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兩年內,中國郵政將把旗下的近400家酒店分批出售給國內外投資者,從而徹底退出已經營多年的酒店市場。
作為這次“退房”行動的第一步,3月22日,中國郵政所屬的首批30家酒店資產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交易。郵政方面希望以此吸引更多的投資者,盡快以合適的價格賣出這些總體效益不佳的酒店。
過去的兩年中,郵政曾和多家意向投資者展開了接觸,但沒有達成一筆交易,主要原因是雙方在價格上難以談攏。中國郵政集團公司財務部副總經理、主輔分離改革辦公室副主任任永信對此坦陳:“如果價格太貴了,人家不可能買。但太便宜了我們又不可能賣。”
此次掛牌交易的30家酒店分布在全國17個省(區、市),其中四星級4家、三星級13家、二星級以下13家。這些酒店產權清晰,位置優越,設施齊備,是郵政酒店資產中較為優質的部分。
按照計劃,這30家酒店“靚女先嫁”后,中國郵政將在2008年底前,把其余酒店分批陸續推向市場。
郵政方面沒有公布旗下酒店的資產和收益狀況,不過也不否認這些酒店整體處于虧損狀態。任永信對此解釋說,郵政酒店數量眾多,專業人員缺乏,效益不高,資源優勢難以有效發揮。
和鐵路、民航等行業一樣,在“企業辦社會”和“多元化經營”的年代里,郵政系統投資建設了大量的酒店、賓館、招待所、培訓中心等設施。這些設施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規模較小,主要供郵政內部使用;另一類則投資較大,面向社會提供服務。目前郵政的輔業企業共有1000余家,總資產約200億元,涉及6.8萬名員工,其中酒店占了相當比重。
“酒店等輔業占用了企業很多資源,但不能帶來很好的效益,結果是主業不夠精干,輔業勉強維持。”任永信表示,中國郵政的高層已做出決定,將從酒店領域“盡快退出,不再自營”。
在郵政看來,退出酒店經營一方面能減輕負擔,將回收的資金投入主業,集中精力提高主業尤其是物流、快遞等市場化業務的競爭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發揮酒店等非主業資產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舉例來說,某家酒店我們郵政自己經營能賺1000萬,但是如果交給專業的公司來經營,能盈利3000萬甚至更多。”任永信說。
價格、人員兩大難題
事實上,早在兩年前,郵政就表示了退出酒店的想法,隨后和多家意向投資者展開了接觸,但進展并不順利。
“很多企業是抱著‘撿便宜’的心理來的。”一位參與了郵政主輔分離工作的人士告訴本報,一些咨詢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等中介機構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他們希望以低價買入后倒手賣出,賺取差價,郵政對此很難接受。
“中介公司大多提出以兩到三折的超低價格將郵政酒店全盤接手,我們如果同意,就會違反國家關于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規定。另一方面,這些中介公司很難一下子拿出那么多錢,他們很多時候是在忽悠。”該人士說。
郵政方面也曾接觸過國內外多家旅游和酒店公司,雙方在價格上也難以達成共識。
一位旅游公司的高管告訴本報,郵政曾在2006年向他們提供了一份酒店清單,包括200多家酒店的名稱、位置、資產概況等信息,希望這家公司參與購買。
“這些酒店的狀況參差不齊,我們比較看好一些處于旅游黃金地段的酒店,希望一起打包以較低的價格買下來。但郵政擔心價格過低會有國有資產流失的嫌疑,雙方還沒有深入談判。”該高管說。
據了解,也有一些外資酒店表達了購買意向,但他們更傾向于“挑肥揀瘦”或采用輸出管理的合作方式,不愿拿出真金白銀。
除了價格之外,人員安置也是投資者顧慮的因素,有些投資者擔心在這方面會花費大量的精力和財力。
據中國郵政集團公司財務部副總經理、主輔分離改革辦公室副主任任永信介紹,買方如能安置人員,則將優先獲得酒店購買資格。如果不能安置,郵政將與投資者進行充分協商后找到負責任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