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經濟呼喚物流提速
2008-1-22 2:0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在國際上,物流產業被認為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動脈和基礎產業,其發展程度是衡量一國一地現代化程度和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之一,被喻為促進經濟發展的"加速器"。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溫州,經濟活躍,以高速公路為基礎,鐵路、港口、航空為遠程輻射,海運為重要補充的立體交通運輸網絡已形成。但物流發展滯后與溫州市經濟的高速發展之間矛盾突出,提升溫州市物流總體水平,推動溫州市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對促進溫州市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物流滯后削弱競爭優勢
溫州企業的生產特點是兩頭在外,既生產所需的原材料在外,銷售市場在外;輕工產業是溫州經濟的支柱產業,目前溫州已形成"中國鞋都"、"中國電器之都"、"中國制筆之都"、"中國鎖都"、"中國金屬外殼之都"等21個國家級生產基地。輕工產品在國內有很高的市場占有率:皮革占全國市場25%,西服10%,低壓電器占35%,紐扣占80%,拉鏈占30%等等。小弱型的民營企業,大量的勞動密集型的輕工產品,原材料、銷售市場兩頭在外,這種經濟格局對溫州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流業不發達,物流成本過高,產品將逐步失去競爭優勢。當前,溫州大批有實力的企業外遷,給溫州市落后的物流業敲響了警鐘,更是給溫州經濟發展的后勁敲響了警鐘。溫州市要為快速推進物流業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和采取積極地鼓勵政策,否則就會失去溫州經濟的先發優勢。
發展物流條件具備
改革開放以來溫州率先走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之路,日臻完善的市場機制,培養了一大批產權清晰、機制靈活、實力雄厚的民營企業。打造了一批開發區、工業園區和工業小區,為發展現代物流提供了最根本的條件。同時蓬勃發展的經濟和充裕的貨源為物流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柱和保障。
基礎設施的大量建設是物流發展的動力。近幾年來,政府對社會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大量資金。就本屆政府任期內的五年就實施了"六大工程",計劃共完成投資300億元。港口方面,建設規模為:2.5萬噸級通用泊位1個,兼靠3.5萬噸級大型淺水吃水船舶;1.5萬噸級集裝箱泊位1個;千噸級多用途泊位和500噸級泊位各1個以及相應的配套設施。龍灣萬噸級碼頭、洞頭小門島碼頭正日益發揮巨大作用。公路方面,甬臺溫高速已貫通;金麗溫高速溫州至麗水段已完工,今年可望全線通車;諸永高速公路、繞城高速公路的開工建設;溫州市范圍內的公路干線網建設和市區道路建設進一步改善。鐵路方面,金溫鐵路貫通后運轉良好,甬臺溫鐵道可望今年啟動建設,溫福鐵路建設已破土動工。溫州永強機場擴建成國際機場后,運力和效益成倍激增。另外,溫州市政府著手規劃溫州三大物流中心。投資6個億的雙嶼物流中心已建成準備投入使用,蒼南縣的浙閩邊貿物流中心現已竣工并開始對外試營業等等。
政策"關注"加大扶持
溫州是一個中小企業為主流的城市,缺乏實力特別雄厚的大集團,因此在物流體系建設過程中,走企業建設物流體系的路,恐怕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而在經濟全球化快速推進的今天,"等待"顯然不是一個好辦法,因此,溫州市物流體系建設,在宏觀上應走德國的模式(國家+企業),即在工業企業相對集中的地域,政府規劃建設物流中心,并采用減稅、減息貼息貸款等優惠政策吸引運輸貨運企業開業,通過限制中心以外的車輛進城等手段,扶持中心發展物流業務。
設立專門物流管理機構。完整的物流體系,在排除管理和技術因素之后,應當是運輸業、倉儲業、加工業、機械、電子產業等的綜合體,因此涉及物流管理職能交通、鐵路、民航及流通領域的內、外貿和供銷等部門。由于在發展物流上,缺乏統一的協調與溝通,各自為政,人為地割裂了物流高效的運輸體系。因此發展現代物流就必須打破行業、部門的壁壘與封鎖,結束物流多頭管理的局面。而打破多頭管理局面就是理順體制,成立專門物流管理機構。
加大物流中心的建設力度。以政府力量帶動物流發展,溫州市的物流發展,一方面正處于蓄勢待發的狀態,另一方面又缺乏強大實力的"領頭羊"--物流企業,因此,要使現代物流浮出水面,政府必須先成為"領頭羊",加大物流中心的建設,來帶動物流的發展。在具有一定規模的工業園區里規劃好倉儲基地,以實現企業發展向零庫存轉變,為現代物流發展提供更多實力強大的結點。
大力扶持傳統物流業向現代物流轉型。縱觀世界現代物流企業的發展軌跡,一大批跨國大型物流企業均是在傳統運輸企業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傳統運輸業發展為現代物流是最為直接和有效的途徑。對有發展物流潛力和實力的企業在財政稅收、資金等方面顧及物流業高投入,低收益、服務型的特點,給予優惠政策等。有針對性地引導企業走現代化的物流之路,引導企業發展城市的物流配送;有實力的企業向第三方物流邁進。
積極引進跨國物流企業,以外力推動本地物流企業發展。溫州市的現代物流發展正處于起步階段,通過引進先進的現代物流經營管理和組織技術以及他們全新的經營理念來打破傳統的經營理念,從而加快本地物流的發展和整合。
加快物流人才的培養與引進。現代物流企業的運作,需要高素質的人才,而人才缺乏又是制約現代物流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物流人才的培育、引進、儲備是一項長遠而又艱巨的重要工作。首先,政府要為物流人才的培養、引進大開政策"綠燈"。其次,要積極支持和引導物流科研工作,特別是充分調動企業、大學和科研機構的積極性為之間的合作提供積極平臺。第三,組織各種長期和短期的從業人員物流知識培訓班,以解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