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達國家如何推動物流產業發展
2007-9-12 14:5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現代物流業已成為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性產業之一,物流業的發展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縱觀發達國家的物流產業政策和運作實踐,政府在推動物流業發展過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一、協調政府管理職能,為物流業發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環境
在美國和日本,政府早在20世紀60年代末就分別制定了協調政府物流管理職能的一系列政策、法規。如美國政府1977年制定的《航空規制緩和法》;日本政府早在1966年,就制定了《流通業務城市街道整備法》。在歐洲國家,良好制度的環境形成來自兩個層次的努力:一是歐盟在促進歐洲統一市場形成的過程中制定和大力推行的統一貿易政策、運輸政策、關稅政策、貨幣政策等,極大地促進了貨物在全歐洲范圍內自由流動,這是歐洲物流產業得以快速發展的最重要的制度基礎;二是歐洲各國政府積極地為本國物流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的制度環境。例如,荷蘭政府運輸部對分散的按不同運輸方式管理的政府職能進行調整,按照貨運管理司和客運管理司,并將按不同方式管理的基礎設施投資職能全部集中在基礎設施投資與管理司,便于政府按照物流發展的要求制定相應的運輸管理和基礎設施投資政策。
二、打破壟斷,少政府干預,創造充分競爭的市場環境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歐美各國政府開始實施一些打破壟斷、放松管制的政策措施,對促進各國物流產業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例如,在運輸領域,英國鐵路方面的私有化改革;意大利等國對運輸價格管理的放松;荷蘭、德國等對承運人資格管制的減少等,都直接推動了歐洲運輸業自由市場的形成,為各類運輸企業、第三方物流企業選擇多種運輸方式和以運輸為基礎的物流延伸服務提供了條件。美國政府在1977年出臺了《航空規制緩和法》,由此拉開了規制緩和序幕,加速了航空產業的競爭,從而對貨運和運輸業產生了巨大影響。1980年美國政府又通過《汽車運輸法案》和《鐵路法案》,運輸公司可以決定運輸和服務;1984年《海運法案》的通過,運輸市場已全面實現了自由化。時至今日,美國在包裹速遞業務方面,不僅促成了全面市場化競爭格局的出現,并且培育出如聯邦快遞、聯合包裹等諸多超一流的物流公司。
三、加強基礎設施的投入,為物流產業健康發展提供了運行平臺
面對物流產業的發展和物流業運作方式的一系列革命性變化,歐美各國和日本政府都制定了不同以往的物流基礎設施發展政策。例如,美國政府1991年通過了《陸路多式聯運效率法》,計劃在6年中投資1510億美元改善公路和大宗貨物運輸的設施系統,旨在形成美國參與全球競爭的一種高效經濟環境良好的基礎,并以經濟的方式運輸顧客和貨物。日本政府則一直比較重視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完善。早在1965年,日本政府就在《中期五年經濟計劃》中就強調要實現物流現代化,并把進行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政府的首要工作來抓。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起,日本政府就開始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高速道路網、港口設施、流通聚集地等各種基礎設施建設。歐洲各國則努力促進對大型貨物樞紐、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的公共配送中心等新型物流基礎設施建設與發展。其主要政策措施:一是加強規劃,如德國1980年制定了在全國建設40個物流中心的規劃,目前已完成并投人使用了20個;二是政府給予土地使用方面的便利和優惠,并投入一定的前期開發資金。如意大利隆巴蒂地區政府即采用上述措施支持米蘭周邊各物流中心的發展;三是給予投資和經營方面的間接支持。例如,荷蘭政府通過國際配送協會對荷蘭建立歐洲配送中心的企業給予選址、規劃、經營方面的指導,并給予一定比例的資金支持或貸款貼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