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yè)公民在陣痛中成長
2008-5-27 10:51: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朱增
汶川一震,舉國同悲。有道是:鐵肩擔道義。災難發(fā)生后,廣大鋼鐵企業(yè)用行動體現了責任與擔當。據《中國冶金報》報道,截至5月19日,56家鋼鐵企業(yè)共捐款5.08億,用于緊急救助和災后重建。其中,以榮程鋼鐵、日照鋼鐵、沙鋼為代表的民營鋼企更是不遑多讓,在5月19日發(fā)布的“2008胡潤慈善榜”——《5.12抗震救災民營企業(yè)捐贈報告》中,三家鋼企以一億、一億、八千萬的善款位列民企捐款榜單前三甲。
見證了公民個體在災難面前的堅韌、寬容、博愛,媒體坦然,不測的災難面前,公民精神、意識在復蘇與覺醒,爆發(fā)出強大能量。同樣,災難既是對企業(yè)內在肌體健康與否的檢測,更是對企業(yè)公民精神、社會責任的考量與測試,其傳導出的價值理念與人文關懷對企業(yè)界是一次難得的檢閱。欣喜的是,無論從救災的過程還是成效來看,絕大部分企業(yè)的表現都值得稱道。倘若說國企的捐款尚有行政指令烙印的話,那么民企的捐款善舉更能體現出一種內生的責任。某種層面上,民企源自民間,更能把脈民間。這或許也是唐山大地震孤兒、榮程鋼鐵董事長張祥青會把2007年利潤總額的1/16捐給四川災區(qū),三一集團總裁向文波會有 “國家之責大于企業(yè)利益”的大聲呼喊的原因所在。
當然,在價值多元的今天,各企業(yè)對于捐款的認識并不趨同,萬科即是一例。地震發(fā)生當天,萬科總部即捐款200萬元。但不少網友認為這與年銷售額1000億元的萬科形象不相稱。面對非議,萬科地產董事長王石通過個人博客表達了不能讓慈善成為負擔的觀點。此言一出,更是招來了如潮的口誅筆伐。好在吃一塹、長一智,王石在綿竹考察后,通過鳳凰衛(wèi)視表達了自己的歉意。萬科經董事會開會后決定,批準公司在凈支出額度人民幣一億元以內參與災區(qū)災后重建工作。而最為關鍵的是,該項工程為純公益性質,與商業(yè)“絕緣”。從200萬元到一億,捐款額的幾何級增長帶給災區(qū)的實惠顯而易見。在萬科個案的身上,我們得以管窺企業(yè)公民在歷經重大災難后的成長:愛心無價,不能用物質多寡來衡量,但物質愈豐富,對弱勢群體幫扶越大亦是事實。這樣的轉變,見證的正是是責任與公益。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必敻换蚴且环N為善的工具,是企業(yè)得以經國濟世的基礎。地震的陣痛中,這樣的認識正在為越來越多的企業(yè)公民所認同。事件證明,在災難中成長的不僅有我們的民眾,還有企業(yè)公民。而這對當前的發(fā)展、未來的開拓都顯得彌足珍貴。
作者單位:江蘇張家港永鋼集團企業(yè)文化處