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港口物流經濟 增強綜合競爭力
2007-8-3 10:4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發展港口物流經濟 增強綜合競爭力
肇慶力爭到2011年全市港口吞吐量達1500萬噸
書記訪談
肇慶市委書記覃衛東:
肇慶全面啟動港口物流發展戰略
“今年2月,省委書記張德江對肇慶下一步工作做出重要指示,要求:“要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西江河道整治,進一步發揮西江黃金水道的優勢,促進經濟加快發展。”
在剛結束的加快發展港口物流經濟工作座談會上,肇慶市順應珠三角經濟形勢發展的需要,依托自身的獨特區位優勢和產業基礎,全面啟動港口物流業發展戰略受到與會者的高度評價。昨日,筆者就肇慶發展港口物流業問題采訪了肇慶市委書記覃衛東。
發展港口物流業是加強珠三角航道網建設重要一環
筆者:肇慶市著力發展港口物流經濟是基于什么考慮?
覃衛東:肇慶市東接廣佛經濟圈,西連大西南,在泛珠三角區域中處于“咽喉”地位。擁有水流量居全國江河第二位的西江,作為珠江水系的主干流,貫穿肇慶全境,屬于全國內河高等級航道網“一縱兩橫兩網”中的“一橫”,是兩廣水上交通大動脈,也是“泛珠三角”經濟圈溝通東盟自由貿易區的一個重要出海通道。
2004年,省委書記張德江、省長黃華華與原交通部部長張春賢專程視察了西江和珠江航道,決定由廣東省和交通部共同投資25億元,用5至8年時間,整治西江主干航線,改善珠三角航道網,為廣東打造世界級制造業中心提供大運量的交通支撐,為促進廣東區域協調發展和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創造更好的條件。2004年10月,省政府印發了《廣東省內河航運發展規劃》。因此,我們加快發展港口物流經濟是進一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的再動員、再部署,發揮西江黃金水道優勢,加速肇慶經濟發展的具體行動。
港口物流經濟成為肇慶實現經濟騰飛的助推器
筆者:發展港口物流經濟對當地經濟發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覃衛東:加快發展港口物流經濟,是實現我市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近4年,肇慶市地方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3.4%,增幅排全省前列。近4年實際利用外資累計超過24億美元,年均增長43%,經濟發展后勁進一步增強。去年我市港口貨物吞吐量達593萬噸,比2003年增長74%,其中港口集裝箱吞吐量達229萬噸,比2003年增長3.3倍。海關關稅收入從2003年的1.79億上升到去年10億。此外,近年來落戶肇慶的亞洲鋁業城、即將落戶的信義玻璃等大型加工業企業,其原材料和產品的運輸,對港口物流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加快發展港口物流經濟,不但是我市加速工業、城市、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也是實現我市經濟加快發展的客觀要求。尤其是我市中心板塊和東南板塊的端州、鼎湖、高要、四會等地和高新區,集中了全市近80%經濟總量,經濟發展迅猛,而港口資源又十分豐富,陸路交通便捷,大力推進港口物流經濟發展,將有力促進“四大經濟”良性互動,加快發展。近年來,肇慶港口物流經濟年均增長達20.3%,表明加快發展港口物流經濟是肇慶加快發展的一個正確選擇、必然選擇。
2011年港口年吞吐量達1500萬噸
筆者:肇慶加快推進港口物流業建設有何具體措施?
覃衛東:首先要抓好規劃。同時,積極引進有實力的港口建設戰略投資者、港口物流運營企業,加快港口設施建設。我們將加快推進肇慶新港建設,爭取年內實現首期投產。積極支持珠江船務公司,加快大旺港建設和對高要港的改造,大力支持祈福集團建設金利港;大力引進戰略投資者參與馬房港擴建改造。力爭到2011年高要港、金利港、馬房港、大旺港的年吞吐能力分別達到200萬噸。進一步抓好散貨碼頭建設,加強港口碼頭建設管理。
堅持以港興園、以園帶港,走港區園互動發展之路。港口建設的陸路交通要與現有工業園區和工業集聚基地相銜接,既促進工業園區和工業集聚基地的發展,也使工業園區和工業集聚基地的貨運支撐港口吞吐。在主要港口和鐵路站場附近規劃建設物流園。著力構筑以內河、鐵路、公路等多式聯運的大交通、大物流發展格局。瞄準珠三角核心區與西南省區的生產、生活資料和進出口貨物的貿易往來,積極發展倉儲、加工、包裝、配送等物流業務,規劃建設一批物流配套設施和專業市場。
力爭到2011年,全市港口年吞吐量達1500萬噸,年均增長20%,其中集裝箱年吞吐量達100萬個以上,年均增長25%;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下降2-3個百分點,第三方港口物流占物流市場比重比2006年翻一番;建設3-5個重點物流園區,打造一批工業產業基地。
港區園聯動
助高新區提速
面對加快發展港口物流經濟的新形勢,肇慶高新區再次站到了領跑線上,利用自身的發展優勢,通過實施港區園聯動發展,打造廣闊的市場前景,引領肇慶港口物流經濟快速發展。
肇慶高新區一向重視發展港口物流經濟,并將發展港口物流經濟作為加快推進高新區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力求做到配套肇慶市及周邊地區物流發展的需要,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運作效率,使高新區成為連接大西南和珠三角重要物流的集散地。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通過實施港區園聯動發展,高新區的企業貨運生成量及運輸量將呈現出跳躍式增長。據悉,2006年高新區貨運集裝箱生成量為1.5萬個標準箱,預計2010年將達到6萬個,2015年將達到15萬個。
高新區規劃1000畝港口物流產業發展園區,目前已引進了肇慶高新區進出境貨運車輛檢查場、大旺口岸碼頭以及集裝箱運輸拖車隊3大項目。其中,車檢場及碼頭由香港上市公司——珠江船務發展公司所投資,目前正在進行申報建設的肇慶高新區進出境貨運車輛檢查場,規劃占地面積200畝,設計最大檢驗能力為每年16萬TEU,項目計劃總投資11468萬元,該項目已于今年1月經肇慶市政府批準立項;擬在臨江工業小區的物流基地內申報建設的大旺口岸碼頭,占地面積約200畝,計劃總投資21304萬元,建設2個規模為500DWT(噸級)件貨泊位,4個500DWT多用途泊位,集裝箱設計年通過能力約為11萬TEU,件雜貨設計年通過能力約為63萬噸,總長360米,該項目也已于今年3月經肇慶市發改局批準立項。
港口物流凸顯肇慶后發優勢
肇慶各大港口建設近期全面啟動,其中,肇慶新港計劃將于今年年底開始簡易投產,為內河貨物提供綜合性物流服務。目前,肇慶新港的建設工程進展順利,碼頭土建部分竣工,水工主體工程也已完成了95%左右;祈福集團斥資6000萬美元投資高要金利港,日前已經與高要市有關部門簽約;其他新一輪擴建正在規劃中。
三榕港:肇慶規模和影響力最大的港口
肇慶港下轄三榕港區和新港港區兩個港區,其中三榕港港區是目前肇慶市規模和影響力最大的物流港口,同時也是全國28個最主要的內河港口之一。近兩年來,福加德公司加大了對三榕港的投入,港口的通過能力大幅度提升,年貨物吞吐量達到了200萬噸,年集裝箱吞吐量20萬TEU,港區還擁有近10萬平方米的堆場、1.5萬平方米的倉庫以及各種港口機械設備設施100多套,最大起重能力達到45噸。
三榕港未來的發展方向將會沿著精品型和專業化發展。在未來的三到五年內,三榕港的貨物年吞吐量將達到300萬噸,其中集裝箱年吞吐量將達到30萬TEU。
新港:讓肇慶港成為大西南地區貨物中轉港口首選
肇慶新港是肇慶港的重要組成部分,位于肇慶市鼎湖區廣利的西江左岸。該項目于1994年經廣東省計委批準立項,2003年正式開工建設。新港建成后將在珠江流域和沿海港口開展江海直達和內河運輸業務,通過沿海運輸直達長江水系。
肇慶新港岸線總長約2000米,碼頭前沿航道水深約11至13米,是“黃金水道”不可多得的天然深水良港。港口規劃建設十個5000噸級江海直達泊位,兩個1000噸級泊位。全部建成后年集裝箱吞吐量達到50萬標準箱,吞吐量超過了1000萬噸,同時在港區后方將規劃建設臨港工業區、臨港物流園、保稅物流園區,實現區、港、園聯動發展。
四會馬房港:未來年通航能力達800萬噸
馬房港區面積8萬平方米,堆場面積4萬平方米,占岸線2000米,共有泊位7個,2006年貨物吞吐量為200萬噸,集裝箱吞吐量為6萬個標箱。是肇慶基礎條件好、規模大的重要港口之一。
為進一步擴大港區規模,規劃在口岸集裝箱碼頭對岸新建一個規模更大的綜合型碼頭,形成一個港口,兩個作業區。綜合碼頭計劃總投資2億元,建設7個泊位,年吞吐量400萬噸,使整個馬房港年通航能力突破800萬噸;規劃堆場占地面積110萬平方米;建設臨港工業區,實現港區互動,促進港區一體化。
高要金利港:吞吐量5年內達500萬噸
高要市金利港位于西江中下游金利鎮河段西岸,距廣肇高速公路金利出入口3公里。項目所處河段河面寬闊,岸線順直,水深條件好,水陸交通便利。按照規劃,金利港碼頭用地面積250畝,倉儲用地320畝,總投資6000萬美元,設計年吞吐量為投產后2年內達到200萬噸、5年內達到500萬噸。碼頭前沿線設置在-6米水深線處,常年可靠泊3000噸船舶,岸線長度為440米,從北往南依次布置1000噸泊位5個,3000噸集裝箱泊位1個。
專家視點
中國交通協會常務副會長王德榮:
物流業就是投資環境
中國交通協會常務副會長、國際物流與運輸學會院士王德榮認為,肇慶臨江近海,地處沿海與內陸的交通要沖,是沿海發達地區通往西南各省的重要交通樞紐。肇慶擁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交通優勢,發展臨江經濟和近海經濟應該是未來肇慶經濟發展的重點,肇慶發展港口物流經濟的決策是明智之舉。肇慶的后發優勢開始迸發出來,在未來5至10年內,肇慶必可實現跨越發展。
肇慶應發展臨江近海經濟和港口物流經濟
王德榮認為,世界各國的經濟全球化正在加快發展,為適應世界經濟的發展潮流,我國部分地區也加緊了與經濟全球化的對接,大力發展近海經濟。從經濟全球化的角度來考慮,肇慶發展臨江、近海經濟就是與國家的近海經濟對接,與經濟全球化對接,是順應全球經濟發展的需要;肇慶要實現跨越發展,第一步必須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第二步就要放眼國際經濟,從經濟全球化的視野進行產業定位。珠三角產業轉移完成后,肇慶也將面臨土地緊張、勞動力價格上漲、資源環境壓力增大等問題。屆時,肇慶的產業結構和產業選擇將自然而然的面向臨江、近海經濟的方向選擇產業。因此,從產業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考慮,肇慶也應該大力發展臨江、近海經濟和港口物流經濟。
鼓勵生產和流通企業物流外包
王德榮認為,肇慶只有發展臨江、近海經濟,和全國接軌,與世界同步,不斷完善交通基礎設施和物流服務,切實改善投資環境,才能實現與全國乃至國際的一流物流公司接軌,真正成為支撐肇慶經濟發展的最好保障。
就如何發展肇慶的港口物流經濟,王德榮提出了三點建議。第一,鼓勵生產和流通企業要實行物流外包,優化生產企業的資本結構和資金流結構,降低物流成本,促進生產企業和物流企業同步發展;第二,建立完善的物流系統。首先建設好交通基礎設施系統——物流運輸基礎;其次建設好物流的運作基礎系統——物流園;最后就是建設好信息基礎系統;第三,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政府應該從戰略的高度出發,根據形勢切實制定好的政策措施,加快物流業發展,增強區域競爭力,改善肇慶地區的投資環境。
3000噸級海輪可直達肇慶
隨著國家對土地使用的嚴格控制和公路運輸“治超”力度的進一步加大,廣大投資者越來越看好港口物流和港區園建設的發展前景。為了充分發揮內河優勢,打造西江經濟走廊,肇慶市提出了“加快肇慶航道建設步伐,促進港口物流經濟發展”的發展大計。
區位優勢凸顯,水陸交通四通八達
肇慶東接廣佛經濟圈,西連大西南腹地,地處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咽喉”要道,擁有發揮肇慶在泛珠三角區域經濟合作中“東引西連”和“龍頸”部位的區位優勢。321國道、324省道,廣肇、二廣高速公路和三茂鐵路,以及素有“黃金水道”之稱的西江貫通全市,再加上毗鄰的廣州白云國際機場,構成了肇慶水、陸、空立體交通網絡,交通便利,四通八達。
加快發展肇慶港口物流經濟,離不開對肇慶轄區內航道的建設,而完善的港口配套設施則是發揮西江優良通航條件的重要載體。據悉,該市境內現有通航河流41條,航道里程1225公里,主要由西江、北江支流綏江、賀江組成的江河水網。目前,肇慶轄區內的主要港口為分布在西江沿岸的肇慶港、德慶港、封開港、悅城港、祿步港、金利港、高要港和分布在綏江、北江的懷集港、四會港、馬房港、大旺港。全市現有一、二類口岸5個,大小碼頭153個,其中公用碼頭130個,業主專用碼頭23個,規劃岸線總長28.3公里,已利用岸線總長約17041米。全市現有碼頭最大靠泊能力為1500噸,倉庫總面積2.5萬平方米,堆場面積17萬多平方米,客運站面積3275平方米,裝卸機械52臺,裝卸機械最大起吊能力達50噸。其中,以肇慶港的國家二類口岸三榕港和正在建設中的肇慶新港為最。
3000噸級船舶近期通航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肇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西江航道的開發利用及整治問題,繼2005年出資1700萬元資金打造全省第一條國家級“文明樣板航道”后,2007年西江航道的通航條件更是得到顯著的改善。
筆者日前從肇慶市交通局獲悉,西江下游(肇慶~虎跳門)3000噸級航道整治工程已基本完工,經有關部門驗收后將于近期正式通航3000噸級船舶。屆時,3000噸級海輪可直達肇慶,形成江海直達。此外,總投資達3.57億元,被譽為我省“十一五”內河航道建設重點工程項目之一的西江中游“界首~肇慶”航道整治工程,也將計劃于2007年年底開始實施,歷時3年,完工后肇慶西江航道可全面通航內河2000噸級普通貨船、內河2000噸級一頂一船隊及1000噸級港澳線船舶。
本版撰文
謝 輝 鄭 君 林熙淳 吳志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