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近海經濟區加快建設東北亞國際物流中心
2008-12-31 21:3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從“海上遼寧”到“近海經濟”
沈陽近海經濟區加快建設東北亞國際物流中心
林 強
“近海經濟”——一個新型的經濟發展模式在中國遼東半島悄然興起。
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大格局下,兼具沿海與腹地經濟優勢的遼寧近年來提出了“五點一線”沿海開放和遼寧中部城市群率先崛起兩大振興舉措,全力打造“海上遼寧”。 >
在科學發展,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背景下,如何發揮近海地區連港口接腹地的區位優勢,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成為遼沈各地深入研究和探尋的重要課題。2007年沈陽市遼中縣利用自身區位特點,在全國率先提出了“近海經濟”概念,建設沈陽近海經濟區,把沈陽老工業基地多年來集聚的勢能引向海洋,實現了沈陽轉身向海的夙愿。
近海經濟與近海模式應運而生
“近海經濟”是介于沿海經濟與內陸經濟之間的一種創新經濟類型。從狹義上講,距離港口100公里范圍之內的地區各種生產要素的匯聚、整合、優化構成近海經濟;從廣義上看,中心城市與沿海城市優勢互補,腹地經濟與沿海經濟良性互動,海洋文明與陸地文明充分融合,在互補、互動、融合過程中所形成的產業經濟或外向經濟統稱為近海經濟。
“近海經濟”概念的提出,從沈陽來說,改變了老工業城市的性質,其戰略意義有三:一是使沈陽由原來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內陸城市,變成了區域性近海城市,或者叫做“近海內陸城市”,從而實現了由內陸經濟向海洋經濟的轉變、由黑土文化向藍海文化的轉變;二是進一步拉近了沈陽陸港與遼寧“五點一線”港口群的距離,使遼寧各港口、特別是營口港成為沈陽的出海口;三是實現了“六大戰略”的結合,即實現了遼寧中部城市群發展戰略與“五點一線”開放戰略、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環渤海經濟圈發展戰略、天津濱海新區開發戰略和東北亞經濟合作戰略的有機結合。
所謂“近海模式”,即港腹聯動模式。將以沈陽為中心的遼寧中部城市群作為腹地,以營口港、大連港為代表的遼寧港口群作為出海口,實現腹地經濟與港口經濟的協調發展。這種模式可以達到兩種效果:一是功能互補,既發揮了沈陽近海經濟區對各種商品和生產要素的積聚功能,同時又發揮了港口經濟的擴散功能,使腹地的商品通過海上運輸迅速轉移,各種生產要素源源不斷地向腹地流動;二是產業互動,港口與腹地間可以順利實現商品生產、加工、物流配送、包裝等各生產流通環節或產業之間的迅速轉換和良性互動。
近海經濟區構筑“鉆石節點”
作為一種全新的發展理念,“近海經濟”自提出以來,就顯現出強大的生命力,由概念變成規劃,由規劃變為實踐,由實踐變為現實。因此,作為其最佳載體的沈陽近海經濟區建設被稱為“連接腹地和沿海的鉆石結點”。
沈陽近海經濟區行政隸屬于沈陽,位于遼寧省中部,總面積668平方公里,核心區20平方公里,依托沈陽母城和營口港,服務遼寧中部城市群、輻射環渤海經濟圈、面向東北亞,建設遼寧近海產業基地、中國近海經濟示范區。尤其是遼寧省委、省政府決定將沈陽近海經濟區目標定位東北亞國際物流中心,重點為東北亞航運中心提供物流支撐,并列為遼寧省現代服務業發展重點扶持的十大項目之一,全力打造“東北新港、渤海新岸”的目標令人鼓舞。
隨著沈陽近海經濟區“一區、兩軸、三城、五園”空間布局的形成,“七通一平”基礎設施的日臻完善,投資84億元的中鋼集團廢舊金屬加工項目、投資35億元的美加工業園、投資10億元的沈陽和世泰鈦合金項目和投資10億元的營口港務集團近海物流港等一批重大項目成功引進,僅一年時間就被評為“新沈陽十大城市名片”之一。
同時,沈陽近海經濟區按照市場化、國際化要求,通過創新“小政府、大服務”體制,創新產業集群、投資融資、集約用地等機制,促進生產要素合理流動與科學配置。
打造“東北新港、渤海新岸”
隨著國家振興東北戰略決策的推進,沈陽吸引了世界各國投資者的目光,形成了“洼地”效應。人流、物流、資本流的涌入,使以沈陽為核心建設國際物流中心成為現實必然。沈陽近海經濟區建設東北亞國際物流中心,具有六大明顯優勢:
一、配套“半小時”——裝備制造配套產業優勢明顯。由于與沈陽鐵西新區地緣相接、產業相融,在“半小時”內完全可以搭建物流服務平臺,為沈陽機床、沈鼓集團、北方重工等大型制造業企業提供原材料、產成品的物流服務,方便企業開展深加工結轉和料件、成品的分撥配送。
二、節約“一日游”——大大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通過保稅物流中心(B型),企業可以自行在屬地報關,實現出口退稅,之后將貨物直接運達港口離岸,降低企業經營成本。
三、紅利“滿載歸”——物流利潤空間巨大。通過統計數據顯示,東北地區的物流成本占整個生產企業成本的20~25%,與10%的國內企業正常物流成本相比,利潤空間巨大。
四、運量“倍增加”——物流需求增速迅猛。未來幾年東北三省進出口額將逐步加大,超過千萬美元。
五、道路“八城通”——便利交通優勢明顯。一小時經濟圈內,覆蓋鞍山、盤錦、撫順、營口等八大城市。三至五小時經濟圈內,覆蓋遼東灣、渤海灣及山東半島各大港口,通達黑龍江省及韓國、日本、俄羅斯、蒙古等東北亞國家。
六、政策“多級送”——省市政策不斷疊加。沈陽近海經濟區是省級開發區,享有市級經濟管理權限,除享有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優惠政策及沈陽市特有扶持企業政策外,還在沈陽唯一享有遼寧省“五點一線”優惠政策的經濟區。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現代物流和供應鏈理論為指引,高標準建設東北亞國際物流中心,瞄準“東北新港、渤海新岸”。當前發展思路是重點構建“三大體系”,即利用沈陽保稅物流中心(B型)的特殊政策優勢,搭建保稅物流平臺,形成“大保稅”體系;借助沈陽中心城市的特殊聚集優勢,搭建物資集散平臺,形成“大市場”體系;搭建物流信息共享平臺,形成“大通關”體系,聯通東北腹地,輻射環渤海。
建設東北亞國際物流中心,需要遼沈各地協調實施“五個加快”的具體措施,一是加快沈陽保稅物流中心(B型)的建設;二是積極建設港口集疏運系統;三是加快建設沈陽近海物流港;四是加快建設近海農產品及原材料物資批發市場;五是加快建設東北亞國際物流信息港,真正為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