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熙來:中國利用外資政策“不可逆轉”
2007-5-15 1:1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中國利用外資的政策是不可逆轉的。”3月18日,商務部部長薄熙來在第八屆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晚宴上再次重申了中國對外資的歡迎態度。
《企業所得稅法》在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獲得高票通過,再度引發了各界特別是外商投資企業對中國外資政策的疑慮。“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是國內外企業家、學者、專家、國際組織和中國政府官員對話的平臺,薄熙來在此明確做出表態,將給外資企業吃下定心丸。
薄熙來表示,對外開放以來,中國利用外資與年俱增,累計已達7000億美元,這是中國經濟進步的重大表現,中國的經濟界和老百姓均已對此認同。按鄧小平同志的說法,中國對外經濟開放,最少50年到70年不會變,即使是變,也只能變得更加開放。他認為,目前中國吸收外資并不過多,仍需繼續吸收外資,只是要提高質量。2006年,發達國家吸收的外商投資達8000億美元,占全球跨國直接投資的65%以上;其中,美國1773億美元,是吸收外資最多的國家。而同年,中國吸收外資695億美元,約占全球跨國直接投資總額的6%。中國人均吸收外商投資只有53美元,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3,僅占發達國家人均水平的1/12。
針對近期社會熱議的兩稅合一政策,薄熙來認為,中國政府統一所得稅符合WTO的基本原則,有利于建立統一、公平、公正的稅制。雖然一些外商投資企業的所得稅從15%提高到了25%,但新的稅法對于高新技術產業實行15%的稅率;中小微利企業享受20%的優惠稅率;經濟特區和西部地區仍享受稅收優惠;對《企業所得稅法》公布前已批準設立的外商投資企業給予五年的優惠過渡期......所有這些表明,兩稅合一的政策是穩健的,對外商投資企業不會造成很大的沖擊。
越來越多外資并購案件的涌現,外商投資企業并購境內企業的規定出臺,外資并購的政策引發了諸多議論和猜測。對此,薄熙來表示,跨國并購是全球跨國直接投資的一個重要方式,也是有效方式,總的趨勢是要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規范,在規范的環境中發展。外國企業對中國企業的跨國并購總量還很小,去年合同金額僅47億美元,只占我國實際利用外資的2.5%,在裝備制造業領域中只占1.7%。外資并購為我國承接產業轉移和創新利用外資方式帶來了新機遇,有利于我國國有企業的改組改造,盤活資產存量。并購一般不增加土地資源和能源的消耗,而且通過引進先進技術,還可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符合我們的國家利益和產業發展方向。目前世界各國對并購都比較審慎,中國政府也要顧及國家的經濟安全,防止在并購過程中形成產業或行業的壟斷。
對于眾所關注的中國貿易順差問題,薄熙來表示,商務部將主要從三個方面來減少順差。一是擴大進口,為外國商品進入中國提供更多的方便。如把廣州出口商品交易會更名為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二是降低出口增幅。如動態調整加工貿易政策,提高加工貿易的門檻。三是要擴大內需,這是治本之策,要培育和做大國內市場,讓中國市場消化更多國內外企業生產的產品。薄熙來認為,國內市場消費的擴大將大大減少中國出口帶來的壓力。
在服務業開放方面,薄熙來認為,中國服務業認真履行了WTO的承諾。據悉,在WTO注冊的160個服務貿易開放門類里,發達國家為108個,發展中國家是54個,中國開放的服務業門類超過了100個。2006年我國在服務領域設立外商投資企業7129家,實際使用外資147億美元,同比增長25.8%,金融業吸收外資達到64.5億美元。薄熙來表示,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的服務業會更加開放。中國將完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鼓勵外商來華設立物流、金融、運營中心,積極地承接國際服務外包;鼓勵外商到中西部地區開展生產性的服務業;同時,商務部正會同有關部門積極推動服務領域的貿易便利化和投資便利化,推進政策的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