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企業信息化管理小心陷
2008-3-5 3:3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當傳統的服飾企業從小小的制衣作坊邁進全球化的管理時代,科技的發展已成為推動營銷變革的核心力量。當市場不再是簡單的供與求關系時,能否掌控或適應瞬息萬變的競爭市場,是服飾企業的生存根本。企業的信息化管理是將有限的市場資源,通過數據形式進行區分、整理、分析、執行的過程,是幫助企業了解市場、應對市場需求變化的手段。
當國內越來越多的企業關注信息化管理時,對于信息在實際應用及操作方面還有很大的分歧,但多數企業認為,信息化基本包含市場信息及企業信息,其中:
市場信息包括:
國際行情(流行)信息;
市場需求(消費)信息;
競爭對手(同業)信息;
生產研發(供應)信息。
企業信息包括:
貨品流通信息;
資金流通信息;
管理執行信息;
營銷創建信息;
本文中,筆者將主要針對企業信息進行闡述。
企業信息的內部管理,多年來基本采用傳統方式進行定時傳送,如:手簽單、電話、傳真等。然而,實際銷售情況與企業獲得的信息往往不能形成實時對應,其間產生的時間差導致企業不能夠在最短時間內進行市場判斷,延誤決策的時機性。在可能的情況下,還會因業務壓力等原因導致不真實信息的產生。隨著科技的進步及網絡化的普及,信息的流通及實時傳送已不再是難上加難的事情,通過特定軟件與網絡聯接形成區域化信息實時傳送系統,現實市場中的運營企業在進行信息化管理時所運用的軟件基本上由兩種類型組成:普及化軟件、特定研發軟件。
普及化軟件:對于企業來講相對成本較低,能夠使應用人員在短時間內掌握(或直接招聘會操作人員)。如:店鋪POS系統、小型ERP營銷系統或是市場中能夠采購到的財務、貨品管理類軟件。其優點是投入小、操作簡便,缺點是適應性差、應用區域小、信息統計面狹窄。適合一般專營店或小型服飾企業。
特定研發軟件:是與專業的軟件研發機構合作,根據企業的生產、管理、物流、營銷等運營環節的實際情況,加以科學性的規劃,通過專有軟件的應用,將多部門、多渠道、多市場的信息進行匯總及初級分析。其優點是與企業的適應性強、數據綜合分析能力突出、不易泄密。缺點則是投入過大、研發時間長。適合一些產、供、銷于一體的集團型企業或品牌規模較大的實力型企業。
通過應用軟件的渠道,將更多的市場信息進行匯集,但在進行信息化管理創建之時,企業常常存在一些觀念上的錯誤:
誤區一:信息只應來自市場一線;
對于決策者來講,信息量越豐富,信息內容越縝密、越細致,能夠幫助其進行更準確的判斷。但信息量及內容的增加與調查員的工作量是成正比的,除部分大型企業會設立專業市場調研人員外,大多服飾品牌企業的信息提供者均是一線營業人員。因此,在本職工作外設置大量的市場調研工作,一方面會要求營業人員增加工作項目,參與更多的信息填寫工作,降低營業效率;另一方面,由于營業人員在信息調研方面的非專業性,決定了深層次信息的不準確性。因此,在由終端營業人員進行的信息收集工作中,對于信息量及信息內容的設置應盡量避繁就簡,避免顧此失彼的現象發生。
誤區二:軟件功能越強大越好;
似乎國人對于產品的購買心里都講求“一步到位”。無論是在市場中進行購買成型軟件還是自主進行研發,對于軟件的功能總是要求極其詳盡,不求精致、只怕遺漏,功能越強大才會用處更大。殊不知,功能項越多、添加內容越細致的軟件,其價格越高、實用性越差。再者,很多功能對于一些企業來講往往只是擺設,看得多用得少。因此,如果企業規模及營業網點過少,那么建議所用軟件集中在資金管理及貨品管理兩方面,能夠做初級的財務運算及貨品庫存管理即可,不一定要運用ERP系統才能解決,那樣只是牛刀宰雞、大材小用。
誤區三:信息只是給老板看的;
企業的老板決定了企業的營銷及發展方向,因此說,信息的匯總及分析結果交由老板來審閱也是應當的。但是如果信息只給老板看,那么可以說信息的價值會大打折扣。一個服飾品牌企業由不同的職能部門組成,其中營運的核心部門包括:產品研發、營銷、企劃,作為這三個部門的管理者,對終端及市場信息的需求程度顯然要比老板更為重要。他們將要為部門的執能策劃及方案實行尋找可靠的依據,并通過信息化的傳輸渠道進行部門協調,對活動執行的遠程地區進行管理、交流以及反饋。
誤區四:信息化只在貨品調度、資金管理上有用;
信息化管理在企業中最突出的表現集中于貨品的管理及資金的監督,或者說在這兩個項目中表現得更為顯著一些,因此,也就形成了“一葉障目”、片面理解的誤區。應該說,企業信息化是幫助決策者能夠實現遠程管理、監督,并獲得不同地區的實時信息反饋進行決策、判斷的有效手段。它還是企業與終端、企業與合作伙伴、企業與消費者,甚至企業內部的各職能部門進行交流、協作、管理、調度、執行等工作的快速配合關系。將原有企業內部多結點的縱向部門管理關系,向簡單化、直向交流轉變,砍掉原有的中間環節,拉近企業高層與終端一線的距離,提高企業的運轉速度、增強企業的反應機制、提升部門的工作效率。
通過以上種種對于信息化管理的誤解,我們有必要對信息化管理的流程進行一下分析。
信息化管理應分為四個流程,即:收集、傳遞、分析、反饋。
1、信息的收集
正如前文所述,信息來源于市場及企業內部。因此,信息的收集也應來源來市場一線以及各職能部門之間。他們將的原始信息進行錄入,并通過電腦軟件的幫助進行初級分類。信息將作為匯入指定的共享空間,以方便相關人員的提取。
2、信息的傳遞
現代式的信息傳遞基本通過網絡進行傳播,尤其是進行遠程信息傳遞,網絡的功效更是不可估量。為了確保信息能夠穩定而準確的到達共享空間(一般為指定服務器),并不至產生數據泄密。因此,需要對應用軟件進行加密管理,并針對不同查閱人員的部門及職位做權限設定。
3、信息的分析
傳統管理方式,對于信息的分析更側重于直覺,通過多與少、好與壞等簡單因素表現做出判斷。而信息化管理的分析過程則是數據的匯總、分類、統計及排比,擯棄了人為的感情因素及工作失誤等原因,將信息分解為各種報表,通過對比與排序的關系使決策者更為直觀、明了。
4、信息的反饋
我們可以通過下列兩圖的構成進行比較: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
傳統的階梯型信息反饋模式在進行信息的傳遞及反饋過程中,基本上沿襲逐層傳遞方式,中間的節點過多,必然會產生信息變形、時效延緩,經過多個環節以后,當信息傳達到高層之時,基本要經過處理和分析,其真實性還有幾何更是無從判斷。
而共享型信息反饋模式的建立,則是基于網絡化管理基礎:一方面,原始信息依然要由底層通過處理及分析進行逐層反饋;另一方面,則依不同的管理級別對網絡權限進行設置,使反饋信息能與原始信息進行校對,減少“偏聽偏信”的不良行為產生。并使管理層與執行層之間的信息傳遞更為通暢,交流更為透明。使各職能部門在信息使用上各取所需,增加信息的利用率。
企業的信息化管理體系猶如人體中的神經系統,是感知外界變化、適應生存環境、調整各肌體組成部分協調運轉的預警器,也是供大腦進行環境判斷、行為決策及事件執行的有效依據。因此,在整個體系建立之時,我們還應注意:
首先,暢通的信息傳遞渠道是保證信息有效性的關鍵。
信息也有“保鮮期”,過時的信息不僅不能幫助企業解決問題,反而會導致錯誤決策的產生,使企業蒙受巨大損失。因此,信息由“源發地”到“消費地”的傳遞渠道是否暢通,將成為信息能否“過期”的關鍵。雖然電話與傳真的方式,可以解決即時信息傳輸的問題,但由于工作重心所限及只能進行點對點交流的因素,不可能成為信息傳遞的主要渠道。所以,利用終端電腦與互聯網絡組成信息快速傳遞通路,不僅可以實現信息實時性監控,而且可以使同一信息多方共享。例如:某專賣店某類產品銷售很好,存量達到最低警告線時,系統會自動生成庫存警報,一方面向專賣店的管理人員通告;另一方面,則通過網絡將警報信息傳遞回企業,營銷部將決定是否進行配送或調劑,企劃部將決定是否減少促銷活動的規模,生產部將根據多個市場反饋的庫存總量決定是否需要增加貨品產量,而設計部則會通過此款商品決定是否開發類似的產品或設計主題以獲得市場的更好回報。
同一信息在同一時刻向各職能部門發出反饋,使得信息能夠產生最大化的指導性,充分發揮信息的利用率。而“同一時刻”這種機制的產生則需要暢通的信息傳遞渠道,也可以說,信息渠道是否暢通決定了所收集、反饋的信息能否產生效益的關鍵。
其次,權限的制約是保證信息不至外泄的根源。
對于企業信息化,很多人都擔心其安全問題。認為記錄在腦中比記錄在電腦或網絡中更為安全,也更為方便,電腦黑客、網絡病毒也是企業擔心機密外泄或信息損失的理由。對于后者,現有的殺毒軟件可以很好的解決,而前者則需要企業對于信息管理的權限作出嚴格的限制。
信息查看權限可根據職位的高低、職能性質的不同以及本部與外埠的區別進行限制分級,在軟件或網絡中建立獨立的分級查看權限設置,企業的局域網絡中也可將查看權限設定為指定端口及指定編號的軟件使用者。除進行基本的密碼保護定期更新外,現在很多專業軟件或指定開發軟件在設計之初就已將信息在傳送過程中進行了加密保護,只有指定權限的使用者方可將雜亂、無序、不可辨認的符號還原為可讀的信息。由權限高低的不同還可利用軟件將信息的復制、刪除、打印、傳送等功能加以限制,屏避部分機密信息的可視內容,記錄使用者的使用頻次及時間。通過軟件及管理的設置,使得信息外泄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最后,信息的有效利用是完善企業信息化管理的最終目標。
現在很多企業將信息化管理作為企業形象展示的一部分,以體現企業的成熟及管理的先進,成為品牌對外進行宣傳的一種“噱頭”。我們首先要承認這也是信息化管理帶來的另一種效果;另外,我們還應關注這種信息化的建設及管理措施,在企業中是否能夠真正的有效利用。
信息化管理體系如前文所述,是完善企業肌體的一項組成部分,是幫助企業及其合作者在市場競爭中能夠完善自我、發展自我的管理措施。它不僅僅是一種宣傳工具,更是企業內部與外部進行協調、交流的高效手段。因此,信息化管理體系是為信息傳遞與信息反饋建立的運用基礎。使獲得的信息能夠產生更高的利用率,減少各分支部門的業務封閉,解決資源浪費及市場決策反應的問題;使信息的有效利用成為完善企業信息化管理的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