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
物流業現狀和經營戰略選擇
[摘 要]現代物流被廣泛認為是在企業降低物耗、提高勞動生產率以外的第三利潤源,在我國只是近些年才得到重視并成為關注的焦點。
我國物流業的現狀是:世界物流業強手紛紛搶灘中國市場;物流管理觀念落后;大多數企業難以形成大規模的綜合經營狀態;第三方物流需求
嚴重不足;物流企業數量多、質量差、專業化程度低,物流業局部市場混亂;專業人才缺乏;重復建設和地方割據現象并存;信息化程度低。
我國物流業經營戰略選擇的依據是:立足于本土優勢是戰略選擇的基礎;
現代物流觀和現代物流的發展趨勢是戰略選擇的指導思想。可供物
流企業選擇三種經營戰略模式是:傳統外包型;戰略聯盟型;
綜合物流。
現代物流作為一種先進的戰略措施和管理理念,被廣泛認為是在企業降低物耗、提高勞動生產率以外的第三利潤源。物流可以分為企業內
部物流、第三方物流和社會物流,一般情況下提到物流就是指第三方物流(簡稱TPL,Third/Partle/Logistics),本文亦如此。
一、我國物流業的現狀
(一)世界物流業強手紛紛搶灘中國市場
根據加入WTO時承諾,2002年12月11日,我國正式對外商開放國際貨運代理企業的控股權。至此,在道路運輸、貨運代理、
倉儲、
快遞、輔助
服務等物流領域涉及到的主要行業中,我國均已按照WTO承諾對外商開放了控股權;而且,我國將于2005年對外全面開放物流行業。目前,我
國物流市場上的跨國物流公司基本上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在空運、速遞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如UPS、TNT等;另一類則是以海運為主,逐步向
綜合物流發展的,以馬士基和美集為代表。
(二)物流管理觀念落后
由于我國過去長期處于商品匱乏的計劃經濟體制,形成了重生產輕流通的傳統觀念,“只知交通運輸,不知物流”。企業無論大小,從產、供
、銷到儲存、加工、裝卸搬運、包裝、運輸等,樣樣俱全,造成物流資源的極度分散與浪費。即使在目前,我國的大多數企業對物流的概念
仍停留在運輸和倉儲的集成上,而忽略了物流服務這個企業越來越需要的方面,從而喪失了重要的高端市場。
(三)我國目前大多數物流企業難以形成大規模的綜合經營狀態
不同于國外已發展了半個世紀的現代物流業,我國物流業起步于改革開放之初,20世紀90年代始有較大發展。目前我國本土
物流公司,大都
由原來的運輸企業和倉儲企業改建而來,這些物流公司在服務功能上非常有限,離綜合物流的要求還有相當距離。近幾年雖然也涌現出了不
少民營物流企業,但其規模較小,往往只在一個固定的地區提供有限的物流服務,對整體的物流市場帶動作用有限。總之,不論是傳統的國有
運輸、倉儲企業轉型而來的物流企業還是新型的民營物流企業,由于受到原來行業范圍或地區范圍的限制,難以形成大規模的綜合經營狀態。(四)第三方物流需求嚴重不足
由于我國過去實行計劃經濟體制,幾乎每個工業企業都有倉庫、車隊,負責倉儲、運輸等業務。今天大多數企業仍然沒有擯棄過去那種“五
臟俱全”的粗放物流管理,還在自建物流體系。這種現象一方面導致許多企業物流費用占商品價格的比重較高;另一方面,致使第三方物流
需求嚴重不足,我國整體物流水平徘徊不前。目前尋求
第三方物流服務的企業,主要是跨國公司或合資企業。一份對來華跨國企業的調查顯
示,絕大部分受訪企業物流業務都有外包,比例高達90%左右,只有不到10%的受訪企業物流業務沒有外包。而國內生產企業真正尋求第三方
物流總代理的僅在10%左右。
(五)從業企業眾多而繁雜,專業化程度不高,使得物流業陷入了局部的市場混亂之中
當前物流市場不規范的現象很多。鐵路運輸、海運和空運一般壟斷程度較高;公路運輸方面各運輸公司的競相壓價,惡性競爭不但影響了正
常的市場秩序,同時也造成為了超載和疲勞駕駛屢禁不止,使較為規范的物流公司受到了較大的市場沖擊。
(六)專業人才缺乏
據2002年我國各種物流專業教育規模在6.5萬人左右,但隨著我國物流業的快速發展,國內物流專業人才的需求量高達600多萬人。同時,高
級物流管理人才也是需求日增,預計到2010年,全國需要物流高級人才20萬至30萬。由于我國物流專業人才教育、職業培訓及上崗資格培訓
沒能普遍、有效地開展,導致當前物流人才奇缺,已成為制約現代物流發展的一個突出問題。
(七)重復建設和地方割據現象并存
一方面有些企業盲目擴張自有物流經營范圍;另一方面,許多企業又帶有明顯的地域特征,缺乏全國范圍內的大型物資流通。同時,管理混亂
、地方保護主義等因素,也導致了國內物流產業難以實現大規模的快速發展。
(八)物流信息化程度低
現代物流業是管理和技術高度結合的產物。從基礎應用層面上講,有互聯網、地理信息系統(GIS)、GPS、條碼、射頻技術(RF);環境體系層
面有電子數據交換(EDI);在作業管理層面有JIT技術;在銷售時點管理層面,有POS系統、有效客戶信息反饋(ECR)、自動連續補貨技術
(ACEP)、速快響應(QR)等等。目前,我國大多數物流企業科技含量低,直接了導致物流信息化程度低。
綜上所述,我國物流企業的劣勢十分明顯。宏觀方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健全,物流要素呈部門割據狀態,全國統一的物流市場尚未完
全形成;由于條塊分割造成物流的標準化和規范化不夠,導致物流無效作業環節增加,嚴重影響了我國物流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和快速市場反
應能力。微觀方面,物流企業自身缺乏戰略意識,整體戰略規劃不理想,物流管理理念和方式十分落后。同時,由于物流企業專業化程度不高
,服務質量差,運作效率低下,基本處于粗放式經營狀態。當然,我國物流企業也有一定的優勢,其根本優勢就是本土優勢。第一,物流運作需
要一定的載體,我國的物流設施設備盡管并不十分先進,卻擁有豐富的資源,并且價格低廉;第二,物流的網絡性極強,我國的物流企業經過長
期的運作,業務網絡初具規模,且與政府主管部門建立了較為密切的聯系,這無疑提高了外資進入中國物流市場的門檻;第三,文化底蘊優勢
。國內物流企業更易于了解顧客的需求、行為方式與習慣,更容易形成供需雙方的良好溝通,國外企業在這方面則需付出更多。
二、我國物流業經營戰略選擇
(一)戰略選擇的依據
1.立足于我國物流企業的本土優勢是戰略選擇的基礎
首先,要進行物流資源的重新整合,充分發揮網絡優勢。特別是那些與政府部門脫鉤之后并入大型企業集團的物資供銷企業,它們擁有專業
化或行業經驗,擁有商流和物流兩種功能,擁有面向一個特定行業的業務網絡,擁有良好的公共關系,應該充分利用和發揮其自身優勢,參與
供應鏈建設;
其次,要發揮文化優勢。文化具有極強的滲透力與凝聚力,立足于具有深厚底蘊的中國文化,通過文化戰略實現物流管理的共通、共融,應成
為正處于發展階段的我國物流企業的戰略選擇的基礎之一。
2.現代物流觀和現代物流的發展趨勢是戰略選擇的指導思想
進行物流整體戰略規劃,建立系統化、規模化的物流管理新體制,減少流通環節成本,從物流環節中挖掘利潤。目前很多商家都十分重視降
低生產成本和銷售成本,想方設法從這兩個環節中尋找利潤,卻對物流中潛在的利潤視而不見。除了大多數的國有大中型企業對物流認識不
夠、重視不夠,一些主管部門也未能意識到物流管理對市場流通、經濟繁榮所起的重要作用,導致物流管理在我國明顯滯后于銷售管理,阻
礙了企業在國際國內市場上的競爭力的提高。因此,進行戰略選擇必須樹立現代物流觀念,充分認識現代物流的發展趨勢。
(二)可供物流企業選擇的三種經營戰略模式
1.傳統外包型物流運作模式傳統
外包型物流運作模式是一種簡單的物流運作模式,即第三方物流企業獨立承包一家或多家生產商或經銷商的部分或全部物流業務。第三方
物流企業各自以契約形式與客戶形成長期合作關系,保證自己擁有穩定的業務量。這種模式以生產商或經銷商為中心,第三方物流企業幾乎
不需添置專門設備,管理過程簡單。定單由產銷雙方完成,第三方物流只完成承包服務,不介入企業的生產和銷售計劃。通過這種模式生產
企業外包物流業務,降低了庫存,甚至達到“零庫存”,節約了物流成本,集中資金、設備于核心業務,提高了企業競爭力。目前我國大多數
物流企業就是這種模式。嚴格地說,這種模式與傳統的運輸、倉儲業并沒有太大區別。因為這種模式以生產商或經銷商為中心,第三方物流
企業之間缺少協作,沒有實現更大范圍的資源優化。其最大的缺陷是生產企業與銷售企業以及與第三方物流之間缺少溝通的信息平臺,容易
造成生產的盲目、運力的浪費或不足、庫存結構的不合理。
2.戰略聯盟型物流運作模式
戰略聯盟型物流運作模式就是運輸、倉儲、信息等經營者以契約形式結成戰略聯盟,相互協作形成第三方物流網絡系統。聯盟可包括多家
同地和異地的各類
運輸企業、場站、倉儲經營者,理論上聯盟規模越大,可獲得的總體效益越大。這種模式比起第一種模式有兩方面改善
:首先系統中加入了信息平臺,實現了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流,各成員以信息為指導制定運營計劃,在聯盟內部實現了優化資源;同時信息平臺
可作為交易系統,完成產銷雙方的定單和對第三方物流服務的預定購買;其次,聯盟內部各實體實行協作,某些票據聯盟內部通用,可減少中
間手續、提高效率,使得供應鏈銜接更順暢。其缺陷是,聯盟成員是合作伙伴關系,實行獨立核算,彼此間服務租用,因此有時很難協調彼此
的利益。因此,在彼此利益不一致的情況下,使更大范圍的資源優化受到一定的限制。
3.綜合物流運作模式
綜合物流運作模式是組建綜合物流公司或集團,組建相應職能部門,集成物流的多種功能,即倉儲、運輸、配送、信息處理和其他一些物流
的輔助功能,對上家生產商可提供產品代理、管理服務和原材料供應,對下家經銷商可全權代理其配貨送貨業務,可同時完成商流、信息流
、資金流、物流的傳遞。可以看出,綜合物流運作模式大大擴展了物流服務范圍。綜合物流是第三方物流發展的趨勢,根據我國的現狀,可
以有以下三種選擇:
第一,由某一項目發展商投資新建或改造原有資源設備,完善綜合物流設施,組織綜合物流各職能部門。這種方案非常適合迫切需要轉型的
大型的運輸、倉儲企業,以充分利用原有資源、形成較強的競爭力;
第二,由項目發展商收購一些小的倉儲、運輸企業以及一部分生產、銷售企業原有的自備車輛和倉庫,對其進行整編改造。據統計,企業自
備車輛和倉庫占全國物流設施的一半左右,如果能夠對這一部分設施收編改造,可以直接推動第三方物流服務,激活第三方物流市場;
第三,由原有的專項物流運營商以股份方式進行聯合。這種方式初期投入資金少,組建周期短,參股的方式還可以避免聯盟模式中存在的利
益矛盾,更利于協作。同時,聯合后各單項物流運營商還是致力于自己的專項,有利于發揮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