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鋼產量驚現同比負增長鋼鐵業警惕“被動過冬”
2008-10-10 1:52: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李榮
經過連續近10周的鋼價深度盤跌,國內鋼材市場已是“一片寒意”。近期又有幾個行業信息讓市場普遍關注:今年8月份當月,國內生鐵和鋼材產量出現近年來罕見的月同比負增長;首鋼、河北鋼鐵、山東鋼鐵等4家主流鋼廠傳出減產20%的消息;今年前8個月,“非重點”鋼企的生鐵產量同比出現下降,這被視作部分小鋼廠“被迫退出”的苗頭。
寶鋼集團董事長徐樂江在寶鋼學術年會上道出明確的判斷,中國鋼鐵業高速增長期已過,行業拐點顯現。一些業內人士認為,鋼鐵業“過冬”不可避免,但應警惕“被動過冬”。
高增長與負增長
中國鋼鐵業進入21世紀之后,連續6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長,年粗鋼產量迅速突破4億噸大關,直逼5億噸的新紀錄。
但到了2008年年初,就有不少業內分析人士認為,中國鋼產量的增速將會明顯減緩。當時的理由是持續高漲的鐵礦石、焦炭等原燃料價格成本將抑制國內鋼鐵產能的釋放。到了下半年,鋼鐵下游需求減弱的勢頭開始形成,鋼價持續下滑。“成本+需求”雙向擠壓鋼鐵業盈利空間的認識逐步在業內形成。
據“鋼之家”等國內知名鋼鐵資訊機構的最新分析,國內鋼鐵產能高速釋放的進程已開始出現逆轉。今年以來,國內鋼鐵生產增速大幅下降。前8個月國內累計產粗鋼、生鐵和鋼材增幅均同比大幅回落。8月份當月,粗鋼產量同比增幅僅為1.3%;而生鐵和鋼材產量同比負增長1.5%和負增長0.2%,同比增幅分別回落12.3、17.4和23.9個百分點。這在近10年來的國內鋼鐵業運行中是十分罕見的。從目前的走勢分析,鋼鐵產能釋放受抑的狀況將會持續。
限產減產:能否“保價”
根據記者對市場近幾個月的跟蹤觀察,鋼廠訂單不足、庫存增加的現象正在蔓延。面對不斷增加的廠內庫存,不少鋼廠只能不斷回調出廠價格,并向經銷商推出 “保值銷售”等各色各樣的優惠措施。一些以生產螺紋鋼等建筑鋼材為主的小規模鋼廠基本“賺不到錢”,停產減產是其不得不為之的無奈選擇。
近日,又傳出河北鋼鐵、首鋼、山東鋼鐵等國內大型鋼鐵企業主動限產,控制產能的消息。據悉,上述鋼廠將采取積極措施應對市場變化,近期根據各自情況控制產能,限產幅度估計在20%左右。同時進一步降低原燃料采購價格,消化庫存,控制進廠節奏;強化鋼廠及經銷商銷售行為的約束,實行以銷定產,適時適當調整產品結構及資源流向,避免地域間價格的無序競爭。市場人士估計,國內主要鋼廠主動靈活利用設備檢修時機進行限產的情況,將會越來越多。
無論是被動停產減產,還是主動限產,客觀上都是對市場供求的一種調整。減產限產是否能夠穩住不斷下跌的鋼價?目前市場上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認為,市場急速下跌之后會有一個回穩過程,鋼鐵資源總量的調整會在其中扮演積極的角色,幫助市場挺過目前的“恐慌期”。也有人士認為,此次鋼鐵業“入冬”,還不知道“冷多久、冷多深”,整個行業面臨的將是一次較為劇烈的深度調整,不是單純的“限產”能夠解決問題的。
從節后的市場實際走勢看,鋼價還難以止跌。6日是國慶長假之后的第一個交易日,國內主要鋼材市場的價格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國內28個城市熱軋板卷和螺紋鋼等品種的主流價格每噸分別比節前下跌了54元和77元。7日,上海市場建筑鋼材價格跌幅再度擴大。從“我的鋼鐵”資訊機構節前對鋼廠和經銷商的一次抽樣調查來看,55%以上的受訪者持悲觀態度,認為鋼價跌勢不會改變。
被動調整可能“很受傷”
由于鋼鐵業處于宏觀經濟的 “中間地帶”,上受資源價格影響,下受終端制造產業需求的制約,一旦遭遇深度調整,極易陷于被動地位。一些業內人士發出警示,鋼鐵業如果陷入被動調整,可能會“很受傷”。
寶鋼集團董事長徐樂江近期在寶鋼學術年會上態度鮮明地表示,中國鋼鐵行業高速增長時期已經過去。面對市場需求下滑、鋼廠贏利風險增加、行業拐點開始顯現的局面,鋼鐵企業應該主動唱響深化發展的“主旋律”。
他說,國內鋼鐵企業應該主動選擇“以規模為基礎、以技術為內涵”的發展新模式。對于鋼鐵制造這樣的傳統流程性行業,規模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全球鋼鐵行業的發展軌跡充分表明,通過規模的發展,不斷做大企業,可以從根本上應對宏觀經濟周期性變化和市場劇烈波動調整帶來的巨大影響,減少由于規模分散發展帶來的弊端。
當前,新一輪鋼鐵業并購熱潮已經展開,并且深刻地影響著世界鋼鐵行業的競爭格局,國內鋼鐵企業應克服粗放型發展帶來的弊端,提高集中度,提升競爭實力,真正走上兼并重組之路。
他同時強調,規模做大并不是追求單純的產能擴張,做大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做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內涵最終體現在技術能力上。一個沒有規模優勢的鋼鐵企業很難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長久生存和不斷發展,一個沒有技術優勢的鋼鐵企業更不可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笑到最后”。
國內鋼企必須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擺在突出位置,不斷創新工藝技術、裝備技術、環保技術,不斷優化產品結構,搶占技術發展和贏利能力的制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