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快構建大流通商貿體系
2007-8-13 16:2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商品大容量的流轉,直接關系到市場交易的深度和廣度,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流通力的重要標志。商品流量不大,或者說能夠使得商品充分流動的大流通體系沒有建立起來,將成為擴大再生產的瓶頸,同時也制約著現代分銷體系的建立和先進流通方式的推廣。所以,要以戰略眼光,以建設上海國際貿易中心的戰略目標,加快上海商貿大流通框架體系的建設和發展
●大流通商品體系的建立是一個系統工程,如果全面鋪開,平分用力則難以短期見效。所以,應該尋找一個抓手,這個抓手就是在吸收了當前全國發展到高級形態的專業市場的基礎上,運用現代理念、信息技術,吸納世界先進經驗,依據上海特點而創立的一種全新大流通模式,這就是通過打造一系列專業化國際化現代化信息化的大型展貿交易平臺,在上海建立起溝通海內外的各種商品和物資的集散基地
●上海正在加快形成以服務經濟為主體的新型產業結構。就服務經濟內部而言,也有個結構優化升級和增長方式轉型的問題。上海商貿流通業的發展目標應是緊緊抓住2010年世博會召開的大好機遇,按照樞紐型、功能性、網絡化的發展原則和連通世界、服務全國的指導思想,努力構建一個融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人才流、技術流為一體的大商貿大批發流通體系
習近平同志近日指出,要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更高階段的要求,大力發展現代流通,建立以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在產業鏈中占據高端位置,提高城市國際競爭力;要以海納百川的氣度,在積極發展現代流通中不斷提高上海的集聚、輻射能力,增強城市綜合服務功能。
上海正在加快形成以服務經濟為主體的新型產業結構,就服務經濟內部而言,也有個結構優化升級和增長方式轉型的問題。服務經濟的重要領域商貿流通業,多年來零售迅猛發展、批發萎縮不前的狀況的確應盡快改變了。上海商貿流通業的發展目標應是緊緊抓住2010年世博會召開的大好機遇,按照樞紐型、功能性、網絡化的發展原則和連通世界、服務全國的指導思想,努力構建一個融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人才流、技術流為一體的大商貿大批發流通體系。
上海商貿流通領域的改革開放,在全國起步最早。但上海要建成國際貿易中心,光有發達的零售業還不夠,必須發展大貿易、大流通、大批發、大采購,實現商品大容量、大跨度、國際化的流轉。
商品大容量的流轉,直接關系到市場交易的深度和廣度,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流通力的重要標志。商品流量不大,或者說能夠使得商品充分流動的大流通體系沒有建立起來,將直接影響工廠產品的及時流出并擴大銷路,成為擴大再生產的瓶頸,同時也制約著現代分銷體系的建立和先進流通方式的推廣,從而在根本上影響人民群眾的生活需求和社會經濟的良性發展。所以,要以戰略眼光,以建設上海國際貿易中心的戰略目標,加快上海商貿大流通框架體系的建設和發展。
大流通商品體系的建立是一個系統工程,包括重組批發業、培育大批發企業、推進品牌代理和分銷系統、提升專業市場、建設配送中心、促進會展業、發展電子商務等等,但很顯然,如果全面鋪開,平分用力則難以短期見效。所以,應該尋找一個抓手,這個抓手就是在吸收了當前全國發展到高級形態的專業市場的基礎上,運用現代理念、信息技術,吸納世界先進經驗,依據上海特點而創立的一種全新大流通模式,這就是通過打造一系列專業化國際化現代化信息化的大型展貿交易平臺,在上海建立起溝通海內外的各種商品和物資的集散基地。
這種展貿平臺是以國際化海港、空港口岸為依托,以展示、博覽為先導,以設計、研發、品牌培育為后盾,以現代物流為基礎,以信息科技管理為手段,以批量采購、會展銷售、出樣接單、現場交易、廠家直銷、加工貿易、電子商務、電話郵購、拍賣交易等為主要經營方式,以生活商貿綜合服務為配套,多功能、全方位、高品質、強輻射的國際商品物資流通大平臺。
這種全新的業態模式不是海市蜃樓,它有客觀需求和催生的條件,它是市場經營方式從低級到高級的自然選擇,是一種高層次的交易市場,是分散的小批量的商品流通向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現代化、大貿易、大流通的必然轉化,是適應全球資源整合,發展國際貿易,服務于跨國采購的戰略需要。
這種新穎業態將商貿經濟中各種業態的長處聚合在一起,我們可以從社會經濟生活中分散地看到這種業態經營模式中的所有痕跡。它將會展、博覽演化為常年展示,將“樓宇經濟”在更大的供需平臺上進行集納,將設計研發力量匯聚到一起,將電子商務引入實體市場,將產供銷融為一體,將拍賣、直銷中心、導購中心等新穎方式與傳統市場形態進行銜接,將商流、物流、信息流進行聚合,以及多種經營方式的組合:出租出售經營和自營的結合、有形市場和無形市場的結合、現貨和期貨的結合、主體功能和服務配套的結合等等。大家知道,現代經濟的一個最重要的贏利點便發生在資源的優化整合上,因此,這種展貿平臺將是一個多功能的組合經營體。
這種完全成型的展貿平臺,國內目前還沒有。做得比較好并在功能上運營方式上比較成功的要算義烏小商品城,它數十年的經營效應以及不斷提升的營銷理念和拓展的流通規模,將其推上了全球小商品集散中心的龍頭地位。在國外,亞特蘭大的美國商城是這種展貿平臺的楷模。這座擁有85萬平方米的大型市場成功運作了50年,在此貿易的零售商遍布美國所有州和全世界72個國家,通過信息化網絡化所建立的商城會員客戶達到32萬個,致力于建立“買家資源”的業務員滲透到世界各地,每年貿易額高達1000億美元,別看平時冷冷清清,可到了展貿期間,商家云集,人流如潮。這樣的展貿秀每年舉辦17場,涉及禮品、家具和衣飾等。美國商城已經成為許多國際性大公司的重要窗口,成為全美最成功的市場。
大型展貿平臺可以和跨國采購中心相結合。中國正在成為世界制造大國,跨國公司設在上海的采購機構從2002年的70家發展到目前的300多家,采購總額從20億美元上升到500億美元。大型展貿平臺和政府采購中心相互融合,意味著最佳的資源優勢組合,意味著大型展貿平臺樹起了一面旗幟,而政府跨國采購中心也可以找到一個堅實的載體。兩者的成功合作,將為上海順利搭建跨國采購中心、構筑商業大流通體系、建設國際貿易中心產生深遠的影響。
(作者為上海社會科學院商業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