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廣洲就發展中俄經貿關系、擴大相互投資規模、加強能源合作、辦好中國國家展等記者普遍關心的問題發表了看法。
記者:您如何評價中俄經貿關系的現狀?在您看來,該領域還存在哪些尚未解決的突出問題?
于廣洲:近年中俄經貿關系呈現良好發展趨勢:一是貿易規模持續增長。2006年兩國貿易再創新高,達33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4.7%;二是相互投資活躍,規模不斷加大。2006年中國對俄直接投資額為4.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31.5%,截止2006年底,中國對俄羅斯投資項目總數736個,累計投資額達9.35億美元,涉及能源、礦產資源開發、林業、貿易、輕紡、家電、通信、服務等領域。2006年俄羅斯對華協議投資額2.3億美元,主要集中在制造業、建筑、交通運輸等領域;三是各領域經濟技術合作蓬勃發展。能源、核能、高科技、航空航天等一批大型合作項目陸續啟動,交通、通信、口岸等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改善,銀行、保險、信息等服務體系日臻完善,為兩國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四是邊境地方經貿合作日趨活躍。2006年,中俄邊貿額70億美元,同比增長25%,占雙邊貿易額20%以上。兩國毗鄰地區還合作建立工業園區,開展輕紡、家電等日用品的生產,以及現代物流、木材深加工、資源開發、金融服務等多種合作,對帶動本地區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發揮著積極作用。
目前雙邊經貿合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一是雙邊貿易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主要體現在機電產品占比不高,特別是俄羅斯對華機電產品出口規模偏小;二是相互投資規模不大,對雙邊貿易的帶動作用尚不明顯;三是兩國貿易秩序還有待進一步規范;四是雙方大企業參與度不高,合作缺乏大項目支撐。目前,中俄雙方正在采取積極措施,促進上述問題的解決。我相信,在兩國政府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下,兩國經貿合作一定會取得健康、穩定、長期的發展,兩國領導人提出的2010年雙邊貿易達到600—800億美元,2020年中國對俄投資120億美元目標一定能夠順利實現。
記者:您如何評價中俄兩國在投資領域的合作?在雙邊貿易額不斷增長的背景下,兩國間相互投資水平卻一直低迷的原因何在?
于廣洲:相互投資是雙邊經貿合作的重要領域,潛力大,發展快,互補性強。據商務部統計,2006年,經商務部批準和備案的中國在俄投資項目共79個,我對俄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額為4.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31.5%,截至2006年底,中國對俄羅斯投資項目總數736個,累計投資額達9.35億美元,涉及資源開發、貿易、輕紡、家電、通信、服務等領域。俄羅斯對華投資也在逐步擴大。2006年俄羅斯對華投資項目126個,合同投資額2.3億美元,主要集中在制造業、建筑、交通運輸等領域。
除上述領域外,雙方在能源領域,通過購買股權、成立合資公司等形式,積極開展油氣上游開發、原油加工及產品銷售合作;在金融領域,積極在對方設立銀行分支機構;在木材深加工領域,中方在俄哈巴邊區、赤塔州的大型紙漿廠項目正在實施。可以說,兩國投資合作發展迅速,潛力巨大。
與此同時我們也應當看到,兩國投資合作總體水平還不高,規模還不大,對雙邊貿易拉動作用不明顯。這種情況是由客觀因素造成的:一是當前兩國經濟發展均需大量引進外國投資,尚不是資本輸出國;二是兩國均處在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階段,法制法規不夠完善,存在一定投資風險,投資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三是雙方投資促進和保障機制尚不健全,融資、保險、信息等服務水平不高,影響企業投資熱情。
為促進投資合作,兩國政府部門做了大量工作。2006年11月,中俄政府已簽署《投資保護協定》。雙方政府部門間成立了投資合作工作組,并召開了三次會議,促成29個合作項目,中方投資總額31.5億美元,涉及房地產、木材深加工、農業開發、化工等領域,有關項目正在積極落實中。此外,中方還將在俄建立經貿合作區,帶動中國有實力的企業赴俄投資,形成產業集群化發展。我相信,在雙方的積極努力下,兩國領導人提出的到2020年對俄投資120億美元的目標一定能夠順利實現。
記者:您認為落實中國領導人確定的兩國在中國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中的中俄優先合作項目存在哪些現實的前提?
于廣洲:西部大開發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是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確保現代化建設戰略目標順利實現的重大戰略部署,有利于推動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促進地區經濟協調發展。在實施上述戰略的過程中,中方將本著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用好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原則,著力改善投資環境,積極穩妥地引導外資和國內資本參與。我們歡迎俄羅斯有實力的企業以資金、技術、人才等方式投入西部開發和東北老工業基地建設。
東北地區和西部地區與俄羅斯均有著共同邊界,雙方開展合作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據我所知,俄羅斯總統普京也提出了開發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的戰略構想,這為雙方開展經貿合作提供了巨大機遇。我認為,雙方在發展區域經濟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地區的特點和優勢,加強協調配合,積極鼓勵本國企業參與對方國家區域開發建設。中國東北和西部地區有許多工業項目是前蘇聯援建的,俄羅斯企業參與這些企業的更新和改造具有獨特的優勢。我們歡迎俄羅斯企業通過技術轉讓、共同研發、投資合作等方式,積極參與老工業基地的技術改造,進一步擴大兩國在經貿、科技、能源等領域的合作,商務部愿為此提供必要的支持與協助。
記者:俄羅斯正在建立各類經濟特區,以調整經濟結構,促進經濟發展。中國在特區建設方面積累了大量經驗,請問,中俄在俄經濟特區建設領域開展了哪些合作?
于廣洲:2005年,俄羅斯通過《經濟特區法》,啟動建立經濟特區工作,目前首批特區建設已取得積極進展。我認為,這是俄社會經濟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對俄改善投資環境、吸引外資將發揮重要作用,同時為雙邊經貿合作帶來新的機遇。
中國改革開放28年來,在經濟特區建設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俄方對加強雙方在該合作意愿強烈,熱情高漲。商務部十分重視該項合作,并與俄方建立了友好的合作關系。目前,兩國特區合作的主要內容包括:特區建設經驗交流和人員培訓;參與俄特區基礎設施建設;吸引中方企業赴俄特區投資建廠等。一年多來,商務部多次邀請并接待俄經貿部、聯邦特區管理署代表團訪華,考察中國經濟特區,共同舉辦特區合作研討會,開展經驗交流,并發布俄經濟特區招商引資項目。本月上旬,俄聯邦經濟特區管理署米舒斯京署長還將應我部邀請訪華,并考察有關經濟開發區和工業園區。去年3月普京總統訪華期間,商務部與俄特區管理署簽訂了《關于特區合作的諒解備忘錄》,為雙邊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礎。此外,雙方還建立了經濟特區合作小組,去年9月廈門投資貿易洽談會期間召開了第一次會議,確定了下一步合作重點。目前,在雙方積極協助下,中國企業落戶俄經濟特區的第一個生產項目正在順利實施。同時,俄方在特區建設過程中,正在積極借鑒中方經驗,擬在有關特區建立“一個窗口”、“一站式”行政服務模式,提高服務效率和管理水平。我相信,俄羅斯經濟特區的順利建成,必將對俄投資環境改善,為中國企業赴投資創造良好條件。
記者:去年中俄兩國貿易增長速度下降,請問,今年將采取哪些措施來扭轉這個局面?
于廣洲:1999年以來,中俄貿易連續8年保持兩位數增長,貿易額增長5倍,連續實現了三個百億美元的突破。2006年,受到兩國市場供求變化,以及相關政策調整等影響,貿易增幅較2005年有所回落,但仍保持了兩位數增長,增幅達14.7%,與此同時,貿易結構有所改善,機電產品已成為我對俄出口第一大類產品(出口額56億美元,占對俄出口35.4%)。
我認為,目前雙邊貿易出現一些波動是正常現象,應予以客觀、理性地看待。應當說,經過8年快速增長,目前中俄貿易已經進入了結構性調整階段。2004年,兩國領導人提出了2010年雙邊貿易額達到600-800億美元目標,這不僅是貿易額的增長,更需要貿易質量和水平的提高。為確保雙邊貿易又好又快發展,雙方需要采取措施,著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擴大機電產品貿易,改善貿易結構。繼續推動中方企業提高出口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完善售后服務,提高產品競爭力。同時,考慮到目前我自俄進口以能源和原材料產品為主,易受市場供求關系影響而產生波動,要注重擴大自俄機電產品進口,改善進口結構,提高貿易質量。
二、推動兩國大企業開展合作。近年來,中俄兩國致力于產業結構調整和企業重組,產生了大批有競爭力的優秀企業,其中不少已躋身世界500強行列。雙方應廣泛吸引這些大企業參與雙邊經貿合作,鼓勵品牌產品進入對方市場,加強各領域投資和經濟技術合作,發揮大企業在行業、技術、資金和管理等方面優勢,支撐兩國合作持久發展。
三、規范貿易秩序,促進貿易增長方式轉變。中國已是WTO成員,俄羅斯也有望盡快加入,兩國貿易投資環境都在逐步改善,目前一些不規范的經營方式亟待調整。雙方應引導企業適應對方市場和法律的變化,盡快轉變經營方式,規范經營行為,在兩國法律法規框架內尋求合作的長遠發展。
四、進一步加強地區間經貿合作。中俄兩國互為最大鄰國,兩國毗鄰地區間加強經貿合作,對地方社會經濟發展、邊境地區繁榮穩定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中國提出了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等區域發展戰略。俄羅斯也在制訂開發遠東和西伯利亞地區的規劃,這都為邊境地方經貿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機。兩國地方和企業應抓緊機遇,開展務實合作。
總之,目前兩國經濟快速發展,市場容量不斷擴大,消費水平進一步提高,需求日益旺盛,我衷心希望雙方企業加強溝通與交流,積極尋求貿易投資機會,促進中俄經貿合作健康、長期、穩定發展,為實現兩國領導人提出的發展目標做出貢獻。
記者:為擴大中方企業對俄投資規模,降低投資成本,去年中俄商討過有關建立經貿合作區的事宜。請問,現在有何進展?
于廣洲:俄羅斯市場廣闊,吸引中方投資意愿強烈。為進一步擴大對俄投資,中方考慮在俄相關地區建立經貿合作區,組織企業到區內投資建廠,發揮集群效益,降低企業投資成本,帶動我相關產業進入俄市場。這也是借鑒了許多發達國家在中國建設合作區或工業園的做法和經驗。
目前,雙方正在積極探討在俄建立經貿合作區有關問題。合作區將采取“企業為主體,商業化運作模式,政府支持引導”的模式,并已得到俄有關政府部門及相關地方的原則支持。我相信,經貿合作區域的建立將有助于吸引更多中國企業赴俄投資,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提高兩國投資合作水平。
記者:根據中國商務部的預測,近兩年中國經濟對石油的需求將主要依靠進口解決(超過50%)。在此背景下,中國是否有意擴大自俄羅斯的石油進口?將達到多大規模?
于廣洲:中俄能源合作互補性強,是兩國雙邊經貿合作的重點領域。目前,中國是能源進口和消費大國,俄羅斯能源儲量豐富,又是油氣出口大國,雙方開展合作的前景廣闊。目前,兩國原油貿易規模正在逐年擴大。據中國海關統計,2006年,中國自俄進口原油1597萬噸,比2005年增長約25%,占我原油進口總量的11%左右,俄羅斯已成為中國原油進口的重要來源地。
除原油貿易外,雙方還在積極探討加強能源領域的上下游合作,包括共同開發油氣田、開展煉油化工,以及鋪設中俄原油和天然氣管道等。我認為,上述合作符合雙方共同利益,也是中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具體體現,雙方將繼續穩步推進。
記者:在俄羅斯向中國的出口商品中,原材料占據相當大的比重。除石油、天然氣及其他資源性產品外,中國還能從俄羅斯進口哪些商品?
于廣洲:目前中俄貿易快速發展,是兩國優勢互補的體現,也是雙方互利合作的成果。但中方并不滿足于此,我們一貫主張應進一步優化雙邊貿易結構,特別是擴大機電產品、高科技產品比重。
2006年中國進口機電產品達4277億美元,占外貿進口54%,其中俄羅斯機電產品2.5億美元,僅占0.6‰,而俄羅斯外貿出口3020億美元,機電產品占0.8‰,可見機電在兩國外貿中均占比很低,這與兩國經濟實力不相稱,但也說明雙方在此領域尚有很大潛力可挖。
中俄是戰略協作伙伴,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擴大自俄機電產品的進口,認為解決這一問題有利于雙邊貿易長期穩定的健康發展。為此,中國政府正在采取一系列鼓勵性措施引導中方企業進口,為俄機電企業在華推介產品提供各種便利和展示平臺,但中方認為,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一是在于提高俄羅斯機電產品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技術創新能力,增強性價比優勢;二是以投資拉動貿易。中國進口機電產品的70%以上是由外商投資企業進口的,而中俄相互投資僅十幾億美元,投資帶動作用還遠未發揮出來;三是政府要用法律、法規、政策、服務和市場取向引導企業擴大機電出口,要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環境,提供有力的支持。
俄羅斯在機械制造業和高科技等領域有較強的基礎,特別是在電站設備、礦山機械、航空航天、生化技術、新材料、電子元器件、醫療設備等領域,具有較強競爭力。中國是巨大的,開放的,同時也是競爭激烈的市場,我相信,在雙方的努力下,俄機電產品對華出口將不斷增加。歡迎俄羅斯以優質的產品、優惠的價格和優良的服務贏得更多的中國市場。
記者:請您談談中俄邊貿的現狀如何?
于廣洲:中俄兩國互為最大鄰國,兩國邊界問題已徹底解決,4300公里的邊界線已成為和平、友好和合作的紐帶。在中俄經貿關系持續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兩國邊境地方經貿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
一、合作規模迅速擴大,合作形式日益多樣化。自1983年恢復中俄邊貿至今,兩國邊貿額從1000萬美元增長到2006年的70億美元,在雙邊貿易中的比重從1.5%提高到20%以上,兩國毗鄰地區已互為主要貿易伙伴。近年來,雙方經濟技術和投資合作逐步擴大到資源開發、生產加工、工程承包、農業合作等領域,一批大型合作項目陸續啟動,對提高整體合作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二、邊境地方經貿合作平臺建設取得豐碩成果。近年來,兩國有關部門和邊境地區積極舉辦各種大型展會和洽談會,如哈洽會、吉林東北亞博覽會、烏洽會、沈陽制博會等。據中方統計,2006年參加上述活動的俄羅斯客商超過一萬人次。同時,中方也組織各類經貿代表團參加俄遠東和西伯利亞舉辦的活動,如“貝加爾經濟論壇”、“遠東國際經濟會議”、“赤塔國際展覽會”等,為雙方企業合作搭建平臺,大大密切了毗鄰地區經貿往來。
三、合作環境和條件不斷改善。近年來,雙方啟動了一批口岸基礎設施改造工程,并采取延長口岸工作時間等措施,提高過貨能力;12個陸路口岸中方一側設立了邊民互市貿易區,部分已投入運營;開通了兩國邊境省州間多條客、貨航線;邊境地區銀行積極開展邊貿本幣結算業務;邊境郵政部門即將開通特快專遞、電子匯兌等業務;建立了中俄雙語經貿交流的商業網站,并興建和擴容了通信光纜等。兩國邊境地區合作環境的不斷改善,使人員、商品、服務、信息交流更加快捷,貿易和投資更為便利。
目前,雙方正在致力于規范邊貿秩序,改善貿易結構,加強口岸基礎設施建設,擴大相互投資和經濟技術合作,完善邊地貿服務體系等,進一步提高中俄邊境地方經貿合作整體水平。
記者:俄羅斯新近出臺的有關限制外國公民從事零售業的政策法規將對中俄民間貿易產生什么影響?商務部對此有何評價?
于廣洲:2006年以來,俄方加大了打擊“灰色清關”力度,并出臺了一系列加強外籍勞務和移民管理的措施,這些措施在短期內對中俄民貿產生了影響,甚至造成部分傳統日用品貿易的波動。但從長遠來看,俄方這些加強內部管理的措施,將有利于從源頭上遏制“灰色清關”,清理非法勞務和移民,促進兩國貿易秩序的規范,中方對此表示理解。
在俄方采取上述措施后,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與俄方進行了密切溝通和磋商,積極做俄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工作,請俄方在執行相關政策時,考慮到大量華商在俄從事經商活動的現實,并從兩國關系大局出發,避免采取過激行動,保護華商合法權益,提供一定過度期,使民貿問題得以妥善解決。雙方已就此達成原則共識。同時,商務部還請有關省市自治區政府提醒當地在俄企業規避風險,引導其規范經營。
在此,我想再次提醒中國企業,隨著俄方打擊灰色清關、整頓市場秩序力度加大,不規范的經營方式已走到盡頭,希望大家充分認清形勢,以及灰色清關的風險和惡果,認識到規范經營、加快轉變貿易方式的緊迫性,盡快轉變經營方式,規范經營行為,在遵守俄法律法規框架內尋求長遠發展。
記者:今年3月底將在莫斯科舉辦中國國家展,請問在國家年框架內舉辦中國國家展對于兩國經貿合作的發展有何意義?
于廣洲:此次在俄羅斯舉辦的中國國家展不同以往,有三個非常鮮明的特點:一是層次高,規模大,可以說是創歷史之最,共200家參展單位,涵蓋全國31個省區市和港、澳地區,包括商務部在內的6個部委、8個省市區有自己的專門展臺。二是內容豐富,全方位展示中國國家形象,內容涉及了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教育、人民生活、自然風光等各個方面。三是品牌企業廣泛參與,186家參展企業不僅在參展單位中所占比例最高、展覽面積最大,更代表了中國各行業發展的先進水平。
我認為,中國國家展對于展示中國國家形象,推進雙邊經貿合作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國家展通過綜合展區,著力展示中國改革開放、穩定繁榮的形象,增進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與友誼;通過部委展區,深化兩國在科技創新、信息產業、航空航天、船舶、核能、農業、旅游等相關領域的務實合作;通過地方展區,推進兩國地區間相互了解與合作;通過品牌展區,展示中國制造業最高水平,重點展出能源、機械制造、建材、家電、汽車、紡織服裝、家居、農產品等領域的知名品牌和優秀企業;通過服務貿易展區,加強兩國企業在金融、建筑、運輸、軟件開發、零售、電子商務等新興領域的聯系與合作;通過專題活動,擴大兩國機電產品貿易,加強木材深加工合作,促進相互投資,進一步提升雙邊合作質量和水平。 總之,中國國家展將始終貫穿“合作共贏,和諧發展”的宗旨,推動中國優秀的企業和產品進入俄羅斯市場,成為兩國企業加強聯系、擴大全方位合作的大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