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忠付:“物流其實是一種控制過程”
2008-3-24 11:3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作為21世紀的“黃金產業”,物流業的巨大發展空間不容置疑,但是,實現健康發展還有很多工作要做――給物流準確定位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物流園”,一場場專家云集的研討會……
作為21世紀的“黃金產業”,“物流熱”正在我國升溫。然而,對于物流的準確含義,如今仍眾說紛紜。
“物流不就是運輸嗎?” “物流就是物資流通。”“物流更多指的是物流配送。”“物流是企業在降低物資消耗、提高勞動生產率以外的‘第三利潤源泉’”……
國家經貿委經濟運行局交通處副處長崔忠付認為,上述說法都不夠全面,“物流其實是一種控制過程”。他解釋說,現代物流泛指原材料、產成品從起點至終點及相關信息有效流動的全過程,它將運輸、倉儲、裝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機結合,采用先進的供應鏈技術手段,盡可能將生產時間、流通時間縮短為最少,以提高競爭力。
發展物流涉及多個環節。一是加強改進貿易方式,減少批發層次;二是通過運輸組織方式的改進,縮短在途時間;三是采取先進庫存管理手段,縮短原材料、半成品或產成品的在庫時間。崔忠付認為,由于運輸成本相對固定,物流最有潛力的環節不在運輸,而在流通方式的變革和庫存管理的革命,這是物流產業發展的重點。
盡管物流的最大需求集中在企業的供應、生產、庫存、銷售環節,從企業到用戶的配送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但目前為企業服務的第三方物流發展緩慢,倒是配送領域發展勢頭迅猛。在最有潛力的市場外徘徊,致使我國至今未成長起一家真正有規模的現代物流企業。
三大難題困擾物流發展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描述我國物流產業發展現狀和前景的量化指標多且雜,口徑也不統一。比如,有統計顯示:“2000年,我國全社會支出的流通費用達17880億元,約占GDP的20%,只要降一個百分點,就可節約資金178億元”;而另一份來自世界銀行的報告稱:“如果中國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由目前的16.7%降低到15%,每年將為全社會直接節省約2400億元物流成本。”
“這正是困擾我國物流產業發展的三大難題之一”。崔忠付告訴記者,由于沒有現成的統計指標體系,我國物流產業的統計、監測、分析工作非常困難。從宏觀上看,全社會物流費用以及全國物流產業產值占GDP的比重,我們沒有權威數據;從中觀上看,汽車、機械、化工等行業也未建立行業物流分析指標體系;從微觀上看,無論是需求方,還是供給方,或是專 業化物流企業,都缺少企業物流績效評價體系。
第二個難題是物流需求不足。前幾年,我們一直在抱怨物流需求不足。如今,市場需求不足的難題不僅沒有得到解決,反而加劇。原本希望工業、商業企業能將涉及物流的部分剝離出來,成為全社會物流體系的一部分,但由于第三方物流質量難以滿足客戶需求,加之剝離部分人員安置難,不少企業紛紛由過去的物流需求方轉為提供方。
第三個難題是物流運作沒有統一的技術標準,比如物流設施、基礎設施、作業流程、信息化流程等,統一的標準將大大提高效率。崔忠付介紹說,物流產業的技術標準大多局限在行業內,以貫穿物流全過程的托盤為例,其國家標準只在交通領域內使用,工業企業、倉儲企業、銷售終端……各有各的標準,互不兼容帶來的是物流過程中多道重復搬運。創造寬松的發展環境
針對我國物流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近兩年一些人大代表提出議案,建議盡快建立物流管理的協調機制,或由政府綜合管理部門牽頭,或成立國務院物流工作領導小組,專門負責研究、制定和協調相關政策,打破條塊分割的傳統管理體制,清理妨礙公平競爭、限制市場準入的種種規定,創造相對寬松的政策環境,建立跨運輸方式、跨部門、跨地區的全社會物流體系。
國家經貿委經濟運行局交通處處長王慧敏告訴記者,在經貿委,物流產業的管理由經濟運行局負責。目前,他們正著手做三件事。首先是制定促進物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比如,簡化物流企業的審批和登記注冊手續;在市內交通運輸、海關通關速度方面,為物流企業發展創造條件等。目前,這些措施已經專家評審,正在細化。其次,是聯合國家計委,制定全國物流發展規劃,如物流產業的發展方向、發展重點等。目前,兩部門正組織專家進行調研,規劃的框架已基本成型。第三,是與國家標準化委員會協商,制定統一的物流運作標準。今年第一季度,我國工業產成品流通成本大約占GDP的22.9%,發達國家這一比例僅為10%。物流產業的廣闊前景能否變為現實,還需要政府、企業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