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供應鏈系統的物流
2008-2-28 3:43:00 來源:許勝余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信息化、全球化、多功能化和一流的服務水平,已成為邁向21世紀的物流企業追求的目標。
多功能化—物流業發展的方向
隨著人們對物流認識的深化,物流業的發展出現了圖1所示的演變過程。
值得一提的是圖1第4階段“供應鏈系統物流”。在這個階段,物流發展到集約化階段,這種一體化配送中心(INTEGRATION),不單單是提供倉儲和運輸服務,還必須開展配貨、配送和各種提高附加值的流通加工服務項目,也可按客戶的需要提供其他服務。現代供應鏈管理即通過綜合從供應者到消費者供應鏈的運作,使物流與信息流達到最優化。企業追求全面的系統的綜合效果,而不是單一的、孤立的片面觀點。作為一種戰略概念,供應鏈也是一種產品,而且是可增值的產品;其目的不僅是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提供用戶期望以外的增值服務,以產生和保持競爭優勢。從某種意義上講,供應鏈是物流系統的充分延伸,是產品與信息從原料到最終消費者之間的增值服務。
在經營形式上,采取合同型物流(CONTRACT)。這種配送中心與公用配送中心不同,它是通過簽訂合同,為一家或數家企業(客戶)提供長期服務,而不是為所有客戶服務。這種配送中心有由公用配送中心來進行管理的,也有自行管理的,但主要是提供服務;也有可能所有權屬于生產廠家,交專門的物流公司進行管理。
供應鏈系統物流完全適應了流通業經營理念的全面更新。因為,以往商品經由制造、批發、倉儲、零售各環節間的多層復雜途徑,最終到消費者手里。而現代流通業已簡化為由制造經配送中心而送到各零售點。它使未來的產業分工更加精細,產銷分工日趨專業化,大大提高了社會的整體生產力和經濟效益,使流通業成為整個國民經濟活動的中心。加之,在這個階段,有許多新技術,譬如說,準時制工作法(JUST IN TIME),又如,銷售時點信息管理系統(POINT OF SALE),商店將銷售情況及時反饋給工廠的配送中心,有利于廠商按照市場調整生產,以及同配送中心調整配送計劃,使企業的經營效益跨上一個新臺階。
一流的服務—物流企業的追求物流業是介于供貨方和購貨方之間的第三方,它以服務作為第一宗旨。從當前物流的現狀來看,物流企業不僅要為本地區服務,而且還要作長距離的服務。因為客戶不但希望得到很好的服務,而且希望服務點不是一處,而是多處。因此,如何服務好,便成了物流企業管理的中心課題。應該看到,配送中心離客戶最近,聯系最密切,商品都是通過它送到客戶手中。美、日等國物流企業成功的要訣,就在于他們都十分重視客戶服務的研究。
首先,在概念上變革,由“推”到“拉”。配送中心應更多地考慮客戶要我提供哪些服務,從這層意義講,它是“拉”(PULL),而不是僅僅考慮“我能為客戶提供哪些服務”,即“推”(PUSH)。如有的配送中心起初提供的是區域性的物流服務,以后發展到提供長距離服務,而且能提供越來越多的服務項目。又如配送中心派人到生產廠家“駐點”,直接為客戶發貨。越來越多的生產廠家把所有物流工作全部委托配貨中心去干,從根本意義上講,配送中心的工作已延伸到生產廠里去了。
如何滿足客戶的需要把貨物送到客戶手中,就要看配送中心的作業水平了。配送中心不僅與生產廠家保持緊密的伙伴關系,而且直接與客戶聯系,能及時了解客戶的需求信息,并溝通廠商和客戶雙方,起著橋梁作用。如美國普雷茲集團公司(APC)是一個以運輸和配送為主的龐大公司。物流企業不僅為貨主提供優質的服務,而且要具備運輸、倉儲、進出口貿易等一系列知識,深入研究貨主企業的生產經營發展流程設計和全方位系統服務。優質和系統的服務使物流企業與貨主企業結成戰略伙伴關系(或稱策略),一方面有助于貨主企業的產品迅速進入市場,提高競爭力,另一方面則使物流企業有穩定的資源,對物流企業而言,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正逐漸成為比價格更為重要的選擇因素。
信息化—現代物流的必由之路
要提供最佳的服務,物流系統必須要有良好的信息處理和傳輸系統。美國洛杉磯西海報關公司與碼頭、機場、海關信息聯網。當貨從世界各地起運,客戶便可以從該公司獲得到達的時間、到泊(岸)的準確位置,使收貨人與各倉儲、運輸公司等做好準備,使商品在幾乎不停留的情況下,快速流動、直達目的地。又如,美國干貨儲藏公司(D.S.C)有200多個客戶,每天接受大量的訂單,需要很好的信息系統。為此,該公司將許多表格編制了計算機程序,大量的信息可迅速輸入、傳輸,各子公司也是如此。再如,美國橡膠公司(USCO)的物流分公司設立了信息處理中心,接受世界各地的訂單,IBM公司只需按動鍵盤,即可接通USCO公司訂貨,通常在幾小時內便可把貨送到客戶手中。良好的信息系統能提供極好的信息服務,以贏得客戶的信賴。
在大型的配送公司里,往往建立了ECR和JIT系統。所謂ECR(EFFICIENT CUSTOMER RESPONSE),即有效客戶信息反饋,有沒有它,是至關重要的。有了它,就可做到客戶要什么就生產什么,而不是生產出東西等顧客來買。倉庫商品的周轉次數每年達20次左右,若利用客戶信息反饋這種有效手段,可增加到24次。這樣,可使倉庫的吞吐量大大增加。通過JIT系統,可從零售商店很快地得到銷售反饋信息。配送不僅實現了內部的信息網絡化,而且增加了配送貨物的跟蹤信息,從而大大提高了物流企業的服務水平,降低了成本。成本一低,競爭力便增強了。
歐洲某配送公司 通過遠距離的數據傳輸,將若干家客戶的訂單匯總起來,在配送中心里采用計算機系統編制出“一筆畫”式的路徑最佳化“組配揀選單”。配貨人員只需到倉庫轉一次,即可配好訂單上的全部要貨。
由于全球經濟的一體化趨勢,當前的物流業正向全球化、信息化、一體化發展。
商品與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以空前的速度自由流動。電子數據交換技術與國際互聯網的應用,使物流效率的提高更多地取決于信息管理技術,電子計算機的普遍應用提供了更多的需求和庫存信息,提高了信息管理科學化水平,使產品流動更加容易和迅速。物流信息化,包括商品代碼和數據庫的建立,運輸網絡合理化、銷售網絡系統化和物流中心管理電子化建設等等,目前還有很多工作有待實施。可以說,沒有現代化的信息管理,就沒有現代化的物流。
全球化—物流企業競爭的趨勢
80年代早期,物流企業的發展已超出了上述階段,達到了多國化。它從許多不同的國家收集所需要資源,再加工后向各國出口。目前,相當一部分配送公司都擁有一部分從事外貿出口業務的用戶,有一定百分比的作業量與進出口有關;有許多配送公司加入到國際性組織的公司或跨國公司。
當北美自由貿易區協議達成后,其物流配送系統已不是僅僅從東部到西部的問題,還有從北部到南部的問題。這里面有倉庫建設問題也有運輸問題。例如,從加拿大到墨西哥,如何來運送貨物,又如何設計合適的配送中心,還有如何提供良好服務的問題。另外,一個困難是較難找到素質較好、水平較高的管理人員。因為有大量牽涉到合作伙伴的貿易問題。如日本在美國開設了很多分公司,而兩國存在著不小的差異,勢必會碰到如何管理的問題。
還有一個信息共享問題。很多企業有不少企業內部的秘密,物流企業很難與之打交道,因此,如何建立信息處理系統,以及時獲得必要的信息,對物流企業來說,是個難題。同時,在將來的物流系統中,能否做到盡快將貨物送到客戶手里,是提供優質服務的關鍵之一。客戶要求發出訂單后,第二天就能得到貨物;而不是口頭上說“可能何時拿到貨物”。同時,客戶還在考慮“所花費用與所得到的服務是否相稱,是否合適?”
全球化戰略的趨勢,使物流企業和生產企業更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形成了社會大分工。生產廠集中精力制造產品、降低成本、創造價值;物流企業則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從事物流服務。物流企業的滿足需求系統比原來更進一步了。例如,在配送中心里,對進口商品的代理報關業務、暫時儲存、搬運和配送,必要的流通加工,從商品進口到送交消費者手中的服務實現一條龍;甚至還考慮接受訂貨、代收取資金等等。為了適應這樣的需要,有時甚至不計成本,滿足服務。所以,這里也涉及到生產廠和物流企業的最終利潤分配問題。
總之,競爭包括世界范圍的競爭,對物流業來說,經營戰略的研究迫在眉睫。
可以相信,進入供應鏈系統的物流,將以嶄新的姿態邁向21世紀。 于1999-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