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幫助大象跳舞
2008-2-2 3:3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10年前,很少有人能說清楚“物流”的含義。而今天,“物流”已經成為比較熱門的話題。街上的物流公司越開越多,有關“物流”的各類論壇、培訓層出不窮,參與“物流”活動的人日漸增多——連家庭主婦和小學生也會通過電話或網絡來購物了。“物流”作為經濟生活中物的實體流動,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社會發展密切相關。
近年來,我國各大高校也相繼開設出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等專業,培養不同層次的物流管理、物流工程及物流經濟人才。那么,作為一門新興專業,物流能否得到廣大考生的青睞呢?上海海事大學楊志剛教授將告訴我們答案。
物流,無處不在
如果把企業比作一頭大象,那么物流就是這頭大象的血液,信息則是神經。“大象”能否跳出輕盈的舞步,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物流系統和信息系統的運作效率。可以說,物流在現代企業發展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實,在人類發展史上,物流形態早就出現了,中國古代修建的弛道、大運河乃至傳說中的木牛流馬,以及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馬六甲海峽等,都是物流的載體。所謂“人盡其才,物盡其用,貨盡其流”,不正反映了人們對物流的重視程度嗎?
社會的進步離不開人和物的流動。從最直觀的解釋來看,物流指的是物體的流動,即物體的位置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外一個地方。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物流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化。學術界將物流定義為物品從供應地向接受地的實體流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進行有機整合。物流活動的內容包括用戶服務、需求預測、訂單處理、配送、存貨控制、運輸、倉庫管理、工廠和倉庫的布局與選址、搬運裝卸、采購、包裝、情報信息搜集等環節。從另一個意義來理解,現代物流就是以消費者為起點,以市場需求為中心,構成的一條從供應商、制造商、批發商、零售商到用戶的流通網絡,其主要研究方向是:如何建立有效的物流網絡;如何使物流路徑最短;如何將儲存、運輸的成本降低。在運輸設施方面,政府要撥出巨款建港口、修道路;在裝卸工具方面,托盤、叉車、自動分揀機等現代化設備各就各位;在倉儲方面,恒溫倉庫、配送中心和流通加工基地等基礎設施一個也不能少;在商品銷售方面,涵蓋批發、代理、專營的供貨鏈必須井然有序;在包裝方面,要積極推行標準化和規范化。雖然小到淘寶網上的快遞,大到洋山深水港的吞吐量,都可以歸納于物流的范圍之內,但是每個物流環節承擔的職能各不相同,具體可分為運輸企業、倉儲企業、加工企業、銷售企業、信息中介企業等。某家企業如果實力雄厚到能承擔起物流過程的大部分職能,那么它占據的市場份額就會較大。
這就是物流,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指引物流發展的標桿是效率。以前,卡車滿載貨物,從上海的倉庫駛到杭州的倉庫,任務就完成了,但“滿車去空車回”,后果是資源的巨大浪費。現代物流就是要改革傳統方式,調配社會各方面資源,把無數個企業的需求結合在一起,將成本降到最小。
物流專業的發展前景燦爛
怎么樣?聽完對物流的詮釋,是不是有些心動了,想報考物流專業?的確,物流管理人才在現代社會經濟發展中大顯身手。
一個企業擁有卓越的物流管理水平,就意味著它能以較低的成本完成對材料、貨物乃至信息的傳送,就意味著它是同行業在存貨、包裝、配送等方面的佼佼者,從而吸引到更多的供貨商和更優秀的合作伙伴。放眼世界500強企業,無不擁有一流的物流管理能力。特別是以波音公司為代表的跨國企業,其生產線分布在各個國家,如果沒有現代物流為其提供強大的支持,這個令人津津樂道的傳奇也許只是神話。
隨著生產社會化的迅速發展,單純依靠技術革新和擴大生產規模以提高生產效率的難度越來越大,這促使人們開始尋求新的獲利途徑,將眼光從生產領域轉向了流通領域,通過物流開發來降低運輸、倉儲和信息溝通的成本。被稱為管理學之父的美國經濟學家彼得·德魯克把流通領域比喻為“一塊經濟界的新大陸”。物流,逐漸成為了市場的主旋律。一般地說,一個城市或地區的物流及相關行業的從業人員數量占該城市或地區居民總數的13%左右,能基本滿足這個城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這樣算來,擁有80萬物流從業人員的上海盡管是國內物流業發展最快的城市,但物流人才市場的缺口還是很大。
我國物流產業興起于上世紀 90年代,起步雖晚,但發展勢頭強勁,到2003年我國物流市場的規模已達到2400億元,預計在今后幾年仍將會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與此同時,專業人才缺乏的問題也浮出水面,據最近的調查,目前國內物流人才的需求缺口達到600余萬人,其中物流信息管理人才又成為行業內最緊缺的人才,這與物流業的蓬勃發展顯得極不對稱。現在在職的物流從業人員基本上都是負責倉儲和貨物流通的普通職員,這些物流從業人員中受過系統職業教育的人相對很少,而懂得物流信息化的人更是難尋。因為對物流信息化人才的要求是要了解整個物流的過程,能通過IT技術把不同的系統無縫地連接在一起,滿足不同客戶的特定需要。對一個IT人員來說,建一個系統很容易,但能把不同的系統連接起來,以滿足不同客戶的特定需求卻是比較困難的。由于國內學科教育的交叉性不強,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對物流的流程往往“一竅不通”,而物流專業的畢業生在IT方面的技能又不過硬。截至2007年,國內還沒有物流信息技術方面的畢業生。
所以說,國內物流人才的短缺,并不是總量上的短缺,而是掌握現代物流管理技術的實用型人才的短缺,也就是懂得建立在信息系統平臺上的物流供應鏈管理的綜合性人才短缺。事實也證明,很多所謂的只掌握物流基本概念基本知識的“物流人才”在為找不到工作而發愁,而掌握物流信息管理技術的人才卻能拿到很高的薪水。以廣東為例,一般物流人員的月薪在 2500元人民幣左右,而物流信息管理管理人員的月薪達5000元至10000元也不算多。在上海,到2010年世博會舉辦之際,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缺口達10萬以上。誰來彌補這個缺口?是高校里的物流專業學生?是管理經驗豐富的“海歸”?還是懷揣理想的你和他?人們拭目以待。
物流專業人才是復合型的
物流是一個跨行業、跨部門的復合產業,具有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相結合的特點。也就是說,物流行業對人才的吸納能力非常大,什么層次的人才都能在物流業里找到自己的定位。
如果你想技高一籌,成為懂得戰略管理、方案設計、系統設計等的復合型人才,那么你得學習經濟學、管理學、工學和理學等多門學科,具有扎實的管理學、經濟學和信息技術基礎知識,以及較高的英語水平和計算機操作技能,并熟悉貿易法規,掌握現代物流管理理論、信息系統手段,具備物流管理、規劃、設計等較強的實務運作能力。如果你想站穩腳跟,成為倉儲管理、運輸管理、配送管理或信息管理等領域的專一型人才,那也要學習管理學、市場調查與預測、市場營銷學、物流設施與設備管理、連鎖經營與配送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倉儲運輸管理、信息管理系統、統計學、會計學、財務管理等知識。
覺得要學的東西很多是嗎?別害怕!技多不僅不壓身,還會提升就業競爭力。物流管理專業的畢業生可以到政府經濟部門、外貿公司、現代物流企業、國際航運公司、航空公司、大型商業流通部門、大型制造企業、貨物代理公司、船舶貿易代理公司謀職,也可以繼續深造,或從事教學科研工作。就業前景如此廣闊,難怪物流管理專業近年來錄取分數居高不下!
不過,有一點要提醒同學們注意。在實際工作中,75%至85%的物流從業人員都在第一線工作,各個崗位宛如流水線般環環相扣聯系密切,從業者的責任心必須很強。同時,物流是一個實踐操作性非常強的行業,往往跟交通、倉庫以及貨物聯系在一起,工作環境相對比較艱苦,從業人員要能吃苦耐勞。還有,雖然物流管理人才是各行業的管理中堅,但這個行業的知識更新換代非常快,與其他學科的相互融合也是大勢所趨,所以一定要做到學習學習再學習,實踐實踐再實踐,才能提高自身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