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物流政策的演變與未來展望
2008-12-2 13:2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以來,我國物流發展經歷了從引入物流發展理念,到物流產業得到國家層面認可,并列入 “十一五”國民經濟發展規劃綱要的歷程。
早些時候,對中國物流發展的探索都存在于研究機構、大學和民間團體,在政府的政策中提及物流概念的還不多。只是1992年,李鵬總理在全國人大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建立為企業服務的原材料配送中心”,這是我國政府工作報告中第一次提到配送這種現代物流的形態。直到1999年11月,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吳邦國在發表的書面講話中指出,加快現代物流業的發展,講話要求國家經貿委會同有關部門抓緊研究相關政策措施。
2001年3月,原國家經貿委、鐵道部、交通部、信息產業部、外經貿部、民航總局等六個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快我國現代物流發展的若干意見》,這是我國政府部門聯合下發的第一個有關物流發展的政策性文件。同年,在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規劃綱要中,物流業被列為要大力發展的新型服務業之一。與此同時,深圳、上海、天津等市都相繼發布了現代物流發展規劃。
2003年12月,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在赴長三角、珠三角地區調研的基礎上,上報了關于我國物流發展的報告,溫家寶、吳邦國、曾培炎都分別作了批示。經國務院批準,在2004年8月,國家發改委等九部門聯合下發了關于促進我國物流業發展的意見,文件提出了促進我國物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這是我國政府首次明確物流產業地位及發展方向的綱領性文件。至今仍是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政策的依據。
2005年2月,建立了由國家發改委牽頭,商務、鐵道、交通等15個部門參加的全國物流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國家發改委為聯席會議牽頭單位,各相關部門為聯席單位,聯席會議單位工作由發改委物流主管部門承擔,統籌推進現代物流基礎性工作,指導推進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及職能部門的現代物流工作,協調解決物流發展中的突出問題。
物流工作部際聯席會議組織三年來,已先后召開了三次會議,職能單位結合各部門的職能,相互配合,各司其職。一是制定了物流相關政策,鐵道、交通、商務等部門按照各自職
能,配合國家 “十一五”
發展規劃綱要,制定
了現代物流業發展
規劃綱要。二是
出臺了放寬物流
市場準入的有關
政策,各有關
部門取消了部
分涉及物流企
業的行政性審
批。三是進一步
改善口岸物流的通
關環境。四是積極
推進物流企業稅收試點
工作。五是建立了社會物流統計核算制度。六是組建全國物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完成了多項物流國家標準的制定工作,并組建了物流標準化工作體系。
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和發展方式的轉變,將在一定程度上推動我國經濟再上新的臺階。新的發展機遇不僅為我國物流業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也對物流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為政府部門將按照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加大對物流業政策支持力度,特別要在以下幾個方面應有實質性的推動:
第一,積極推動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鼓勵制造企業物流業務的分流外包,流程再造,推動物流業與制造業融合互動,共同發展。
第二,支持第三方物流企業做強做大。鼓勵物流企業重組轉型,整合并購,戰略聯盟,深化服務,加速做強做大。同時,要培育自主物流服務品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為物流企業參與國際競爭提供政策保障。
第三,加強物流信息化建設。加快物流領域各種信息平臺及基礎數據庫的建設和應用,組織研究物流裝備技術,提高各物流環節的機械化和工業化程度,促進托盤集裝箱、廂式貨車等集成化裝備物流的使用。
第四,推動區域性物流經濟的發展,配合國家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培育統一開放、務實高效的現代物流市場體系。
第五,加快重點行業和重點品種物流發展。重點支持農業和農村物流,大眾生產資料物流和生活消費品物流。關注涉及民生和社會安全等問題,如食品、藥品物流,危險、化學品物流和應急物流等。
第六,繼續完善行業基礎性工作,完善社會物流統計核算制度和統計網絡,積極開展物流標準的立項、宣傳工作,重視物流人才特別是高層次物流人才的培養。
展望未來物流的發展,還需要政府部門的大力協調和推進,我們將進一步完善全國現代物流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積極發揮協調機制的作用,完善各項政策措施,為推進現代物流業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作出我們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