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物流業如何應對物流市場國際化競爭
2008-10-3 1:1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隨著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物流產業作為國民經濟中一個新興的服務部門,正在全球范圍內迅速發展。在國際上,物流產業被認為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動脈和基礎產業,其發展程度成為衡量一國現代化程度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從我國目前經濟發展來看,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單純依賴商流賺取利潤的機會愈來愈少。因此,企業逐漸將目光轉向素有“第三利潤源”之稱的物流。紛紛投資興建不同類型的流通中心、物流中心或者配送中心,想以此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一、我國物流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近年來,隨著買方市場的形成,企業對物流領域中存在的“第三利潤源”開始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優化企業內部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成為目前多數國內企業最為強烈的愿望和要求。中國物流業也同國民經濟其他部門一樣有了較大發展,逐步形成了以市場調節為主的運行機制;加強了對交通、通訊等物流基礎設施的投資;與物流相關的交通運輸、信息通訊、倉儲、包裝和配送等各行業都有較快的發展。
1、物流基礎設施的能力大大提高,國際物流量快速增長
經過多年發展,目前我國已經在交通運輸、倉儲設施、信息通訊、貨物包裝與搬運等物流基礎設施和裝備方面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為物流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質基礎。目前絕大部分生產資料已通過市場解決,物資流通市場主體向多元化發展。過去從事物資流通的企業已經脫離了計劃體制的束縛,大步走向市場經濟的海洋,初步形成一支社會化、專業化的產業隊伍,并建立了以中心城市為依托的城鄉一體的流通網絡。網絡規模居世界第2位。數字數據網總容量達到46萬個端口, 已具備提供現階段國民經濟信息化所需要的通信能力。1997年,全國各類消費品市場總數已達87000個,其中批發市場14000多個。作為流通領域的新型營銷方式連鎖商業和配送服務正在興起,全國已有連鎖公司1000多家,連鎖經營網點達15000個。物資配送試點企業已擴大到40多個城市。
改革開放促進了中國國際經濟交往的不斷發展,對外貿易快速增長,1997年全年進出口總值3250億美元,居世界第10位。代表中國國際物流發展規模的海上國際集裝箱運輸量在近幾年平均以兩位數的速度快速增長,沿海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在1997年首次突破千萬TEU,達到1076萬TEU。以沿海主要港口為中心的國際集裝箱多式聯運網絡初步形成。
2、物流質量有所提高,物流效率有待改善
物流質量主要由物流時間、物流費用和物流效率來衡量。中國物流業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物流質量總體水平比較低。據有關資料介紹,工業生產中物流所占用時間幾乎為整個生產過程的90%。在貨物運輸中, 中國現行運輸管理體制也制約了不同運輸方式之間的高效銜接, 一定程度上也減緩了物流速度。在國民經濟各部門中,運輸費用在生產費用中因各部門產品對運輸的依賴程度不同,其所占比重也不同。根據1992年國家投入產出表,運輸郵電費用在農業生產總費用中占3.29%,在工業生產總費用中占7.15%,在建筑業中占8.63%, 在商業飲食業中占14.98%,在其他服務部門中占7.8%。如果從物流業總體費用考慮,關資料顯示,物流費用占商品總成本的比重,從帳面反映已超過40%。
在總體上分析計算物流效率是一個十分困難的問題。社會經濟活動中的物流過程非常復雜,物流活動的不同內容和形式,必須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分析物流效率。這是我們用物流相關行業的成本費用總和與GDP的比值來評價物流總體效率.根據1992年全國第三產業普查資料,把交通運輸、倉儲、代理和批發等行業的成本費用之和與1992年國民生產總值進行比較,大約占比重為15.47%。如果考慮其他相關流通環節的費用和流通過程中的物流損失,全社會物流費用支出約占當年國民生產總值的20%以上。
3、物流產業發展正在引起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
目前深圳、北京、天津、上海、廣州、山東等地政府極為重視本地區物流產業發展,并已開始著手研究和制定地區物流發展的規劃和有關促進政策。其中,深圳市已明確將物流產業作為支持深圳市二十一世紀經濟發展的三大支柱產業之一,并初步制定了物流產業發展的策略;北京市就物流產業發展所需要的物流設施系統進行了比較全面的研究和規劃;天津市也根據其城市功能定位和物流經濟發展的需要正在積極研究制定天津現代物流發展綱要。中央政府有關部,如國家經貿委、國家計委、交通部、外經貿部等,也從不同角度關注著我國物流產業的發展,并積極地研究促進物流產業發展的有關政策。
4、物流管理體制改革尚需進一步深化
長期的計劃經濟體制使我國的物流行業發展滯后。在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過程中,由于傳統觀念的影響,管理體制的改革落后于經濟體制的改革。到目前為止,中國物流業仍然是分散的或者稱多元的管理方式,涉及到鐵道部、交通部、民航局、國內貿易局、外經貿部、能源部、農業部等專業部和國家計委、經貿委等綜合部門。由于體制沒有理順,各部門之間分工又有交叉,造成了物流行業管理中存在的條塊分割、部門分割、重復建設等種種問題。
二、我國物流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中國物流業經過近些年的加速發展,已經具備了相當規模,但是從現階段看,由于我國剛剛告別短缺經濟,人均收入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相當大的差距,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有待不斷規范和完善,傳統觀念和計劃經濟條件下形成的傳統模式還難免會對現代物流產生一定的阻礙,從總體上還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物流效益不高、與國際先進水平尚有很大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1. 物流產業發展仍然面臨著較大的市場需求約束
受傳統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我國相當多企業仍然保留著“大而全”、“小而全”的經營組織方式,從原材料采購到產品銷售過程中的一系列物流活動主要依靠企業內部組織的自我服務完成。全國來看,現代物流只是在少數發達地區和先進企業中得到了重視和發展。在廣大中西部地區和邊遠省份,現代意義上的物流還未真正起步。即使是在經濟發達的東部沿海地區,物流的社會化、市場化程度也還很低。據測算,目前我國企業的自有物流占整個市場規模的60~70%左右,這種以自我服務為主的物流活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延遲了工企業對高效率的專業化、社會化物流服務需求的產生和發展,這也是當前制約中國物流產業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瓶頸。
2. 專業化物流服務的方式還很有限,物流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盡管我國物流業近幾年有了較快發展,但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物流企業數量少、規模小,服務意識和服務質量也不盡如人意。首先,服務方式和手段比較原始和單一。目前多數從事物流服務的企業只能簡單地提供運輸(送貨)和倉儲服務,而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務、庫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物流增值服務方面,尤其在物流方案設計以及全程物流服務等更高層次的物流服務方面還沒有全面展開。其次,物流企業組織規模較小,缺乏必要的競爭實力。除少數企業以外,大多數物流企業技術裝備和管理手段仍比較落后,服務網絡和信息系統不健全,大大影響了物流服務的準確性與及時性。目前從事物流服務的企業,包括傳統的運輸和儲運等流通企業和新型的專業化物流企業,規模和實力都還比較小,網絡化的經營組織尚未形成。再次,物流企業經營管理水平較低,物流服務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多數從事物流服務的企業缺乏必要的服務規范和內部管理規程,經營管理粗放,很難提供規范化的物流服務,服務質量較低。更重要的是,企業缺乏通曉現代物流運作和物流管理的復合型專業人才,員工素質不高,服務意識不足,缺少市場開拓的主動權。
3. 物流管理不統一,阻礙了全國性綜合物流體系的建立。
現代物流的發展,要求打破傳統的行業與區域限制,建立一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大市場。但是由于目前我國現代物流業剛剛起步,因此物流市場管理與行業管理還沒有理順,國家經貿委、交通部、鐵道部、外經貿部、內貿局等各承擔了一部分物流管理職能。從各地看,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地方保護主義依然存在。因此,我國物流發展呈現出明顯部門化、區域化特征,工業、商業、物資、交通等各自為政,都在上項目、搶市場,相互間協調性差,造成了資源浪費。這種局面也造成了企業物流活動很難達到必須的經濟規模和預期的投資回報,致使規模小、實力弱,增長乏力。
4.發展現代物流的法制環境尚未完善
在多頭管理、分段管理的體制下,受部門、地方利益牽制,現行政策法規數量雖多,但相互之間有矛盾且難以協調一致。發展現代物流業所需的產業政策和產業規劃尚未出臺,而我國現有與物流有關的法律法規多是部門性、區域性規章,往往帶有部門或地區保護的色彩。物流市場的進入與退出、競爭規則基本上無統一法律法規可循,對社會性的物流服務缺乏有效的外部約束,致使不正當競爭難以避免。由于缺乏對物流企業的正確認識和合理界定,在工商部門的企業注冊目錄中至今沒有物流企業的一席之地;物流企業的設立還要受到種種限制,手續繁瑣,專業物流組織策劃企業的法律地位尚未得到法律承認等等,限制了第三方物流業的進一步發展。
5.物流研究相對落后和物流專業人才短缺,是物流產業發展的巨大障礙
相比較而言,我國在物流研究和教育方面還非常落后,從事物流研究的大學和專業研究機構還很少,企業層面的研究和投入更微乎其微。物流教育水平不高主要表現在缺乏規范的物流人才培育途徑。在高等院校中開設物流專業課程的大學僅有10所左右,僅占中國全部高等院校的百分之一;與物流相關的大學本科教育雖有開展,但尚未得到國家教育主管部門的認可,研究生教育剛剛開始起步;物流職業教育則更加貧乏,企業的短期培訓仍然是目前物流培訓的主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