行克服一個個困難,發往美國的貨物在正常費用情況下,票票暢通無阻雖然沒有見過面,但susan小姐的真誠合作、周到服務令國內合作方折服,她的名字早已為同行業中許多業務主和經理們所熟悉。
一個中國人,在美國的貨代企業工作不但打開了局面,站穩了腳跟,而且取得令人羨慕的職位和待遇,為何要中途放棄,更弦易轍呢?談到這個話題,張來了個實話實說:“在美國人的企業里,業務上開拓出了一片新的天地,待遇也不錯,但畢竟是人家的公司,可無論怎樣投入,但在資金、人員、時間安排和調度上自己沒有自主權,想為自己的同胞多做點事情,服務更周到些,有時會受到某些方面的制約,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呀。再說,美國貨代行業誰都看好中國市場,誰都想分到一塊奶酪,但他們對華人又存在某些偏見和戒心,讓你放不開手腳。我雖然拿到了綠卡,定居美國,工作穩定,有著優厚的待遇,但我的根在中國,我與我的同胞有著割舍不去的親情,每當看到來自祖國的貨物受阻,增加費用支出,我實在是于心不忍,特別地難受。我了解美國中央及各地的法律和行業規定,熟悉貨代各環節的運作,為國內同行服務有著一般美國人所沒有的優勢。于是,我決定創辦自己的公司,那樣我就可以專心致志,放開手腳地為國內同行服務了。盡管老板一再挽留我,許多朋友也勸我留下。但我的去意已決,心情真的很執著,就像一片綠葉一樣,要用吸允來的陽光和養分來回報祖國這棵大樹,這份情感在國外體會得更加真切。所以,什么都沒攔住我。現在公司已經動作正常了,具備了一定規模。”情深深、意濃濃,張的一番話感染著每一個人,大家不約而同投去欽佩的目光,其中包含著業務合作的強烈期待。
利潤與誠信
自從有了自己的公司以來,她帶領自己的員工一門心思為國內的貨主、貨代企業從事整箱、散裝貨物的接單、報關、分撥、配送服務,業務能力達到美國和加拿大全境,已經成了國內多家貨主、貨代企業在美加地區的最理想的合作伙伴。美國的貨運代理行業發達,競爭也異常激烈,一個華人企業一路走來不容易,是什么原因使張和她的企業大步流星地走來,而且步伐那么強勁呢?
張說在美國,包括貨運代理在內的物流產業比我國起步早了很多,市場比較規范,企業的綜合服務能力總體上要高出一籌,整個產業仍處在成熟發展階段,競爭當然存在,但公司的定位準確,策略得當,也就贏得了發展的空間。據她介紹,中國是美國最大的貿易伙伴之一,中國輸美的貨物一年比一年多,以上海港為例,2002年達到90萬標準箱,2003年超過百萬箱。今年頭兩個月,增長速度達到30%,發展的態勢強勁,潛力很大。各類從事貨運代理的企業和機構日益增多。在美國,從事對華貨運代理的企業不少,其中相當部分是美籍華人和我國臺灣人在美國的貨代企業,像她這樣近年移居美國的大陸華人貨代企業屈指可數。美國貨代服務收費本來就比中國高,貨代企業的宗旨就是贏利,有些經營者深諳中國貨主、貨代方急于找到美國代理的心理又不熟悉美方市場的情況,采取模糊報價的手法,多收費用;另外,美國市場易受政治因素左右,出現臨時性政策變化是常有的事,一有變化就會出現貨物進港難、報關難、疏散難,一些美國代理方習慣于按部就班,不及時傳遞信息,提供應對措施,有的甚至從中得利。不但造成中方貨物滯留,而且增加費用支出。張創辦自己的企業,就是建立一個服務的平臺,為國內同胞提供誠信服務。公司聘請了有十多年工作經驗的優秀報關師,業務員個個熟悉美國和加拿大的行業法律法規,都是能獨擋一面的業務好手。最重要的是公司不在乎盈利多少,而是只求在保本微利的基礎上,為國內的貨主和代理方提供最透明、最實惠的服務價格。服務質量不比人家差,收費比人家透明、實惠,優勢就顯示出來了。公司成立時,只有幾家國內客戶,每月的箱量也很少,現在已經發展到幾十家固定客戶,每月整箱達到千只以上,還有不少分撥、配送的散裝貨物,通過公司代理輸往中國的美國貨物也不少。公司在美國的華人貨代企業中小有名氣,在國內同行中不少人熟悉susan的名字,公司經常收到國內貨主、貨代方的合作信息,張在洛杉磯還接待了一些登門造訪的國內客戶。嬌人的經營業績中始貫穿著誠信二字,讓許多國內客戶在貨比三家中,最終心悅誠服地選擇了張和她的公司。
談到服務誠信,張介紹了一件事。國內有家貨代企業,每月輸往美國的冷藏肉品多達100余箱,合同確定的費用美國代理方經常臨時收取附加費用,一些問題發生之后情況才姍姍來遲。兩年前找到張,真實的收費環節、項目和水準,及時的溝通和信息反饋令對方十分心儀,試行運作了幾票后就簽定了合作協議。此后,張處處身體力行,樣樣事必躬親,每筆貨物走得順暢,費用透明合理,雙方合作十分愉快。
不滿足現狀,但求做得更好
幾年來,張在異國他鄉而且是物流業最發達的美國,為自己祖國的同行鋪就了一條貨物快捷順暢的通道,有了自己的客戶群,貨源和箱源也比較穩定,與各客戶的合作也很愉快。事業的成功,令熟悉她的同行和客戶好生欽佩。其實初步的成功是張用心血和親情凝聚而成的。張與國內同行合作,不僅提供常規的接運服務,把貨物送到目的地的用戶手里,而且想到了一般企業沒有想到的問題,干了許多企業所沒有做到的事。用她的話說,就是要提供最細致、最周到的服務,讓來自祖國的貨物在美國快速通關,暢通無阻。
張說美國的貨運代理操作流程很規范,但另一面是死板和刻薄。近幾年來,中國出口到美國的貨物逐年增多,從事貨運代理的企業也明顯多了。一些單位尤其是新的貨代企業中,有的業務人員業務不很熟悉,相關單證中常常出現要素模糊,表述不清甚至錯漏現象。美國代理按常規受理后,常因到貨與單位不符而被滯留;由于語言上的差異,美方業務人員發現了問題也很難溝通。自己當年在美國人公司工作,所以受到國內同行的信任,不就是常規操作下的發現問題,及時溝通,把問題解決在前面,使貨物一路暢通嗎?自己的公司成立后,業務主管以上崗位的人員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他們既懂英文,又熟悉中方,既會常規操作,又能發現問題,及時溝通解決。雖然現代化溝通的方式多,但最能準確說明和表達的方式是電話。因此,她不吝嗇通話費用,鼓勵員工遇到問題通過長途電話用中文直接與國內合作方溝通,遇到疑難問題自己就親自與國內通知。這種常規操作下的細致、周到服務,不但使許多問題事先得到糾正和順利解決,而且令國內同行們倍感親切和信任。極佳的口碑在國內貨代行業廣泛傳誦,客戶群就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令人欽佩和感動的是,張不僅在美國為國內同行提供細致、周到的服務,發生突發事件使美國的貨運貨代法律產生重大變化時,還親自趕回國內,走訪主要客戶,上門提供咨詢服務。去年初,因為反恐造成的安全壓力,美國海關突然推出了24小時艙單預報規則,條款紛繁復雜,要求嚴格,處罰嚴厲,令國內貨代企業猝不及防。當時正值國內非典疫情流行,為了讓國內各合作方盡快了解和熟悉這一規則,掌握操作方法,防止貨物受阻及增加成本。她不顧個人安危,毅然飛回國內,足跡踏遍各大港口城市,向合作單位的領導和業務人員詳細介紹艙單預報的條文細則,演繹操作流程。直到相關人員熟悉了規則,能熟練運作才返回美國。
國內同行對張專心、誠信、細致、周到的服務贊譽有加,張此次到訪揭開了深入廣泛合作的新篇章,老客戶增加了箱量,與一批新客戶達成了合作意向。滿載而歸的張日前打來越洋電話告訴,今年公司的業務量猛增,辦公場所已經擴大了許多,力爭為更多的國內同行提供更加滿意的服務。
管窺國際貨運代理業管理體制
由于貨運代理和船公司(承運人)是不同利益主體的代表者,決定了管理貨代和船代行業的政府部門應該分設。貨運代理代表著貨主的利益,其職責是為貨主選擇最佳的運輸工具和運輸方式,提供訂艙配載服務。它涉及報關、報檢、保險、結算、包裝等諸多領域,貫穿于國際貿易各個環節,起組織、協調作用。
雖然業務涉及到運輸環節,但與運輸經營者的身份有本質區別,兩者不能混為一談。而船公司或承運人代表運輸工具擁有者的利益,如果貨代和承運人合為一體,便會損害貨主的利益,使千家萬戶分散經營的貨主面對承運企業相對集中、帶有部門保護和壟斷色彩的不公正競爭。如果一個船公司(承運人)既是承運人又是貨運代理,一但發生法律糾紛,則其身份是自相矛盾的。因此,不但兩種行業的企業應嚴格分開,而且作為行業的管理部門,也不宜合二為一。
在美國,輪船公司由FMC(Federal Maritime Committee)管理,貨運代理由FMA(Federal Maritime Administration)管理,這說明在美國,輪船公司和貨運代理不是同一部門管理,而是由兩個不同的部門管理。
FMC規定輪船公司不能直接向貨主攬貨,貨主不能向輪船公司訂艙。輪船公司必須通過貨運代理向貨主攬貨,貨主必須通過貨運代理向輪船公司訂艙。這就在政策上保證了貨運代理的生存和發展條件,防止了壟斷和不公平競爭,也使貨主的權益有保障。
在美國,政企是分開的,政府不擁有企業。美國FMC不擁有任何船公司,美國輪船公司不是美國國家所有,美國總統輪船公司不是美國總統所有。
雖然美國的貨運代理歸FMA管,但美國商務部認為,國際貨運代理業務屬于對外貿易的組成部分。美國商務部出版的《出口指南》中“貨運代理”一章指出:國際貨運代理的服務對象是出口商,服務內容主要是:(1)研究進出口國家的進口規章、運輸方法(渠道和方式)、本國出口規章,研究與外貿有關的單證,幫助出口商了解運價、港口費用、特別單證費用和保險費,以及貨運代理的服務費等,以便做出出口報價;(2)對貨物安全到達卸貨港所需的包裝提出要求和改進建議;(3)貨物準備發出前,貨運代理要檢查一下信用證的內容、貨物清單,保證一切就緒無誤;(4)根據貨主的要求選定艙位;(5)貨物到達出口港時代報關,貨物進港區后準備裝船,(6)裝船后,將一切文件交給貨主或代貨主去銀行取款。顯然,國際貨代業務活動與航運的關系少于與對外貿易的關系。
在中國,輪船公司可以直接向貨主讓利攬貨,貨主可以直接向船公司訂艙,并獲折扣。不僅如此,輪船公司還可以經營貨代業務,這種做法不符合國際慣例,不僅使貨代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受到影響,更成為國際貨代市場混亂的根源。在中國,如果貨運代理歸交通部門管理,于是交通部門既管輪船公司又管貨運代理業,則違背了國際慣例,不符合發達國家的做法,也將有礙于非壟斷的、公平競爭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