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現代農業物流系統
2008-12-19 12:25: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柴鳳偉
市民可以到小區附近的配送點、便利店或超市購買各種農副產品,所購買的瓜果蔬菜、禽蛋肉奶均經過加工包裝,包裝有條碼。根據條碼,可以追溯產品的原產地。與此同時,市民還可上網買菜……這是近日出臺的《成都市現代農業物流發展規劃》所描繪的動人圖景。據了解,這是全國首部針對農業物流現代化編制的規劃。屆時,傳統農貿市場將淡出,農產品配送站將分布于各居民小區,憑借現代物流配送網絡以及交通運輸和信息系統,讓市民買菜、買肉更方便、更放心。
打破二元結構
眾所周知,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取得了較大的進展,但是農產品 “買難”、 “賣難”問題仍然存在, “谷賤傷農”、“豐收恐懼癥”現象經常可見。
“從嚴格意義上講,成都市農業領域中的物流服務還不成體系,急需制定現代農業物流業發展目標、加強農業物流基地設施配套建設。”西南交通大學物流學院院長張錦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據張錦介紹,成都市及其周邊地區的農業物流行業格局是由屬于市場體系的農業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組成的二元結構。農業批發市場是整個行業的主要部分,負責從產地采購貨源,并大批量的進行批發業務;農貿市場作為終端,主要面向居民零售農副產品。正是這種落后的二元結構,使成都市的農業物流存在諸多問題:農產品流通組織形式較為復雜,多種流通方式并存;物流技術手段相對落后;農產品批發市場標準化程度低;農業物流基礎設施建設薄弱;農產品質量安全難以保障等等。基于成都市農業物流目前存在的這些問題,同時為貫徹落實四川省委九屆四次全會及四川省人大十一屆一次會議提出的“建設成西部經濟發展高地”、打造“一樞紐、三中心、四基地”及實施“一主、三化、三加強”的精神和成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設 “二樞紐、三中心、四基地”的要求,2008年3月,成都市農業委員會、成都市現代農業物流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和西南交通大學共同進行 《成都市現代農業物流業發展規劃》的編制工作。 “這其中,西南交通大學主要進行調查、研究,編制報告;成都市現代農業物流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主要參與研究工作和協助規劃的實施;成都市農業委員會負責制定工作目標和協調全市相關部門。”張錦強調。
“2007年我國物流總額達到2723萬億元,但是農產品物流僅1.5萬億元,與中國農產品大國地位不相稱,城鄉農產品物流 ‘二元結構’嚴重影響農產品的現代化流通。而農產品物流的 ‘二元結構’不解決,現代化農產品物流體系就難以建設起來。四川省成都市出臺的全國首部現代農業物流發展專業規劃,充分說明農產品物流不僅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而且已經把農業物流作為一件大事來抓。”談及該規劃出臺的重要意義,商務部市場運行調控專家、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洪濤教授告訴記者。
實現四大變革
據張錦介紹,成都市現代農業物流發展規劃的核心是戰略體系——“一網、兩平臺、三專業、七綜合、若干個配送站”,即構建一個服務于全市乃至西部的農業物流配送網絡,依托交通運輸和信息系統兩個支撐平臺,在溫江、蒲江、龍泉驛建設三個專業性農產品配送中心,在彭州、崇州、金堂、邛崍、雙流、青白江和郫縣建設七個綜合性農產品配送中心,并在市域范圍內建立若干個配送站。
張錦表示,該規劃將使成都未來農產品流通模式實現四大變革:一是農產品深加工的基地化。通過農產品配送中心,引入現代化的技術手段,構建與國際市場接軌的現代流通平臺,提升農產品的深加工水平和品質,增強成都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二是農業經營的集約化。由政府管控農業物流基礎設施為主導的農產品生產、采購、運輸、倉儲、交易平臺,從而形成農產品產業鏈,在農業生產、農業物流主導企業的帶領下,增強農業產業的凝聚力和集中度,從而改變農業產業經營中以家庭為基本單位的、獨立和分割的傳統方式。三是食用農產品監控的全程化。通過政府和企業的協作,采用先進的技術,如條碼自動識別技術、無線射頻識別技術、生物識別技術等,建立農產品追溯體系,加強農產品在生產、加工和流通過程中的信息管理,對農產品實施 “從土地到餐桌”全程質量安全控制,促進農產品質量提檔升級,提高農產品的競爭力。四是農產品流通基礎設施的現代化。
根據規劃,成都市將分三階段向農業物流現代化推進:計劃在2010年完成發展起步,啟動1~2個具有示范效應的現代農業物流中心;到2015年,初步形成現代農業物流網絡體系,構建農業物流發展硬件平臺和農業信息化系統軟件平臺,促進農業物流形成規模效應;預計2020年與國外接軌,基本建成現代農業物流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