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零售巨頭患上信息化饑渴癥
2008-3-3 1:4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在沃爾瑪IT大廈墻上,沃爾瑪創始人SamWalton寫道:沒有不斷的IT投資就不會有沃爾瑪的成長。
沃爾瑪強大的后臺支撐系統,使其在美國總部就可以監控全球3700多個門店的生意。
快速發展的中國零售行業,去年底迎來了全面開放的新時期,國內眾多的中小零售企業也紛紛邁開了自己的信息化建設步伐。
24日在南京舉行的第二屆中國零售業信息化峰會上,國內零售企業的CIO(信息總監)們大吐苦水:IT供應商不了解零售企業要什么;IT巨頭們的國際經驗不能對接中國市場;零售企業都知道IT重要,但是很難找到自己想要的解決方案和產品……需求強勁
2003年以來,中國零售業信息系統更新換代迎來了高峰期。
去年以來,IBM、惠普、甲骨文等國際IT巨頭對中國零售企業進行了“狂轟濫炸”般的推介,零售業已經成為他們繼制造業、銀行業后的一大重點應用軟件及數據庫銷售市場。而國內的IT供應商們也在該市場中爭得自己的杯羹。
“對IT供應商來說今年是非常重要的機會,因為零售行業全面開放,國內企業都在努力提高管理和運營能力,而IT是重要支撐,他們在信息化建設上有強勁的需求。”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秘書長裴亮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說,“同時BESTBUY、HOMEDEPOT等多個零售巨頭剛剛進入中國,需要新建IT系統。”
裴亮分析道,現在的零售企業擴張,投入最大的一塊就是IT系統。因為賣場物業是租人家的,其他的就是辦公用具、貨架、IT系統以及裝修上的投入了。而IT系統、物流以及企業經營管理上的組織構架是三大核心競爭力,在市場競爭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因此企業對IT系統都舍得投入,是擴張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
對IT供應商來說,中國零售業的信息化建設市場前景廣闊。IBM零售業解決方案部市場經理韓梅說,根據市場調查報告,目前中國零售企業在IT上的支出,有66%是購買POS機等終端設備上,10%左右是購買主機,只有20%多的比例是放在軟件和服務上。而日本零售企業在硬件方面的支出只有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二的支出是購買軟件和服務。
韓梅分析,這是因為中國的企業處在快速成長之中,他們有購買新的硬件設備的強大需求,在軟件和服務上的購買需求也會隨之增加。
IBM業務咨詢服務事業部資深顧問康炳華說,中國排在前100名的零售企業,在IT上的平均投入還不到營業收入的1%,而歐美和日本等成熟市場的零售巨頭們在IT系統上的投入,保持在營業收入2%到3%的水平。沃爾瑪的投入達到營業收入的3.1%,擁有2000多人的IT開發隊伍,相當于一個大型IT企業。
對接困難
今年4月,大陸超市老大聯華超市(0980.HK)與IBM及臺灣特力集團締結戰略聯盟,投資1.2億元建設供應鏈管理平臺。事實上,聯華超市一直在投入IT建設,同時也在不斷更新。
而百安居中國區總裁衛哲最喜歡向業界炫耀的,也是他們一開始便在中國建立了強大的IT系統,正是它支撐了公司業務的快速發展。
這也是內資企業和外資企業IT建設思路上的典型代表——內資企業從小做到大,IT系統從無到有再不斷升級,隨需而變、隨需而建;外資企業有一套成熟的市場拓展和經營管理模式,一開始就知道自己要什么,該怎么做。
華商易連(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孫曉波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她最怕的就是客戶要求不斷改變方案,經常遇到客戶要將做好的方案推倒重來。這樣一來,作為解決方案的供應商根本沒有辦法控制成本。
據了解,北京京客隆超市、江蘇蘇果超市等知名零售企業就換過好幾個IT合作伙伴或者解決方案,他們在IT建設上的道路很曲折,但在本土企業中具有代表性。
而零售企業CIO眼中的理想供應商是什么樣子的呢?聯華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總監陳爽說,IT技術就是要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但是不少IT供應商的方案卻將簡單的問題復雜化了,因為大部分IT供應商對零售業務缺乏了解。
江蘇德基集團有限公司CFO兼CIO左揚農說:“現在國內的IT供應商同質化競爭太厲害了,我們更喜歡一個能提出個性化的解決方案、碰到問題時都能夠解決的供應商,能根據我們企業的發展提供符合要求的差別化服務。”
IT供應商提供的方案與零售商的要求不對接已成為國內零售業信息化建設的最大困惑。對此,裴亮認為國內零售企業盈利模式和業務流程不成熟是問題的癥結所在。
裴亮分析,由于國內零售企業的盈利模式主要是收取進場費,他們不斷增加商品品種,導致商品結構混亂。而國際上成熟的模式是以商品管理為主。正是由于中國零售業不同于國際上的成熟模式,導致IT供應商們的國際零售經驗在中國難有用武之地。另一方面,中國零售企業處于高速成長期,不同發展時期管理模式差異很大,需要不同解決方案,導致反復推倒重來的局面,使得IT供應商無所適從。
成本考量
每個人都知道IT對企業經營很重要,但是對于零售企業的CEO們來說,他們必須面對成本壓力,必須考慮投入了多少錢,解決了什么問題或者是有多大的回報。
“蘇寧電器建設IT系統的投入為2700萬元,包括ERP系統和OA(辦公自動化)系統兩大塊,企業ERP系統每年可以創造4620萬元的價值,而B2B每年可以節約500萬元,收入120萬元;BI(商業智能軟件)每年可以為企業節約468萬元,蘇寧的‘即買即送即裝’服務,完全依靠企業的IT系統,還有競爭情報系統等預警系統。”
這是蘇寧電器CIO在中國零售業信息化峰會上發言的部分內容,他這筆賬不僅僅是算給同行和外界看,更主要的是算給老板看,因為CIO必須讓老板明白IT系統的量化價值,讓老板知道這筆投資的作用。
事實上,國內絕大部分零售企業的CIO無法把這筆賬算給CEO,而包括CEO在內的大部分經營管理隊伍都沒有IT方面的專業知識,盡管大家都知道信息系統很重要,但建設信息系統的投入產出卻是一筆糊涂賬。而大多數CIO在企業中仍然是“保姆”或者“救火員”的角色。
聯華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總監陳爽的心得是,CIO自己對老板說十句,還不如CFO或者COO說一句,因為老板并不一定知道那些尖深的IT專業知識,他要的是財務上或者經營上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