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貿易政策調整平衡木
2008-10-24 1:2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一次性上調了3486項商品的出口退稅后,加工貿易政策是否調整,已成為外貿救市政策走向的新風向標。
本報記者獲悉,出口退稅調整之后,商務部已經開始研究加工貿易限制類目錄的調整。但相比較10月21日上調了大部分去年下調的輕紡產品出口退稅率的力度,促進加工貿易轉移升級的大政策將在多大程度上進行調整,將是一場類似平衡木上的試驗。
來自地方的部分意見是,“出口退稅下調的時候,將這些行業列入限制類目錄;現在出口退稅上調,也應該把輕紡產品從加工貿易限制類目錄中去掉。”10月23日,中國加工貿易第一大省廣東省外經貿廳的一名官員向本報記者道出了他們的真切想法。
解鈴還需系鈴人。2007年6月,中國政府為了縮小貿易順差,一次性取消了533種“兩高一資”商品的出口退稅率,降低了2268項“容易引起貿易摩擦”產品的出口退稅率。隨后,將被取消出口退稅的產品,列入加工貿易禁止類目錄,即取消加工貿易進口保稅;將降低出口退稅的產品列入加工貿易限制類目錄,實行臺帳保證金“半實轉”。列入限制類目錄的產品主要集中在紡織、輕工領域。
本報記者獲悉,廣東省在此問題上已經向中央提出了類似看法,希望中央政府在下一波政策調整中,能夠考慮這些建議。
紡織80億資金松綁
在輕紡行業中,最受臺帳保證金政策困擾的,是中國東部沿海大量進口美國棉花,然后制成面料出口的紡織企業。
目前中國棉花進口實行滑準稅率,只有配額內的進口棉花才只征收1%關稅。即便如此,如果一家企業進口了100萬美元的棉花,按照加工貿易政策要求,它必須向海關指定帳戶存入相當于1%關稅加17%增值稅的一半的臺帳保證金,即9萬美元,只有等到出口核銷之后,這筆保證金才會被退回。
中國第一紡織網測算說,2008年上半年中國紡織服裝加工貿易進口總額67.51億美元,即大約繳納了6.23億美元的臺帳保證金。按照1美元兌換6.8元人民幣計算,大概相當于42.4億人民幣。以此計算,如若不松綁此政策,紡織業今年繳納的臺帳保證金達到80億左右。
按照進貨、接單、生產周期的不同,企業此項資金被凍結的時間從數月到半年不等。一位參加過中國紡織工業協會調研的官員表示,如魏橋等大型紡織企業,在介紹情況時,都重點提到了臺帳保證金擠占大量資金、導致企業資金鏈非常緊張的問題。
對此,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在給有關政府部門的政策建議中,明確提出,希望重新調整加工貿易限制類目錄,將紡織行業去掉。
而中國紡織進出口商會也在上交商務部的政策建議中寫道:“取消加工貿易實轉,為企業緊張的資金鏈松綁。”
除紡織外,按照財政部、稅務總局通知上調出口退稅的商品中,目前在加工貿易限制類目錄中的,還涉及家具、玩具等多個行業。
加工貿易政策爭議
“如果調整了出口退稅政策不同時放松加工貿易,就會造成對加工貿易政策企業的不公平,”前述廣東官員表示,“加工貿易企業的國內增值部分,實行的是和一般貿易企業一樣的出口退稅政策。在中國宏觀局勢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對于加工貿易政策也應該有靈活的態度。”
廣東是中國加工貿易第一大省。加工貿易政策調整對于廣東至關重要。據廣東省外經貿廳公布的數據,今年1-8月,廣東加工貿易進口1706.8億美元,占全省出口總額的54%,占全國加工貿易出口總額的38.4%。但是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只有12.34%,不但低于廣東全省13.46%的出口增速,也遠遠低于全國平均22.4%的出口增速。
從全國來看,加工貿易政策去年的調整可謂立竿見影,影響大于出口退稅調整:1-8月,全國加工貿易出口增速16.2%,遠遠低于一般貿易26.5%的增速。
前述主管官員表示,盡管商務部已經開始研究加工貿易限制類目錄,但是政府推動加工貿易轉移升級的決心不會改變。此前兩年中,商務部一直實施一項旨在推動東部沿海加工貿易企業向中西部轉移的計劃。
但是在政府部門和學界,對于加工貿易的政策走向一直存在劇烈爭議。一位東部沿海省份外經貿廳主管官員表示,由于加工貿易“大進大出”的特點,物流為企業首要考慮條件,因此很難向中西部轉移。
而另外一種意見認為,加工貿易除了解決就業之外,附加值、對財政收入的貢獻、對國內技術轉移都相當有限,以前由于監管不到位和政策支持扭曲,導致加工貿易占據中國出口半壁江山,徒增順差。在調整外貿結構的過程中,應該逐步加強對加工貿易的規范化管理。
前述廣東省外經貿官員表示,由于出口退稅上調政策剛剛發布,所以預計如果加工貿易目錄重新修訂,需要一定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