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流通對生產的逆向控制
2008-4-5 11:5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一、商品經濟不同發展階段流通與生產的關系
人類經濟社會從自然經濟步入商品經濟的初期時,商品經濟很不發達,生產的社會化、商品化、工業化程度很低。這時的生產者常常處于賣方市場的情況下。從單個再生產過程來看,生產決定流通。因為只有生產出商品后才能進入流通領域進行交換,脫離了生產的交換只能是無水之源。所以馬克思指出“流通的前提是通過勞動進行商品的生產”,這時“交換的深度、廣度和方式都是由生產的發展和結構決定的”。一般說來,生產越發展,社會分工越復雜、越細密,從而需要交換的商品品種、數量就越多,社會經濟就越離不開交換。在一定生產力水平下,交換的范圍也是一定的,生產越發展,交換所涉及的范圍就愈廣闊。
然而我們也應該看到,交換對生產也有能動的反作用。這是因為:首先,商品經濟是一種以交換為目的的經濟形式,商品交換是商品生產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其次,交換是實現社會再生產的重要條件。因為社會再生產過程是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的統一,隔離了流通過程,再生產就無法順利進行。再次,交換對生產的發展規模和速度有重大影響。在社會分工愈來愈復雜的情況下,生產的發展愈離不開交換。而且生產發展的速度越快、規模越大、分工越細,對交換的依賴就越大。生產的發展必須有發展了的交換為條件,交換的規模和速度與生產的規模和速度有明顯的正相關關系。
正是因為存在著交換對生產的反作用,所以在發達的商品經濟條件下,當市場經常表現為買方市場時,流通對生產有時表現出逆向控制作用。這種逆向控制是相對于傳統理論“生產決定流通”的正向控制而言,指的是流通企業借助買方市場的市場格局和自身形成的市場力量對生產企業一種強化的反作用。這種逆向控制不僅表現在商品交換的速度和規模制約著生產的速度和規模,更突出表現為:流通中商品結構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生產結構;商品最終所實現的利潤在分配上由生產企業占多數轉而由流通企業占多數;流通企業向上游生產企業滲透,參與生產過程,實行逆向擴張(縱向一體化)。
二、流通對生產逆向控制的原因分析
1.生產與交換的關系使逆向控制具有可能性
經濟體制改革以后,大力發展商品經濟。生產的商品化、社會化、現代化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由原來的短缺經濟向供給相對過剩的“過剩經濟”轉變。由于商品生產規模的迅速擴大及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生產企業為了加快資金回籠以進行再生產,與經銷商的交易中不得不做出種種妥協讓步。市場競爭的有利可圖更加刺激了流通企業對生產企業的控制欲,激烈的市場競爭提高控制的可能性。這種逆向控制正是社會經濟的發展強化了流通對生產的反作用的結果和表現。
2.流通組織功能的發展使逆向控制具有可能性
商品經濟條件下的流通組織,從總體上受制于一定時期的商品經濟的發展規模和結構。我國流通產業組織自改革開放以來出現了一個重要發展趨勢,就是流通組織在社會產業組織變革中的主導化趨勢。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繼續提高,生產和流通以及生產和流通兩部門內部都發展為龐大的系統,分工愈加精細。一方面是專業化、社會化的趨勢加強,另一方面是部門間的依賴性和協作性日益加強,適應這種變化各產業又走向新的基礎上的合作。這種聯合的特征就是流通產業組織在整個變革過程中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呈現出主導化的趨勢。
在我國商品經濟發展過程中,流通業的機能也發生重大變化。因為隨著生產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流通業已經不單純充當生產和消費的媒介,它滲入生產、組織生產、實現消費、滿足消費,不再只是跟隨生產、保證生產,而且還要從經營戰略上引導生產。流通企業憑借對消費市場信息的掌握,引導生產,加速生產和再生產的過程,提高生產的有效性。也就是說社會生產力和商品經濟的發展擴大了流通的功能,擴大了職能的流通為進一步擴大生產和更好地銜接生產與消費而向生產部門擴張成為可能。
3.流通渠道的控制是流通企業實現對生產企業逆向控制的重要途徑
商品流通渠道是商品的所有者組成的直接推動商品在其形態變換中由生產領域進入消費領域的組織序列。商品流通渠道大致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是產銷合一的渠道。生產者將商品直接賣給消費者不需要商人或流通企業在買賣中間作媒介。這是在商品經濟不發達時,進入市場的商品有限,而由生產者直接承擔商品交換。第二種是產銷結合的渠道,是由生產企業和商業企業先后有序地共同組織和完成商品流通的全過程。第三種是產銷分離的渠道,由流通企業來組織商品流通的全過程。顯然這三種流通渠道是同商品的特性和社會生產力發展狀況緊密聯系,流通渠道隨生產發展而表現出“自然進化”的現象,即產銷分離的流通渠道是與發達商品經濟最相適應的流通渠道形式。
隨著社會化生產和社會分工的發展,商業資本從產業資本中分離出來并獨立發揮作用成為獨立的職能資本,更深刻的揭示了生產與交換的相互關系。由于流通企業幫助生產企業縮短流通時間,節約了流通費用,提高了經濟效益。因此,多數生產企業為節約成本更愿借助流通企業的流通渠道實現自己商品的銷售。然而在流通企業對流通渠道實現了控制以后,必然會借助這種壟斷力量實現對生產企業的控制以牟取自身更大的利益。這一方面是流通企業出于自身競爭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對超額剩余價值索取的需要。
因為商品流通渠道是在商品運動過程中形成的,合理的商品購銷差價是商品流通渠道形成并保持暢通的現實的內在動力,購銷差價也就成了流通渠道形成與重組的一種內在機制。渠道各成員的經濟利益是推動各成員各司其職共同完成商品流通全過程的主要杠桿。因此就不難理解流通領域內的商業資本會借助壟斷的流通渠道對生產企業實現逆向控制。其目的在于利益的爭奪,對流通渠道的強化控制與壟斷則是手段。這一點在我國突出表現為一些巨型流通企業在多個城市的連鎖經營,實現專業化服務,贏得消費者的認同后逐步擠占了一些生產企業的自有流通渠道而形成壟斷。流通企業實現對生產企業的逆向控制可以將外部交易內部化,減少交易費用,這成為逆向控制的動力之一。
三、對此問題幾點認識
從以上的分析,我們已清楚地認識到,在發達商品經濟條件下,生產與交換的關系已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流通不再簡單地充當生產與消費的媒介,而是引導企業以銷定產。流通滲入生產、組織生產,提高生產的有效性,加速社會總產品的實現和社會再生產的過程。逆向控制的現象在流通領域很普遍,這種觀點也得到人們的普遍認同。但筆者以為,若因此就認為流通對生產的逆向控制是完全合理的,這一觀點有值得探討之處,原因如下:
1.流通對生產的過度的逆向控制是為了攫取自身更大的利益,這樣必然損害生產者的利益.這樣由生產企業和流通企業建立的流通組織結構是不穩定的,這樣的行為在市場競爭中也是不可持久采取的。在過度控制條件下的生產企業與流通企業的契約安排,打破了原來流通企業與生產企業各自在理性選擇模型下的均衡。
2.流通對生產的控制依賴其在市場銷售渠道方面的壟斷力量,壟斷會阻礙價格機制自發的調節作用,扼殺自由競爭,最終不僅侵犯生產者也會侵犯消費者的利益,而且導致資源運行和配置的無效率,使得社會經濟運行效率低下。如果政府對此種情況不加以有效規制,這種壟斷后的流通企業從生產環節“定制”的產出可能少于社會所需求的均衡產量,卻以高出均衡價格的價格出售商品追求最大的生產者剩余。圖1表述了壟斷對消費者剩余的影響,可以看出壟斷使均衡產量由Qe減到Q1而價格由Pe上升到P1,消費者剩余減少了PeEFP1,而生產者剩余的增加可由圖示三角形P1FA和PeFA的面積之差表示。
3.亞當·斯密早在《國富論》就指出分工可以提高勞動效率。生產企業和流通企業憑借各自的專用性資產進行專門的生產經營活動,明顯可以提高經營活動的效率。即使進行縱向一體化,那也是有邊界的。市場邊際交易費用等于企業內邊際交易費用的均衡點決定了企業最合適的經濟規模。只有市場交易費用大于企業內交易費用時,這種對生產的逆向控制(縱向一體化)才是有利可圖的。交易費用的節約是縱向一體化是否合理且有利的經濟學的評判標準。如果僅為明顯的外在利益實施逆向控制而忽視了對交易費用的權衡比較,將被事實證明是得不償失的。圖2是交易費用與企業規模的關系曲線, C1為企業內的邊際交易費用曲線, C2為市場的邊際交易費用曲線,C3為專業化生產的單位生產費用;圖中S點是基于交易費用的企業最佳規模,此時企業內邊際交易費用等于市場的邊際交易費用。
所以,基于以上分析可知這種逆向控制的根源或者說基礎是發達商品經濟條件下流通對生產的引導作用,流通對生產的逆向控制是流通對生產非常的反作用。在這種關系中,流通的引導、組織作用被過分的放大。流通與生產的關系,應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在商品經濟、社會分工進一步發展的前提下以流通對生產的引導作用為基礎發展一種和諧穩定的競合關系。只有在這種關系下雙方的契約安排是穩定的、有效的且雙方的交易費用最小。通過生產與流通的緊密合作,產生協同效應,為消費者提供更大價值的商品與服務,同時也贏得自身長久持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