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設立福州保稅物流園區
2008-1-4 12:1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3日,記者從福州保稅區管委會獲悉,上月27日,福州保稅物流園區正式獲得國務院辦公廳的批復。國務院辦公廳在批復中同意將福州保稅區二期未開發的1.2平方公里用地指標調整到福州港江陰港區,用于設立福州保稅物流園區。這是繼上海、青島、寧波、大連、張家港、廈門、深圳和天津試點之后,國家批準成立的第九個保稅物流園區。
設立福州保稅物流園區的重大意義
設立福州保稅物流園區是海關總署落實支持海西建設的重要舉措,它的成立對于促進福州、福建乃至整個海峽西岸經濟區對外貿易的增長,對加快海峽西岸經濟區現代物流業發展和全面提升區域對外開放水平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一是福州保稅物流園區(區港聯動)的設立,有利于提升福州市的核心競爭力。保稅物流園區的運作,有利于降低福州市外向型經濟的物流成本,進一步加快國際資本、技術、信息等要素的延伸和輻射,促進企業生產鏈、供應鏈和銷售鏈的優化和高效運轉,帶動福州經濟更好地參與國際競爭,增強福州在東南沿海港口城市的競爭力和吸引力,進一步促進福州港躋身于國際中轉樞紐港和東南亞國際航運中心地位;有利于福州發揮海峽西岸經濟區省會中心城市作用和領先優勢,進一步帶動周邊地區開放型經濟的快速發展,增強對周邊地區乃至鄰近省區的經濟輻射能力。
二是福州保稅物流園區(區港聯動)的設立,有利于推動福州市臨港工業的快速發展。保稅物流園區的運作,將有利于吸引國際知名航運公司和國際物流企業入駐物流園區,聚集一批面向全球市場的采購、中轉、分撥、配送等物流企業,引進先進的現代物流管理技術和服務理念,在較高的起點上形成“海西”物流產業的規模和質量,擴大出口、轉口、放大物流網絡、提升海西現代國際物流產業競爭力,滿足跨國企業對國際物流配送的需要,為“海西”臨港工業的發展提供足夠大的物流產業系統支持,使保稅物流園區成為承接產業轉移的平臺,吸引更多的跨國制造企業把具有較高技術水平的加工制造環節和先進技術工程化項目落戶江陰,促進產業聚集,推動福州市臨港工業的繁榮發展。
三是福州保稅物流園(區港聯動)的設立,有助于推動福州外貿遠洋集裝箱航線由馬尾向江陰港的戰略轉移,提升江陰港的國際競爭力。保稅物流園區的運作,有助于把江陰港區的地緣優勢、區位優勢、港口優勢和保稅區的政策、功能優勢結合起來,實現腹地經濟與保稅區產業聯動、資源共享, 拓展港口國際中轉、國際配送、國際采購和國際轉口貿易四大功能,提升口岸增值能力和區域經濟綜合競爭力,增強江陰港的競爭力和吸引力,有效增加港口的作業空間,促進福州江陰港的繁榮和發展,最終達到做大做強江陰港,實現江陰港與東南亞主要港口對接與競爭的優勢,推動江陰港朝著自由港的方向發展,成為東南亞國際航運中心。
四是保稅物流園區(區港聯動)的設立,有利于解決福州市眾多深加工結轉貿易業務的現實需求。福州市目前周邊三資企業中眾多從事深加工結轉貿易業務的企業普遍存在“境外一日游”現象,不僅占用企業大量的資金與成本,同時也增加了企業運作時效和商品品質的風險。據我們對福州市部分大型三資企業,如冠捷電子、華映光電、JVC、青祿集團等公司所作的摸底調查表明,這些企業均對“入區退稅”提出強烈的需求,由于福州保稅區還沒有實施區港聯動,致使企業的需要無法滿足,有的企業已經把相關業務調整至具備“區港聯動”功能的上海、蘇州等保稅物流中心開展,據港務部門初步統計,整個福州口岸每年外流的貨物約50萬個TEU。
保稅物流園區的運作將利用保稅物流園區的政策,徹底改變加工貿易以往存在的“境外一日游”現象,加工貿易企業在園區即可完成加工結轉和出口退稅,將大大地降低加工貿易企業的運營成本,為深加工結轉類型企業提供快速有效的服務,滿足福州地區眾多大型跨國企業的需要。
保稅物流園區(區港聯動)內涵及政策、功能優勢
自2003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批準設立我國第一個區港聯動保稅物流園區試點一一上港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以來,目前已發展為9個保稅物流園區。
保稅物流園區(區港聯動)是指保稅區在海港區劃出的特定區域,實行保稅區的政策,以發展倉儲和物流產業為主,按“境內關外”定位,海關實行封閉管理的特殊監管區域。在該區域內,海關通過區域化、網絡化、電子化的通關模式,在全封閉的監管條件下,最大限度地簡化通關手續。通過保稅區與港口之間的“無縫對接”,實現貨物在境內外的快速集拼和快速流動。
保稅物流園區是保稅區的升級版,它在政策、功能和運作上較保稅區主要有以下幾點突破:
一是政策優惠更為顯著。根據國家規定,保稅物流園區享受保稅區相關政策;在進出口稅收方面,比照出口加工區的相關政策,國內貨物進入園區視同出口,辦理報關手續,實行退稅;園區貨物內銷按貨物進口的有關規定辦理報關手續,貨物按實際狀態征稅;區內貨物自由流通,不征增值稅和消費稅。
二是功能優勢更為突出。保稅物流園區具備四項功能:國際中轉功能,對進入園區的境外、國內貨物進行分拆、集拼后轉運至境內外其他目的港;國際配送功能,對入區貨物進行分揀、分配或進行簡單的商業性加工后向國內外配送;國際采購功能,對采購的國內貨物和境外貨物進行綜合處理和簡單的商業性加工后向國外銷售;轉口貿易功能,構建集交易、展示、出樣、訂貨于一體的轉口貿易服務體系,有利于區內企業開展轉口貿易。
三是貨物進出更為便捷。保稅物流園區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和現代科技手段,實現區域化監管、網絡化管理、電子化通關、科學化監控,實行通關數據“一次錄入、多次使用、信息共享”,實現了貨物的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快速通關,構建了通關便捷、服務完善、管理規范有效的海關監管平臺,營造了大口岸、大通關、大輻射的現代物流發展環境。
福州保稅物流園區概況及建設進展情況
福州保稅物流園區(區港聯動),位于國際深水良港——福州港江陰港區,距上海港532海里,距香港360海里,距基隆150海里。
截止目前,福州保稅物流園區一期工程建設處于收尾階段,截止目前,綜合大樓、卡口及堆場工程已完成大樓主體及外墻裝飾部分,5.1萬平方米堆場已全部完成,堆場周邊高桿燈已架設完畢;綜合大樓二次裝修工程的室內消防噴淋系統已基本完成,綜合樓三、四層輕鋼龍骨和木龍骨的安裝基本完成,監管樓二、三、四層大廳的主龍骨安裝基本完成,綜合樓的水電預埋基本完成,監管樓二、三、四、五層的水電預埋基本完成,一層大廳及五層會議室基本完工,各層衛生間地面、墻面貼磚基本完成;綜合大樓海關信息管理系統與安防、智能化系統工程正進行管線預埋;海關監管綜合大樓暖通系統已進入施工階段,園區景觀綠化工程已進入施工階段;區內市政道路管網工程已完成卡口以北瀝青混凝土路面計7萬平米,目前卡口以南進行雨、污管的鋪設,并已完成1.5萬平方米混凝土墊層鋪設。同時,二期海域部分環境評估論證工作已經順利通過,近期內將進行海域使用論證,爭取今年上半年全面辦理用海的所有手續并開工填海。
福州保稅物流園區今后的發展思路和預期目標
福州保稅物流園區作為保稅區的升級版,在功能和政策上更加接近于自由港,對于提升海峽西岸經濟區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福州保稅物流園區的運營思路就是要著眼于提升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整體競爭力,充分發揮區港聯動的政策和功能優勢,依托港口資源,實現“港區一體”,以國際物流園區為主體,以腹地產業發展為依托,實現腹地經濟與保稅區現代物流業發展的互促互進,從而形成產業聯動、資源共享、功能互補、特色鮮明的現代物流發展格局,成為集現代物流企業、物流信息、物流設施于一體的國際物流基地,帶動臨港工業發展,增強江陰港口競爭力,為把江陰港建設成東南亞國際航運中心提供必要支撐和保證。具體來說,要達到三個階段目標。
第一步,要實現保稅物流園區成為“海西”臨港工業的驅動器。圍繞建設開發高標準、服務管理高效率、項目引進高層次的目標,積極引進國際知名航運公司、國際物流企業和面向全球市場的采購、中轉、分撥、配送等物流企業入駐園區,匯集一批具有世界性經營網絡和強大供應鏈管理能力的物流服務供應商,提升現代國際物流產業的規模和質量。滿足冠捷、捷聯、中華映管、福耀玻璃等跨國企業對國際物流配送的需要,為福州市臨港工業的發展提供足夠的物流產業系統支持,使保稅物流園區成為承接產業轉移的平臺,吸引更多的跨國制造企業把具有較高技術水平的加工制造環節和先進技術工程化項目落戶江陰,促進產業聚集,推動福州市臨港工業的繁榮發展。
第二步,要實現保稅物流園區成為東南亞貨物大進大出的區域性物流中心。要充分利用園區在通關、退稅、中轉、信息等方面的優勢,實現保稅區國際貿易、出口加工、采購、倉儲、分撥等方面功能與港區口岸功能的優化組合,做大做強國際中轉、配送、采購等現代物流的特色功能,通過保稅區、港區在概念、形態上的“1+1=2”的聯動,產生出“1+1>2”的物流發展促進效應,增強江陰港的競爭力和吸引力。以海運優勢和區港聯動政策功能優勢,使臺灣高雄、基隆、臺中的貨物在此中轉、派送;福州、廈門、寧波等其他口岸城市轉運的貨物回流;爭取東南亞各國的貨物在此中轉、派送。同時以海鐵、海高轉運優勢,吸引江西、湖南、安徽等內陸各省及閩東地區的貨物在此中轉。
第三步,要確立江陰港成為東南亞國際航運中心地位。通過區港聯動的積極運作和探索,把江陰港區的地緣優勢、區位優勢、港口優勢和保稅區的政策、功能優勢結合起來,實現腹地經濟與保稅區產業聯動、資源共享,為建設江陰保稅港奠定良好的基礎。通過保稅港的建設,最終達到做大做強江陰港,實現江陰港與東南亞主要港口對接與競爭的優勢,推動江陰港朝著自由港的方向發展,成為東南亞國際航運中心。
福州保稅物流園區的招商重點
今后福州保稅物流園區的招商重點是:從事國際、國內商品采購、配送及分揀、分配、分銷的跨國采購中心;從事國際國內中轉、各國各地區快速集拼和國際聯合快運業務的國際航運集團;從事倉儲自動化、包裝標準化和配送高效化的現代物流服務和臨港增值服務的第三方物流企業。(記者 藍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