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的結構性矛盾
2008-1-16 14:2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中國經濟的結構性矛盾
——丁俊發與《經濟界》雜志社社長李蘭的對話
訪談時間:2007年10月23日14:00-16:00,
訪談地點: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
我國宏觀經濟形勢發展良好,但結構性問題依然突出
李蘭:我們對企業家連續進行了15年的跟蹤調查,發現今年宏觀經濟情況是全面高漲的。但是,有些學者對我國宏觀經濟形勢的預期不是很樂觀,和我們調查中企業家反映的狀況差異很大。所以,我們想了解一下您是怎樣看待當前的宏觀形勢的?
丁俊發:從經濟上看,我認為十七大描繪的景象是非常鼓舞人心的,黨中央的確是站在全球、全局來觀察與研究問題的。但具體的實施還要靠經濟學家、政府官員和企業家來積極運作。從今年的宏觀指標和總體情況來講,大體形勢還是不錯的。但是,我覺得還有一些深層次的問題并沒有解決。
我認為一個突出的問題還是結構性問題。如消費、投資和出口對經濟發展拉動的結構性問題;一產、二產、三產的結構性問題,以及一產、二產、三產內部的結構問題;工業、農業、服務業產品結構問題;東部、中部、西部的區域經濟結構問題;城市和農村的結構問題。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的結構問題;商品市場與要素市場的結構問題;國內與國際市場的結構問題等等,改革、發展、穩定之間的關系也是一個結構問題。所以,我認為,經濟與社會領域中存在的結構不合理,是許多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的根本原因,實現結構調整、結構優化,現存的很多問題就容易解決。但結構的優化調整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復雜的問題。
李蘭:在結構性問題的調整上,我們要遵循什么樣的規則呢?
丁俊發:第一,要跟隨科學發展觀的思路,以人為本、統籌兼顧,可持續發展。第二,一定要講規律,中國已經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了,必須要遵守市場經濟的客觀規律,個人意志不要去超越客觀經濟規律。
中國現在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還沒有完全制度化,市場經濟的一些規律不能正常起作用,政府只能加強宏觀調控的力度。另外,舊制度的慣性作用也不利于我們完全遵循市場規律。所以,我非常同意胡錦濤同志講的要進一步解放思想,現在我們的思想并沒有完全解放。改革、發展、穩定的空間還很大,機遇還很多。
中國消費力不足,應提高消費拉動GDP增長
李蘭:除了結構性問題,您認為當前經濟發展中還存在哪些深層次問題呢?
丁俊發:拉動GDP增長主要是要依靠消費,投資和出口。這幾年投資過熱,消費偏冷,外貿順差過大。世界各國發展的經驗證明,消費是拉動經濟發展最穩定、最長久、最可持續的因素。我不反對在經濟高速發展時加大投資力度,出現貿易順差也是一種正常現象。但很少有一個國家在工業化過程中像中國那樣投資率如此高,消費率如此低,比如日本在工業化時期,資本形成率最高為34%,最終消費率為60%。這一問題反映了長期以來“重生產、輕流通”的一種烙印,大家觀念上還是過多注重生產力,忽視消費力。現在的問題就集中在怎么樣才能夠轉變人們的觀念,正確處理消費、投資、出口的關系,促進消費,加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力度。
李蘭:這其中是不是小農意識在起作用?企業沒有考慮外部環境的變化,只重生產?
丁俊發:對,在這個問題上觀念的作用是很明顯的,重生產輕流通的觀念根深蒂固。另外,有好多體制性因素在推波助瀾。比如考核地方官員的政績是GDP掛帥,地方官員就注重投資,搞大項目,使得非經濟現象往往在左右經濟的發展。
面對消費偏冷的局面,我主張提高消費力,下一步要把增加消費作為一個戰略重點來完成。這幾年我們也一直在提倡提高消費率,可消費卻不升反降。中國很長時間里最終消費率一直在60%左右徘徊,而全球目前平均最終消費率為89%,中國的最終消費率從1990年以來逐年下降,到2006年降到了50%,是歷史的最低點。
李蘭:那消費力又該如何來解釋?
丁俊發:講消費有三個概念,第一個概念是消費需求與投資需求,形成最終消費率和資本形成率,二者加在一起是國內消費總和。第二個概念是講消費需求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第三個概念是消費需求對GDP的拉動力。消費的貢獻率:1991年為65.1%,1996年為60.1%,2001年為50%,2006年下降到38.9%,而全球平均為70%。對GDP的拉動力從2001年開始,已低于投資需求的拉動力。這說明我們現階段的消費力相對較低、較弱。
資本形成率是指我們的固定資產投資。1990年的資本形成率是34.9%,2005年和2006年都是42.7%,而全球的平均資本形成率是21%,我們比全球的平均水平高出20個百分點。和當年處在工業化高速發展時期的日本相比,最高時期的資本形成率也不到34%,這說明我們的投資力過強、過大。
發達國家制造業向中國轉移,中國成為世界制造業中心,使中國出口大增。2006年,在出口總額中,外資企業占58.2%,進口總額中,外資企業占59.7%。2007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對外貿的依存度達到71.7%,凈出口對經濟的貢獻率達到23.9%,出口需求拉動經濟增長2.8個百分點,這是歷史上從來沒有的。這種局面根本不可能長久維持。
2006年消費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是38.9%,投資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達到40.7%,出口達到20.4%。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投資拉動了4.3個百分點,消費拉動4.2個百分點,出口拉動了2.2個百分點,我認為這一結構顯然是不合理的,或者說極不合理。
中國正處于工業化中期,城鎮化加速,還要全面實現小康,消費、投資、出口的三者關系處理不好,不僅會影響經濟發展,同樣會影響改革與穩定。
李蘭:那您認為解決消費不足的問題有些什么辦法?
丁俊發:我從九十年代中期開始研究消費,系統提出了“消費六論”,即:改革消費體制,調整消費政策、改變消費觀念、改善消費環境、培育消費熱點、促進消費升級。這是一個系統工程。
首先是改革消費體制。如住房分配體制、醫療體制、教育體制、領導干部配公車體制、公出報銷體制等等。
第二是調整消費政策。如鼓勵小轎車私有化政策、信用消費政策、個人消費稅政策、禁止用公款高消費政策等等。
第三是改變消費觀念。如平均主義大鍋飯的消費觀念、先生產后生活的觀念、“明天”的錢“今天”不能花的觀念、重商品所有權輕商品使用權的觀念、合理消費同艱苦奮斗對立起來的觀念等等。
第四是改善消費環境。首要的是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把住房、看病、教育難“三座大上”搬掉,讓老百姓無后顧之憂。如果說這叫軟消費環境的話,還要改善硬消費環境,如道路、水、電、氣,商業業態與布局,服務業態與布局等等。
第五是培育消費熱點。如住房消費、小轎車消費、家用電器與通訊消費、旅游消費、家政服務消費、文化體育娛樂消費等等。
第六是促進消費升級。城市從千元級向萬元級與十萬元級推進,農村從百元級向千元級與萬元級推進。但消費升級的關鍵是收入的增長,而中國城鄉家庭人均收入的增長速度大大低于GDP的增長速度,我認為是不妥的。特別要加大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降低基尼系數。
李蘭:但是這些年我們的主旋律都是在說節約,在人們生活中很少提消費。您是如何看待二者之間相互關系的?
丁俊發:我認為,應當提倡鼓勵消費,反對浪費,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中國早已進入買方時代,產品供大于求,如不鼓勵消費,工農業生產的商品就會大量積壓,就會出現產能過剩,就會出現大量出口。但對資源短缺的產品要提倡節約,如節水、節地、節電、節油、節木等,并不是不讓大家消費,而是應該節約資源、節約能源。除此之外,作為個人,如何消費則完全由個人可支配的消費能力決定,我們不要去過多的干預。但有三種消費要反對,即毒品的白色消費、黃色消費與公款“紅色”高消費。
由于收入水平不同,在中國已出現不同的消費階層。這就要求我們的零售業態與服務業態滿足不同階層人們的消費需求。譬如百貨店、超市、購物中心、品牌店、便利店、步行街等等。批發市場也要從第一代、第二代向第三代、第四代發展,實現商場化。飯店、餐飲業、家政服務業、中介服務業等都要向多元化、多樣化發展。
現在的關鍵問題是,各種消費之間也是相互配套的,我們目前還不能完全實現。比如,中國的舊貨市場不發達,就會制約人們的消費更新行為,要素市場不完善,就會影響商品市場的繁榮。中國的服務業不發達,使消費的廣度不夠,消費是經濟發展最后的落腳點,改善人民生活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目的。這既是一個經濟問題,也是一個政治問題。
李蘭:那您覺得未來的經濟發展趨勢是怎樣的?比如說從明年以后,消費、投資、出口這三者間會有一些什么樣的變化趨勢,我們要警惕一些什么問題?
丁俊發:中國現在處于經濟起飛階段,總體上講,這幾年的經濟發展速度還是比較穩定的,波動不大。我認為到2050年以前,中國經濟保持8%左右的增速是不成問題的,但中間肯定會有一定的波幅。因為,根據美國、德國、日本等國經濟增長期的經驗,如果中國社會比較穩定的話,達到這個速度是不成問題的。但是近幾年,特別是今年,GDP的增速有點過快,但不能講經濟已經過熱,只是局部有點過熱。
中國從1979—2006年GDP增長了9.7%,1989—2006年增長了9.2%,2003—2006年增長了10.3%,但是我們的人均家庭收入,1979—2000年城市和農村都增長了7%, 1989—2006年城市增長了8.9%,農村增長了4.9%,2003年—2006年城市增長了9.2%,農村增長了6.2%。顯然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居民的人均家庭收入增長速度明顯低于現在的GDP增長。這些數字反映出,人均收入的增長速度過低,我們在第一、二次分配時并沒有全面關心到老百姓的收入,特別是農民的收入。把過多的錢都搞基本建設了,使老百姓并沒有完全享受到改革的成果。且收益的分配過多依賴財富,扭曲了按勞分配的本質要求。
有些學者認為,現在由于投資過度,已經是產能過剩了,我認為需要具體分析。有些產業實際生產能力大大低于實際設計能力,生產力閑置,這確實產能過剩,但大多數產品,我認為主要是消費不足引起的,不能從遏制生產去解決。
出口過多,順差過大,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是因為中國有些產品供大于求,國內消費不了,企業只好擴大出口,也有能力去占領國際市場。二是外資進到中國辦廠進行生產,并不完全是為了占領中國市場,同時要占領國外的產品市場。所以,它們生產的產品許多是面向國際市場的,對中國來講并不是產能過剩,不能去阻止出口。三是我們現在的確消費不足,老百姓的收入水平增加得比較慢,貧富差距在拉大。中低收入者的消費傾向比較大,但是他們缺錢,再加上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他們有很大的消費顧慮,現實消費變成了潛在消費。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居民的年均儲蓄率在40%以上,在國際上很難有這樣高的指數。所以并不是說我們的總供給大到不能控制的程度了,而是現在消費沒有拉動起來。
李蘭:政府在我國經濟發展中應該怎樣進行角色定位?
丁俊發:在這幾年的經濟發展中,國家宏觀調控的力度比較大,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并不太理想。突出的問題包括投資過熱,出口的順差太大,通貨膨脹開始出現苗頭,社會保障體系進展過慢,地區發展不平衡等等。所以,政府關鍵是做好兩方面工作:第一,改變經濟發展方式,正如十七大講的:“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賴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調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力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這講得非常好,但一定要切實去執行才行。
第二,抓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并舉。中央提出建設和諧社會,表明政府從注重經濟發展開始轉變到關注社會民生了,這是一個很大的轉變,但是長期以來,中國的政府是經濟政府,政府角色的轉變難度很大。作為一個市場經濟國家,政府對經濟領域的好多問題是不管的,應該更多地去關心社會建設,解決社會中存在的很多的問題,如社會保障體系、財政金融政策、就業率等等。
中國物流總成本高,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
李蘭:大家都知道物流是宏觀經濟的先行指標,具體用什么指標來衡量?
丁俊發:首先,先說明一下什么是物流。傳統物流主要是指運輸與倉儲,它是要解決商品生產與消費在地域和時間上的差異,且運作過程是分割的。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經濟的全球化,傳統物流轉向現代物流,物流運作從生產與流通企業中分離出來,出現了專門的物流服務商,他們利用市場化的物流資源與信息技術,實現采購供應物流、生產物流、銷售物流和回收物流的一體化運作,實現裝卸、搬運、運輸、倉儲、流通加工、信息處理等功能整合。目前,全球物流已從傳統物流經過實物配送、綜合物流向供應鏈物流發展。
國際上一直通行的指標一是社會物流總費用。它是指一年產生的GDP要在物流方面花費多少成本。物流總費用由三部分構成:運輸費用、保管費用和管理費用。2006年,中國物流總費用是3.8萬億,其中,運輸費用為2.10萬億,占物流總費用的54.7%;保管費用為1.23萬億,占物流總費用的32.1%;管理費用為0.50萬億,占物流總費用的13.2%。
二是物流支出總費用與GDP的比率。2006年為18.3%。美國、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的比率在8%左右,顯然它們的物流成本比我們低。這反映出它們的發展是集約式的,而我們是粗放式的發展模式。當然,中國存在一些特殊的因素,比如中國處于重化工階段,物流成本肯定比較高,而美國等國家的服務業已經占了GDP的60%-70%了,服務業的物流成本就不會那么高,這是不可比的因素。但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率是國際上運行的衡量標準,中國比發達國家高出一倍多,從另一方面又意味著我國物流業的發展空間還比較大。
三是物流的增加值以及在第三產業增加值中所占的比例。2006年我國的物流業增加值是1.4萬億人民幣,在第三產業的增加值中的比例是17.1%,說明物流產業已經是國民經濟中的重要產業,是在快速發展的生產性服務業,是一個朝陽產業。
四是第三方物流在整個物流市場中所占的比例,就是說在我們整個的物流市場里面,通過第三方物流企業來運作的比例是多少。發達國家這一比例在20%-30%,中國的這一指標應該在8%左右,沒有精確統計。這說明,大量的物流活動都是生產企業和流通企業自己在運作,這再次反映出中國物流業的上升空間是比較大的。物流外包與物流企業的一體化運作,是國際發展的總趨勢。許多跨國的咨詢公司如埃森哲等,都到中國進行物流市場調查,他們的結論是:第一,中國的物流市場很大,物流業將對中國經濟發展起關鍵作用;第二,中國的物流業處于初級階段,中國人還不太熟悉現代物流;第三,到中國來會水土不服,要本土化,著眼于長遠,不要追求眼前利益。
我們國家自己創造了一個指標,叫做社會物流總額。2006年,中國的物流總額是人民幣59萬億。它包括五個部分,第一是工業品物流總額,第二是農產品物流總額,第三是進口產品物流總額,第四是再生資源物流總額,最后一個是單位與居民物品物流總額。這五個部分加在一起的物流總額為59萬億。反映了物流的總需求。
李蘭:在和歐洲物流業進行比較后,我覺得我國對這個領域的重要性還沒有認識得很清楚。您認為我國的物流業和發達國家相比,差距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丁俊發:物流業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標志之一,中國的物流業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是有相當大的差距的,可以概括為“兩高一低”。
1、物流總費用與GDP比率明顯偏高。2006年,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仍高達18.3%,比美日等發達國家高出一倍多。(詳見表1)
表1:中國、美國、日本物流總費用占GDP比率
國家
年份中國美國日本
199124.010.610.5
199223.010.19.9
199322.49.99.8
199421.410.19.3
199521.210.49.5
199621.110.39.3
199721.110.29.3
199820.210.19
199919.99.98.8
200019.410.18.6
200118.89.58.4
200218.98.78.3
200318.98.5
200418.88.6
200518.6
200618.3
從這張表中可以看到兩個問題:一是中國在生產與再生產過程中,物流費用過高,屬于典型的粗放經營模式。二是中國在產業結構中,服務業的比例過低。GDP增長主要依靠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只占到39.5%,與美日等發達國家三產比例高達70%—80%的份額相比,我國的經濟增長方式明顯落后。這是造成我國物流成本占GDP比率遠遠高于發達國家的兩個主要原因。
要改變這一落后狀況,出路只有兩條,一是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二是增加服務業在GDP中的比例。按“十一五”初步設定的目標,服務業增加值2010年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3個百分點,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下降2個百分點。
2、物流總費用中的倉儲保管費及管理費用明顯偏高。我國與美國、日本相比,差距最大的在于物流的組織管理水平。目前我國物流管理費用與GDP的比率仍高達2.5%,美國和日本均只有0.4%。我國管理費用太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體制性和機制性約束,部門分割、壟斷,地區封鎖的現象依然突出,尚未建立公正、公平、公開的物流競爭市場,沒有形成可控與自由運作的現代物流機制。
保管費用的差距,也反映我國物流水平較低。我國物流保管費用高,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國庫存水平高。據我們初步核算,目前我國歷年積累的社會商品庫存額與GDP的比例高達20%以上,而美國這一比例只在3%左右。我國社會庫存過高,占用資金較多,不僅造成所占用流動資金周轉速度慢,據統計,目前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流動資金年周轉速度只有2.1次,重點生產資料流通企業只有2.8次,大大低于發達國家10—20次的周轉速度。社會庫存比重過高,資金周轉速度低,這既帶來巨大的資金占用成本,又實際上減少了企業的收入,降低了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同時,容易誘發各種債務危機,不利于社會擴大再生產。(詳見表2)
表2:中國、美國、日本物流費用占GDP比率
中 國美 國日 本
運輸
費用保管
費用管理
費用運輸
費用保管
費用管理
費用運輸
費用保管
費用管理
費用
199113.37.53.25.94.30.46.53.50.5
199212.77.23.15.93.80.46.23.30.5
199312.86.63.06.03.60.46.33.00.4
199411.66.83.16.03.80.46.02.90.4
199510.67.33.26.04.10.46.32.70.4
199610.77.23.26.03.90.46.12.70.4
199710.47.43.36.03.80.46.02.80.4
199810.36.73.26.03.70.45.82.80.4
199910.66.03.36.03.60.45.82.60.4
200010.16.03.25.93.80.45.72.50.4
20019.95.93.15.93.20.45.52.60.4
200210.06.12.95.52.80.35.42.50.4
200310.45.92.65.42.70.4
3、物流業總體水平明顯偏低。
第一,有效物流需求與有效物流供給都不足。除東部沿海外資與中外合資企業以及部分產業物流需求釋放較好外,大部分制造企業與流通企業仍處于“大而全”、“小而全”的運作模式。而中國的物流企業除少數5A級企業外,大多功能不足,無法承擔大中型企業的物流外包業務。
第二,物流集中度低。根據社會物流統計制度,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進行的2006年中國物流企業50強排序,超過100億的有4家,超過50億的有8家,超過10億的有34家,第50位只有3.5億元。第三方物流企業一體化服務功能差,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營業額在整個物流市場中的比例不到10%。
第三,物流信息化水平不高。不僅物流公司的信息網絡不健全,全國性和區域性現代物流信息平臺更缺乏。
第四,物流基礎設施在“十五”有了較大投入,高速路、港口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鐵路運營效率等都處于全世界前列。但由于沒有形成綜合運輸體系,多式聯運差,運輸技術與組織方式落后,成為現代物流業發展的瓶頸約束。2006年,全國物流貨物增長與運輸能力增長差5個百分點。
李蘭:你認為哪些是妨礙中國物流發展的重要因素?
丁俊發:第一個是制造與流通企業的運作模式約束。每個企業都習慣于“小而全”、“大而全”,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做,社會化、專業化、市場化程度低,這是小農經濟在計劃經濟下形成的特點。
第二是體制性的約束。這種約束把好多的物流資源和市場分割開來,這是發展物流市場最忌諱的問題。所有的領域,特別是壟斷性行業,像鐵路,郵政,電信等等,都要在這方面進行改革。比如外國的物流公司能成為一個國際企業,進入全球供應鏈,物流功能一體化運作,是因為他們可以購買到全球的物流資源。可是進入中國后情況就不一樣了,因為體制約束,它們在中國有錢也難于得到必需的資源。這也說明資源配置在現有體制下不順暢。
第三個制約因素是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功能約束。處于發展初期的3PL,功能比較單一。高端服務水平欠缺,擠在倉儲和運輸領域惡性競爭,物流公司的發展又制約與人才,物流人才短缺。
第四個制約因素是物流技術與裝備還比較落后。比如說信息化水平,標準化水平,裝備水平不高。
供應鏈管理正在逐步為企業家們所重視
李蘭:您覺得今年的物流發展有什么新特點嗎?針對這些特點,國家應采取哪些應對措施么?
丁俊發:2007年,物流業發展有幾個比較明顯的特點。第一,這幾年物流企業快速發展以后,開始重組。包括國外一些國際化的企業開始并購國內的企業,國內的一些企業互相之間也在重組,這意味著競爭加劇,物流業的集約化程度會提高。
第二,物流的理念,特別是供應鏈管理理念,逐步深入到一些企業家的思想中。在我們的調查里,接近50%的被調查者認為,企業管理中最應該重視的是供應鏈管理,大家都開始認識到供應鏈管理的重要性。制造業、流通業與物流業的聯動發展會加速。
第三個特點是,政府進一步加大了對宏觀的推動力度。從國務院有關部門到地方政府都提出了發展規劃,物流發展環境有所改善,基本形成了從東到中西部發展的大格局。
李蘭:剛才您特別提到供應鏈管理,這對于中國的企業來說,有些什么機遇和挑戰?
丁俊發:從現在的總體情況來看,中國的企業家對供應鏈管理還不是很熟悉,但是已經開始起步了。所謂供應鏈管理,就是隨著經濟全球化及跨國集團的興起,企業產品生產的“縱向一體化”運作模式,逐漸被“橫向一體化”模式所代替,圍繞一個核心企業,不管這個企業是生產企業還是商貿企業,其中的一種或多種產品,形成上游與下游的戰略聯盟,上下游企業涉及供應商、生產商、物流商、金融商與分銷商,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一體化運作。
一體化供應鏈物流管理的精髓是實現信息化,它可以通過信息化實現物流快捷、高效的配送,并整合整個生產過程,從而大大降低企業的交易成本,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從社會經濟的角度來說,一個企業發展供應鏈管理要緊緊把握以下七個要點:一,以一個核心企業為軸心,以信息網絡技術為支撐,在供應商、生產商、銷售商至最終用戶間形成網鏈體系;二,要改變企業“大而全、小而全”的商業運作模式,完成企業內部流程再造,優化供應鏈管理;三,參與供應鏈各方協同運作的整合度,包括信息的透明化與公開化,協同運作的速度,以及配合的準確度,實現無縫鏈接;四,對市場需求與客戶訂單快速反應,提高客戶滿意度;五,保證供應鏈全過程的低庫存率與高周轉率,有效降低成本;六,要把準時交貨率作為重要一環;七,要建立一支高素質的供應鏈管理隊伍,并建立績效評估標準。
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我們的企業在實施過程中,要注意以下七個重要方面:一,要轉換理念,逐漸熟悉并理解供應鏈管理這一新的運營模式;二,企業要把客戶需求放在第一位,建立供應鏈拉式系統。先確定需求再按需生產,減少產品過剩和缺貨的風險;三,實施企業供應鏈流程再造,要對企業資源進行整合、流程進行優化,并根據需求及時修正與改進;第四,建立起供應鏈環節中企業間的信任度,這是實施供應鏈管理的一個基本條件;五,企業在供應鏈中既要成為主角,又要扮演好配角;六,企業有戰略目標定位后,必須有戰術定位,從小處著手,從實際情況出發,切忌蠻干;最后一點,要廣泛應用信息網絡技術,如何建立企業內部以及與外部相通的信息網絡系統是一個關鍵因素。
李蘭:外包是供應鏈優化的很重要的環節,外包時最需要注意的是什么?
丁俊發:“外包”是管理學中的一個重要思想,就是把一個單位的非核心競爭力外包給專業公司去運作,它是專業化分工的必然趨勢。當今經濟的全球化,全球生產和銷售已經形成,信息化、網絡化時代也已到來,面對個性化要求及產品生命周期縮短的現狀,企業選擇物流外包可以概括為三大原因,首先,對一般企業而言,物流活動是企業的非核心競爭力,全部自營不利于核心競爭力的增強;其次,外包可以降低物流成本,從而擴大市場銷售,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再次,外包可以提高服務質量,有利于企業品牌的形成。
企業在進行外包活動時,首先要確定物流業務是否是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只有不是核心競爭力時才可以外包;第二,還要選擇好的物流服務商。要了解物流服務市場行情,優選物流代理企業,還要了解物流代理企業的服務業績,評估其與自己的業務是否對接,設定外包目標的滿足率;第三,不同性質的企業應選擇不同的外包方式;第四,防范物流外包的風險;第五,實現信息對稱,進行全程監控;第六,制定切實可行的外包目標體系,進入供應鏈,實現共贏;第七,建立對物流服務商的業績評價標準,實施優勝劣汰。
中國物流業將進入快速發展期
李蘭:物流體系作為宏觀形勢的晴雨表,我們可以從物流的發展來判斷宏觀經濟形勢,您認為我國物流在未來的發展中又將呈現出什么樣的趨勢呢?
丁俊發:我們最近在做全國現代物流業發展2008到2015年的專項規劃,對目前面臨的形勢、存在的問題及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研究,后面將有一些大的宏觀規劃。比如國家要規劃九個物流區域,把物流的中心城市分成三個層次,分別為一級節點、二級節點和三級節點物流城市。要培育一部分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物流企業。另外我們的一些重點產業,如糧食、能源、危險品、應急物資等領域,整個物流系統怎么運行還要進一步加強研究。
概括來說,在未來10年里,我國物流業的發展趨勢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物流業將邁過起步期,進入快速發展期。可以預測,未來10-20年是我國物流業發展的黃金時期,它的發展必然與國民經濟的發展相適應。此外,物流市場將進一步細分,比如港口物流、汽車物流、超市物流、醫藥物流、鋼鐵物流、糧食物流、冷鏈物流、書刊物流、日化物流等。與之相適應,還將出現一些專業的物流公司,它們以自己為核心,建立供應鏈,或參與別人的供應鏈,建立戰略伙伴的供應關系。城市物流與區域物流將越來越重要,物流業將與我國的城市集群、產業集群、港口集群相適應。
第二,政府推動、企業運作、行業自律開始協調發展。政府將創造環境,鼓勵物流企業與企業物流的發展,政府職能轉變也有利于行業組織更好地發揮作用。政府改革的重點之一是把一部分應該交給行業協會的職能交給協會,交得越快、越徹底越好。物流企業將從不成熟逐步走向成熟,為客戶提供個性化、多功能增值服務將成為主流。
第三,國有、民營、中外合資與外商獨資企業三分天下。經過多年的競爭、發展、磨合,國有物流企業、民營企業、中外合資與外商獨資物流企業都將在市場上有自己的定位和客戶。有10-20個民族物流企業將做大作強,走向國際。
第四,現代物流作為一種先進生產力,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將逐步增大,到2015年,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將下降至15%左右。物流業的增加值將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發展。物流的社會化、市場化、專業化、標準化、信息化、法制化的推進,將使我國物流業向發達市場經濟國家靠攏。
第五,物流業的發展將更加依賴于供應鏈理論指導,更依賴于高科技支撐,更依賴于人力資本的投入。
李蘭:物流在一個和諧社會的構建和發展中的作用太重要了。有時候不和諧現象的出現不是政府的問題,而是社會體系建設中還存在一些制約因素。面對我國物流業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制約因素以及發展趨勢,您對我們的制造與流通企業有什么建議?
丁俊發:無論是生產企業還是流通產業,都是市場的主體,是國民經濟的主角。商流和物流的水平、市場運作的水平很大程度上決定于企業運作的水平。我有三點建議:
第一,走進供應鏈。英國經濟學家克里斯多夫講,今后不存在企業與企業的競爭,存在的只有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每個企業不是以自己為核心建立供應鏈,就是進入別人的供應鏈,這是一個客觀規律,不可違抗。
第二,要釋放物流需求,強化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對企業本身要進行供應鏈流程再造,這里的油水很大,千萬不要小視。
第三,要培養人才,要有自己的采購專家、物流專家與供應鏈專家,這既是一個現實問題,又是一個前瞻性問題。
企業家面臨來自多方面的挑戰
李蘭:未來我們企業家可能面臨的挑戰是什么?
丁俊發:企業家可能面臨的第一個挑戰就是難以預測的國內外市場。世界的發展不是平坦的,不可預測的因素太多,帶來的是市場瞬息萬變,中國企業家不僅要面對國外市場的變化,更要應對國內市場的變化,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國際油價上漲,快挺進到每桶100美元,必然會引起國內外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書中曾提到,企業家面對兩大挑戰,一是不可預測的市場變化,一是難于優化的供應鏈。
第二個挑戰是企業家要面對中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變化。舊模式就是不惜一切代價確保GDP高增長,犧牲了環境,浪費了大量資源,擴大了城鄉差距,導致勞動、自然資源、資本要素價格偏低,這種模式必然轉型。企業家必須面對。
第三個挑戰就是如何實現經濟的增長目標。十七大提到的目標是到2020年人均GDP翻兩番,如何實現,企業是細胞,振興中華,匹夫有責,要從自我做起,如何為工業化、城鎮化、全面實現小康做出貢獻。我們在社會與經濟發展中還存在許多問題,胡錦濤同志在十七大報告中非常精辟地作了描述,我們每個企業都要有一種責任感。
第四個挑戰是企業運作模式的改變。現在已進入信息化時代,電子商務時代,現在的生產、采購和消費是全球性的,也出現了虛擬工廠,虛擬市場,虛擬銀行,如果我們的企業家墨守成規,抱住“大而全”、“小而全”運作模式不變,那必然會被淘汰,在當代,一定要提倡創新,包括業態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服務創新等等,創新才有生存力、發展力與競爭力。
以上這四個挑戰,哪個企業家都逃避不了,讓我們勇敢地去面對,去開拓,去擁抱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