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是物流瓶頸制約,一面是糧食能源化挑戰
在大連北良港,碼頭上每天都有成百上千噸玉米裝船,沿渤海、東海一路南下。這個東北糧食物流“龍頭”,如今與200個港口庫、中轉庫、收納庫連接,成為“北糧南運”的主要通道之一。在相隔千里之外的浙江舟山老塘山深水港,從北方過來的運糧船不絕于途。
歷史上,中國糧食供應一直是“南糧北調”格局。據記載,明朝京航大運河從南向北運糧的漕船達9000多艘;清朝每年從南方征收北運的漕糧多達400萬石。
然而,我國“北糧南運”一方面面臨著物流瓶頸的制約,另一面又面臨著糧食能源化的挑戰。
“北糧南運”遭遇物流體系制約
近10年來,我國糧食生產地域重心由南向北、由東向中逐步轉移。目前東北地區已成為主要的粳稻、玉米等商品糧供應地,東北糧食外調量占到全國的60%。
吉林農業大學原校長孫立誠說,當前,制約"北糧南運"的主要矛盾是糧食物流體系的低效率和高成本。
大連保稅區宏潤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金成說,“北糧南運”主要靠鐵路和海運。他通常在內蒙古通遼當地收購玉米,走東北鐵路,經過大連口岸運至福建。綜合各環節費用下來,流通費用占最終銷售總成本的30%。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糧食物流體系建設至少存在三大障礙:一是主產區糧庫的建設水平普遍滯后,許多糧食存儲簡易露天糧囤里。二是散糧配套差,部分資源被閑置。三是鐵路運力緊張,水路潛力開發不足。
吉林省糧食研究所副所長劉笑然表示,當務之急應立足于現有資源的優化與整合,打通東北地區——遼寧港口——東南沿海省市的快速通道。
糧食“能源化”帶來隱憂
在遭遇物流影響的同時,“北糧南運”也遇到另一個困難。
目前,我國玉米日益“能源化”——加工成燃料乙醇。近兩年來,以投資燃料乙醇項目為主,上馬玉米加工廠的熱潮席卷東北主產區。
中國糧食經濟學會會長白美津在一次東北糧食物流會上說,作為玉米大省的吉林,近來新建擴建加工廠10多個,加工能力將達1200萬噸至1500萬噸,而吉林全省的玉米總產約1800萬噸,過兩三年將無玉米可調出。“北糧南運”將無從談起。
“北糧南運”何去何從?
一些專家提出,由于國內糧食生產成本不斷增加,“北糧南運”成本居高不下,我國糧食流通可考慮“北出(口)南進(口)”的策略。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萬寶瑞對此提出不同看法。他認為,目前國際市場大米的貿易量每年在275億公斤左右,其中粳稻所占比例不到10%,而這幾年東北每年調出的水稻在150億公斤以上。南方要通過國際市場替代東北稻米,不僅總量難以滿足,品種結構也難以保障。
萬寶瑞說,目前美國用玉米轉化燃料乙醇已超過出口量,導致未來幾年美國玉米出口量將大幅減少。而美國玉米出口占全球玉米貿易量的50%,國際糧源減少,使我國依靠進口保持糧食供求平衡的風險增加,“南進”策略將會落空。
有關專家提出,“十一五”期間,我國糧食流通“北糧南運”格局仍將延續。
基于此,萬寶瑞認為,實現我國糧食供求平衡始終要立足國內資源,國際市場只能作為我國年際間和品種間糧食貿易的調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