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農村物流業 推進新農村建設
2008-1-26 1:0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各位委員:
發展現代農村物流業,是有效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開拓農村市場、促進農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意義重大。
一、我省農村物流業發展具備了一些有利條件
目前,在省工商部門密切配合下,全省郵政系統已取得了“郵政連鎖配送、銷售農業生產資料、日用品”的經營資質,被納入全省“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試點企業,在全省快速有序地開展連鎖配送服務,農村積極發展農產品、農業生產資料和消費品連鎖經營,建立起以集中采購、統一配送為核心的農村現代物流業,在城鄉之間搭建起資金、物資、信息暢通傳遞的“綠色橋梁”。
農村物流業發展必需的農村交通運輸條件有所改善。經過幾年來的農村公路建設,農村公路基礎設施條件得到了進一步改善,鄉鎮公路硬化率達到82%,行政村公路硬化率達到42.6%,鄉鎮通車率達到100%,行政村通車率達到96.8%。農村公路建設步伐的加快,極大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和市場化程度的提高,為農村物流業發展提供了基礎保障。
二、我省農村物流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農村流通業基礎差、層次低,城鄉商業發展差異較大。[HTF]從市場的產品層次看,在農村市場上銷售的商品大都是與農民日常生活相關的小件、低檔次的商品,也有一些是從城市淘汰下來的舊貨。農民一般購買較多的也是些低廉、實用的大眾化日用必需品。不難看出,我省的農村市場尚屬于較低層次的初級市場。
(二)農村消費環境較差、誠信度較低。[HTF]由于農村市場監管不到位,加之前些年我省農民收入一直在較低水平的徘徊,消費能力低,大量價格低廉的假冒偽劣商品充斥農村市場,如假種子、假化肥、假農藥等坑農害農事件時有發生,尤其是不安全食品如兒童奶粉、病死牲畜肉等多發生在農村市場,還有的不法商甚至將報廢的車輛,高污染、高能耗的淘汰設備向農村推銷。這不僅直接影響到農民的消費愿望和消費信心,而且也損害了農民利益,制約農村市場的良性發展。
(三)物流客體結構不合理,服務水平不高。一方面,企業和個體業戶沒有考慮農村居民在消費層次、消費習慣、消費心理和產品使用環境等多因素,只是簡單直接把城市過剩商品延伸到農村,導致商品在流通中受阻。農村市場在表象看商品很豐富,但存在著供需矛盾,有效需求不足,一些商品與農村消費者的需求不合拍。例如:一些家用電器無用功能多、操作復雜,而且售后的安裝、維修服務嚴重缺位,這就直接導致了農民對商家的不信任。另一方面,服務體系不健全,經營理念跟不上消費需求。送貨上門,產品安裝、使用方法指導等服務沒有保障,尤其是大件家用電器和農機具的商品維修網點少,售后服務基本沒有啟動。這些都嚴重抑制農民購物的沖動和消費需求的實現。
(四)現代流通業信息化建設滯后,農村市場開拓能力弱。[HTF]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電子商務在現代流通業發展中發揮越來越重要作用。由于我省農村互聯網在農村普及率較低,加之農村從業人員素質有待提高,導致觀念陳舊,對電子信息重視程度不夠,不能及時掌握國際、國內市場供求趨勢和商品價格動態信息,難以把握農產品賣出和商品購進最佳時機,難以實現經營利潤的最大化。
(五)作為農村消費主體的農民,預期購買力不足。[HTF]盡管近年來中央實行了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但受自然條件和農民素質等多種因素限制,尤其是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糧食價格相對較低,使農民實際收入增長非常有限。再加上農村多數地區二、三產業不發達,吸納勞動力數量有限,農村的隱性失業大量存在,新的增收渠道難以開辟。由于社會保障缺乏,子女教育費用增加,部分農民預期收入信心不足,很難擺脫“攢錢養老、積累為后”的心理,存在著“想消費,不敢花”的問題。農民即使手中有點余錢,也普遍作為應急之用,不愿也不敢用于即期消費。
三、推進我省農村現代物流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科學規劃,明確發展方向。建議由政府牽頭,協調相關部門,形成合力,對我省農村流通業進行深入調研,確定符合我省農村實際的現代流通業發展新目標,落實管用可行的具體措施。要積極運用政策手段和市場機制,引導各類投資主體向農村市場傾斜。
(二)大力加強農村物流基礎設施建設。農村物流的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農村交通設施建設、農資及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建設、農產品倉儲設施建設、農產品加工配送中心的發展和建設、網絡信息平臺建設等,要提高農村物流水平,就需要以良好的基礎設施做支撐。
(三)引進新型業態,加速農村現代流通業發展。大力發展超市、專賣店、便利店等新型流通業態,建立起以超市為先導,以農業生產基地為支撐,以科研、生產、加工與流通為動力的經營新體制,延伸農業產業鏈,推進“產、加、銷”一體化經營的進程。發揮供銷合作社的傳統優勢,加快農村消費品市場和農業生產資料市場建設,全力打造縣、鄉、村三級經營服務網絡,實現鎮鎮有超市,村村有連鎖。使傳統的農村集貿市場和零售網點逐步退路進場,促進傳統商貿業向現代流通業快速轉變。
(四)合理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降低農村物流成本。盡管我省告別了農產品短缺的時期,達到了供求基本平衡,但是,農產品難賣成為困擾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問題。為此,應整合農村市場主體,采取多元化的辦法,發展農產品流通渠道。通過體制創新,改造、培育、壯大專業從事農產品商貿的物流主體,使其在農產品物流中發揮重要作用。同時,加快原有農產品流通企業資產重組改造,改變目前規模小、服務單調和封閉運行的現狀,按照農產品流通產業化的發展方向,重點加大對農產品批發市場、農產品運銷企業、進出口企業、物流配送企業和大型食品連鎖超市的扶持力度,以市場為依托,組織農產品運銷協會,鼓勵“生產基地+農戶”、“加工企業+農戶”、“運銷企業+農戶”、“配送中心+農戶”等模式的發展,使分散經營的農業生產被區域化、規模化、集約化生產所替代。
(五)廣泛普及物流知識,培養物流人才。發展農村現代物流,知識的普及是基礎,觀念的樹立是根本,人才的培養是關鍵。在實際工作中,可以利用“三下鄉”等形式,將現代物流知識、物流技術等送到農村,向廣大農村群眾廣泛宣傳,普及現代物流知識。通過現代物流知識的普及,逐步在廣大農民中、特別是農村干部的頭腦中樹立現代物流觀念,讓他們認識到現代物流的重要意義和作用,從而激發和調動他們發展農村現代物流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加強人才培養,造就一大批熟悉農村物流運作規律,具有開拓精神的物流管理人員和技術專家,這是我省現代農村物流業興旺發達的最重要、最緊迫的要求。
(六)整合優勢資源,培育龍頭市場。應對各縣(市)本地農產品優勢進行整合,建設一批高質量蔬菜、優質糧、油、水果和養殖等特色市場,使其切實成為各地的招牌市場。要關、停、合并各地無序的小市場,建設檔次高、批量大、輻射廣、功能強的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和綜合市場,發展專業農產品物流。
(七)發揮科技優勢,提高信息化程度。要全面推進農村商貿流通業的信息化程度,在市、縣級大市場建立健全統一的交易平臺、交易規則和交易系統,爭取盡快實現農貿綜合市場、農經組織、農村龍頭大戶、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網上交易。要加快計算機改造業務流程的步伐,制定農村商貿流通業信息化的規范與標準,力爭在“十一五”期間,實現省、市、縣骨干市場的采購、倉儲、配送、加工、銷售等供應環節的電子化操作,形成快捷的信息經營通道。
(八)引導農民轉變消費觀念,建立現代消費模式。建立現代農村物流業,廣大農民是消費的主體,要開拓農村市場,促進農村現代流通業發展,必須使廣大農民進入市場。要使廣大農民增強消費意識,擴大預期消費,強化選擇消費,促進產品質量改善,激活農村市場。同時,要加強農村市場的法制建設,是我省農村現代物流業步入協調有序、誠信安全、健康繁榮的發展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