嬗變:從傳統貨運到現代物流
2007-7-5 18:2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西方發達國家和先進地區共同印證了一個事實:無論未來城市經濟依托哪一項支柱產業,想要撬動產業崛起,必須先打造起一個服務于企業的現代物流“支點”。
因為在資源全球配置的今天,企業時刻置身于產、供、銷國際市場大鏈條中。想取勝,就要遵循一個類似的原則:誰能靈活掌握原料、產品間的“輸”與“送”,做到流速快,成本低,誰就能搶到市場先機,贏得最大效益。
現代物流業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而其本身作為一項支柱產業,已越來越成為支撐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臺州,也正在經歷這樣一次迫在眉睫的經濟嬗變:從傳統貨運業走向現代物流業。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臺州與長三角周邊城市交通便捷,物流營運環境通暢,經濟活動頻繁,有著發展物流企業的地理交通優勢和產業支撐,完全可以成為長三角物流的密集區域。但就目前來說,臺州的物流企業還處于萌芽和起步階段,盡管專業化物流服務需求已初露端倪,但大多層次較低。
臺州,離真正意義上的現代物流業還有相當的距離……
興衰,兩個市場變遷的啟示
6月29日下午5點多,烈日兇猛。路橋永躍聯托運市場里,稀稀落落停著幾輛貨車。顯然,與以往的車水馬龍相比,這里顯得冷清了很多。
49歲的羅永福正坐在自己的辦公室里,抽著煙,望著窗外正在卸貨的貨車發呆。再過些天,這個市場將要關閉,他也就要搬離。
羅永福只是這個市場里33家經營戶的其中一個,他經營的是廣州專線的貨物托運生意。
“剛搬進來時,生意可好了。這個市場一直很紅火,但是近年來卻是不一樣咯,市場太小太擁擠,白天貨車都很難進出,經營模式也太不規范了,總之是已經沒法適應客戶的要求。”羅永福一邊嘆氣一邊對記者說。
1998年,路橋永躍聯托運市場建成,這也是臺州第一個聯托運市場。成立不久,羅永福就搬進了市場,并親眼看著它從興盛走向衰落,直至關門。雖然對這個市場有著很深的感情,但他表示還是支持搬遷。
“政府在南山村新建了一個市場,有60多畝,相信搬進去以后,生意一定會更好。”對于將來,羅永福充滿了信心。
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這是事物發展的規律。由于受到交通、消防等因素的制約,永躍聯托運市場已不能適應路橋經濟的發展,由此漸漸退出了曾經輝煌的舞臺。
與此相反,一些全新的、能適應臺州經濟發展的貨運市場已陸續開始登上新的歷史舞臺。
僅去年,路橋就新建了兩家物流中心。其中位于104國道馬鋪轉盤西側的路橋聯托運物流中心占地85畝,總建筑面積達20000平方米,是目前臺州各項設施較為齊備的物流中心。
而就在一年多前,那里還只是一片廢棄的荒地,雜草叢生。一年后,記者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三四百輛運往全國各地的貨車有的整齊地停著,有的正在裝貨,繁忙有序……
記者眼前的這個中心已成為華東地區最大平臺式物流配載中心之一,擁有物流商鋪162間,現已引進物流企業68家,日吞吐量高達近1萬噸;餐飲、住宿、維修、保險、安檢、商務、娛樂等配套設施也在逐步完善。
佳捷物流公司經理張明原先在臺州并沒有公司駐地,而是在廣東設立物流站點,路橋只是原來的一個卸貨點。去年得知路橋要建立現代化的物流中心時,他敏銳地預感到臺州物流業發展的新曙光,急忙回路橋也設立了站點。
“我們是去年7月定下來,10月份開始經營的,原先只有4間店面,但幾個月來這邊的物流業務量每天有四五百噸,超出我們原先的估計,現在我們又擴增了2間店面。”張明面對公司從營業之初到現在業務量增加近十倍的形勢,十分慶幸自己當初選擇了這個物流中心。
路橋中國裝飾城“朝輝五金”的章師傅,幾乎每天都要開著小貨車幫公司托運貨物。他碰到記者時,高興地說:“自從這個物流中心建成之后,市場交易更加便利,物流企業集中選擇性就強,市場的良性競爭使得貨主們更加舒心、放心。”
“在搬到物流中心之前,路橋貨運市場容量沒那么大,軟硬件條件都跟不上,適應不了市場再發展的需要。新市場的使用讓我們抓住了優先發展的時機。”路橋聯托運物流中心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巖大介紹說,“現在除了澳門、臺灣等少數地區,全國各地的市場專線我們這里都有,輻射地區也從原先的省內擴展至江蘇、上海、福建、山東、湖南等地,交易額也在大幅攀升。”
站在新的起點,朱巖大覺得臺州物流業還有更大的潛力可以挖掘。“還不夠大,很多企業都要求增加店面經營,我們現在最缺的就是土地”。目前,他們正在醞釀擴建中心二期,發展與市場配套的包裝、配送等業務。
一個由興轉衰,一個從無到興,作為臺州物流業發展的兩個縮影,這兩大市場的變遷,似乎折射著一座城市物流業的嬗變,解答的也是同一個命題:臺州物流業發展大有可為。
發展,遭遇“短腿”之痛
臺州物流業正蓄勢待發。
“通過利用先進信息技術和物流裝備,整合傳統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環節,實現物流運作一體化、信息化和高效率”,這是目前臺州貨運業企望達到的嬗變,即現代物流。
“物流業是現代服務業中的一塊高地,它是連接生產和消費的中間環節,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打個比方,平時我們經常去大賣場買東西,大賣場其實就是一個物流終端,它的背后是一個專業化,網絡化的配送體系。”臺州市經濟學會秘書長、臺州學院經貿管理學院副院長王呈斌這樣向記者解釋。
無疑,對于資源和產品“兩頭在外”的臺州來說,發展現代物流業更是消除資源和商品大進大出之弊的最佳途徑,也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催化劑。但另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與周邊城市相比,臺州的物流業還停留在簡單的傳統貨運時期,差距較大。
“臺州現有交通系統、制造業地位與物流業發展現狀極不相稱。”市發改委有關人士表示,物流業一直是臺州三產發展的“短腿”,這對今后經濟發展是不利的。
臺州工業制造業門類齊全,產品結構日趨合理,發展勢頭穩健。然而,臺州的物流業明顯滯后于工業經濟的發展。
去年,臺州物流界有識人士曾組織專門的考察團前往義烏等地取經。
也正是這次義烏之行,讓他們大吃一驚,從兩個城市的對比中,他們看到了臺州物流的“短板”,也為臺州物流業的發展作出了更深的思考和探索。
2006年3月2日,《南方周末》發表了《義烏奇跡解密》一文,文中對義烏聯托貨運業對義烏經濟發展的巨大作用作了深度剖析和典型解讀,引起業界強烈反響。
“在物流業上,義烏確實要比我們臺州先進多了。”曾參與義烏考察的一位權威人士這樣告訴記者,“義烏經濟發展這么快,很大程度上就是有先進物流業的支撐。”
義烏聯托運市場擁有150畝的江東貨運市場、23畝的賓王貨運中心、15畝的大陳聯托運、450畝的義烏國際物流中心等多個大型物流場站,倉儲規劃面積達3000多畝。擁有托運處230多家、外來貨源卸貨點140多家,聯托運線點190多條,鐵路聯托運點24家,鐵路行包專列5趟,貨運線路輻射全國除臺灣省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區的250多個大中城市。通過公路直達、鐵路運輸形式出運的貨物已突破150萬噸/年。
“我們臺州兩個物流中心面積加起來也只有100多畝,而且土地也是租用的,倉儲規劃則根本還沒有。”臺州市公路運輸管理處貨運管理科長滕竹夫告訴記者。滕竹夫從事貨運管理3年,對臺州物流業了如指掌。
“差距不僅在規模上,更在服務設施上。”滕竹夫繼續分析:“義烏國際物流中心內設一關三檢、集裝箱堆場、倉儲、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停車場等功能,是浙江中西部地區功能最全、規模最大的國際物流中心。他們可以異地報關、檢驗檢疫,而我們臺州則還要運到上海報關,很不方便。”
據他了解,去年臺州78萬噸標準集裝箱的貨物,經過本地海門港報關的卻只有3萬多噸。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臺州與長三角周邊城市交通便捷,物流營運環境通暢,經濟活動頻繁,有著發展物流企業的地理交通優勢和產業支撐,完全可以成為長三角物流的密集區域。但就目前來說,臺州的物流企業還處于萌芽和起步階段,盡管專業化物流服務需求已初露端倪,但大多層次較低。
低層次主要表現在這幾個方面:僅僅提供簡單的服務,沒有提供增值服務;均為被動服務,少有達到主動上門服務;物資物流實行的是人工控制,缺乏有效的信息管理;無統一的服務標準;基本側重于點到點或線到線服務;單一的環節的管理,缺乏整體性、系統性管理。
因此,臺州離真正意義上的現代物流業還有些距離。很多臺州本地的大型生產企業寧可“舍近求遠”,把物流服務交給上海、杭州的專業物流企業打理。
嬗變,亟需破解瓶頸
“短腿”之痛的背后,有著多種原因。業內人士認為,臺州要實現從傳統貨運業向現代物流業的嬗變,亟需破解下面這些難題。
“相對而言,臺州的鐵路、機場、港口、信息系統建設仍顯滯后,基礎設施的相互配套情況也不甚理想,特別是港口建設方面,由于同時面臨上海、寧波、溫州等港口的強大競爭壓力,臺州港的發展面臨嚴峻挑戰。”臺州市港航管理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負責人坦言。
在他看來,基礎設施不能適應現代物流的發展要求就是其中一個問題。
目前,我市物流設施的規劃建設與現代物流業的發展要求總體上存在較大差距,實質性的建設工作開展還比較少。物流信息化水平還不高,企業內部的物流信息管理和技術手段總體比較落后,公共物流信息交換平臺也缺乏總體規劃。
臺州市公路運輸管理處貨運科長滕竹夫則認為物流管理體制尚未理順是個大難題。“政府還沒有形成合力。”
他解釋說,物流活動滲透到經濟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運輸、倉儲、裝卸、包裝、配送、通關、檢驗等作業和經營活動分屬于不同部門審批和管理;物流使用的各項資源如公路、鐵路、航空、海運及倉儲等分別由不同部門管轄。
由于缺少一個宏觀的管理協調機構,缺乏及時有效的領導、扶持、協調,容易造成條塊分割,給物流能力整合和物流資源優化配置帶來障礙。
此外,目前,臺州市尚未制定專門規劃和政策來規范引導現代物流業的發展,相關法規體系尚不健全,缺乏市場準入與退出限制,因而現代物流企業在工商注冊、經營范圍、適用稅率、簽訂合同、提供服務時往往無法可依,影響了物流業的發展。
問題同樣存在于行業內部。
“我們曾高薪招聘物流行業的人才,但現在還未找到合適的。”路橋聯托運物流中心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巖大曾一度為“招賢納才”而煩惱。
對此,他深有感觸:“目前臺州工商企業和物流企業對物流專業人才的需求很強烈,但是太少了,從事這一行的基本上都是非專業的。專業人才匱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臺州現代物流的發展。”
此外,臺州現代物流業的供求關系尚未完全形成。不管是生產企業還是從事物流服務的企業,真正自覺運用現代物流技術的企業還是少數,多數企業缺乏足夠的認識和實踐。對于物流資源的合理利用,無論是在認識方面,還是在組織框架、運作方式等方面,還不適應現代物流市場發展的要求。
治亂,引臺州物流走上正道
傳統物流業曾經為臺州經濟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物流業整體處于“低、小、散”“諸侯割據”的紛亂狀態,特別是在物流組織、倉儲、信息管理等方面比較薄弱,與現代物流業的標準還有較大的差距。
臺州物流業迫切需要走上正道。
從去年開始,由市政府牽頭,交通、公安、工商、地稅、經委等“五局一委”聯合發布整治貨運市場的通告,一場以“貨運管理年”為主題的聲勢浩大的治亂行動在全市打響。商貿物流業繁榮的路橋便首當其沖。
“以前,我們路橋城區聯托運企業有400多家,主要分布在章洋小區和機電五金市場旁的居民區,嚴重影響當地居民的正常生活。有些企業甚至在大道邊亂搭亂建,更影響了市容市貌。”臺州市路橋運管所一位姓林的負責人告訴記者。
由于貨物運輸可能半夜裝卸貨,受影響的居民意見紛紛。運輸的車輛還占用人行道裝卸貨,毀壞了一些綠化帶,并經常造成交通阻塞。
去年,路橋對聯托運市場進行了大規模整治,檢查范圍覆蓋全區所有聯托運站點及貨運代理、貨運疏散、貨運信息站點,對56家無證經營戶進行了取締。同時,設立了兩個貨運有形站場,對存在占道經營、擾民經營等違規經營站點必須按要求進入兩站場經營。目前,共有90多家站點辦理了相關經營許可手續,統一移入兩個場內經營。
這次“平亂”的重點還有嚴重影響貨運市場秩序的外掛車輛市場。
臺州是全省出了名的外掛車重災區。據了解,全市有近5萬家企業從事貨運行業,擁有車輛57329輛,9萬多噸位。而外掛車卻有7000多輛,竟占5萬多噸位。
“外掛車太多,導致本地貨運市場形不成規模,影響了貨運產業優化升級。”臺州市公路運輸管理處貨運科長滕竹夫分析說,外掛車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由于外掛車經營成本低,造成了低價、惡性的不公平競爭,破壞了正常市場經濟秩序。
通過“鐵拳”整治和推行有關優惠政策,截至去年12月,全市共查獲違法違章貨車6355輛,共有370輛外掛車回流,有3521輛外省營運貨車在臺州辦理了駐點登記手續。
“今年還將進行大力整治,為臺州物流業的健康發展做好保障。”滕竹夫說,這些,正不斷引導著臺州傳統貨運業向先進物流業嬗變。
展望,物流業必將迎來戰略機遇期
“一個成熟的市場必然產生一個成熟的物流市場,這是被市場經濟證明了的經濟規律。隨著臺州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進,物流業必將迎來一個大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建設現代物流基地呼應了臺州的發展需求。”臺州市公路運輸管理處處長陳明富這樣告訴記者。
專業市場的發展迫切需要完善的現代物流業配套。因此在今年“兩會”上,發展現代物流業也成為一個重要議題。
為此,我市還專門出臺了《臺州市現代物流發展規劃》,提出“落實建設‘繁榮、高效、文明的區域性中心城市,既適宜創業發展、又適宜居住生活的山水型生態城市’的臺州市城市功能定位,依托臺州區位、產業和機制優勢,積極發展現代物流產業,科學構建臺州現代物流體系,把臺州建設成為‘長三角’南翼重要的區域性物流樞紐”的總體目標。
記者在這份《規劃》上看到,全市將新建16個物流中心。其中路橋將著力建設兩大物流區塊。位于螺洋的臺州市物流基地依托甬臺溫鐵路,總面積2490.93畝。其中物流基地1943.09畝,連接杭甬線、滬杭線、浙贛線及即將動工的溫福線,主要承擔臺州對外中長距離貨物運輸和甬臺溫地區間貨物交流運輸;位于金清的濱海工業城物流中心位于新擬建的臺州新機場附近,通過公路航空轉換,依托濱海工業城,完善多層次、多類型的現代物流綜合體系。
目前,一些縣市區和企業已積極行動起來,開展了現代物流的研究和實踐。路橋依托小商品市場的發展和聯托運的優勢,完成了路橋物流產業發展規劃研究報告;市交通部門已完成了臺州市貨運信息中心的發展規劃;椒江區在編制完成三山港區現代物流中心概念性規劃的基礎上,啟動了部分項目建設。
這些是臺州先進物流業發展的希望所在。
有關專家認為,要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還要進一步打破目前臺州傳統工商業分割,聯托運市場各自為戰的狀況。對現有工業及商業批發、倉儲、通訊、交通運輸等企業的物流資源進行有效整合,打造現代物流的快車道,通過聯合、重組、建立戰略聯盟等形式,發展具有倉儲、運輸、配送、整理、信息、網絡、食宿、管理于一體的集成化、全過程服務功能的大型第三方物流企業。
“只有做到聯托運開發總公司、小商品市場、小商品經營戶和本地制造企業各方多贏的局面,才能實現從貨運業向現代化物流業的轉變,而一個更有活力、更有效率和效益的現代化物流體系必將更加有力的推動整個臺州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臺州市經濟學會秘書長、臺州學院經貿管理學院副院長王呈斌說。
他認為,臺州物流體系必將從傳統的貨物運輸體系向現代物流體系轉變,后者將包括運輸合理化、倉儲自動化、包裝標準化、裝卸機械化、加工配送一體化、信息管理網絡化等一系列現代化技術手段和管理手段。但如何更好的、更順利的將這些先進技術、標準和理念融入到臺州的物流體系中來,這還是一個需要探索的課題。
在記者采訪中,多位專家對臺州物流業“問診把脈”,對今后的發展提出了各自的建議和意見:
落實好各級政府出臺的發展物流業的一系列優惠政策,讓企業真正享受到政策中的實惠。同時,從臺州的實際出發,要制定好與物流發展相關的土地政策、稅收政策、市場準入政策和金融政策等。為物流企業創造一個開放、公平、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促進臺州物流業的健康發展。
必須推進物流市場管理體系的建設。明確政府在物流市場管理中的職能,切實加強政府對現代物流市場的宏觀管理。建立政府統一領導和指揮的跨地區、跨部門的現代物流工作協調委員會。
制定物流業標準化。臺州的物流行業的發展還處于一個混沌的階段,許多“物流企業”大多都由“運輸車隊,倉庫經營公司或者聯運機構”等轉變或者改名而來,在功能上還比較單一,一般只具備單一的運輸功能或者倉儲功能。因此,制定全市統一的物流企業標準化服務已迫在眉睫。
造就一支結構合理的人才隊伍。針對臺州專業物流人才缺乏這一現實,各級政府和各企業應該大力培養專業的物流人才隊伍。加強人才引進和培養,搶占物流人才制高點,建立一套強有力的現代物流業發展人才支撐體系。如引進物流人才,優化物流人才結構;廣泛開展崗位培訓;抓好物流人才的基礎教育,大力發展物流專業高等教育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