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漢,向全國物流中心挺進
2008-10-9 0:1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武漢新出爐的32項“兩型社會”建設改革試驗中,將打造國家級物流基地,建設統一開放、公平競爭、規范有序的現代物流發展體制和政策環境,列為其中一項重要的專項改革。搶抓歷史良機,充分挖掘區位優勢,九省通衢的大武漢,正邁向空前的物流繁盛期。
從未經歷的繁盛期
“現在是本地物流業從未經歷的繁盛期。”日前,武漢市政府一位官員這樣描述武漢物流業的最新狀況。
> 去年以來,國內外很多知名物流企業相繼進駐武漢。嗅覺靈敏的丹麥馬士基、日本伊藤忠、美國普洛斯等國際物流“大腕”,中遠、中外運等國內物流“老大”,紛紛在漢開辦分公司,其中不少將此地作為中國大陸的物流分撥中心。
在城市的東北部,即將出爐的武漢新港規劃,包含多個物流項目,無論是陽邏集裝箱轉運中心二期工程、華中鋼材物流中心,還是陽邏煤炭配送中心、國家稻米交易中心,個個都是投資十幾億的龍頭項目。
在西南部,九州通公司成長迅猛,已經進入全國醫藥物流企業前3名;捷富凱、日通、車城等企業,在工業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購、產品配送上,成為沌口開發區汽車制造企業不可缺少的物流伙伴。
在西北部,高橋物流保稅園第二期工程已經動工,將為180畝物流園提供年檢、公路口岸作業等服務。最早起步的吳家山、舵落口等物流企業集聚地,零擔物流正做得風聲水起。
在公路物流上,8月中旬,長航集團旗下深圳長航公司,完成了對長航武漢汽車物流有限公司股權收購,將該集團所有滾裝資產集于一身,并引進招商局物流集團、東風車城物流公司作為戰略投資者,意在打造滾裝運輸的“巨艦”。
航空物流方面,9月中旬,武漢友和道通航空公司將正式開通全貨機運輸航線。不久的將來,武漢還將陸續開通至歐洲、印度、中東、中亞等國家和地區的國際貨運航線。武漢黃陂區正規劃的臨空經濟開發區,已經向人們展示了航空物流的光明前景。
三大優勢構筑全國樞紐
本地物流業內人士曾這樣評價:若論物流的技術水平,武漢可能不行,但若論市場規模與潛力,武漢完全可以進入全國前列。
有數字為證。2007年,武漢市物流總額約為7952億元,同比增長25.82%;貨運總量達到2.26億噸,高于歷史最高水平。2006年前,武漢市沒有一家4A級物流企業,到今年7月,全市已有5家4A級、6家3A級物流企業。
制造業的最新發展,為武漢物流邁向全國樞紐提供了產業基礎。國際三大汽車知名品牌入主武漢,西門子、阿爾斯通等世界500強前來合資建廠,武鋼、武船等“大佬”不斷擴張,80萬噸乙烯工程動工。9月4日,武重、武鍋、中國長動共同組建武漢重工集團,目標直指千億元的裝備制造業集群。這些,都昭示著武漢驚人的物流規模。
除與生俱來的區位優勢外,近年國家、省及武漢市在水、鐵、公、空交通領域的全方位投資建設,為武漢創造了特有的物流通道優勢。
以鐵路和航空為例。老京廣線將來專司貨運,預測貨運量將超過2億噸。與之配套的亞洲最大鐵路編組站,武漢北編組站,預計將在年內完工,112條貨運編組道,每天最多可處理3萬輛貨車。
今年9月,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新貨站啟用,年吞吐量增至32萬噸。目前,第三航站樓正在作整體規劃,有望在2012年投入使用。屆時,天河機場將成為中國內陸最大的航空基地。
地理、產業和通道,決定了武漢肯定會成為全國物流樞紐之一。
打造樞紐信息平臺
當政府著手打造物流的基礎設施和產業基礎時,作為市場主力的企業,正謀劃著武漢成為物流樞紐的另一項因素。
10年前,中國基建集團在陽邏投資建設了集裝箱轉運中心,10年后,他們再投資建設華中國際商貿物流園。園區總規劃用地354.85公頃,由加工倉儲配送、中心商務、市場交易、保稅物流等5大功能區組成,核心部分,是與浙江傳化物流基地公司合作建設的大型信息化專業物流運行平臺。
該項目負責人介紹,融合了集疏、加工、信息處理等功能為一體的物流園,在3-5年后將形成投資總量2.6億美元的國際商貿物流產業板塊。“它不僅是武漢的物流平臺,也將成為武漢城市圈乃至中國中部的物流服務平臺。”
華融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呂忠也有這樣的打算。今年7月29日,由該公司投資17億元建設的華中國際鋼鐵物流基地,在陽邏開發區奠基動工。基地規劃占地80萬平方米,由商務中心區、商貿交易區、倉儲區、加工區、配送中心區等6個功能區組成。
園區的核心部分是電子交易平臺。它可以為入駐會員提供各類供求信息與行業動向,電子合同交易、鋼鐵超市、競買和競賣等不同的交易模式,以及各種資金結算服務。
與此同時,武漢市政府也正著手建立現代物流發展公用信息平臺。
業內人士分析,現代物流業是供應鏈管理的一部分,只有建立了現代化的信息平臺,才能實現產品、資金和信息等資源的溝通和流動。“這是成為樞紐的必備要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